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1 平均数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1 平均数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求加权平均数,体会权的差异对平均数的影响;理解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能利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索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有关平均数问题的解决,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感受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难点】
利用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森林中心举行了一场“森林卫士”的选拔活动.选拔分100米赛跑、举圆木、跨越障碍和紧急情况处理四项(每项满分10分).熊大、熊二与光头强都参加了选拔活动,它们的成绩如下:
(1)请你根据四项的平均成绩进行排名,并确定冠军是谁.
(2)如果将这四项的得分按3∶3∶2∶2的比例确定它们的成绩,那么谁是冠军?
(3)光头强不甘落后,一直想当“森林卫士”,眼珠一转,想到一个办法,他悄悄地将得分比例改成了4∶1∶3∶2,于是他拿到了这个冠军.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1 加权平均数的实际应用
典例1 某学校进行广播操比赛,比赛打分包括以下几项:服装统一、进退场有序、动作规范、动作整齐(每项满分10分)其中三个班的成绩如下:
(1)若服装统一、进退有序、动作规范、动作整齐这四项得分依次按10%,20%,30%,40%的比例计算各班的比赛成绩.哪个班的成绩最高?
(2)你认为上述四项中,哪一项更为重要?请你按自己的想法设计一个评分方案,根据你的评分方案,哪一个班成绩最高?与同伴进行交流.
[解析] (1)一班的平均成绩:x1=9×10%+8×20%+9×30%+8×40%=8.4(分),
二班的平均成绩:x2=10×10%+9×20%+7×30%+8×40%=8.1(分),
三班的平均成绩:x3=8×10%+9×20%+8×30%+9×40%=8.6(分),
因为x3>x1>x2,所以三班的成绩最高.
(2)答案不唯一,如服装统一、进退有序、动作规范、动作整齐这四项得分依次按20%,10%,40%,30%的比例计算各班的比赛成绩,则
一班的平均成绩:x一=9×20%+8×10%+9×40%+8×30%=8.6(分),
二班的平均成绩:x二=10×20%+9×10%+7×40%+8×30%=8.1(分),
三班的平均成绩:x三=8×20%+9×10%+8×40%+9×30%=8.4(分),
因为x一>x三>x二,所以一班的成绩最高.
探究点2 借助统计图求平均数
典例2 某单位欲从内部招聘管理人员一名,对甲、乙、丙三名候选人进行了笔试和面试两项测试,三人的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
根据录用程序,组织200名职工对三人利用投票推荐的方式进行民主评议,三人得票率(没有弃权票,每位职工只能推荐1人)如图所示,每得一票记作1分.
(1)请算出三人的民主评议得分.
(2)如果根据三项测试的平均成绩确定录用人选,那么谁将被录用?(精确到0.01)
(3)根据实际需要,单位将笔试、面试、民主评议三项测试得分按4∶3∶3的比例确定个人成绩,那么谁将被录用?
[解析] (1)甲的民主得分即民主投票的票数,即200×25%=50(分),同理乙、丙的民主评议得分分别为80分、70分.
(2)甲的笔试、面试和民主评议三项测试的平均成绩为75+93+503=2183≈72.67(分),同理,乙、丙的平均成绩分别为76.67分,76.00分.
由于76.67>76>72.67,所以候选人乙将被录用.
(3)如果将笔试、面试、民主评议三项按测试得分按4∶3∶3的比例确定个人成绩,那么
甲的个人成绩为4×75+3×93+3×504+3+3=72.9(分),
乙的个人成绩为4×80+3×70+3×804+3+3=77(分),
丙的个人成绩为4×90+3×68+3×704+3+3=77.4(分).
由于丙的个人成绩最高,所以候选人丙将被录用.
变式训练 某餐厅供应单价为10元、18元、25元三种价格的抓饭,如图是该餐厅某月销售抓饭情况的扇形统计图,根据该统计图可算得该餐厅销售抓饭的平均单价为 元.
[答案] 17
三、板书设计
加权平均数的应用
1.加权平均数的应用
2.借助统计图求平均数
◇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生动有趣的问题引入,通过相关数据来引导学生探索和交流,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权对平均数的影响、感受生活中加权平均数的应用,从而深化学生对加权平均数的理解,思考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同时让学生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思维能力,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6.1.1平均数第2课时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说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六章 数据的分析1 平均数教案及反思,共1页。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 平均数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