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4.3 对数4.3.2 对数的运算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4.3 对数4.3.2 对数的运算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教学目标
理解对数的运算性质,并能运用这些性质进行一些简单的化简和证明.
能熟练应用换底公式进行化简和计算.
能理解、应用对数的运算性质,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提升数学逻辑推理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准确运用对数的运算性质进行运算、求值、化简,并掌握化简求值.
难点:能根据指对数的互化推导对数运算性质及换底公式.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回顾: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指对数互化,你们来说一说?(学生讨论)接着我们研究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答: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ax=N⇔x=lga N(a>0,且a≠1)
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1)aras=ar+s (a>0,r,s∈R)
(2)ars=ars (a>0,r,s∈R)
(3)abr=arbr (a>0,b>0,r∈R)
想一想:引入对数之后,自然应研究对数的运算性质.
师生活动:师生互动,生生讨论、交流;师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教师以回顾引发学生思考,从指数与对数之间的关系、指数的运算性质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沿着同样的学习路径研究对数的运算性质,以此顺利揭示本节课题.
(二)探究新知
任务1:探究对数的运算性质.
思考:计算下面两组式子,判断他们有什么关系?
(1)lg(100×110×1) lg100+lg110+lg1
(2) lg2 (4×18) lg2 4+lg218
师生活动:1.先独立计算;2.小组内交流讨论;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提示:尝试从计算结果出发,能否发现他们之间的关系呢?
总结:当底数相同的时候,两个正数的对数之和等于两个正数积的对数.
各抒已见:我们能否利用指数幂运算性质得出相应的对数运算性质呢?
提示:从指数幂运算的角度进行推导.
答:设M=am,N=an,因为aman=am+n,所以MN=am+n.
根据对数与指数间的关系可得lgaM=m,lgaN=n,lga(MN)=m+n,
故lga(MN)=lgaM+lgaN.
思考:此推导方法是从指数幂运算的角度出发,还有其他推导方法吗?
提示:从对数运算的角度进行推导.
答:设m=lgaM,n=lgaN,即M=am,N=an,所以MN=am⋅an=am+n,
所以lga(MN)=m+n,故lga(MN)=lgaM+lgaN.
思考:仿照上述过程,根据指数的性质ar÷as=ar−s, ars=ars,尝试推导出对数的其它运算性质吗?
师生活动:1.先独立思考2分钟; 2.小组内交流讨论;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4.师小结.
答:1.已知x=lgaN,ar÷as=ar−s(a>0,r,s∈R),设M=am,N=an,
因为am÷an=am−n,所以MN=am−n.根据对数与指数间的关系可得
lgaM=m, lgaN=n, lgaMN=m−n,故lgaMN=lgaM−lgaN.
2.已知x=lgaN,ars=ars(a>0,r,s∈R),设M=am,
因为amn=amn,所以Mn=amn,所以lgaMn=lgaamn=mn.
因为m=lgaM,故lgaMn=nlgaM.
总结:对数的运算性质:如果a>0,且a≠1,M>0,N>0,那么(1)lga(MN)=lgaM+lgaN;(2)lgaMN=lgaM−lgaN;(3)lgaMn=nlgaM(n∈R).
任务2:探究对数的换底公式.
思考:解决下列问题,尝试理解对数的换底公式.
(1)利用计算工具求ln2,ln3的近似值;
(2)根据对数的定义,你能利用ln2,ln3的值求lg23的值吗?
(3)根据对数的定义,你能用lgca,lgcb表示lgab(a>0,且a≠1; b>0; c>0,且c≠1) 吗?
师生活动:1.先独立思考2分钟; 2.小组内交流讨论;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4.师小结.答:(1)ln2≈0.6931,ln3≈1.0986.
(2)设 lg23=x,则 2x=3,ln2x=ln3.所以xln2=ln3,所以x=ln3ln2,即lg23=ln3ln2≈1.5851.
(3)设 lgab=x,则 ax=b,于是lgcax=lgcb,根据性质(3)得 xlgca=lgcb,x=lgcblgca,即lgab=lgcblgca(a>0,且a≠1;b>0; c>0,且c≠1).
总结:对数换底公式: lgab=lgcblgca(a>0,且a≠1;b>0; c>0,且c≠1), 自然语言描述:一个对数的值等于两个同底的对数的商,其中分子是真数的对数,分母是以原对数的底数为真数的对数.
公式意义:在于改变对数式的底数,把不同的底数问题转化为同底数问题后求解.
任务3:探究对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思考:在4.2.1的问题1中,求经过多少年B地景区的游客人次是2001年的2倍.
师生活动:1.先独立思考; 2.小组内交流讨论;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4.师小结.
答:因为 y=1.11x,即 2=1.11x
所以 x=lg1.112=lg2lg1.11
利用计算工具,可得x=lg2lg1.11≈6.64≈7
由此可得,大约经过7年,B地景区的游客人次就达到2001年的2倍.
设计意图:通过三个任务,加深对对数的运算性质的理解与应用,探究任务设计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在思考和启发中渗透知识的学习,在合作与讨论中加深进行思维的深加工.以此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
(三)应用举例
例1 利用对数的运算性质,解决下列问题.
(1)求值:lg3100、ln3+ln13
(2)用lgax、lgay、lgaz表示lgaxyz
解:(1) lg3100=lg1023=23;ln3+ln13=ln3×13=ln1=0.
(2) lgaxyz= lgaxy−lgaz= lgax+lgay−lgaz
例2 利用换底公式化简下列各式.
(1)lg23×lg34×lg45×lg52
(2)(lg43+lg83)(lg32+lg92)
解:(1)原式 =lg3lg2⋅lg4lg3⋅lg5lg4⋅lg2lg5=1
(2)原式 =lg3lg4+lg3lg8⋅lg2lg3⋅lg2lg9=lg32lg2+lg33lg2⋅lg2lg3+lg22lg3
=lg3lg212+13⋅lg2lg31+12=54
总结:一般思路:1.先用对数的运算法则、性质进行部分运算,再化成同底对数运算化简.2.一次性统一换成常用对数(或自然对数),再化简、计算.
例3 尽管目前人类还无法准确预报地震,但科学家通过研究,已经对地震有所了解,例如,地震时释放出的能量E(单位:焦耳)与地震里氏震级M之间的关系为lgE=4.8+1.5M,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它所释放出来的能量是2008年5月12日我国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的多少倍(精确到1)?
答:设里氏9.0级和8.0级地震的能量分别为E1和E2.由 lgE=4.8+1.5M,可得
lgE1=4.8+1.5×9.0 lgE2=4.8+1.5×8.0 于是,
lgE1E2=lgE1−lgE2=4.8+1.5×9.0−4.8+1.5×8.0=1.5
利用计算工具可得, E1E2=101.5≈32
虽然里氏9.0级地震与里氏8.0级地震仅相差1级,但前者释放出来的能量却是后者的约32倍.
思考:为什么两次地震的里氏震级仅差1级,而释放的能量却相差那么多呢?
答:地震中能量是很大的数值,进行对数运算后,其数值就变得非常小.这其实相当于把指数幂运算中幂的结果反映在指数上. 以10为底的指数幂运算中,10x+1=10⋅10x,10x+2=100⋅10x;在以10为底的对数运算中,lg(10⋅10x)=1+lg10x,lg(100⋅10x)=2+lg10x,所以,在指数幂运算中,“指数增长”的变化非常快;在对数运算中,“对数增长”的变化就比较慢.
设计意图:通过例题讲解,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应用中,更好的理解和应用对数的运算性质.
(四)课堂练习
1. 已知3a=4,b=lg394,则a+b=( )
A. 9B. 2C. 169D. −2
答:因为3a=4,所以lg34=a,因为b=lg394,
所以a+b=lg34+lg394=lg39=2.故选:B.
2.17世纪,在研究天文学的过程中,为了简化大数运算,苏格兰数学家纳皮尔发明了对数,对数的思想方法是把乘方和乘法运算分别转化为乘法和加法运算,数学家拉普拉斯称赞为“对数的发明在实效上等于把天文学家的寿命延长了许多倍”.已知lg 2≈0.3010,lg 3≈0.4771,设N=45×2710,则N所在的区间为 ( )
A. (1015,1016)B. (1016,1017)C. (1017,1018)D. (1018,1019)
答:lgN=lg(45×2710)=lg45+lg2710=5lg4+10lg27=10lg2+30lg3
≈10×0.3010+30×0.4771=17.323.所以N≈1017.323∈(1017,1018).故选:C.
3.科学记数法是一种记数的方法.把一个数x表示成a与10的n次幂相乘的形式,其中1≤a0时,lgx=n+lga.若一个正整数m的16次方是12位数,则m是( )(参考数据:lg2≈0.30,lg3≈0.48)
A. 4B. 5C. 6D. 7
答:由题意可设lgm16=n+lga,因为正整数m的16次方是12位数,所以n=11,所以16lgm=11+lga,因为1≤a1,ab=4,则lg2a⋅lg2blg2(2a)的最大值为 .
答:lg2a·lg2blg22a=lg2a·lg2b1+lg2a=lg2a·(lg24a)1+lg2a =−lg2 a2+2lg2a1+lg2a ,
=−1+lg2a+3−1+lg2a+4,
∵a>1,lg2a>0,
∴上式=−1+lg2a+31+lg2a+4≤−2 3+4
当且仅当1+lg2a=31+lg2a时,即a=2 3−1取等号,故答案为4−2 3.
6. 化简求值(需要写出计算过程)
(1)若100a=4,10b=25,求2a+b的值;
(2)827−23+eln2+lg14 2−lg332⋅lg23.
(3)若lgx−y+lgx+y=lg2+lgx+lgy,求xy的值.
答:(1)100a=4⇒alg100=lg4⇒2a=lg4,10b=25⇒b=lg25,得2a+b=lg4+lg25=lg100=2;
(2)原式=(23)3×(−23)+2+lg2−2212−lg325⋅lg23=(23)−2+2−14−5=94−134=−1;
(3)由题意可得x−y>0x+y>0x>0y>0,解得x>y>0,则xy>1,
∵lg(x−y)+lg(x+y)=lg2+lgx+lgy,则lg(x−y)(x+y)=lg2xy,
∴(x−y)(x+y)=2xy,整理得(xy)2−2(xy)−1=0,解得xy=1+ 2或xy=1− 2(舍去),
故xy的值为1+ 2.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反复巩固对数的运算性质,能够灵活运用.
(五)总结归纳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师生活动: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其他学生进行点评补充.
设计意图:通过对之前知识的梳理,提高学生总结概括能力,明确这节课要突破和学习的重点知识内容.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A版 (2019)4.3 对数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4.3 对数表格教学设计,共3页。
这是一份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一册4.3 对数优秀教案设计,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