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第二章 地图第一节 地图的阅读优秀教案设计
展开地图的阅读
人教版
七年级 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新课标要求
1.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度和纬度,量算距离,识别图例所表示的地理事物或现象,并描述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空间分布特征。
2.根据需要选择适用的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使用地图的习惯。
3.结合生活实例,描述数字地图和卫星导航系统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捷。
4.结合实例,描述数字地图在城市管理、资源调查、灾害监测等方面的应用。
素养目标
人地协调观:通过地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地图在地理学习中的重要性,理解地图与人类活动的紧密联系,培养尊重自然、合理利用地图资源的观念。
综合思维:通过地图的阅读和分析,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综合分析问题,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相互关系。
区域认知:通过地图的学习,使学生对不同区域的位置、范围、形状等特征有初步的认识,为后续的区域地理学习打下基础。
地理实践力:通过动手绘制简单地图、使用地图进行方向判断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
重难点
1.根据比例尺的计算公式,把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相互换算。
2.能够在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者指向标等正确辨别方向。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有参与学习的热情和活跃的思维,他们学习的驱动力是以兴趣为主。本节课内容在生活中是很有用处的知识,教学情境设计多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问题导学,环环相扣,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课堂学习更高效。学生在小学时对地图已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地图的正确使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学生在小学数学课本中已经学过“方向”
“比例”和“比例尺”的概念,但是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完备,知识积累程度比较低,尤其在运用比例尺公式计算和单位换算方面比较薄弱。课程设计通过精讲精练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加深印象,突破难点。
教学辅助
课件、多媒体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学习任务一
导入
为什么有的人总“找不着北”?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真的“找不着北”,不是忘了自己的车停在什么地方,就是不知左右方向,更甚者找不着回家的路。这些异于常人的表现并非是他们的大脑有认知障碍而是天生难辨方向。科学家发现,大脑中有两种细胞(位置细胞和网格细胞)决定着你是否是个“路盲”。
地图在生活之中应用广泛,如何使用地图,让我们在地理课上一起找寻地图的“密钥”。
能够有效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主动探索新知,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任务二
地图的语言
七嘴八舌
你见过哪些类型的地图?
生:地形图、气候图、人口图等等
1.什么是地图
地图是运用各种符号,将地理事物按一定比例缩小以后表示在平面的图像。
拓展:我国现存最早的雕版墨印地图实物
本图选自《禹贡山川地理图》一书中,图中主要表示了《禹贡》中山、河、湖、海及冀、兖、青、徐、杨、豫、荆、雍、梁九州界域及内容,并采用古代地图传统形象绘画法,以文字注记区别古今内容,将九州用阴文,宋代建置用阳文,地名套以黑圈,山河名加方框,河道变迁处辅以文字说明。地图刻工精细印制清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雕版墨印地图实物。现藏于北京图书馆。
2.地图三要素
①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②方向:用来说明地图上的方向。
③图例:地图上各种符号和注记的说明。
思与学 怎样将地球表面转绘成平面的地图?
将地球上的要素反映到地球仪上,不存在什么投影变
形,从巨大球体到小小球体,按比例缩小就是了。而将地球表面的要素转绘到平面上,就不那么简单了,地球表面为不可展的曲面,它不可能无重叠、无裂缝、无变形地展为平面,这就需要借助地图投影的方法来完成曲面转平面的过程,以使歪曲、失真、差异的程度减小到最小。
为后续的学习进行铺垫。
了解我国地图的发展,树立爱国意识和民族文化认同感。
这里可以让学生用真的橘子做实验,去感知地图的变形。
学习任务三
阅读地图——方向
1.一般地图定向法
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在这个基础上,
再确定东北、东南、西北和西南方向。
练习:
2.有指向标的地图
看指向标,一般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
练习:
3.经纬网地图定向法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定向:经线指
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练习:
拓展:地球上有没有这样一个地方,它的前后左右只有一个方向?
北极是地球上的最北点
南极是地球上的最南点
4.小结
5.拓展野外定向方法
方向的学习,都采用讲练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学会并且能够解决问题。
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拓展野外定向方法,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
学习任务四
阅读地图——图例
概念
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统称图例。
起说明作用的各种文字数字统称注记。
图例常和注记相互配合,说明地图上所表示的地物的名称、位置、范围、高低等等。
识记主要的图例
活动:记忆大比拼,让学生迅速记忆,然后抽查。
拓展:建立国家版图意识
观看视频《建立国家版图意识》
记忆大比拼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的有效时间内掌握学习内容。
“用地图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地图故事”,旨在普及全民国家版图知识、提高全民国家版图意识。
学习任务五
阅读地图——比例尺
1.定义: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
2.计算公式
3.表示方式: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
4.练习
①规则:比例尺实际上是一个分数,所以比例尺的大小比较和分数的大小比较是相同的,分子相同(一般是1),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反之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②方法:若出现不同形式的比例尺,先把所有形式的比例尺换算成分数式,并把分子统一为1,然后按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母就可以了。
通过练习,让学生比较比例尺的转换和比较大小。
注意单位的换算:
5.活动:比例尺大小与实地范围关系
进行知识小结:
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地区范围就越小,内容越详细。
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地区范围就越大,内容越简略。
小学有一定的基础,这里回顾旧知,联系新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
这里的换算虽然是数学问题,但是学生容易出错,强调易错点。
结合活动,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地区范围就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地区范围就越大,内容越简略。
学习任务六
进行课堂归纳
课堂练习
课后实践作业: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绘制校园平面图”
将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梳理,让学生的思路更加清晰明了。
通过练习进行课堂巩固。
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初中人教版(2024)第一节 地图的阅读获奖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2024)<a href="/dl/tb_c4049571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一节 地图的阅读获奖教案设计</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地图的语言,阅读地图,情境创设,学生活动,学生展示,布置课后实践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一节 地图的阅读优秀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dl/tb_c4049571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一节 地图的阅读优秀教案及反思</a>,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学业要求,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晋教版七年级上册2.1认识地图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晋教版七年级上册2.1认识地图教案及反思,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