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1. 与呆小症;侏儒症;促进子宫内膜和乳腺等的生长发育;大粗脖子病直接有关的激素分别是( )
①胰岛素 ②甲状腺激素 ③生长激素 ④性激素
⑤抗利尿激素 ⑥孕激素 ⑦雌性激素 ⑧促甲状腺激素
A. ③②⑥①B. ②③⑥②
C. ③②⑦⑥D. ②②⑦⑧
【答案】B
【分析】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生长激素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
【详解】甲状腺激素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以及能促进个体生长发育,幼年时期,②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就会患呆小症;③生长激素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患侏儒症;⑥孕激素能促进子宫内膜的生长发育,为受精卵着床准备条件;②甲状腺激素合成过少,使得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增多,促进甲状腺的生长,使得甲状腺肿大,俗称“大脖子病”。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 人依靠视杆细胞感受弱光刺激。在暗处,视杆细胞外段细胞膜上Na+通道开放,Na+经通道进入胞内。光照时,外段细胞膜上Na+通道关闭,膜电位发生改变,这种电位变化传到视杆细胞突触部,影响此处递质的释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黑暗环境中视杆细胞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
B. 光刺激使视杆细胞的膜电位转变为内正外负
C. 视杆细胞上视觉信息以电信号形式进行传导
D. 递质通过改变突触后膜电位来传递视觉信息
【答案】B
【分析】 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大量内流,因此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
【详解】A、黑暗环境中视杆细胞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通过通道进入胞内,A正确;
B、分析题意可知,光刺激使视杆细胞无法兴奋,膜电位依旧保持外正内负,B错误;
C、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神经冲动)的形式进行传导,视杆细胞上视觉信息以电信号形式进行传导,C正确;
D、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打开相应离子通道,通过改变突触后膜电位来传递视觉信息,D正确。
故选B。
3. 下列有关各神经中枢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饮酒过量的人走路不稳,与该生理功能相对应的结构是小脑
B. 大脑皮层H区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听懂别人讲话
C. 脑干中有许多维持生命活动必要的中枢,如生物节律的控制
D. “植物人”受到适宜的刺激时仍然可以发生膝跳反射
【答案】C
【分析】各级中枢的分布与功能:
①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由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
②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
③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
④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水平衡中枢)、血糖平衡调节中枢,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
⑤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详解】A、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因此饮酒过量的人走路不稳,与该生理功能相对应的结构是小脑,A正确;
B、大脑皮层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听懂别人讲话,B正确;
C、脑干中有许多维持生命活动必要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而生物节律的控制中枢在下丘脑,C错误;
D、“植物人”的脊髓正常,因此其受到适宜的刺激时仍然可以发生膝跳反射,D正确。
故选C。
4. 在神经调节过程中,兴奋会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神经元之间传递。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兴奋从神经元的细胞体传导至突触前膜,会引起Na+外流
B. 突触前神经元兴奋可引起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
C. 乙酰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经扩散到达突触后膜
D. 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
【答案】A
【分析】一、神经冲动的产生: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
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
【详解】A、神经细胞膜外Na+浓度高于细胞内,兴奋从神经元的细胞体传导至突触前膜,会引起Na+内流,A错误;
B、突触前神经元兴奋可引起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B正确;
C、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经扩散到达突触后膜,与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相结合,C正确;
D、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即引发一次新的神经冲动,D正确。
故选A。
5. 在用脊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下:
上述结果表明,反射弧被破坏的部位可能是( )
A. 感受器B. 效应器和传入神经
C. 感受器和传入神经D. 效应器
【答案】B
【分析】首先明确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然后再根据刺激的部位和效果逐项排除,最终得到答案。
【详解】在反射弧的实验中,分别刺激左、右后肢,都会出现收缩反应;而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后,刺激左后肢都不出现收缩的现象,说明是感受器或是传入神经或是神经中枢受到损伤;刺激右后肢,右后肢有反应,左后肢没有反应,说明神经中枢未受破坏,可能是左后肢的传入神经或效应器受破坏,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6. 下列有关促胰液素发现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作用是促进胰液的分泌
B. 沃泰默设置的实验变量是有无通向小肠的神经
C. 斯他林和贝利斯在沃泰默研究基础上,勇于向权威观点挑战,大胆质疑与创新是成功的关键
D. 促胰液素是由胰腺分泌的
【答案】D
【分析】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黏膜产生的,进入血液后由血液传送到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在发现过程中,沃泰默实验分为三组,两组为对照组,一组对照是排除盐酸对胰腺作用的影响,另一组是想验证胰液的分泌是由神经作用的结果,所以将神经切除 ,斯他林和贝利斯能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具有大胆质疑、 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详解】A、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作用于胰腺,促进其分泌胰液,A正确;
B、沃泰默实验分为三组,两组为对照组,一组对照是排除盐酸对胰腺作用的影响,另一组是想验证胰液分泌是由神经作用的结果,所以将神经切除,可以说沃秦默设置的实验变量是有无通向小肠的神经,B正确;
C、斯他林和贝利斯能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具有大胆质疑、探索和创新的精神,C正确;
D、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而不是胰腺分泌的, D错误。
故选D。
7. 下列与神经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组成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中神经元的数量远多于神经胶质细胞②神经递质可以作用于神经细胞、肌肉细胞或腺体细胞等细胞③指尖采血时,针刺指尖不引起缩手反射能够说明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④一个完整的反射弧仅靠一个神经元也能完成⑤某人能读书看报,也可以写文章,但听不懂别人说的话,大脑受损伤的区域是V区⑥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⑦在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方向相同⑧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⑨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
A. ①④⑤B. ①③④⑤⑦
C. ⑥⑧D. ①②⑤⑦⑧
【答案】A
【分析】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
二、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
三、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
【详解】①神经胶质细胞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等多种功能,神经系统中神经胶质细胞的数量远多于神经元的数量,①错误;
②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该细胞可以是神经细胞、肌肉细胞或腺体细胞等细胞,②正确;
③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属于非条件反射。但是“指尖采血时,针刺指尖不引起缩手反射”则需大脑皮层和脊髓等中枢的参与,故能说明高级中枢能够控制低级中枢,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③正确;
④一个完整的反射弧至少需要2个神经元,一个传入神经元和一个传出神经元,④错误;
⑤某人听不懂别人说的话,大脑受损伤的区域是H区,⑤错误;
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神经冲动(电信号)的形式传导,⑥正确;
⑦在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方向相同,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反,⑦正确;
⑧通常情况下,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⑧正确;
⑨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以使兴奋传递至效应器,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⑨正确。
因此①④⑤说法错误。
故选A。
8. 褪黑素是由大脑分泌的一种激素,正常人体内该激素的分泌受光信号的刺激而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白天分泌受抑制,晚上分泌活跃,参与人体睡眠的调节。褪黑素还可抑制“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中的三种腺体,从而抑制有关激素的分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褪黑素分泌减少有利于提高睡眠质量
B. 经常熬夜会引起人体性激素分泌减少
C. 褪黑素分泌后通过体液定向运往靶细胞、靶器官
D. 褪黑素分泌过程中存在神经调节
【答案】D
【分析】分析题意可知,褪黑素还可抑制“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中的三种腺体,即褪黑素可以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的释放,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A、结合题意“褪黑素白天分泌受抑制,晚上分泌活跃,参与人体睡眠的调节”可知,褪黑素在夜间分泌增加,有助于睡眠,故褪黑素分泌减少不利于提高睡眠质量,A错误;
B、结合分析可知,褪黑素能够抑制性激素的释放,而经常熬夜会导致褪黑色减少,进而减少对性激素释放的抑制作用,性激素分泌增多,B错误;
C、褪黑素属于激素,激素通过体液运输至全身各处,但只定向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C错误;
D、褪黑素是由大脑分泌的一种激素,褪黑素的分泌中存在神经调节,D正确。
故选D。
9. 下列关于胰岛素、甲状腺激素作用的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需要借助体液运输
B. 进入到细胞内发挥作用
C. 参与细胞代谢,在代谢过程中起催化作用
D. 通过体液只运输到作用部位
【答案】A
【分析】激素调节的一般特征:(1)微量高效 (2)通过体液运输: 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传递着各种信息。(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因此,体内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
【详解】A、胰岛素和甲状腺激素属于激素,急速通过体液运输,A正确;
B、激素通常与靶细胞膜上(性激素受体在膜内)的受体结合后起作用,不一定进入细胞,B错误;
C、激素只是起调节作用,不起催化作用,C错误;
D、激素通过体液运输是不定向的,只是作用于特定的靶器官和靶细胞,D错误。
故选A。
10. 尼古丁是一种高度成瘾的物质,自然存在于烟草中。它是烟草烟雾中的活性成分,具有刺激性气味和辛辣的味道,可作用于自主神经系统,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尼古丁与其受体结合后,可以使受体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为Na+提供通道
B. 戒烟前,POMC神经元的兴奋程度上升,食欲下降,肾上腺素的释放增多
C. 戒烟后,脂肪的分解程度下降,肾上腺素的释放减少,体重也随之下降
D. 尼古丁通过呼吸系统进入内环境,经过体液运输,作用于特定的细胞
【答案】C
【分析】据图可知,尼古丁可与POMC神经元上的尼古丁受体结合,使Na+通道打开,钠离子内流,引起POMC神经元产生兴奋,该兴奋传至大脑皮层的饱腹感神经元,可使机体的食欲降低。同时尼古丁可作用于下丘脑的神经元,通过交感神经作用于肾上腺,使脂肪细胞产热增加。
【详解】A、由图可以直接看出,尼古丁与其受体结合后,受体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Na+通道打开,钠离子内流,A正确;
B、戒烟前,尼古丁刺激POMC神经元,与其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使POMC神经元兴奋,然后将兴奋传递给饱腹感神经元,使人的食欲下降;尼古丁刺激下丘脑神经元,将兴奋传递给交感神经,进而使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增加,脂肪细胞内脂肪分解加快,产热增加,B正确;
C、戒烟后,尼古丁摄入减少,POMC神经元的兴奋性程度降低,通过饱腹感神经元对食欲下降的调节作用降低,会使机体增加有机物的摄入;同时,缺少了尼古丁的刺激,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肾上腺素的释放减少,脂肪细胞产热不增加,消耗不增加,故体重会增加,C错误;
D、烟雾中的尼古丁通过呼吸系统进入内环境,经过体液运输到全身,然后在靶细胞处发挥作用,D正确。
故选C。
11. 利用灵敏电流计、神经纤维及神经纤维—肌肉标本可探究兴奋的产生与传导(图中的刺激强度均能引起动作电位的产生),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1中电流计的指针出现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不能证明兴奋的传导具有双向性
B. 图2中电流计的指针出现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能证明兴奋的传导具有双向性
C. 利用图3装置无法判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单向传导还是双向传导
D. 若图1中刺激点改为c点,电流计的指针不偏转,说明兴奋的传导具有双向性
【答案】C
【分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①传导方式:局部电流或电信号或神经冲动。②传导特点:双向传导。神经纤维静息状态时,主要表现 K+外流(导致膜外阳离子多),产生外正内负的膜电位,该电位叫静息电位。兴奋时, 主要表现Na+内流(导致膜内阳离子多),产生一次内正外负的膜电位变化,该电位叫动作电位。图中刺激后会产生动作电位,向左向右双向传导。
【详解】A、图1中电流计的指针出现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的原因是:刺激产生的动作电位向右传导时,先到b点,此时d点是静息电位,指针向左偏转;当动作电位再传到d点时,b点恢复静息电位,指针再向右偏转,方向相反。只能说明兴奋向右传导,A正确;
B、图2中电流计的指针出现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的原因是:刺激产生的动作电位向左向右双向传导时,先到b点,此时d点是静息电位,指针向左偏转;当动作电位再传到d点时,b点恢复静息电位,指针再向右偏转,方向相反。能说明兴奋双向传导,B正确;
C、利用图3装置,刺激产生的动作电位向左向右双向传导时,向左:电流计的指针出现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向右:肌肉收缩。能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C错误;
D、若图1中刺激点改为c点,bc=cd,刺激产生的动作电位向左向右双向传导时,同时到达b、d点,指针不偏转,说明兴奋的传导具有双向性,D正确。
故选C。
12. 甲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之间的关系,图乙表示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图甲中的B和C
B. 从图甲可知细胞内液和组织液之间存在物质交换
C. 图乙中①②③过程需要消化、呼吸、循环系统的参与而不需要泌尿系统的参与
D. 图乙中⑤可表示细胞产生的CO2等废物
【答案】C
【分析】根据箭头方向,可以判断图甲中B是血浆,A是组织液,C是淋巴,D是细胞内液。图乙中,①是消化系统,②是呼吸系统,③泌尿系统,④是营养物质和氧气等进入细胞,⑤代谢产物、二氧化碳等进入组织液。
【详解】A、 图甲中的B为血浆、C是淋巴,是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A正确;
B、图中D表示细胞内液,从图中可看知细胞内液和组织液之间存在物质交换,B正确;
C、代谢废物的排出需要泌尿系统的参与,C错误;
D、 图乙中⑤可表示细胞产生的CO2等废物进入内环境,D正确。
故选C。
13. 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可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
B. 有调节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
C. 可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D. 下丘脑通过垂体控制性腺的生长发育
【答案】B
【分析】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既能分泌相关激素,也能传导神经冲动;下丘脑是体温、血糖和水盐调节的中枢,是内分泌活动的枢纽;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能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下丘脑可分泌抗利尿激素,储存在垂体,由垂体释放;下丘脑是调节内脏活动和内分泌活动的较高级神经中枢所在。
【详解】A、血糖平衡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A正确;
B、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位于大脑皮层,B错误;
C、下丘脑可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C正确;
D、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作用于性腺的活动来调节性腺的生长发育,D正确。
故选B。
14. 有些地方的人们有食用草乌炖肉的习惯,但草乌中含有乌头碱,乌头碱可与神经元的钠离子通道结合,使其持续开放,从而引起呼吸衰竭、心律失常等症状,严重可导致死亡。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
A. 食用草乌炖肉会影响身体健康
B. 钠离子通道打开可以使胞外的Na+内流
C. 钠离子通道持续开放会使神经元持续处于静息状态
D. 阻遏钠离子通道开放的药物可以缓解乌头碱中毒症状
【答案】C
【分析】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详解】A、草乌中含有乌头碱,乌头碱可与神经元的钠离子通道结合,使其持续开放,从而引起呼吸衰竭、心律失常等症状,因此食用草乌炖肉会影响身体健康,A正确;
B、钠离子通道打开可以使胞外的Na+内流,会使神经元持续处于动作电位,从而引起呼吸衰竭,B正确;
C、钠离子通道持续开放可以使胞外的Na+持续内流,会使神经元持续处于动作电位,C错误;
D、结合题意可知,阻遏钠离子通道开放的药物可以缓解动作电位的产生,进而缓解乌头碱引起持续兴奋的中毒症状,D正确。
故选C。
15. 下列有关糖代谢及其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胰岛素促进④⑤⑥⑦等过程
B. 胰岛 B 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①③过程
C. 胰岛 A 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
D. ②过程发生在肌细胞和肝细胞中
【答案】A
【分析】胰岛素能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肌糖原、转化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等,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成血糖。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详解】A、胰岛素能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使得血糖下降,即抑制②和③过程,促进④⑤⑥⑦过程,A正确;
B、胰岛B细胞分泌的是胰岛素,胰岛素能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肌糖原、转化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等,即可以促进④⑤⑥⑦过程,B错误;
C、胰岛A细胞分泌的是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促进②③过程,血糖含量上升,C错误;
D、肌糖原不能分解为葡萄糖,②过程只能发生在肝脏细胞中,D错误。
故选A。
16. 下图是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其中a、b、c表示激素。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甲、乙细胞膜表面都有葡萄糖受体
B. a、b两种激素在调节血糖时相抗衡
C. 乙只能感受到血糖降低的刺激
D. 激素a、b发挥作用后会被灭活
【答案】C
【分析】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过程如下: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血糖会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引起胰岛素的合成并释放,同时也会引起下丘脑的某区域的兴奋发出神经支配胰岛B细胞的活动,使胰岛B细胞合成并释放胰岛素,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贮存,从而使血糖下降;当血糖下降时,血糖会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引起胰高血糖素的合成和释放,同时也会引起下丘脑的另一区域的兴奋发出神经支配胰岛A细胞的活动,使胰高血糖素合成并分泌,胰高血糖素通过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从而使血糖上升,并且下丘脑在这种情况下也会发出神经支配肾上腺的活动,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强,肾上腺素也能促进血糖上升。
题图分析,图中甲为胰岛B细胞,乙为胰岛A细胞,a为胰高血糖素;b为胰岛素;c为肾上腺素。
【详解】A、结合图示可知,甲、乙细胞均能接受血糖浓度的刺激,因此甲、乙细胞膜表面都有葡萄糖受体,A正确;
B、a为胰岛素、b为胰高血糖素,前者能使血糖下降,而后者能使血糖上升,显然这两种激素在调节血糖时相抗衡,B正确;
C、乙既能感受到血糖降低的刺激,还能接受来自下丘脑的神经刺激,C错误;
D、激素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因此需要不断合成激素,激素a、b也不例外,D正确。
故选C。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17. 甲图是人体某组织的模式图,乙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液体,A、B、C、E表示系统,D表示器官。
(1)图甲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的液体是______(填数字序号),④表示的液体是______;毛细淋巴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____________。
(2)正常人体内③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______和______的含量有关。
(3)图中E表示______系统,具有运输体内物质的作用;体内细胞只有通过F才能与外界环境发生物质交换,则F表示______。
(4)正常情况下,图甲______液中的CO2浓度最高。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细胞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可以与血液中的______(H2CO3/NaHCO3)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
【答案】(1)①. ① ②. 淋巴液 ③. 组织液和淋巴液
(2)①. 无机盐 ②. 蛋白质
(3)①. 循环 ②. 内环境
(4)①. 细胞内液(或①) ②. NaHCO3
【分析】题图分析:图示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其中A为消化系统、B为呼吸系统、C为排泄系统,D为皮肤,E为循环系统,F为内环境;①为细胞内液,②为组织液,③为血浆,④为淋巴,图中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内环境,内环境也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小问1详解】图甲中①为细胞内液,②为组织液,③为血浆,④为淋巴,其中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内环境,①(细胞内液)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的液体,④表示的液体是淋巴;毛细淋巴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组织液和淋巴;
【小问2详解】③是血浆,其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小问3详解】由于所有的物质都要经过E出入内环境,图中E表示循环系统,体内细胞只有通过F才能与外界环境发生物质交换,则F表示表示内环境;
【小问4详解】CO2是细胞代谢的产物,因此正常情况下,图甲细胞内液(①)中的CO2浓度最高;乳酸进入血液后,可以与血液中的NaHCO3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
18. 体育比赛中,运动员身体会发生各种变化。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随着比赛的进行,运动员会出现体温升高的现象此时毛细血管______,血流量______,以增加散热。
(2)比赛过程中运动员挥汗如雨,导致体内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并引起下丘脑相关中枢的兴奋,使得垂体释放的______激素增多,以促进______对水分的重吸收,从而维持机体的水盐平衡。
(3)随着比赛的进行,运动员体内能量被大量消耗,此时血糖浓度降低,引起______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加,以促进______,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
(4)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的心跳加快,是______调节的结果。
【答案】(1)①. 舒张 ②. 增大
(2)①. 抗利尿 ②. 肾小管和集合管
(3)①. 胰岛A ②. 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4)神经—体液
【分析】在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中,胰岛素具有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进入肝、肌肉并合成糖原,进入脂肪细胞和肝细胞转变成甘油三酯等;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变葡萄糖。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主要是促进血糖的来路,即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提高血糖浓度,而具有拮抗作用;肾上腺素在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中,与胰高血糖素具有协同作用,而共同作用使血糖升高。
【小问1详解】 随着比赛的进行,运动员会出现体温升高的现象,此时毛细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大,以增加散热,使得体温保持相对稳定。
【小问2详解】比赛过程中运动员挥汗如雨,导致体内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并引起下丘脑相关中枢的兴奋,使得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从而维持机体的水盐平衡。
【小问3详解】随着比赛的进行,运动员体内能量被大量消耗,此时血糖浓度降低,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兴奋,引起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加,以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
【小问4详解】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的心跳加快,是神经一体液调节的结果。
19. 人在恐惧、紧张等情绪压力下,下丘脑支配肾上腺皮质、肾上腺髓质,释放相关激素,引起一系列反应,如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根据下图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1)激素种类多、量极微,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随体液到达靶细胞,对靶细胞生命活动起到______作用。激素A能与肝细胞结合并使血糖升高,其原因是______。
(2)人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其原因之一是激素一经靶细胞______后就被灭活。
(3)下丘脑对激素D分泌的调节与对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类似,由此推断当激素B的分泌量上升会使激素D的分泌量______(增加、不变、减少)。但健康人体内激素D浓度不会持续过高,其原因是______。
(4)人在面对压力时身体会进入应激状态,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被激活。一定强度的应激反应有助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但过度升高会影响机体糖类、脂质、蛋白质的代谢,并大大降低机体的免疫能力。由此说明机体稳态的维持是______调节的结果。
【答案】(1)①. 调节 ②. 肝细胞膜上有激素A的特异性受体,且激素A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及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2)接受并起作用
(3)①. 增加 ②. 血液中激素D含量过多时,又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
(4)神经—体液—免疫
【分析】分析题图:情绪压力→下丘脑→肾上腺髓质,使之分泌激素A,引起压力的短期效应。情绪压力→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肾上腺皮质激素,引起压力的长期效应。
【小问1详解】激素种类多、量极微,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随体液到达靶细胞,对靶细胞生命活动起到调节作用。激素A能与肝细胞结合并使血糖升高,是因为肝细胞膜上有激素A的特异性受体,且激素A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及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进入血液使血糖升高。
【小问2详解】人体内需要源源不断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这是因为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
【小问3详解】下丘脑对激素D分泌的调节与对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类似,由此推断当激素B的分泌量上升会使激素D的分泌量增加。从图中可以看出,下丘脑对激素D的调节属于分级调节与反馈调节,因此当激素B分泌增多时,会引起激素D的分泌增多,当激素D含量过多时,又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所以健康人体内激素D浓度不会持续过高。
【小问4详解】人在面对压力时身体会进入应激状态,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被激活。一定强度的应激反应有助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但过度升高会影响机体糖类、脂质、蛋白质的代谢,并大大降低机体的免疫能力。由此说明机体稳态的维持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结果。
20. 如图甲表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回答问题。
(1)图甲中f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当神经纤维的某处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细胞膜的内外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___,与邻近未兴奋部位形成了局部电流,使兴奋依次向前传导。
(2)图乙是图甲中_____________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
(3)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中,请说出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设a是一块肌肉,现切断c处。分别用足够强的电流刺激e、b两处,则发生的情况是刺激e处,肌肉______________(收缩、不收缩);刺激b处,肌肉______________ (收缩、不收缩)。
【答案】(1)①. 感受器 ②. 内正外负
(2)d
(3)神经递质只存在于A中,只能由A释放并作用于B
(4)①. 不收缩 ②. 收缩
【分析】人体神经调节的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兴奋在反射弧上单向传递,兴奋在突触处产生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的转变。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图中a、b、c、d、e、f分别为效应器、传出神经、神经中枢、突触、传入神经和感受器。
【小问1详解】由于e上有神经节,所以e为传入神经、f表示感受器,当神经纤维的某处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Na+内流,细胞膜的内外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与邻近未兴奋部位形成了局部电流,使兴奋依次向前传导。
【小问2详解】图乙表示的是突触的结构示意图,是图甲中d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
【小问3详解】图乙中A表示突触小体,B表示突触后膜,受到刺激以后,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小问4详解】由于c处被切断,用足够强的电流刺激e处,兴奋不能通过c传到肌肉,所以肌肉不收缩,若足够强的电流刺激b,兴奋可传到肌肉,所以肌肉收缩。
四、实验题(12分)
21. 胰岛素是调节机体血糖的激素之一,当体内胰岛素含量过高时动物会出现惊厥、昏迷现象(低血糖晚期症状)。现有如下材料,请设计实验说明当动物出现低血糖晚期症状时,静脉注射葡萄糖可缓解症状。
材料:身体状况相同的健康小白鼠数只、1mL注射器、50%的葡萄糖水溶液(每次用量0.01mL/g)、蒸馏水、用生理盐水配成的胰岛素溶液(2U/mL)(每次用量0.1mL/10g)、生理盐水。
(1)实验步骤:
①获取实验材料并分组:取数只身体状况相同的健康小白鼠平均分成甲、乙两组,同时注入等量的_____________溶液,当小白鼠出现惊厥昏迷现象时备用。
②实验组:甲组小鼠及时从静脉注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对照组:乙组小鼠同时注入等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培养观察:在相同培养条件下培养,观察小白鼠情况。
(2)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论:当动物出现低血糖晚期症状时,静脉注射葡萄糖水溶液可缓解症状。
(4)分析上述实验及相关内容回答问题:
胰岛素含量升高引起惊厥现象的原因是胰岛素可以________________,而脑细胞供能主要来自葡萄糖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用生理盐水配成的胰岛素溶液 适量的50%的葡萄糖水溶液 生理盐水
(2)甲组小白鼠昏迷状况得到缓解,乙组小白鼠依旧处于昏迷状态
(4)加速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使葡萄糖合成糖原、转化成脂肪等非糖物质),从而使血糖含量降低 氧化分解
【分析】由题干信息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当动物出现低血糖晚期症状时,静脉注射葡萄糖可缓解症状,因此首先需要获得出现低血糖症状的实验动物,可利用注射胰岛素获得;实验的自变量是是否注射葡萄糖,因变量是低血糖晚期症状是否缓解,实验设计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
【详解】(1)①获取实验材料并分组:取数只身体状况相同的健康小白鼠平均分成甲、乙两组,同时注入等量的用生理盐水配成的胰岛素溶液,小鼠由于体内胰岛素含量过高,会出现惊厥、昏迷等低血糖症状,即获得了两组低血糖晚期症状小鼠。
②实验组:给甲组小鼠及时从静脉注入适量的50%的葡萄糖水溶液。
③对照组:乙组同时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
(2)预期实验结果:低血糖晚期症状是由于胰岛素含量过高引起的血糖含量降低进一步造成,甲组及时注射了葡萄糖溶液,血糖含量会恢复,而乙组没有,则甲组小白鼠昏迷状况得到缓解,乙组小白鼠依旧处于昏迷状态。
(4)胰岛素含量升高引起惊厥现象的原因是胰岛素可以加速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使葡萄糖合成糖原、转化成脂肪等非糖物质),从而使血糖含量降低,而脑细胞供能主要来自葡萄糖进行氧化分解。
刺激部分
反应
破坏前
破坏后
左后肢
左后肢收缩
右后肢收缩
左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
左后肢收缩
右后肢收缩
左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收缩
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西钦州市灵山县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广西钦州市灵山县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西钦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卷(无答案): 这是一份广西钦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卷(无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