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一册4.2.2 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案设计
展开一、教学目标
1.掌握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培养学生实际应用函数的能力。
2.通过观察图象,分析、归纳、总结、自主建构指数函数的性质。领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指数函数的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难点:对底数的分类,如何由图象、解析式归纳出指数函数的性质.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回顾:指数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函数y=ax(a>0,且a≠1)叫做指数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是R.
特征:①a>0,且a≠1;
②ax的系数为1;
③自变量x的系数为1.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前一节《指数函数》的定义,不仅唤醒学生对指数函数的记忆,能够快速进入状态,同时检测学生对前面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通过指数函数底的范围在不同的区间,让学生有一个对底的范围的初步认识,为后面根据底的范围讨论函数的性质做好铺垫。
情境:播放“折纸”动画短视频
师生活动:教师播放“折纸”动画短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到底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学习了指数函数,通过生活中指数函数的例子,体会指数函数其实就在身边,需要留心观察就可以发现。同时,通过小视频的展示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成功的将“指数爆炸”现象与指数函数图象结合起来,引出本节课的教学。
(二)探究新知
任务1:指数函数的图象
思考:
问题1.们具体如何探究指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呢?
提示:类比幂函数的研究方法,“先形后数,数形结合”
问题2.如何作出指数函数 y= ax(a>0且a≠1)的图象呢?
提示:列表——描点——连线
探究:
1.你能利用描点法作出y=2x和y=(12)x的图象吗?
要求:
1.先独立思考2分钟;
2.小组内交流讨论;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汇报.
师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并汇报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画两个函数的图象,学生通过观察画出的函数图像,初步感知指数函数图象的位置和变化趋势,体会从特殊着手研究问题的重要性。
2.观察两个函数图象,它们有什么关系呢?你能得到什么样的结论?
要求:
1.学生独立思考1分钟;
2.选派学生代表进行展示汇报.
结论:底数互为倒数的两个指数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
3.再取底数a=3、a=13 ,在同一个坐标系中画出相应的指数函数的图象,观察这些图象的位置和变化趋势,它们有哪些共性?
要求:
1.小组内交流讨论;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汇报;
3.师生共同归纳.
总结:
共同特征:
①图象都在第一象限和第二象限
②都过点(0,1)
③定义域为R;值域为(0,+∞)
④当底数a>1时图象上升;当底数0设计意图:通过再次作图,体会利用指数函数底数互为倒数,图像关于y轴对称这一性质作图给解决问题带来的简便性;通过几何画板演示底数变化时,对应的指数函数图象,感受数学研究问题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
任务2:指数函数的性质
探究:继续观察刚刚作出的指数函数图象,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1)指数函数图象位于第几象限呢?
指数函数图象位于第一象限、第二象限
(2)指数函数具有怎样的单调性?
a>1时,指数函数在R上单调递增;
0(3)指数函数图象必过哪个点呢?
指数函数图象必过点(0,1).
(4)指数函数具有怎样的奇偶性?
指数函数不具有奇偶性
(5)底数不同时,指数函数与坐标轴的位置的关系有怎样的变化?
a>1时,底数越大,图象在y=1上方的部分越靠近y轴;
0要求:
1.小组内交流讨论;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汇报;
3.师生共同归纳.
师生活动:小组交流讨论,合作学习,观察图象,归纳指数函数的性质。
总结: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设计意图:以问题做引导,通过观察一般现象总结出规律,为后续应用做好准备.
(三)应用举例
例1 比较下列各题中两个值的大小:
(1)1.72.5,1.73; (2)0.8−2,0.8−3; (3)1.70.3,
分析:(1)(2)底数相同,指数不同,所以可将要比较的两个值看作一个指数函数的两个函数值,利用指数函数的单调性进行比较.
解:(1)1.72.5和1.73可看作函数y=1.7x当x分别取2.5和3时所对应的两个函数值.
因为底数1.7>1,所以指数函数y=1.7x是增函数.
因为2.5<3,所以 1.72.5<1.73
(2)同(1)理,因为0<0.8<1,所以指数函数y=0.8x是减函数.
因为−2>−3,所以0.8−2<0.8−3.
分析:对于(3),两个值的底数不同,指数也不同,所以不能采用刚才的方法进行比较.可以利用函数y=1.7x和y=0.9x的单调性,以及“x=0时,y=1” 这条性质把它们联系起来.
(3)由指数函数的性质知
1.70.3>1.70=1,
0.93.1<0.90=1,
所以,1.70.3>
【总结】指数幂的大小比较问题的两种类型及解法:
1.底数相同,指数不同:利用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判断大小;
2.底数不同,指数不同:一般借助中间值判断大小.
设计意图:通过例1,学生应用指数函数的单调性比较大小,进一步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
例2 求函数f(x)=a2x+1+1(a>0且a≠1)恒过的定点.
分析: 指数函数恒过点(0,1),那么求指数型函数,我们就可类比指数函数,从而求解得到恒过定点的坐标。
解:令2x+1=0,则x=−12
f(−12)=a0+1=2
即恒过的定点为(−12,2).
【总结】求指数型函数恒过定点的解法:
令指数部分整体为0得到横坐标 ,代入求纵坐标
例3 求不等式(12)x2−1≤2.
解:(12)x2−1≤2⟺2−x2+1≤2
∵指数函数y=2x在R上单调递增
∴−x2+2≤1,即−x2+1≤0
∴x≥1,或x≤−1
∴不等式的解集为(−∞,−1]∪[1,+∞).
【总结】求指数不等式的解法
化为同底,根据单调性得到指数大小关系,求出解集.
例4 如图,某城市人口呈指数增长.
(1) 根据图象,估计该城市人口每翻一番所需的时间 (倍增期);
(2) 该城市人口从80万人开始,经过20年会增长到多少万人?
分析:
(1)因为该城市人口呈指数增长,而同一指数函数的倍增期是相同的,所以可以从图象中选取适当的点计算倍增期.
(2)要计算20年后的人口数,关键是要找到20年与倍增期的数量关系.
解: (1) 观察由图,发现该城市人口经过20年约为10万人,经过40年约为20万人,即由10万人口增加到20万人口所用的时间约为20年,所以该城市人口每翻一番所需的时间约为20年.
(2)因为倍增期为20年,所以每经过20年,人口将翻一番.因此,从80万人开始,经过20年,该城市人口大约会增长到160万人.
设计意图:通过例4,应用函数图象解决问题,进一步认识指数函数的图象,并由图象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例题设计意图:通过例题,熟悉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并强化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
(四)课堂练习
1.指数函数①f(x)=ax;②g(x)=bx且满足a>b>0,则它们可能的图像为( ).
A. B.
C. D.
解:根据指数函数图像性质,a>b>1时选A;
1>a>b>0时选D;
a>1>b时图像为下图:
故选AD.
2.若函数y=ax(a>0,a≠1)在区间[0,1]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12,则实数a的值为( ).
A. 2B. 23C. 32D. 12
解:①当a>1时,y=ax(a>0,a≠1)在[0,1]上单调递增,
则ymax−ymin=a1−a0=12,解得a=32;
②当00,a≠1)在[0,1]上单调递减,
则ymax−ymin=a0−a1=12,解得a=12;
综上,a=32或a=12.
故选CD.
3.若函数f(x)=a+ax,x≥03+(a−12)x,x<0(a>0且a≠1)在R上为单调递增函数,则a的值可以是( ).
A. 12B. 2C. 3D. 4
解:根据题意,函数f(x)=a+ax,x≥03+(a−12)x,x<0在R上为单调递增函数,
则a>1a−12>03+(a−12)×0≤a+1,解可得a≥2,即a的取值范围为[2,+∞).
故选BCD.
4.已知函数f(x)是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当x≤0时,f(x)=12x−2x.
(1)求x>0时f(x)的解析式;
(2)若存在x∈[2,3],使得f(x)+m⋅2−x≤4成立,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解: (1)当x>0时,−x<0,则f(−x)=12−x−2−x=2x−12x,
又因为f(x)为偶函数,所以当x>0时f(x)=f(−x)=2x−12x;
(2)由(1)可知,当x∈[2,3]时,f(x)=2x−12x,
若存在x∈[2,3],使得f(x)+m⋅2−x≤4成立,即2x−12x+m2x⩽4成立,
即m⩽−22x+4⋅2x+1成立,
令t=2x,因为x∈[2,3],所以t∈[4,8],所以−22x+4⋅2x+1=−t2+4t+1.
令y=−t2+4t+1,则其开口方向向下,对称轴为t=2,
所以函数y=−t2+4t+1在[4,8]上单调递减.
所以当t=4,即x=2时ymax=1.
于是m⩽1,所以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1.
5.已知函数fx=4x−a⋅2x−a+5a∈R.
(1)若a=2,求f(x)在区间−1,1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若fx+3≥0在−∞,+∞上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
解:(1)当 a=2 时, fx=4x−2⋅2x+3 , x∈−1,1 ,
令 t=2x ,则 fx=gt=t2−2t+3 , t∈12,2 ,开口向上,对称轴为 t=1 ,
所以 gt 在 12,1 上单调递减,在 1,2 上单调递增,
所以当 t=1 ,即 x=0 时,函数 gt 也就是 fx 取得最小值, fxmin=f0=2 ,
当 t=2 ,即 x=1 时,函数 fx 取得最大值, fxmax=f1=3 .
(2)fx+3≥0 在 −∞,+∞ 上恒成立,即 4x−a⋅2x+8−a≥0 ,令 t=2x ,
原不等式可化为 t2−at+8−a≥0 ,对任意的 t>0 成立,
可转化为 a≤t2+8t+1 ,对任意的 t>0 成立,
因为 t2+8t+1=t+12−2t+1+9t+1=t+1+9t+1−2≥2 9−2=4 ,
当且仅当 t+1=9t+1 ,即 t=2 时等号成立,
所以 a≤4 ,
所以实数 a 的取值范围为 −∞,4 .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反复巩固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能够灵活运用.
(五)归纳总结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大家学到了哪些知识和方法,说说你的体会?
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解题方法
题型一:比较大小
底数相同,指数不同:利用单调性判断大小
底数不同,指数不同:一般借助中间值判断大小
题型二:求指数型函数恒过定点
令指数部分整体为0得到横坐标 ,代入函数解析式求纵坐标
题型三:解指数不等式
化为同底,根据单调性得到指数大小关系,解不等式,并求出解集.
x
-3
-2
-1
0
1
2
3
y=2x
y=(12)x
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一册4.2 指数函数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一册<a href="/sx/tb_c400027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4.2 指数函数教案及反思</a>,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4.2 指数函数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4.2 指数函数教案,共5页。
高中人教A版 (2019)4.1 指数一等奖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A版 (2019)4.1 指数一等奖教案设计,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