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第1页
    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第2页
    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第3页
    还剩2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与简答,实验与探究,分析与计算小题各2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分)下列叙述中,属于氧气化学性质的是( )
    A.无色、无臭的气体B.密度比空气大
    C.具有可燃性D.能支持燃烧
    2.(2分)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以下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再排放
    B.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C.为了增产,大量施用农药和化肥
    D.禁止焚烧垃圾
    3.(2分)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 )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4.(2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水分子很小
    B.酒精温度计放入热水中,液柱升高——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将氧气压缩贮存于钢瓶中——分子之间有间隔
    D.瓜果飘香——分子在不停运动
    5.(2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给液体加热B.过滤
    C.倾倒液体D.振荡试管
    6.(2分)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绿色化学家们正在研究新型的吸附剂材料,为碳捕捉技术贡献力量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A.废旧电池集中回收处理
    B.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C.化工厂产生的废气向高空排放
    D.研究新工艺,力争无污染生产
    7.(2分)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是一种基本的化学素养,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铁丝在纯氧中被点燃,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2:1
    8.(2分)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是( )
    A.水B.汞C.氢气D.氯化钠
    9.(2分)下列未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的是( )
    A.PM2.5B.CO2C.COD.NO2
    10.(2分)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对图中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
    A.铒属于非金属元素
    B.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7.3g
    C.铒原子中子数为88
    D.铒的元素符号为Er
    11.(2分)根据物质分类知识判断,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氧气B.二氧化硫C.高锰酸钾D.氮气
    12.(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B.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它们的质子数一定相同
    D.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13.(2分)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原子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
    B.②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C.①③表示的是同种元素的微粒
    D.②③④表示的都是原子结构
    14.(2分)Bi2O3中铋元素(Bi)的化合价是( )
    A.+1B.+2C.+3D.+4
    15.(2分)过氧乙酸(CH3COOOH)是一种高效消毒剂,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氧乙酸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B.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
    C.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1:12
    D.过氧乙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6.(2分)在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时,在燃烧的火焰上方罩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 )
    A.氧气B.二氧化碳
    C.水D.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17.(2分)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均是由分子构成的
    B.图中反应过程属于化合反应
    C.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D.该反应生成物有两种
    18.(2分)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AB.BC.CD.D
    19.(2分)学会识图能发展科学思维。下列图像与反应过程的变化趋势对应正确是( )
    A.AB.BC.CD.D
    20.(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氧元素
    ②原子的相对稳定结构就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结构
    ③我国石油化工专家闵恩泽研发了多种用于石油化工生产的催化剂
    ④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如H和Na
    ⑤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再分
    ⑥污水经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进行分级处理后,可作为工业生产、农业灌溉、园林绿化水
    A.3个B.4个C.5个D.6个
    二、填空与简答(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空1分,共26分)
    21.(5分)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1)氢离子 ;
    (2)钠元素 ;
    (3)五氧化二磷 ;
    (4)高铁酸钠由Na+和构成,则高铁酸钠的化学式为 。
    (5)2O中+1的含义: 。
    22.(6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高钙牛奶中的钙是指 。(填“元素”、“原子”或“分子”)
    (2)从微观角度分析,H2O和H2O2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 不同。
    (3)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氦气 D.氮气 E.二氧化硫
    ①食品包装袋中充入以防腐的是 ;(填字母,下同)
    ②用于灭火的是 ;
    ③用于填充气球的是 ;
    ④用于医疗急救的是 。
    23.(7分)水是生命之源,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水的探究。1800年,英国化学家尼科尔森利用伏打电池对水进行通电,发现两极上都有气体逸出,实验室常用图甲装置进行模拟。
    (1)①与b管相连的电极是 (填“正极”或“负极”)。
    ②进行电解水实验时,水中常加入硫酸钠的目的是 。
    ③从该实验得到的结论:水是由 组成的。
    (2)“生命吸管”是一种便携小型水净化器,主要处理步骤与自来水的净化过程相似,其简要流程如图乙所示。
    ①滤网的作用相当于 操作。
    ②该小型净水器中活性炭主要用于 。
    (3)生活中,为降低普通水的硬度和杀灭病原微生物,常采用的方法是 。
    (4)我国淡水资源并不丰富,水体污染影响了水资源的利用,使本已紧张的水资源更显短缺,请写出防治水体污染的一种具体做法 。
    24.(8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1~18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我们对它进行研究:
    (1)第12号元素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电子,其形成的离子符号为 ;OH﹣中质子数为 。
    (2)第18号元素的化学性质与表中 元素相似(填元素符号),保持其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3)在同一周期中,各元素的原子结构呈现的规律有 。(任写一点)
    (4)原子序数为11和16的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 。
    三、实验与探究(本大题共2个小题,符号表达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8分)
    25.(11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
    (1)写出仪器名称:① ,② 。
    (2)用高锰酸钾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装置应稍作改进的地方是 ,用此法收集氧气时,需等到 时才能将导管伸入集气瓶中。
    (3)为了安全完成G实验,集气瓶底部会放入少量水,水的作用是 。
    (4)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应从 (填“a”或“b”)端通入氧气,检验氧气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 。
    (5)已知实验室利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是 。
    26.(7分)学习了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某小组对催化剂产生了兴趣,他们开展了以下项目式探究。
    【任务1】认识催化剂
    (1)催化剂是影响化学变化的因素之一。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填字母)。
    A.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在反应过程中催化剂不改变生成物的质量
    C.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不发生改变
    D.一个反应过程只有一种催化剂
    【任务2】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的因素
    【实验探究】为探究催化剂的种类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该小组的同学按图1所示组装装置,在室温下分别进行了表中的四组实验,并用氧气传感器测定实验过程中氧气含量的变化情况,得到如图2所示曲线。
    【实验结论】对比图2中的四条曲线及表格中的信息,进行分析:
    (2)第4组实验中x= 。
    (3)二氧化锰、氯化铁溶液、硫酸铜溶液都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 的催化效果最好。
    (4)写出几组实验中催化效果最好的过氧化氢分解的符号表达式: 。
    (5)第1组实验的目的是 。
    【实验反思】
    (6)除上述影响过氧化氢分解的因素外,你认为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还可能与 因素有关。
    四、分析与计算(本大题共1个小题,其中(1)-(2)小题每空1分,(3)-(4)小题各2分,
    27.(6分)尿素CO(NH2)2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肥料。试计算:
    (1)CO(NH2)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CO(NH2)2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3)CO(NH2)2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计算60gCO(NH2)2中氧元素的质量为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
    1.(2分)下列叙述中,属于氧气化学性质的是( )
    A.无色、无臭的气体B.密度比空气大
    C.具有可燃性D.能支持燃烧
    【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延展性等。
    【解答】解:A、无色、无臭的气体,颜色状态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密度比空气大,密度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燃性不是氧气的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D、氧气能支持燃烧,属于氧气的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要记忆有关物质的性质,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2分)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以下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再排放
    B.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C.为了增产,大量施用农药和化肥
    D.禁止焚烧垃圾
    【分析】本题从多个角度考查学生的环保意识,要正确的选择,除了学好课本外,更重要的是要有高水准的环保观念.
    【解答】解:A、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是水体污染的主要途径,将它们处理达标再排放,利于环境保护,故A不符合题意;
    B、植树造林既可以美化环境,又能吸收空气里的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还能截留粉尘,是最好的保护环境方法,故B不符合题意;
    C、大量施用农药和化肥会污染水体和土壤,不利于环境保护,故C符合题意;
    D、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和有害气体,加重空气污染,禁止焚烧垃圾有利于环境保护,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以“世界环境日”为背景,综合考查学生的环保意识,具有时代特色,很新颖,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3.(2分)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 )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分析】根据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由此可知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很简单,熟练掌握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即可轻松正确解答本题。
    4.(2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水分子很小
    B.酒精温度计放入热水中,液柱升高——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将氧气压缩贮存于钢瓶中——分子之间有间隔
    D.瓜果飘香——分子在不停运动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是因为水分子很小,故说法正确;
    B、酒精温度计放入热水中,液柱升高,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说法错误;
    C、将氧气压缩贮存于钢瓶中,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的缘故,故说法正确;
    D、瓜果飘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的缘故,故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5.(2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给液体加热B.过滤
    C.倾倒液体D.振荡试管
    【分析】A、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过滤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试剂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振荡试管时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液体超过了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大拇指放在了短柄上,故选项实验操作错误。
    B、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故选项实验操作正确。
    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试剂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向着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故选项实验操作错误。
    D、振荡试管时,振荡试管中的液体的正确方法是手指拿住试管,用手腕的力量左右振荡,而不是用手指拿住试管上下振荡,故选项实验操作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化学仪器的用途、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方法、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6.(2分)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绿色化学家们正在研究新型的吸附剂材料,为碳捕捉技术贡献力量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A.废旧电池集中回收处理
    B.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C.化工厂产生的废气向高空排放
    D.研究新工艺,力争无污染生产
    【分析】根据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减少或杜绝污染,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废旧电池集中回收处理,能减少水体、土壤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故选项错误。
    B、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能减少空气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故选项错误。
    C、化工厂产生的废气向高空排放,会造成大气污染,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故选项正确。
    D、研究新工艺,力争无污染生产,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充分理解绿色化学理念、节能环保的重要性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7.(2分)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是一种基本的化学素养,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铁丝在纯氧中被点燃,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2:1
    【分析】实验现象是感觉器官能够感知出的现象,例如发光、放热、产生沉淀等。实验结论是通过实验现象及其相关知识推导出的化学反应是实质。
    【解答】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选项正确。
    B、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该选项不正确。
    C、红磷燃烧产生白烟,不能产生雾,该选项不正确。
    D、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1:2,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8.(2分)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是( )
    A.水B.汞C.氢气D.氯化钠
    【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包括气态的非金属单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水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B、汞属于金属单质,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C、氢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D、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了解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2分)下列未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的是( )
    A.PM2.5B.CO2C.COD.NO2
    【分析】根据空气质量评价所涉及的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及臭氧等),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目前计入我国空气质量评价的监测项目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及臭氧等。
    A、PM2.5属于空气污染物,是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故选项错误。
    B、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产生温室效应,但现阶段不把二氧化碳作为空气的污染气体,没有列入空气质量监测,故选项正确。
    C、CO属于空气污染物,是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故选项错误。
    D、NO2属于空气污染物,是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空气污染指数作为城市空气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了解包括的各个项目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10.(2分)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对图中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
    A.铒属于非金属元素
    B.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7.3g
    C.铒原子中子数为88
    D.铒的元素符号为Er
    【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铒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7.3,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88;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88;相对原子质量为167.3,不是质子数的两倍,则原子核内中子数不等于88,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铒的元素符号为Er,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2分)根据物质分类知识判断,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氧气B.二氧化硫C.高锰酸钾D.氮气
    【分析】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据此分析。
    【解答】解:A.氧气只由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不是氧化物,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由碳和氧两种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故B选项符合题意;
    C.高锰酸钾由三种元素组成,不符合氧化物的定义,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氮气只由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不属于氧化物,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简单,但考察点很明确,就是氧化物的识别,通过本题,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对氧化物概念的理解,提高解题能力,同时,也提醒学生在解答此类题目时,要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结合所学概念进行准确判断。
    12.(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B.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它们的质子数一定相同
    D.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分析】A、根据纯净物的定义进行分析;
    B、根据氢原子核中没有中子进行分析;
    C、根据元素的定义进行分析;
    D、根据中子不带电进行分析。
    【解答】解:A、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
    B、原子的原子核不一定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比如氢原子的原子核中含有质子,不含有中子,故B错误;
    C、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它们的质子数一定相同,故C正确;
    D、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但不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如中子不带电,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纯净物的定义,氢原子核中没有中子,元素的定义,中子不带电。
    13.(2分)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原子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
    B.②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C.①③表示的是同种元素的微粒
    D.②③④表示的都是原子结构
    【分析】A、根据元素周期数=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进行分析;
    B、根据最外层电子数分析原子得失电子情况;
    C、根据决定元素种类的为质子数进行分析;
    D、根据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进行分析。
    【解答】解:A、①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离子,对应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2、8、3,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则对应的元素位于第三周期,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②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小于4,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电子,该选项说法正确;
    C、决定元素种类的为质子数,①③质子数不同,不属于同种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③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离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微粒结构示意图,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元素的定义及各微粒之间的关系为解答该题的关键。
    14.(2分)Bi2O3中铋元素(Bi)的化合价是( )
    A.+1B.+2C.+3D.+4
    【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
    【解答】解:三氧化二铋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铋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合价的计算,较为简单。
    15.(2分)过氧乙酸(CH3COOOH)是一种高效消毒剂,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氧乙酸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B.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
    C.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1:12
    D.过氧乙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分析】A、根据物质的构成情况来分析;
    B、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
    【解答】解:A、过氧乙酸是由过氧乙酸分子构成的,过氧乙酸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说法错误;
    B、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2+1×4+16×3=76,说法正确;
    C、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16×3)=6:1:12,说法正确;
    D、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16×3)=6:1:12,可见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6.(2分)在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时,在燃烧的火焰上方罩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 )
    A.氧气B.二氧化碳
    C.水D.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分析】根据蜡烛燃烧的产物及其验证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因此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在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时,在燃烧的火焰上方罩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故选:B。
    【点评】解答这类题目时,要熟记蜡烛燃烧实验的有关操作、现象、结论或推论等。
    17.(2分)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均是由分子构成的
    B.图中反应过程属于化合反应
    C.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D.该反应生成物有两种
    【分析】A、根据物质的构成分析;
    B、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
    C、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
    D、根据物质的构成和变化分析。
    【解答】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写出方程式是:2HgO2Hg+O2↑。
    A、由物质的构成可知,图中甲、丙二种物质均是由分子构成的,乙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A说法错误;
    B、图中反应过程由一种物质生成了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不是化合反应,故B说法错误;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故C说法错误;
    D、由物质的变化可知,该反应生成物有两种,故D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对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的认识与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反应物的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此过程中原子种类、数目都不变。
    18.(2分)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AB.BC.CD.D
    【分析】A、根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B、根据化学概念的逻辑关系来分析;
    C、根据实验室安全规则来分析;
    D、根据分离或鉴别的方法与原理来分析。
    【解答】解:A、②电解水需要消耗电能,不是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方法,错误,故A错误;
    B、①物质按含有物质种类的多少可分为纯净物与混合物,是并列关系,正确;②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属于交叉关系,正确,故B正确;
    C、②剩余的药品应放在指定的容器,不能放回原瓶,否则导致药品被污染,错误,故C错误;
    D、①用燃着的木条无法鉴别氮气、二氧化碳,都会使燃着的木条熄灭,错误;②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浮渣多的是硬水,浮渣少的是软水,错误,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全面,但是难度不大,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9.(2分)学会识图能发展科学思维。下列图像与反应过程的变化趋势对应正确是( )
    A.AB.BC.CD.D
    【分析】A、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B、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分别制取氧气,最终生成氧气质量相等。
    C、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
    D、催化剂能够改变反应速率,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解答】解:A、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随着反应进行,固体质量减小,最终固体质量不是0,该选项不正确。
    B、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分别制取氧气,最终生成氧气质量相等,只是利用催化剂时反应速率快一些,该选项不正确。
    C、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该选项正确。
    D、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0.(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氧元素
    ②原子的相对稳定结构就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结构
    ③我国石油化工专家闵恩泽研发了多种用于石油化工生产的催化剂
    ④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如H和Na
    ⑤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再分
    ⑥污水经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进行分级处理后,可作为工业生产、农业灌溉、园林绿化水
    A.3个B.4个C.5个D.6个
    【分析】①根据地壳中元素的含量来分析;
    ②根据原子的稳定结构来分析;
    ③根据化学史的知识来分析;
    ④根据元素的种类来分析;
    ⑤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来分析;
    ⑥根据污水处理后的用途来分析。
    【解答】解:①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元素;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故该说法错误;
    ②氦是一种稀有气体元素,氦原子的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该电子层上有2个电子,属于稳定结构,故该说法错误;
    ③我国石油化工专家闵恩泽研发了多种用于石油化工生产的催化剂,故该说法正确;
    ④氢原子与钠原子的最外层均有1个电子,但氢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钠元素属于金属元素,因此二者化学性质不相似,故该说法错误;
    ⑤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即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再分,该说法正确;
    ⑥污水经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进行分级处理后,可作为工业生产、农业灌溉、园林绿化水,该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地壳中元素的含量、原子结构、化学史的知识、污水处理后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与简答(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空1分,共26分)
    21.(5分)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1)氢离子 H+ ;
    (2)钠元素 Na ;
    (3)五氧化二磷 P2O5 ;
    (4)高铁酸钠由Na+和构成,则高铁酸钠的化学式为 Na2FeO4 。
    (5)2O中+1的含义: 在水中氢元素显+1价 。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1)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氢离子可表示为:H+;
    (2)元素可用元素符号表示,钠元素的元素符号为:Na;
    (3)五氧化二磷分子是多原子分子,可表示为:P2O5;
    (4)高铁酸钠由Na+和构成,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为:Na2FeO4;
    (5)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故2O中+1表示在水中氢元素显+1价。
    故答案为:(1)H+;
    (2)Na;
    (3)P2O5;
    (4)Na2FeO4;
    (5)在水中氢元素显+1价。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22.(6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高钙牛奶中的钙是指 元素 。(填“元素”、“原子”或“分子”)
    (2)从微观角度分析,H2O和H2O2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 分子构成 不同。
    (3)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氦气 D.氮气 E.二氧化硫
    ①食品包装袋中充入以防腐的是 D ;(填字母,下同)
    ②用于灭火的是 B ;
    ③用于填充气球的是 C ;
    ④用于医疗急救的是 A 。
    【分析】本题需要从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作答。
    【解答】解:(1)高钙牛奶中的钙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钙”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答案为:元素。
    (2)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故答案为:分子构成。
    (3)①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常温下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所以食品包装袋中常充入氮气以防腐;故答案为:D。
    ②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可用于灭火;故答案为:B。
    ③氦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很多,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填充气球;故答案为:C。
    ④氧气能供给呼吸,可用于医疗急救;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简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考查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分析能力。
    23.(7分)水是生命之源,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水的探究。1800年,英国化学家尼科尔森利用伏打电池对水进行通电,发现两极上都有气体逸出,实验室常用图甲装置进行模拟。
    (1)①与b管相连的电极是 正极 (填“正极”或“负极”)。
    ②进行电解水实验时,水中常加入硫酸钠的目的是 增强水的导电性 。
    ③从该实验得到的结论:水是由 氢元素、氧元素 组成的。
    (2)“生命吸管”是一种便携小型水净化器,主要处理步骤与自来水的净化过程相似,其简要流程如图乙所示。
    ①滤网的作用相当于 过滤 操作。
    ②该小型净水器中活性炭主要用于 吸附色素、异味 。
    (3)生活中,为降低普通水的硬度和杀灭病原微生物,常采用的方法是 煮沸 。
    (4)我国淡水资源并不丰富,水体污染影响了水资源的利用,使本已紧张的水资源更显短缺,请写出防治水体污染的一种具体做法 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
    【分析】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过滤能够除去不溶于水的物质。
    加热煮沸时,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能够以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从水中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
    电解水时加少量稀硫酸或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氢气燃烧生成水,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质量比是8:1。
    【解答】解:(1)①与b管相连的电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是正极。
    故答案为:正极。
    ②进行电解水实验时,水中常加入硫酸钠的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故答案为:增强水的导电性。
    ③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从该实验得到的结论: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
    故答案为:氢元素、氧元素。
    (2)①滤网的作用相当于过滤操作。
    故答案为:过滤。
    ②该小型净水器中活性炭主要用于吸附色素、异味。
    故答案为:吸附色素、异味。
    (3)生活中,为降低普通水的硬度和杀灭病原微生物,常采用的方法是煮沸。
    故答案为:煮沸。
    (4)我国淡水资源并不丰富,水体污染影响了水资源的利用,使本已紧张的水资源更显短缺,防治水体污染的一种具体做法 是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故答案为: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点评】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同时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24.(8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1~18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我们对它进行研究:
    (1)第12号元素属于 金属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失去 电子,其形成的离子符号为 Mg2+ ;OH﹣中质子数为 9 。
    (2)第18号元素的化学性质与表中 He、Ne 元素相似(填元素符号),保持其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氩原子 。
    (3)在同一周期中,各元素的原子结构呈现的规律有 由左至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递增 。(任写一点)
    (4)原子序数为11和16的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 Na2S 。
    【分析】(1)除汞外,金属元素的名称都带“钅”字旁,非金属元素的名称不带“钅”字旁。一般情况下,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大于4的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等于4的,既不容易得到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
    (2)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最外层电子数是8的是一种稳定结构,第一层也是最外层时,达到2个电子也是一种稳定结构。
    (3)在同一周期中,各元素的原子结构呈现的规律有由左至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递增等。
    (4)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解答】解:(1)第12号元素(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2,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其形成的离子符号为Mg2+;OH﹣中质子数为8+1=9。
    故答案为:金属;失去;Mg2+;9。
    (2)第18号元素的化学性质与表中He、Ne元素相似,保持其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氩原子。
    故答案为:He、Ne;氩原子。
    (3)在同一周期中,各元素的原子结构呈现的规律有由左至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递增等。
    故答案为:由左至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递增。
    (4)原子序数为11和16的两种元素(分别是钠元素、硫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硫化钠,硫化钠中钠元素后和金属+1,硫元素化合价是﹣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硫化钠化学式为Na2S。
    故答案为:Na2S。
    【点评】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理解和应用。
    三、实验与探究(本大题共2个小题,符号表达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8分)
    25.(11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
    (1)写出仪器名称:① 长颈漏斗 ,② 水槽 。
    (2)用高锰酸钾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KMnO4K2MnO4+MnO2+O2 ,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AE (填字母),装置应稍作改进的地方是 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用此法收集氧气时,需等到 导管口气泡均匀连续冒出 时才能将导管伸入集气瓶中。
    (3)为了安全完成G实验,集气瓶底部会放入少量水,水的作用是 防止灼热的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
    (4)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应从 a (填“a”或“b”)端通入氧气,检验氧气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 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到b导管口处,若木条复燃,则集满 。
    (5)已知实验室利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是 BC或BF 。
    【分析】(1)根据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进行分析;
    (2)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书写符号表达式;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及特殊要求选择装置;根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根据排水法收集气体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3)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4)根据氧气的性质和装置的特点进行分析;
    (5)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及特殊要求选择装置。
    【解答】解:(1)①是长颈漏斗;②是水槽;
    (2)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KMnO4K2MnO4+MnO2+O2;该反应属于固、固加热型,适合用装置A作发生装置;氧气不易溶于水,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用装置E收集;为了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用此法收集氧气时,需等到导管口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才能将导管伸入集气瓶中;
    (3)为了防止灼热的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要在集气瓶底部预留少量的水;
    (4)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应从a端通入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检验氧气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到b导管口处,若木条复燃,则集满;
    (5)实验室利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常温型,可用装置B作发生装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可用装置C或F收集。
    故答案为:
    (1)长颈漏斗;水槽;
    (2)KMnO4K2MnO4+MnO2+O2;AE;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导管口气泡均匀连续冒出;
    (3)防止灼热的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4)a;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到b导管口处,若木条复燃,则集满;
    (5)BC或BF。
    【点评】本题较综合的考查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反应原理、收集气体的方法、文字(或符号)表达式的书写等知识,掌握相关知识才能正确解答。
    26.(7分)学习了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某小组对催化剂产生了兴趣,他们开展了以下项目式探究。
    【任务1】认识催化剂
    (1)催化剂是影响化学变化的因素之一。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ACD (填字母)。
    A.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在反应过程中催化剂不改变生成物的质量
    C.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不发生改变
    D.一个反应过程只有一种催化剂
    【任务2】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的因素
    【实验探究】为探究催化剂的种类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该小组的同学按图1所示组装装置,在室温下分别进行了表中的四组实验,并用氧气传感器测定实验过程中氧气含量的变化情况,得到如图2所示曲线。
    【实验结论】对比图2中的四条曲线及表格中的信息,进行分析:
    (2)第4组实验中x= 2 。
    (3)二氧化锰、氯化铁溶液、硫酸铜溶液都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 二氧化锰 的催化效果最好。
    (4)写出几组实验中催化效果最好的过氧化氢分解的符号表达式: H2O2H2O+O2 。
    (5)第1组实验的目的是 进行对比 。
    【实验反思】
    (6)除上述影响过氧化氢分解的因素外,你认为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还可能与 温度 因素有关。
    【分析】(1)催化剂能够改变反应速率,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2)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
    (3)根据图像对比分析;
    (4)根据反应物生成物书写;
    (5)根据对比实验进行分析;
    (6)根据影响过氧化氢分解的因素分析。
    【解答】解:(1)A.催化剂能加快或减慢化学反应速率,该选项不正确;B.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只改变反应速率,该选项正确;C.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该选项不正确;D.一个反应过程可以有多种催化剂,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ACD;
    (2)根据控制变量法为了进行对比,第4组实验中x=2。故答案为:2;
    (3)二氧化锰、氯化铁溶液、硫酸铜溶液都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有催化作用,由图像可知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效果最好。故答案为:二氧化锰;
    (4)几组实验中催化效果最好的是二氧化锰,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H2O2H2O+O2;
    (5)第1组实验没有催化剂,目的是进行对比。故答案为:进行对比;
    (6)除上述影响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因素外,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还可能与温度因素有关。故答案为:温度。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四、分析与计算(本大题共1个小题,其中(1)-(2)小题每空1分,(3)-(4)小题各2分,
    27.(6分)尿素CO(NH2)2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肥料。试计算:
    (1)CO(NH2)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60 。
    (2)CO(NH2)2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7:4 。
    (3)CO(NH2)2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计算60gCO(NH2)2中氧元素的质量为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
    【分析】(1)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和进行分析;
    (2)根据元素的质量比=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
    (3)根据元素的质量比=×100%进行计算;
    (4)根据元素的质量=物质的质量×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计算。
    【解答】解:(1)CO(NH2)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14+1×2)×2=60。
    (2)CO(NH2)2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2):16=7:4。
    (3)CO(NH2)2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46.7%。
    (4)60gCO(NH2)2中氧元素的质量为60g×=16g。
    故答案为:(1)60;
    (2)7:4;
    (3)答:CO(NH2)2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6.7%;
    (4)答:60gCO(NH2)2中氧元素的质量为16g。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化学式的相关计算,掌握化学式的相关计算为解答该题的关键。
    A.性质与用途
    B.化学概念的逻辑关系
    ①酒精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
    ②电解水产生O2——用于实验室制O2
    ①纯净物与混合物——并列关系
    ②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交叉关系
    C.实验室安全规则
    D.分离或鉴别的方法与原理
    ①酒精灯打翻着火时,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②为了节约药品,实验室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瓶
    ①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氮气、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
    ②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浮渣多的是软水
    序号
    A
    B
    C
    D
    图像




    反应过程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分别制取氧气
    将一定量的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向一定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组别
    试剂
    第1组
    2mL5%过氧化氢溶液
    第2组
    2mL5% 过氧化氢溶液+3滴硫酸铜溶液
    第3组
    2mL5% 过氧化氢溶液+3滴氯化铁溶液
    第4组
    xmL5% 过氧化氢溶液+少量二氧化锰粉末
    A.性质与用途
    B.化学概念的逻辑关系
    ①酒精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
    ②电解水产生O2——用于实验室制O2
    ①纯净物与混合物——并列关系
    ②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交叉关系
    C.实验室安全规则
    D.分离或鉴别的方法与原理
    ①酒精灯打翻着火时,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②为了节约药品,实验室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瓶
    ①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氮气、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
    ②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浮渣多的是软水
    序号
    A
    B
    C
    D
    图像




    反应过程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分别制取氧气
    将一定量的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向一定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组别
    试剂
    第1组
    2mL5%过氧化氢溶液
    第2组
    2mL5% 过氧化氢溶液+3滴硫酸铜溶液
    第3组
    2mL5% 过氧化氢溶液+3滴氯化铁溶液
    第4组
    xmL5% 过氧化氢溶液+少量二氧化锰粉末

    相关试卷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文件包含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卷docx、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卷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云南省文山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云南省文山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化学试题,文件包含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化学试题pdf、九年级化学参考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