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辽宁省沈阳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辽宁省沈阳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01
    辽宁省沈阳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02
    辽宁省沈阳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03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辽宁省沈阳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范围:第1课-5课)
    满分70分
    注意事项:
    1.同学们须用0.5mm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本练习题规定位置填写自己的班级、姓名及练习号;
    2.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3.本练习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包括2道大题,19道小题,共8页。
    第一部分选择题(30分)
    本部分共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1. 下图为北京人用火场景想象图,从中我们可以获得的信息是北京人()
    A. 制作和使用工具B. 使用火烧烤食物
    C. 学会了种植水稻D. 处于新石器时代
    【答案】B
    【解析】
    据题干“北京人用火场景想象图”和所学知识可知,根据图示中的火堆可知北京人已经开始使用火烧烤食物,B项正确;北京人用火场景想象图只能说明北京人会使用火,不能说明北京人制作和使用工具,排除A项;河姆渡人是最早培育水稻的先民,排除C项;北京人处于旧石器时代,排除D项。故选B项。
    2. 1958年在柳江县发现了“柳江人”化石。在同一洞穴里还发现箭猪、中国犀以及牛类和鹿类的骨骼化石和牙齿化石。据此可以推测出旧石器时代的广西柳江人()
    A. 可制作打制石器B. 可能靠种植为生
    C. 可能靠捕猎为生D. 可能学会使用火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干“在同一洞穴里还发现箭猪、中国犀以及牛类和鹿类的骨骼化石和牙齿化石”可知,广西柳江人遗址洞穴中发现的动物化石并非饲养的家畜,而是野外捕猎的野生动物,证明广西柳江人可能靠捕猎为生,C项正确;旧石器时代使用打制石器,但题目未涉及广西柳江人使用的工具,排除A项;新石器时代的人类才开始农作物种植,排除B项;题干反映广西柳江人可能靠捕猎为生,并未涉及火的使用情况,排除D项。故选C项。
    3. 在探究“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活动中搜集到下面材料。该材料说明中华文明起源的根本前提是 “华北驯化了粟和黍,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始种植稻;先民们开始磨制石器和制作陶器;各地出现了小型的定居村落”()
    A. 南稻北粟格局B. 定居村落的出现
    C. 石器工具进步D. 原始农业产生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华北驯化了粟和黍,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始种植稻;先民们开始磨制石器和制作陶器;各地出现了小型的定居村落”,结合所学知识,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制石器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D项正确;南稻北粟格局、定居村落的出现、石器工具进步都只体现出材料中的一个方面,不能概括材料全部内容,排除ABC项。故选D项。
    4. 20世纪70年代,中国某遗址出土了骨器、陶器等生产工具、生活用品,以及人工栽培稻遗物、干栏式建筑构件等文物。该遗址是( )
    A. 元谋人遗址B. 北京人遗址C. 河姆渡遗址D. 半坡遗址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骨器、陶器等生产工具、生活用品,以及人工栽培稻遗物、干栏式建筑构件等文物”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遗址是河姆渡遗址。河姆渡人居住在干栏式房屋中,会制作陶器,种植水稻,C项正确;元谋人遗址主要位于云南省元谋县,是中国发现最早的人类化石遗址之一,以采集和狩猎为主,不种植农作物,排除A项;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以采集和狩猎为主,不种植农作物,排除B项;半坡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是距今约6000年前的一个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种植的是粟,排除D项。故选C项。
    5. 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因1921年首先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而得名。距今约7000—5000年,分布在陕西、河南、山西等地区,并分为不同的文化类型。下列哪一文化遗址最可能是考古学家研究仰韶文化类型的对象
    A. 元谋人遗址B. 北京人遗址C. 半坡遗址D. 河姆渡遗址
    【答案】C
    【解析】
    依据题干“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7000—5000年,分布在陕西、河南、山西等地区”,由地点可知是黄河流域。结合课本所学可知,半坡遗址是黄河流域原始居民的代表。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一带,距今约6000年。半坡人能制作出精美的磨制石器,是新石器时代晚期。C正确;元谋人遗址发现在云南元谋县,A排除;北京人遗址发现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B排除;河姆渡遗址发现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村,D排除;故选C。
    6. 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以下石器说明半坡原始居民( )
    A. 已从事农业生产B. 以捕鱼狩猎为主
    C. 住半地穴式房屋D. 会人工种植水稻
    【答案】A
    【解析】
    依据题干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生活在五六千年的半坡人是原始农耕的代表,他们会使用石铲,石刀进行农业生产,会种植粟,能够使用石磨盘给谷物加工,这些表明,半坡人已经从事农业生产,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7. 城子崖遗址是龙山文化的命名地,其制陶工艺最具特色。在对城子崖遗址首次发掘中,出土的龙山文化的标志性陶器是()
    A. 彩陶B. 红陶C. 灰陶D. 黑陶
    【答案】D
    【解析】
    城子崖遗址,新石器时代城址,位于济南市章丘区龙山镇龙山村东北,巨野河东岸、胶济铁路的北侧,总面积为22万平方米,年代为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2100年。在遗址内首次发现以磨光黑陶为显著特征的新石器时代遗存,最初称之为“黑陶文化“,后以遗址命名为“龙山文化“,现在专称为“山东龙山文化“,D项正确;龙山文化的标志性陶器是黑陶,不是彩陶、红陶、灰陶,排除ABC项。故选D项。
    8. 良渚文化中的墓葬等级可具体划分为贵族、亦工亦军者、战士及赤贫者等六个阶层,不同阶层均有与其身份地位相匹配的礼仪葬具。据此可知,良渚文化( )
    A. 形成了奴隶制国家形态B. 存在着明显的阶级分化
    C. 建立了森严的等级秩序D. 体现了多元化文明格局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干“良渚文化中的墓葬等级可具体划分为贵族、亦工亦军者、战士及赤贫者等六个阶层,不同阶层均有与其身份地位相匹配的礼仪葬具。据此可知,良渚文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提到良渚文化中的墓葬等级划分和不同阶层对应的礼仪葬具,体现了人群的社会地位差异,显然良渚文化中存在明确的阶级分化。这种等级差异是社会阶级分化的典型表现,B项正确;国家形态包含政治机构、城市的建设等方面,从材料中阶层的划分不能得出形成了奴隶制国家形态,排除A项;材料仅涉及不同阶层有不同的礼仪葬具,但未涉及不同等级间是否可以僭越,不能得出建立了森严的等级秩序,排除C项;材料仅涉及良渚文化未涉及其他地区与良渚文化的不同,不能得出体现了多元化文明格局,排除D项。故选B项。
    9. 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我国新石器时代的考古有一系列重大发现,如甘肃秦安大地湾仰韶文化晚期的“大房子”、辽西红山文化的“祭坛、神庙、积石冢”、浙江余杭良渚文化的黑陶和磨光玉器等。这些发现说明( )
    A. 新石器时代区域文明同步发展B. 史前文明具有多元性特征
    C. 早期人类已有强烈的宗法观念D. 文明起源地分布较为广泛
    【答案】B
    【解析】
    据题干“我国新石器时代的考古有一系列重大发现,如甘肃秦安大地湾仰韶文化晚期的‘大房子’、辽西红山山文化的‘祭坛神庙、积石家’、浙江余杭良渚文化的黑陶和磨光玉器”可知,新石器时代不同地区的文化遗存有不同的文明呈现,说明史前文明具多元性特征,B项正确;新石器时代中华文明的发展并不同步,排除A项;夏朝的建立,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早期国家的出现才有强烈的宗法观念,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文明起源地分布较为广泛,排除D项。故选B项。
    10. 著名学者费孝通指出:“距今三千年前,在黄河中游出现了一个若干民族集团汇集和逐步融合核心,被称为华夏。”在这一汇集和逐步融合的过程中,被尊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
    A. 炎帝和黄帝B. 仓颉和嫘祖C. 尧和舜D. 隶首和大禹
    【答案】A
    【解析】
    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黄帝和炎帝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A符合题意;BCD项与“人文初祖”称号不符,排除。故选择A。
    11. 《礼记·礼运》中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其中,“天下为家”反映的制度()
    A. 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诞生B. 便于选拔品行高尚之人
    C. 实现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D. 为以后历代王朝所承袭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下为家”反映的是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并为以后历代王朝所承袭,D项正确;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早期国家的诞生,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项;“便于选拔品行高尚之人”与禅让制相关,而题干反映的是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排除B项; 古代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主要表现在学有所教、老有所养、劳有所得和住有所居等,与题干反映的世袭制取代禅让制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2. 下图反映的是夏商周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其中①处应填写的是( )
    A. 炎黄联盟B. 武王伐纣C. 楚汉之争D. 百家争鸣
    【答案】B
    【解析】
    据材料“成汤建商-—①-—平王东迁”并结合所学可知,成汤建商的时间约为公元前1600年,平王东迁建立东周的时间为公元前770年,武王伐纣建立西周的时间为公元前1046年,既在成汤建商之后,又在平王东迁之前,①处应为武王伐纣,建立西周,B项正确;炎黄联盟是原始社会时期,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楚汉之争发生在秦末农民战争之后,是刘邦和项羽争夺最高统治权的斗争,排除C项;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
    13. 下图是西周宜侯夨(cè)簋,底部铭文记载了周康王册封虞候,将其迁徙至宜地(今江苏丹徒一带)为宜侯,并进行赏赐。该文物的出土可用于研究( )
    A. 分封制B. 禅让制C. 郡县制D. 察举制
    【答案】A
    【解析】
    根据“周康王册封虞候”及所学可知,材料文物可以用来研究分封制,A项正确;禅让制是指统治者生前把首领之位让给别人的制度,与材料不相符,排除B项;郡县制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相符,排除C项;察举制是汉朝时期出现的,与材料时间不相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4. “夏桀本是亡国君,夏朝历时四百七。商纣暴虐施酷刑,引来武王正义师。周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在前771。”上述历史歌谣主要反映了
    A. 奴隶制国家的建立B. 暴政导致亡国的规律
    C. 世袭制取代禅让制D. 社会等级制度的确立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夏桀本是亡国君,夏朝历时四百七。商纣暴虐施酷刑,引来武王正义师。周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在前771”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夏、商、西周的灭亡是由于统治者的暴政,B项正确;最早的“奴隶制国家的建立”者是禹,排除A项;启继承禹的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夏、商、西周的灭亡的原因,不能体现“社会等级制度的确立”,排除D项。故选B项。
    15. “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休,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明确地、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引发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主要原因是
    A. 各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
    B. 都江堰的修建
    C. 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并进一步推广
    D.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答案】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周时期生产力的变化,以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把农业经济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土地所有制形式的变化:随着技术的进步,土地买卖禁令失效,逐渐转为私有制;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全面繁荣,社会呈现出追逐利益的局面。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40分)
    本部分共包括4小题。
    16. 为探究我国远古人类的生活,某校举行了“远古祖先的拜访”为主题的研究活动,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北京西南周口店的龙骨山上有一东西长约140米的天然洞穴,俗称“猿人洞”。1921年至1927年,考古学家先后在这里进行发掘,发现三枚人类牙齿化石。1929年,又发现了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以及人工制作的工具和用火遗迹,成为震惊世界的重大考古发现。
    材料二:
    材料三:
    (1)材料一中发现的古人类名称是什么?
    (2)写出图1农具名称和图2工具的制作人。两个出土的工具分别说明了什么?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概括远古时代中华文化呈现出的特点。
    【答案】(1)北京人(2)图1农具名称是耒耜,制作人是河姆渡原始居民;图2工具是陶纺轮,制作人是半坡原始居民。图1农具说明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从事农业生产;图2工具说明半坡原始居民已从事纺织业。
    (3)远古时代中华文化呈现出的特点:具有多元性;具有传承性;具有创新性;具有独特性。
    【解析】
    【小问1详解】
    名称:由材料“北京西南周口店的龙骨山上有一东西长约140米的天然洞穴,俗称‘猿人洞’”并结合所学知识,北京猿人生活在远古北京周口店,属于直立人,1929年,中国考古学者裴文中在北京周口店的龙骨山上的山洞里发掘出了一个完整的头盖骨化石,这就是名震世界的北京人。
    【小问2详解】
    名称及制作人:结合所学知识,图1农具名称是耒耜,制作人是河姆渡原始居民;图2工具是陶纺轮,制作人是半坡原始居民。说明:结合所学知识,耒耜作为农业生产的工具,说明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从事农业生产;陶纺轮是纺织的工具,说明半坡原始居民已从事纺织业。
    【小问3详解】
    远古时代中华文化呈现出的特点:结合材料可知,远古时期,不同地方人类文化不同,所以说中华文化具有多元性;结合所学知识,材料出土的文物其艺术史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所以远古时代中华文化具有传承性;由材料三图片可知不同地方出土的文物形态各异,所以说远古时代中华文化呈现出的特点是具有创新性、独特性。
    17. 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某中学同学围绕“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这个主题,进行了探究性学习。
    【任务一对号入座】
    材料一:①河姆渡原始居民②元谋人③半坡原始居民④北京人
    【任务二图说历史】
    材料二:
    【任务三分析史料】
    材料三:
    【任务四归纳概括】
    材料四:我国是早期人类化石和文化发现的重要地区之一。……我国旧石器时代初期文化遗址有二十余处,北起辽宁,南及云南,西至陕西,东到安徽。其中,沿黄河、长江两大河流域分布较为密集。
    ——《中国原始社会史》
    (1)依据所学知识,将材料一中远古人类的序号填入表格A、B两处位置。
    (2)图1、图2房屋在样式上存在差异,请说出其中的原因。它们分别位于哪一流域?
    (3)依据材料三,指出我国从远古人类到夏商周时期农业生产工具材质的变化。
    (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回答,我国早期人类的分布有哪些特点?(写出两点即可)
    【答案】(1)A:②④;B:①③
    (2)原因:所处地域自然环境不同。图1房屋是干栏式建筑,位于长江流域;图2房屋是半地穴式房屋,位于黄河流域。
    (3)变化:从石器到青铜器再到铁器。
    (4)特点:分布范围广;沿黄河、长江两大河流域分布较为密集。
    【解析】
    小问1详解】
    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②元谋人和④北京人都生活在旧石器时代,主要生活在洞穴中,因此A处填写②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河姆渡原始居民和③半坡原始居民都生活在新石器时代,开始了农作物种植,过着定居生活,因此B处填写①③。
    【小问2详解】
    原因、流域:结合所学河姆渡人和半坡人居住的房屋差异可知,‌河姆渡人和半坡人居住的房屋差异主要原因是所处地域自然环境不同‌。河姆渡人居住在长江流域,气候湿润多雨,因此他们建造了干栏式房屋。这种房屋结构将房屋建在木桩上,离地面有一定距离,可以有效防止潮湿和虫蛇的侵扰,同时下面的空间可以用来养家畜,具有通风和防潮的功能‌;半坡人则居住在黄河流域,气候干燥少雨,因此他们建造了半地穴式房屋。这种房屋结构将房屋建在半地下半地面,利用土壤的特性,冬暖夏凉,适应北方的天气‌。因此原因是所处地域自然环境不同。流域:图1房屋是干栏式建筑,位于长江流域;图2房屋是半地穴式房屋,位于黄河流域。
    【小问3详解】
    变化:根据材料三“半坡出土的穿孔石斧”“在夏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使用”和“春秋以后,逐步进入铁器时代”可得出变化是:从石器到青铜器再到铁器。
    【小问4详解】
    特点:根据材料四“我国旧石器时代初期文化遗址有二十余处,北起辽宁,南及云南,西至陕西,东到安徽”可得出,分布范围广;根据材料四“沿黄河、长江两大河流域分布较为密集”可得出,沿黄河、长江两大河流域分布较为密集。
    18. 中国古代曾创造出许多制度,制度的创新也影响着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史记·五帝本纪》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礼记·礼运》
    材料二:
    材料三: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1)根据材料一,尧为了“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把天下“授舜”,这一以德才为评判标准的首领更替方式被称为什么制度?“天下为家”又是指哪一制度?
    (2)以上文字介绍的是西周什么制度?请将语句对应的序号分别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用材料原句说明这一制度在当时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
    周王分封的“目的”在于___________。
    受封者的“义务”是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三分析判断这一制度的弊端。
    【答案】(1)制度是禅让制;“天下为家”指是世袭制。
    (2)西周的制度是分封制。
    周王分封的“目的”在于:①。
    受封者的“义务”是:⑤
    积极作用: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3)这一制度的弊端: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随着时间推移,血缘关系疏远,诸侯相互攻击,周天子无法禁止,导致周室衰微。
    【解析】
    【小问1详解】
    制度:根据材料“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尧舜禹时期实行禅让制,因此尧把天下“授舜”的制度是指禅让制。“天下为家”指的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禹死后,禹的儿子启拒不接受传统的举贤禅让做法,直接继承禹的王位,从此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从“天下为公”变为“天下为家”。
    【小问2详解】
    制度:根据材料二“从而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并结合所学分封制的知识可知,材料二描述的是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稳定了周初的政治形势。
    周王分封的“目的”在于:根据材料二“①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并结合所学分封制的目的可知,为了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西周实行分封制,因此选①。
    受封者的“义务”是:根据材料二“但⑤需要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并结合所学分封制下的诸侯的义务可知,诸侯需要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因此选⑤。
    积极作用:结合所学分封制的知识可知,西周初期实行的分封制,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小问3详解】
    这一制度的弊端:根据材料三“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可从分封制下诸侯的独立性、王室衰微等角度进行分析,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随着时间推移,血缘关系疏远,诸侯相互攻击,周天子无法禁止,导致周室衰微。
    19. 历史遗迹、史学专著、博物馆是很好的学习资源。请同学们共同完成以下学习探究任务。
    【遗址中历史】
    材料一:
    (1)图1北京人遗址挖掘出大量石器和化石,这些石器证明北京人处于什么石器时代;图2遗址的挖掘,有利于我们研究哪个朝代的历史?
    【专著中的历史】
    材料二: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华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梁启超认为华夏民族是如何形成的?
    【博物馆中的历史】
    材料三:
    (3)请结合黄帝事迹谈谈祭拜理由。
    (4)依据材料,推断殷墟遗址发掘的价值。
    【答案】(1)石器时代:北京人处于旧石器时代;
    朝代:图2遗址有利于我们研究夏朝的历史。
    (2)形成:梁启超认为华夏民族是由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而成。
    (3)理由:黄帝是中华民族人文初祖,他和炎帝部落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他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4)价值:出土了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丰富文化遗存,系统地展现了中国商朝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为研究商朝历史提供了重要依据。
    【解析】
    【小问1详解】
    石器时代:根据材料“图1 北京人遗址”和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遗址挖掘出大量石器和化石,这些石器主要是打制石器,证明了北京人处于旧石器时代。
    朝代:根据材料“图2 二里头遗址”和所学知识可知,二里头遗址的挖掘,有利于我们研究夏朝的历史。二里头遗址位于今天的河南省洛阳市,是夏朝晚期的都城遗址。通过对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掘,我们可以了解到夏朝的社会结构、城市规划、农业生产、手工业发展以及宗教信仰等多方面的信息。
    【小问2详解】
    形成:根据材料“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华夏是也”可知,梁启超提出华夏民族并非由单一的族群构成,而是自古以来由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而成,即多个不同族群相互交错居住、相互接触和交流的结果,这些族群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互动中,逐渐消除了彼此之间的小差异,而保留了大的共同点,最终融合形成了后世所称的华夏民族。
    【小问3详解】
    理由: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黄帝是中华民族人文初祖,他联合炎帝打败了蚩尤,统一了华夏部落,结束了蛮荒时代,开启了文明时代,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他的丰功伟绩,如发明文字、舟车、衣裳、宫室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小问4详解】
    根据材料“出土了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丰富文化遗存,系统地展现了中国商朝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和所学知识可知,殷墟遗址出土了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丰富文化遗存,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熟文字,这些文字记录了商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多方面的信息,为研究商朝历史提供了重要依据;殷墟出土的大量青铜器,如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展示了商朝高度发达的青铜铸造技术,这些青铜器系统地展现了中国商朝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
    图1
    图2 陶纺轮
    图3 贾湖遗址出土的刻符龟甲
    图4 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出土的牙雕蚕
    图5 山东日照东海峪遗址出土的蛋壳黑陶杯
    图6 牛河梁遗址出土的玉猪龙
    图7 良渚古城遗址出土的玉琮出土的彩绘龙纹陶盘
    图8 陶寺古城遗址出土的彩绘龙纹陶盘
    洞穴时代的远古人类
    A.______
    定居时代的远古人类
    B.______
    图3 半坡出土的穿孔石斧
    在夏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使用,是生产力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的革命。这一时期,主要手工工具和武器都是用青铜器制作的……在商代遗址中已经有铸造青铜镢的作坊,说明青铜镢已批量生产。镢类似镐头,是一种翻土农具,用于开垦荒地,挖除根株,这是出现最早的青铜农具。另外,还有青铜制作的铲、锄、镰等……春秋以后,逐步进入铁器时代。
    ——《中国农业发展史》
    ①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室根据②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③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④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⑤需要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⑥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从而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
    黄帝陵
    黄帝陵位于陕西黄陵县城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的清明时节,都有大量来自海内外的炎黄子孙到这里祭拜。2014年8月,黄帝陵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安阳殷墟遗址
    20世纪初,殷墟因发掘甲骨文而闻名于世,出土了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丰富文化遗存,系统地展现了中国商朝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被评为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首。
    相关试卷

    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文件包含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七年历史参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沈阳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须在答题卡上作答;,著名学者费孝通指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沈阳市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文件包含辽宁省沈阳市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pdf、辽宁省沈阳市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辽宁省沈阳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