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郑州市十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郑州市十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文件包含国际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docx、国际高一上期中语文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2025学年上期高一年级期中联考试题 语文学科
命题人:高卫国 审核人:汪小问 郑州市第十九高级中学 考试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注意事项: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生应首先阅读试题卷上的文字信息, 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价值观是青年人生和事业中最重要的精神追求和动力所在。英格尔哈特首先观察到了 世界青年价值观演化。根据他的理论,“物质主义”价值观强调经济发展和人身安全的价 值取向,“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强调自我表现、生活质量。就长期价值观变迁而言,“后 物质主义”(自我实现、提高生活质量、保护生态环境等)偏好的形成与“代际更替”有 关:年轻一代比老一代更容易接受“后物质主义”价值观。近十年来、世界范围内的“后 物质主义”取向也开始在中国“‘00后’一代”青年身上出现。
青年作为社会变革的晴雨表,其思想行为、价值观念演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整个社 会现代化进程的步伐。上海社会科学院“‘00后’一代认知特点、思维方式研究”课题组 最新调查显示,我国大城市“‘00后’一代”的思想行为呈现出如下新特征、新变化。第 一,呈现认同传统文化与理性爱国的情感特征的同时,外来文化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仍占 据重要位置。第二,对社会问题看法呈现“观念分层”新特征。第三,传统“权威意识” 渐趋淡化,“偶像”开始成为他们的崇拜对象。第四,存在“热血奋斗”与“躺平佛系” 二元并存行为特征。第五,兼具“物质主义”与“后物质主义”的“混合价值”取向。第 六,平权意识、规则意识增强的同时,对“私领域”行为态度宽容,对“公领域”道德爱 憎分明。
由于“‘00后’一代”一出生就已享受改革开放成果,物质上更加丰富,上学时迎来 互联网快速普及时期,眼界更为开放,导致这一代人兴趣爱好的选择更为广泛,思想观念 更为多元与兼容。“00后”仍是以独生子女为主流的一代,因而也具有独生子女的特性, 例如较为自我、更关注个人感受等。
从观念建构理论来考察,青年一代是历史的产物,社会重要事件给每代人的成长都烙 下了时代印记。并非所有事件都和价值观念变化有关。只有那些与人的价值追求强烈勾连 以及与理想蓝图相关的社会重要事件,才会反复渗入观念建构之中。总体上看,40多年来 中国波澜壮阔的经济、文化与社会变革因素已鲜明地嵌入这一代青年人的性格行为之中, 造就了具有鲜明独特时代印记的“‘00后’一代”中国青年。“‘00后’一代”的成长经 历了许多国内外重大事件,如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航天 飞船成功升空返航,2008年举办北京奥运会。正因为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00后”普遍具有较高的国家自信和民族认同感。加上“00后”青春期又遇上互联网、人 工智能与5G 应用快速发展,接触到的信息量大、知识范围广,因此对这一代而言,如何
处理、筛选触屏的海量信息比如何获取更多信息更具挑战性。
从思想品质看,“‘00后’一代”思想约束少、个性强、生活态度洒脱。从社会变化 来看,市场经济规则,如自立、竞争,追求效益渗透到了这一代的人生观、价值观之中。
高一语文试题卷第1页(共8页)
从家庭结构来看,作为独生子女一代,其小家庭结构与人际关系趋于简单,使得他们在社 会化过程中受到代际传递规训较少。因此,观察“‘00后’一代”价值取向之演变,需要 将这一代青年人的特性融入社会时代背景加以考察,分析其时代特性以及与社会结构的嵌 入性。
(摘编自杨雄《“‘00后’一代”青年价值取向新特征》)
材料二:
北京冬奥会让我们见证了运动健儿们勇夺奖牌的荣耀瞬间,更记住了那些在赛场上坚 毅果敢、无畏前行的身影,这其中,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必然属于17岁的苏翊鸣和18岁的 谷爱凌。他们用勇气和实力谱写出“最燃”的青春之歌。
毫无疑问,他们是中国优秀的青年代表。他们让世界看到新一代中国青年的盛世风华, 看到新一代中国青年的团结向上、自立自信和风趣幽默。
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历史际遇。当前,我们的国家正在走向繁荣富强,我们的民族 正在走向伟大复兴,这样的时代造就了新一代中国青年,他们身上少了踌躇不前,多了毅 然决然;少了犹豫不决,多了不畏挑战、敢于突破;少了局促不安,多了谈笑风生、落落 大方.
新时代造就了中国青年,而中国青年也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青年一代的理 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核心 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而时代的光荣也属于青年!
青年人是圆梦人,圆梦需要魄力,需要突破自我。在参加冬奥会之前,苏翊鸣和谷爱 凌已经被世人瞩目,在各自的领域取得骄人成绩,但他们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选择在冬 奥会这个强者云集的舞台,尽情展示自我、勇敢突破自我。取胜固然重要,但对于他们来 说,最大的成功就是又一次突破了自己!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因为梦想在那里,所以永不言败!事实上,在东京奥运会上,以 杨倩、孙颖莎为代表的“00后”已经开始扛起中国体育的大旗,向世界展示中国青年昂扬 向上的精神风貌。这一次,冰雪之上,世界通过冬奥会再一次看到中国青年的魅力!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 在青年。”愿中国青年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摘编自刘岩《中国青年,谱写“最燃”冰雪之歌》,中国社会科学网2022年2月11日)
1.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英格尔哈特认为,青年的价值观是不断演化的,上海社会科学院的相关调查也可 以证明这一点。
B. 我国大城市“‘00后’一代”思想行为呈现的新特征、新变化,与中国几十年来 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变革相关。
C.“00 后”普遍具有较高的国家自信和民族认同感,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在日常生 活中不重视外来文化。
D. 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与5G 应用的快速发展,“00后”青年面临的考验比上一 代人更具挑战性。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价值观,老一代持有“物质主义”的价值观,而年轻一代则秉 持“后物质主义”的价值观。
B. 在东京奥运会和北京冬奥会上大放光彩的“00后”青年一代,从他们身上,我们 看到了鲜明独特的时代印记。
高一语文试题卷第2页(共8页)
C.人们记住了北京冬奥会上运动健儿的身影,是因为他们让世界看到了新一代中国 青年的盛世风华以及优秀品质。
D. 青年是社会变革的晴雨表,把握了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轨迹,也就把握了青年 思想行为、价值观念演变的历程。
3. 下列选项中最能概括材料二中心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 苏翊鸣、谷爱凌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青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是中国优秀青年的代 表。
B.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历史际遇,正在走向伟大复兴的民族造就了新一代中国青年。 C.青年一代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是衡量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D. 时代造就青年,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中国青年应努力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思路。(4分)
5. 北京冬奥会期间,苏翊鸣、谷爱凌的事迹被媒体广泛报道。请结合材料,从当代 青年价值观的培养方面,谈谈宣传其优秀事迹的积极意义。(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蒲柳人家(节选) 刘绍棠
长河落日圆。何满子(一丈青的孙子)跟周擒,在郑整儿和荷妞那里吃过晚饭,踏着 夕阳西下的霞光,沿运河边纤夫踏出的小路回村去。夏日的傍晚,运河上的风景像一幅瑰 丽的油画。
残阳如血,晚霞似火,给田野、村庄、树林、河流、青纱帐镀上了柔和的金色。荷锄 而归的农民,打着鞭花的牧童,归来返去的行人,奔走于途,匆匆赶路.村中炊烟袅袅,
河上飘荡着薄雾似的水汽。鸟入林,鸡上窝,牛羊进圈,骡马回棚,蝈蝈在豆丛干和南瓜 花上叫起来,月上柳梢头了。何满子的胳臂上还将着个小饭篮,那是替荷妞给老木匠郑端 午送饭;老木匠郑端午那块瓜田,正在他们回村的半路途中。这块瓜田,从河岸上一直种 到河坡下,原本只有一亩;另外那三分,是老木匠郑端午带着郑整儿和荷妞,一冬一春挑 土垫出来的。老木匠郑端午不但是一位能工巧匠,而且是一名高手瓜把式:他的瓜个儿大, 皮儿薄,结得多,色、香、味都是上品,很是名贵。然而,他的瓜从不丢失。老木匠郑端 午从十二岁学手艺,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木匠这一行的规矩最讲究。他这大半辈子,手 艺上从没走过尺寸,规矩上从没差过板眼。他是北运河两岸的活鲁班,但是从不目中无人, 从不恶语伤人,更从不与同行结怨、损人利己;因此,他在这一方是个出名的老好人。他的 瓜田本来不必看守,就是手脚最不干净的人物,也不忍心偷他一个瓜,摘他一片叶;他住 在瓜棚里,是为了驱赶黑夜进犯瓜田的刺猬和狼叭狗子。白天,他一个人孤独寂闷,常常 到渡口上找摆渡船的柳罐斗,或是到钉掌铺找吉老秤,一坐就是半天一晌;等回到瓜田,到 瓜垄里转一遭,哪一棵秧少了一个瓜,拨一拨瓜叶,扒一扒浮土;就会找到或是扒出三两 个铜板。何满子跟着周擒来到老木匠郑端午的瓜田地边,突然站住了脚,说:“擒叔,你 替我把饭篮送过去吧。”
“为什么?”周擒感到奇怪。
“我不敢过去。”何满子说,“一到瓜田,干爷就得让我吃瓜,不吃得肚儿滚圆不让 我走。”
高一语文试题卷第3页(共8页)
“那你就放开肚量吃吧!”周擒笑道,“瓜吃多了撑不着人,走两趟小水就泄空了。” 何满子摇头说:“干爷种瓜,是为了挣出一年的嚼谷,我怎么能糟害他老人家呢?”
“好个懂事的孩子!”周擒很感动,提着篮子走向瓜棚。瓜棚里没有人,他向四下喊道:
“郑大舅,端午大舅!”瓜田一角的沙冈上,有个女人答话:“把饭篮挂在瓜棚横梁上吧! 你舅舅吩咐,叫你赶快到他船上去,他们老哥几个在那儿聚会。”
这是一副微微沙哑而又甜润悦耳的嗓子。
周擒知道,她是舅舅柳罐斗的情人云遮月, 一位每年入夏到运河滩走村串庄唱京东大 鼓的女艺人。
“满子,你自个儿敢回家吗?”周擒向瓜田地边扬手问道。
“我陪云姑奶奶坐一会儿,你走吧!”何满子跑过来,“要是我睡着了,你把我背回家 去,我跟你睡。”
周擒答应一声走了,何满子就跑上瓜田一角的沙冈,在云遮月的身边仰巴跤躺下来。
(有删改)
文本二:
品读《蒲柳人家》 穆雨彤
京杭大运河,这是一个始建于春秋时期的工程,当时也是和长城齐名的。北起涿郡
(今北京通州),南到余杭(今杭州塘栖)。有诗云:“天地悠悠,运河泱泱。雪浪千里, 云樯八方。浩荡无匹,奔流最长。”如今随时代转动却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蒲柳人家》作品的主题正如恩格斯写给明娜 ·考茨基的信中所写:“应当是不要特别 地说出,而要让它自己从场面和情节中流露出来。”刘绍棠曾写道:“我要以我的全部心 血和笔墨,描绘京东北运河农村的20世纪风貌,为21世纪的北运河儿女留下一幅20世纪 家乡的历史、景观、民俗和社会学的多彩画卷,这便是我今生的最大心愿。”我想,他做 到了 在“刘绍棠现象”余热不减的今天,越走近他,便越能感受到古人所言“蒲柳之 姿,松柏之质”的真义。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这是一副微微沙哑而又甜润悦耳的嗓子”,这表明云遮月是一位音色别具特色 的民间艺术家。
B.作者生动细腻地描绘了一幅夏日运河黄昏图,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十分和 谐,情感浓郁。
C. 小说并没有刻意表现,而是把普通百姓的生活巧妙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且人物形
象丰满,使人印象深刻。
D.《 蒲柳人家》虽是小说,却用散文化的笔法,把京东北运河沿岸农村的独特地域
风貌、民俗风情描绘了出来。
7.关于文本一中郑端午这一人物的集中记叙介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郑端午有精湛的匠艺,又擅长耕种,聪明能干,精益求精,传承了传统匠人的精神。 B. 郑端午的瓜从不丢失,和他与人为善的品格有关,也表现了运河岸边的民风、民情。 C. 小说没有对郑端午的真实面貌作详细介绍,主要通过有限视角展示他的性格特征。
D.小说寥寥数笔,如论家常,却将郑端午这一人物形象生动刻画出来,令人印象深刻。
高一语文试题卷第4页(共8页)
8. 何满子这一人物在文本一中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9.刘绍棠是“荷花淀派”代表作家之一,其作品风格和《哦,香雪》相似。文本二 中说《蒲柳人家》的主题是“自己从场面和情节中流露出来”的,请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轼启:五月末,舍弟来,得手书,劳问甚厚。比日履兹初寒,起居何如?
轼寓居粗遣。但舍弟初到筠州,即丧一女子,而轼亦丧一老乳母。悼念未衰,又得乡 信,堂兄九月中逝去。异乡衰病,触目凄感,念人命脆弱如此。
又承见喻,中间得疾不轻,且喜复健。吾侪渐衰,不可复作少年调度,当速用道书方 士之言,厚自养炼。谪居无事,颇窥其一二。已借得本州天庆观道堂三间,冬至后,当入 此室,四十九日乃出,自非废放,安得就此?太虚他日一为仕宦所縻,欲求四十九日闲, 岂可复得耶?当及今为之。但择平时所谓简要易行者,日夜为之,寝食之外,不治他事, 但满此期,根本立矣。此后纵复出从人事,事已则心返,自不能废矣。
寄示诗文,皆超然胜绝,娓娓焉来逼人矣。太虚未免求禄仕,方应举求之,应举不可 必。窃为君谋,宜多著书,如所示《论兵》及《盗贼》等数篇,但以此得数十首,皆卓然 有可用之实者,不须及时事也。但旋作此书,亦不可废应举。
初到黄,廪入既绝,人口不少,私甚忧之。但痛自节俭,日用不得过百五十。每月朔, 便取四千五百钱,断为三十块,挂屋梁上,平旦用画叉挑取一块即藏去叉仍以大竹筒别贮 用不尽者以待宾客。度囊中尚可支一岁有余,至时别作经画。
所居对岸武昌,山水佳绝,有蜀人王生在邑中。往往为风涛所隔,不能即归,则王生 能为杀鸡炊黍,至数日不厌。又有潘生者,作酒店樊口,棹小舟径至店下,村酒亦自醇酸。 岐亭监酒胡定之,载书万卷随行,喜借人看。黄州曹官数人,皆家善庖膳,喜作会。太虚 视此数事,吾事岂不既济矣乎?展读至此,想见掀髯一笑也。
岁晚苦寒,惟万万自重。夜中微被酒,书不成字,不罪,不罪。不宣。轼再拜。
(节选自苏轼《答秦太虚书》,有删改)
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纸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 号涂黑,每涂对1处得1分,涂黑超过3处不给分。(3分)
平旦用画叉A 挑取B一块C 即藏去叉D 仍以大竹筒别E 贮 F用 G 不尽者H 以待宾客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信,消息。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烟涛微茫信难求”的“信”意思不同。 B. 复,再、又。与《归园田居(其一)》中“复得返自然”的“复”意思相同。 C. 皆,都、全。与《琵琶行并序》中“满座重闻皆掩泣”的“皆”意思相同。
D. 归,返回。与《木兰诗》中“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的“归”意思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苏轼在这封写给秦太虚的回信中,记述了这段时期内的生活情形与精神状态,言 辞亲切真诚。
B. 苏轼准备到道观静修四十九天以静心养生,并劝秦太虚也要注意修炼身性,对他 关心备至。
高一语文试题卷第5页(共8页)
C. 苏轼赞赏秦太虚的才华,劝导他写见识高超、有实用价值的文章,而不必舍本逐 末追求仕途。
D. 在这封回信中,苏轼对秦太虚的关心,多于自身感慨的抒发,从中可以看到苏轼 的高尚人格
13.把材料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但择平时所谓简要易行者,日夜为之,寝食之外,不治他事。
(2)夜中微被酒,书不成字,不罪,不罪。
14.苏轼到黄州后面临三大问题:贬谪余悸、贫病交加、家门破败。但他并未因此而 消沉。请概括本文中苏轼心胸豁达和性格开朗的具体体现。(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梦李白二首(其一)①(节选)
杜甫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恐非平生魂②,路远不可测。
[注释]①本诗是杜甫听到李白流放夜郎后所作。②[平生魂]此是疑心李白死于狱中或道 路上。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逐客,被放逐的人,指李白,三四句写江南是瘴疠流行之处,李白杳无消息。
B. 诗歌写梦境,却从“死别”“生别”写起,以生别衬托死别,奠定感情基调。
C. 诗人不说梦见故人,而说故人入梦,采用对写手法,描绘了故人入梦的情景。
D. 这首记梦诗,以梦写情,至诚至真,诗人细腻逼真地刻画出了自己的梦幻心理。
16.评论家普遍认为,杜甫的诗歌往往都饱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请你简要分析这首 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6空,每空1分,共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声声慢(寻寻觅觅)》中运用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来展现词人兀自独坐,百 无聊赖,无所依傍的内心世界的句子有“ ”。
(2)《念奴娇 ·赤壁怀古(大江东去)》中,苏轼赞美英雄豪杰战斗过的地方风景壮 丽,更赞美这里涌现的叱咤风云的豪杰,向下阕过渡的句子是:
(3)用典可使表意丰富,是古诗文中的常见手法。辛弃疾在《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 古》中,借“凭谁问:廉颇老矣, ”显老当益壮之力,抒为国效力之心;曹操 在《短歌行》中,借“ ,悠悠我心”表达对贤才的渴望。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 (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高一语文试题卷第6页(共8页)
按照制作工艺与品质特征,(1),分别是绿茶、红茶、白茶、黑茶、黄茶与乌龙茶。 中国西南部云贵川一带茶树种质资源最丰富、野生大茶树数量最多、山茶科植物分布最广 泛、茶文化历史最悠久等,从生化角度分析,该区域茶的成分更加原始。因此,世界公认 中国是茶的原产地和茶文化的发源地。
茶不但是物质的,(2)。茶最早拿来药用,先民直接食用茶叶,后来演变为烹煮饮 用。唐朝以后,许多中国人离不开茶,(3),生活中“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 日无茶”。 明代之前的茶主要是团茶,后面变成散茶更多。2022年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相关习俗被纳 入联合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茶为什么能进入非遗这个名录里面去呢?固然它是 世代传承的,它有丰富多彩的手工制品,它有很多的技艺、它也通过中国的“谦和礼敬” 这四个字对我们道德修养产生了深厚的影响。
中国茶既是传统的,又是时尚的,新茶饮等茶的创新产品影响了年轻人对茶的认识, 饮茶者的平均年龄由30岁降至18岁左右,18岁至40岁的这批人是消费的主力,这对于 促进中国茶文化的传播很有意义。
18.下列句子中的“左右”和“饮茶者的平均年龄由30岁降至18岁左右”中的“左 右”,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 我左右闲着没事,就陪你走一趟吧。
B. 他想左右目前的形势,没那么容易!
C. 在这里,想要上学必须要经过五十里左右的山路才能够到学校。
D. 处世不是八面玲珑的圆滑,不是左右逢源的奉承,而是真诚待人。
19.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可少 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那第一次,带着寒气的月牙儿确是带着寒气。它第一次在我的心中是酸苦,它那一点 点微弱的浅金光儿照着我的泪。那时候我也不过是七岁吧,一个穿着短红棉袄的小姑娘。 戴着妈妈给我缝的一顶小帽儿,蓝布的,上面印着小小的花儿,我记得。我倚着那间小屋 的门垛,看着月牙儿。屋里是药味,烟味,妈妈的眼泪,爸爸的病;我独自在台阶上看着 月牙,没人招呼我,没人顾得给我做晚饭。我晓得屋里的惨凄,因为大家说爸爸的病…… 可是我更感觉自己的悲惨,我冷,饿,没人理我。一直的,我立到月牙儿落下去。什么也 没有了,我不能不哭。
21.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 她磕磕巴巴地说:“可是……太太……我不知道……你一定是认错了。”
B. 特别由南方来的那些,如白玉兰、栀子、茉莉、小金桔、茶花……也不怎么就叶 落枝枯,悄悄死去。
C. 她说:“妈,你不许打我,你如果打我那我就…… ”
D. 我每次看到“生命的意义”这四个字就会想起臧克家的话:“有的人活着,他已 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
高一语文试题卷第7页(共8页)
22. 若将原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为“我记得戴着一顶妈妈给我缝的上面印着小小的花 的蓝布小帽”,则表达效果不及原句,请说明理由。(4分)
七、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劳动让人“吃苦”。《插秧歌》描绘一家四口农忙时冒雨插秧的紧张生活, 表现出农事的辛苦与繁忙;张秉贵晚上下班后,也会“感到有些支持不住,有时连上楼还 要扶着墙”。
也有人说,劳动孕育着美。劳动时,人与环境融为一体、自然和谐,既展示劳动者劳 作体态的优美,又使劳动者浑然忘我,获得了纯粹的审美体验……
劳动之“苦”与劳动之“美”有一定的关系,你的看法如何?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 个,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请你结合社会生活和自己的人生体验加以阐述,写一篇议论文。 请你用自己的经历或见闻来展现你的思考,写一篇记叙文。
高一语文试题卷第8页(共8页)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郑州市十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文件包含河南省郑州市十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河南省郑州市十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郑州市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南省郑州市十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文件包含河南省郑州市十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河南省郑州市十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