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2024)第二单元 空气和氧气课题3 制取氧气教案
展开1.化学观念:通过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学习,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与方法,能根据气体的性质,选择正确的装置制取和收集气体。
2.科学思维:初步形成从物质的存在、分类、性质、应用、制备等多角度系统认识物质的思路。
3.科学探究与实践:通过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的探究,进一步体会科学探究的环节。
4.科学态度与责任: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分析实施实验的合理性,具有安全意识和合理选用化学用品的观念。
1.教学重点: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原理和步骤。
2.教学难点: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氧气的检验与验满。
【多媒体展示潜水员潜水图片】潜水员在潜水时总是在身后背着一个氧气瓶。你知道氧气瓶中的氧气是怎样制取的吗?
探究点一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法
提出问题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用什么样的实验装置?
讨论交流 实验室制备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需考虑的因素。
归纳总结
1.发生装置: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确定。
2.收集装置:根据气体的溶解性和密度确定。
氧气的收集方法:(1)排水法:氧气不易溶于水。(2)向上排空气法: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提出问题 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如何操作?如何确认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如何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讲解展示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反应原理及播放实验视频。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高锰酸钾 eq \(――→,\s\up7(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归纳总结
1.实验步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1)“查”:连接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2)“装”:装试剂。(3)“定”:固定装置。(4)“点”:点燃酒精灯加热。
(5)“收”:收集气体。(6)“离”:把导管移离出水面。(7)“熄”:熄灭酒精灯。
2.氧气的检验:将一支带火星的木条伸进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
3.氧气的验满。
(1)用排水法收集:当集气瓶的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证明已收集满。
(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证明已收集满。
讨论交流
1.若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可能会造成什么后果?
2.某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发现水槽中的水呈紫红色,这是为什么?
3.某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只收集到少量的氧气,这是为什么?
4.某同学制取氧气后,发现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探究点二 氧气的工业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提出问题 氧气有非常重要的用途,工业上又是如何制取氧气的呢?
知识拓展 工业制氧气原理:利用液氧(沸点高)和液氮(沸点低)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分离液态空气的过程,没有生成新的物质,是物理变化。
课题3 制取氧气
第1课时 高锰酸钾制氧气 氧气的工业制法
一、高锰酸钾制氧气
1.实验原理:高锰酸钾 eq \(――→,\s\up7(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2.发生装置。3.收集装置。
4.实验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5.氧气的检验。6.氧气的验满。
二、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
请完成《学练优》对应课时作业。
成功之处
本节课通过讨论交流及设计实验让学生掌握了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实验步骤、注意事项、检验和验满方法,学生参与度非常高,讨论交流热烈,课堂气氛活跃,体现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具有主体地位
不足之处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学生普遍实验操作不规范。另外有部分学生在实验中成了“观众”,在今后的实验操作中,要不断强化实验基本操作
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2024)课题3 制取氧气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2024)<a href="/hx/tb_c4049528_t8/?tag_id=27" target="_blank">课题3 制取氧气教学设计</a>,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设计思路,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版课题3 制取氧气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a href="/hx/tb_c984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课题3 制取氧气教案及反思</a>,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推进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3 制取氧气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a href="/hx/tb_c984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课题3 制取氧气教案设计</a>,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