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乡愁》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乡愁》教学设计第1页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乡愁》教学设计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乡愁余光中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乡愁余光中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朗读吟诵——感受诗歌音乐美,联想想象——感受诗歌的画面美,拓展延伸 抒写乡愁,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材分析:
    《乡愁》是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诗歌,本单元是一个现代诗单元,要求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体会其中丰富的想象,优美的意境和诗人抒发的感情。本课抒写的不是一般的游子思乡之情,而是在特殊年代由于海峡阻隔而产生的对大陆的思乡之情,更是漂泊孤岛上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鲜明的时代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习诗歌的朗读技巧,能有感情地朗读。
    学习诗歌中借物抒情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听读、诵读、想象等方法,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作者深沉的思乡之情和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及难点
    能准确地,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通过想象画面,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创造情境、导入新课
    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都用诗词来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如《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乡愁已经成为了诗歌永恒的主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当代诗人余光中的《乡愁》,看他是如何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的。
    二、朗读吟诵——感受诗歌音乐美
    1.诗歌三分诗,七分读,好的朗读可以把文本的生命显示出来,下面让我们一起朗读吟诵——感受诗歌音乐美。请大家欣赏配乐朗诵,在欣赏的时候,请大家注意语速、节奏和重读音,并用心体会诗歌的情感。(多媒体播放配乐朗诵,学生欣赏)
    2.学生先自读本诗,熟悉诗歌内容。
    3.指名学生朗读,师生共评(在这个环节里,要指出节奏和重音的处理原因)
    引出本诗歌朗诵的基本要求:本诗感情是忧郁深沉的,所以语速要稍慢且舒缓。重音和节奏的处理如下:四节,第一节稍平淡,回忆的口气;第二节增加了遗憾的语气;第三节,要体现出深深的失落和痛苦;第四节,表现出而今的惆怅。节与节之间要有足够的停顿,特别在前三节与第四节间,约停2秒。
    4.全班齐读
    三、联想想象——感受诗歌的画面美
    通过朗读,我们心灵深处的情感已经与作者产生了共鸣,作者那淡淡的愁绪, 我们仿佛也在慢慢体会,接下来就让我们联想想象诗歌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请四个小组分别朗读诗歌的一个小节,同学们一起静思片刻,联想想象诗歌的画面。
    生1:在昏暗的灯光下,诗人坐在书桌前想起了母亲,他拿起笔写上一封书信,写完后他小心翼翼地将邮票贴在了信封上。镜头转换,母亲也在家里倚窗思念着儿子。
    师小结:邮票让人联想到通信,在外求学的学子思念母亲,点点滴滴的思念之情凝聚在这小小的邮票上,邮票虽小,却蕴涵着多少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啊!
    生2:诗人坐在轮船上,船儿慢慢驶向远方,而另一个地方,美丽的新娘在翘首远望,等待着归来的他。
    师提问:为什么诗中是“新娘在那头”,而不是“妻子在那头”?
    生回答:说明作者刚结婚不久就离开了家乡。用“新娘”这样美好的事物,衬托诗人远离亲人的无奈与悲伤,更显凄凉。
    师小结:一张船票,虽然是窄窄的却凝结着对新婚妻子的不尽相思之情。
    生3:在一堆孤零零的野坟前,诗人神情凝重地跪在一座不起眼的小坟墓前,脸上已是满脸的泪水。
    师提问:果然亲人间的生死离别更能够打动人们的内心,哪一个词最让你有感触?
    生回答:“矮矮”“坟墓”“外头”“里头”,让人有一种凄凉之感。师小结:一方坟墓,虽然是矮矮的,却将慈母与诗人天人相隔,其间无限的悲痛与对母亲的思念也许只有诗人亲身经历过才能真真体会的到。
    生4:白发苍苍的老人站在海边,向着对面望去,老人宛如雕像一般,一动不动。
    师提问:诗人在看什么?海的对面有什么?诗人为什么有这样的愁绪?
    生回答:海的对面是大陆,是诗人的家乡。由于政治原因,诗人一直没能回到大陆,他非常思念祖国和家乡。
    教师大屏幕出示余光中先生的相关资料。
    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评论家。祖籍 福建永春, 1928年出生于南京,1949年离开大陆赴台。
    1949年去台湾当时年仅21岁,再还乡时已64岁。正如他自己所说︰“掉头已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70年代初创作《乡愁》,在回忆创作经历时他说︰ “随着日子流逝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20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可20分钟写出的是20年的思乡之情。”
    师小结:一湾海峡,虽然是浅浅的,却将台湾与大陆分隔多年,可是这浅浅的海峡又怎能割断炎黄子孙对故土的绵绵思念呢?道出了一个游子对故土的思念以及期盼早日统一的思想感情。
    诗人在诗歌中用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代表着漂泊、隔离和诀别的具体事物来承载诗人抽象的恋国思家的乡愁。感情是层层深入的,先是母子别,夫妻别,再是生死别,故国别,诗人由个人情感,上升到民族情感。
    四、拓展延伸 抒写乡愁
    如果有一天,你离开了温馨挚爱的家园,离开了年迈慈祥的双亲,成为漂泊的游子。这时你会说乡愁是什么?请同学们调动你的积累,借助一定的意象来抒写你的乡愁。
    仿照诗作中的“乡愁是……”这一句式也来写一写乡愁,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多句。学生展示;乡愁是一张张发黄的照片。乡愁是别离时妈妈不断的挥手。乡愁是远离时父亲久久的伫望。乡愁是天空中的风筝,我在这头,梦想在那头。教师对学生的抒写给予肯定并进行点评。
    作业
    仿照余光中的《乡愁》试仿写一段诗(以乡愁为主题)
    六、课堂小结
    余光中先生虽然已经离我们而去,但他的这首《乡愁》却已成为思乡恋国的经典之作,时时牵动着在外漂泊的游子的心,让我们再一次通过朗读吟诵,来体会诗歌中所蕴涵的情感吧!(全班齐读)

    相关教案

    语文九年级上册乡愁余光中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九年级上册乡愁余光中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设计思想,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时数,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乡愁余光中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乡愁余光中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展示目标,了解作者,初读诗歌 整体感知,明确节奏,朗读诗歌,跳读诗篇 细节感知,细读诗篇,品味感情,探究写作手法,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九年级上册乡愁余光中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九年级上册乡愁余光中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背景分析,语文核心素养,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