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灌南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灌南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第1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灌南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第2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灌南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灌南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灌南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地理考试总时间70分钟。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请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每题1分,共15分)
    1. 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具有生长、发育、繁殖等特征。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 展翅高飞的大雁B. 恐龙的骨骼化石
    C. 香喷喷的北京烤鸭D. 正在行走的机器人
    【答案】A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A.展翅高飞的大雁,大雁属于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A符合题意。
    BCD.恐龙的骨骼化石、 香喷喷的北京烤鸭 、正在行走的机器人均属于非生物,没有生物的特征,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句话揭示的生物间的关系是( )
    A. 竞争B. 寄生C. 共生D. 捕食
    【答案】D
    【分析】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除此之外还有合作、寄生、竞争,竞争关系是: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争夺资源、空间等;合作关系是: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彼此相互有利的生活关系,两者彼此分开后仍能独立存活;捕食关系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的现象;互助属于种内关系。
    【详解】A.竞争通常发生在两种或多种生物为了相同的资源(如食物、空间、配偶等)而进行的斗争。在这句话中,并没有明确提到大鱼和小鱼、小鱼和虾米之间为了资源而进行的竞争,A不符合题意。
    B.寄生是一种生物(寄生者)生活在另一种生物(宿主)的体内或体表,并从这种生物体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在这句话中,大鱼、小鱼和虾米之间并没有形成寄生关系,B不符合题意。
    C.共生是指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都为对方提供某种利益的现象。这句话中并没有描述大鱼、小鱼和虾米之间的共生关系,C不符合题意。
    D.捕食是指一种生物(捕食者)以另一种生物(猎物)为食的现象。在这句话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明确描述了大鱼捕食小鱼、小鱼捕食虾米的捕食关系,D符合题意。
    故选D。
    3. 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其栖息的环境。下列动物与其栖息环境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雪莲——湖泊B. 袋鼠——热带雨林
    C. 丹顶鹤——湿地D. 蜗牛——干燥石缝
    【答案】C
    【分析】能为动物提供充足水分、食物、隐蔽和繁衍场所等基本环境条件,离开那样的地方,就必然威胁到动物的生存,这种环境才可以被叫做“栖息地”。
    【详解】A.雪莲是植物,不是动物,A错误。
    B.袋鼠主要栖息在澳大利亚的干草地和稀树草原,而非热带雨林,B错误。
    C.丹顶鹤主要生活在湖泊、河边、湿地等,C正确。
    D.蜗牛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而非干燥石缝,D错误。
    故选C。
    4.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诗句中描述的生物所在的生态系统应该是( )
    A. 沙漠生态系统B. 森林生态系统
    C. 海洋生态系统D. 农田生态系统
    【答案】D
    【分析】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详解】A.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少很,缺乏高大的植物,动植物种类虽然比森林生态系统少,但依然是非常丰富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述的不是草原生态系统,A错误。
    B.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述的不是森林生态系统,B错误。
    C.海洋生态系统是由海洋生物群落和海洋环境两大部分组成。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由于浮游植物数量极其庞大,它们通过光合作用每年能够产生三百六十亿吨氧气,占全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因此海洋生态系统是产生氧气最多的生态系统,C错误。
    D.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其主要特点是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人们种植的各种农作物是这一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员。农田中的动植物种类较少,群落的结构单一,食物链单一且不完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述的生态系统是农田生态系统,D正确。
    故选D。
    5. 下列生命现象中,能体现“生物能排出体内的废物”这一特征的是( )
    A. 葵花向阳B. 种瓜得瓜
    C. 大汗淋漓D. 螳螂捕蝉
    【答案】C
    【分析】生物的基本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A.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是指生物在受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有规律的反应;故葵花向阳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A不符合题意。
    B.种瓜得瓜,说明亲代与子代之间具有相同的性状,体现了生物的遗传,B不符合题意。
    C.生物能排出代谢废物是指生物在生活的过程中,体内会不断产生许多废物,并且能将废物排出体外;如人出汗、排尿是将废物排出体外,植物的落叶也能带走一部分废物。汗液的成分是水、无机盐和尿素等,故大汗淋漓能体现“生物能排出体内的废物”这一特征,C符合题意。
    D.螳螂捕蝉是为了获取食物,体现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 在“天宫课堂”第三课上,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们向大家展示了实验舱里水稻的生长状况,在微重力环境下,有的长歪了,有的躺平了,不能完全整齐朝一个方向生长。这一现象说明( )
    A. 生物影响环境
    B. 重力是影响水稻生活的生物因素
    C. 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
    D. 环境影响生物
    【答案】D
    【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是指生物的生活受生存空间或生活环境的制约。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习性或者形态结构上力求与环境保持一致。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动,使得环境有了改观或变化。
    【详解】ACD.结合分析可知,在微重力环境下,水稻的株型不是很整齐,有的长歪了,有的躺平了,不能完全整齐朝一个方向生长,体现了环境影响生物,AC错误、D正确。
    B.重力是影响水稻生活的非生物因素,B错误。
    故选D。
    7.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想要探究“家蚕喜欢吃桑叶还是榆树叶”,实验开始前,他们预测家蚕喜欢吃桑叶,这种预测在实验探究活动中属于( )
    A. 提出问题B. 制订计划
    C. 作出假设D. 得出结论
    【答案】C
    【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详解】A.提出问题指从日常生活或学习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并能清楚地表述所发现的问题,A不符合题意。
    B.制订计划指在老师指导下或通过小组讨论提出验证猜想或假设的活动方案,B不符合题意。
    C.作出假设指对问题可能的答案作出猜想与假设,预测家蚕喜欢吃桑叶,这种预测在实验探究活动中属于作出假设,C符合题意。
    D.得出结论指对事实或证据进行归纳、比较、分类、概括、加工和整理,判断事实、证据是肯定了假设或否定了假设,并得出正确的结论,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态系统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B.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C. 一整个校园不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D. 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
    【答案】A
    【分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详解】A.各种生态系统之间是有联系的,相互影响的,A正确。
    B.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而不是海洋,B错误。
    C.一整个校园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因为其内部含有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C错误。
    D.生态系统不只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还有非生物部分,D错误。
    故选A。
    9. 如图是显微镜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使用①可转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B. 转动②使镜筒缓慢下降时,眼睛要从侧面注视物镜
    C. 找到了物像但不够清晰可以适当调节③
    D. 光线暗时可用④的平面镜对光
    【答案】D
    【分析】图中显微镜的结构有①转换器、②粗准焦螺旋、③细准焦螺旋、④反光镜。
    【详解】A.物镜有螺纹,安装在转换器上,故使用①转换器可转换不同倍数的物镜,A正确。
    B.转动②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降时,为防止物镜压碎标本,眼睛要从侧面注视物镜,B正确。
    C.细准焦螺旋能小幅度的升降镜筒,使物像更清晰。故找到了物像但不够清晰可以适当调节③细准焦螺旋,C正确。
    D.反光镜有两面,平面镜和凹面镜,其中凹面镜能聚光反射的光线更强,故光线暗时可用④的凹面镜对光,D错误。
    故选D。
    10.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对于生物圈来说,意义重大。光合作用为地球上其他生物提供了( )
    ①食物②能量③氧气④空气
    A. ①③④B. ②③④
    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
    【答案】C
    【分析】自然界中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详解】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意义有三个:①完成物质转变。它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不仅用来构成植物体的本身,也为其它生物以及人类制造了食物和其他生活资料。同时释放出氧气,除了满足植物自身的需要外,还供给了动物呼吸利用。②完成了自然界规模巨大的能量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它把光能转变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是自然界的能量源泉。③从根本上改变了地面上的生活环境。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由这三大意义可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地球上生物的①食物、②能量和③氧气的源泉,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1. 植物的生长需要各种营养物质。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植物生长发育离不开水,所以灌溉的越多越好
    B. 向大棚内的农作物施加的气肥,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
    C. 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有机物可以由根从土壤中吸收
    D. 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磷、钙的无机盐
    【答案】B
    【分析】植物需要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 植株矮小、叶片发黄是缺少含氮的无机盐;植株矮小、叶片暗绿色是缺少含磷的无机盐;茎竿软弱易倒伏是缺少含钾的无机盐。
    【详解】A.植物生长发育离不开水,但不是灌溉的越多越好,灌溉多了,植物容易烂根(因为缺氧),A错误。
    B.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向大棚内的农作物施加的气肥,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B正确。
    C.植物的根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有机物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不是通过根从土壤吸收的,C错误。
    D.植物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和含钾的无机盐,D错误。
    故选B。
    12. 用显微镜观察图像时,在视野内看到的物像是“9>6”,此时显微镜的目镜上刻有“5×”,物镜上刻有“15×”,那么,实际图像和这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分别是( )
    A. “99”、75倍
    【答案】B
    【分析】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详解】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后,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象了。所以用显微镜观察图象时,在视野内看到的物像是“9>6”,实际图象“9<6”;此时显微镜的目镜上刻有“5×”,物镜上刻有“15×”,那么,这台显微镜放大的倍数是5×15=75(倍),因此,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3. 生物既能影响环境,也能适应环境。下列关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
    B. 骆驼的驼峰是对荒漠环境的适应
    C. 蚯蚓能够疏松土壤,是对环境的影响
    D. “雨露滋润禾苗壮”主要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答案】D
    【分析】(1)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动,使得环境有了改观或变化。
    (2)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习性或者形态结构上力求与环境保持一致。
    (3)环境影响生物:是指生物类别不同,受生存空间或生活环境的制约。
    【详解】A.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A正确。
    B.荒漠干旱少雨,生活在荒漠中骆驼,其驼峰有贮水功能,是对荒漠环境的适应,B正确。
    C.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正确。
    D.禾苗吸收水分,满足其生长需要;因此“雨露滋润禾苗壮"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水对生物的影响,D错误。
    故选D。
    14. 生物科学的发展离不开一代代科学家对生命孜孜不倦的探究。下列关于科学家科学研究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袁隆平—培育出品质优产量高的杂交水稻
    B. 巴斯德—证明肉汤中细菌是从肉汤自动生成的
    C. 海尔蒙特—发现阳光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D. “生物圈2号”—说明人类已经建立出完全适合人类长期生存的人造环境
    【答案】A
    【分析】生物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门类,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的科学,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熟记一些生物学家的生平事迹。
    【详解】A.袁隆平是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培育出了品质优产量高的杂交水稻,故A正确。
    B.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设计了鹅曲颈瓶实验,证明了肉汤中的细菌是来自空气中已存在的细菌,不是从肉汤自动生成的,后人称他为——微生物学之父,故B错误。
    C.海尔蒙特在他的柳树苗生长实验中发现了水在绿色植物生长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故C错误。
    D.生物圈2号是科学家模拟生物圈1号建造的一个实验基地,虽然科学家利用先进的技术想办法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生存空间等条件,但最后仍然以失败告终,说明人类目前还无法建立适合人类长期生存的人造环境,故D错误。
    故选A。
    15. 在生物学课堂上,同学们提出了一些想要了解的生物学问题,其中需要设计对照实验进行探究的问题是( )
    A. 天竺葵的叶片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B. 植物体运输水分的结构是什么?
    C. 校园内主要有哪些种类的生物?
    D. 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否需要无机盐?
    【答案】D
    【分析】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
    【详解】AB.天竺葵的叶片具有什么样的特征?植物体运输水分的结构是什么?可直接进行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AB不符合题意。
    C.校园内主要有哪些种类的生物?直接用肉眼进行观察即可,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C不符合题意。
    D.探究“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否需要无机盐?”实验中一组植物有无机盐,另一组没有,实验变量为无机盐,需要设计对照实验进行探究,D符合题意。
    故选D。
    二、综合题(共15分)
    16. 请选用以下材料中的部分材料,制作生态瓶,并加以分析。备选材料与用具:白色不透明牛奶瓶、绿色透明大雪碧瓶、无色透明大可乐瓶、消毒过的石英砂、无农药污染的河泥、清水、金鱼藻、杨树带叶枝条、米虾(植食性)、孔雀鱼(杂食性)、壁虎等。
    (1)若要制作一个能较长时间维持相对稳定生态瓶,在上述备选材料与用具中,应选用______作为容器。
    (2)在“消毒过的石英砂”和“无农药污染的河泥”中,选用______铺在瓶底,因为它不仅能提供矿物质,而且还具有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作为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3)在瓶中注入一定量的清水,然后再放入______和米虾、孔雀鱼,保证瓶中既有生产者,也有消费者。
    【答案】(1)无色透明大可乐瓶
    (2)无农药污染的河泥
    (3)金鱼藻
    【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一方面供自身,另一方面也是其他生物的食物来源)、消费者(绝大多数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和分解者(主要是营腐生的细菌和真菌,还包括蚯蚓、蜣螂等腐生性动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土壤、水等。
    【详解】(1)绿色植物利用光,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作光合作用;无色透明大可乐瓶,可以让光透过,有利于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因此,若要制作一个能较长时间维持相对稳定的生态瓶,在上述备选材料与用具中,应选用无色透明大可乐瓶作为容器。
    (2)河泥不仅能提供矿物质,而且还具有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作为该生态系统分解者;因此,在“消毒过的石英砂”和“无农药污染的河泥”中,选用无农药污染的河泥铺在瓶底,因为它不仅能提供矿物质,而且还具有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作为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3)金鱼藻生活在水中,细胞内有叶绿体,在有光的环境下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释放氧气。因此,在瓶中注入一定量的清水,然后再放入金鱼藻和米虾、孔雀鱼,保证瓶中既有生产者,也有消费者。
    17. 下图是“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的部分实验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该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是3→______→4(用箭头和数字序号表示)。
    (2)为了将植物中的淀粉运走耗尽,步骤3的正确做法是______。
    (3)这个实验在对照条件下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农业生产中要注意合理密植,主要就是为了充分利用______,从而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答案】(1)1→5→2
    (2)将植物置于黑暗处一昼夜
    (3)①. 光是植物制造有机物的必要条件 ②. 光能##光照##光
    【分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详解】(1)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光照→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因此上述实验步骤正确排序是:3暗处理→1叶片光照→5酒精脱色→2清水漂洗→4观察。
    (2)步骤3暗处理对植物进行暗处理是为了让植物在黑暗中把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全部运走耗尽,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避免对实验的干扰。为了将植物中的淀粉运走耗尽,步骤3的正确做法是植物置于黑暗处一昼夜。
    (3)叶片遮光部缺少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滴加碘液不变蓝色;未遮光部分有光照,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滴加碘液变成蓝色。因此,这个实验在对照条件下可得出的结论是光是植物制造有机物的必要条件。农业生产中要注意合理密植,主要就是为了充分利用光能,从而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增加作物的产量。
    18. 根是植物的营养器官,通常位于地表下面,负责吸收土壤里面的水分和无机盐等。图中(一)为某植物根尖局部放大示意图,(二)为根细胞处于失水或吸水状态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是根尖某处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的,叫做______。该结构数量很多,主要位于根尖的______区。
    (2)某同学在种植作物时一次性施肥过多,出现了“烧苗”的现象,根细胞处于上图中的______(选填“A”或“B”)状态,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答案】(1)①. 根毛 ②. 成熟区
    (2)①. B ②. 过度施肥导致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植物根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
    【分析】(1)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其中成熟区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内部出现导管;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图(一)中①是根毛。
    (2)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图示二中:A表示细胞吸水,B表示细胞失水。
    详解】(1)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根的成熟区是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原因是根尖成熟区,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①根毛,大大增加了根与土壤中水接触的面积,有利于吸水。
    (2)图示二中:A表示细胞吸水,B表示细胞失水。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若一次性给农作物施肥过多,会使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大于植物细胞溶液的浓度,植物细胞不能吸水,反而会导致(B)细胞失水,导致植物因失水而萎蔫,造成烧苗现象。
    19. 兴趣小组探究某种环境因素对金鱼呼吸频率的影响的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探究的是______对金鱼呼吸频率的影响。
    (2)该实验中,通过计数金鱼每分钟______的次数来反映呼吸频率的变化。
    (3)如果多次实验的结果与表格中的数据基本相符,则可得出的结论是:水温的变化对金鱼的呼吸频率有影响,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金鱼的呼吸频率______。
    (4)兴趣小组有人提出疑问,认为只测定一次呼吸是不科学的,你是否赞同?请回答并简要解释原因______。
    【答案】(1)水温 (2)鳃盖开闭的次数##或口开闭的次数
    (3)增加##升高 (4)赞同,因为实验具有偶然性,只测定一次呼吸误差较大
    【分析】(1)生物学的科学探究过程大致包括以下六个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是探究成功的前提,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是探究成功的关键。探究计划包括方法和步骤,以及所需要的材料、用具等。
    【详解】(1)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由表格分析可知,除水温这个条件不同外,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因此该实验探究的是水温对金鱼呼吸频率的影响。
    (2)鱼的呼吸器官是鳃,是由许多的鳃丝组成的,里面含有大量的毛细血管,水由口进入然后经鳃盖后缘流出,当水流经鳃丝时,水中的溶解氧进入鳃丝的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二者进行气体交换,因此实验中通过计数金鱼每分钟鳃盖(或口)张合的次数来反映呼吸频率的变化。
    (3)由表中的数据可知:水温的变化对金鱼的呼吸频率有影响,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金鱼的呼吸频率增加。
    (4)在该实验中只测定一次呼吸过少,这样实验会存在偶然性。在科学实验中,为了减少获取实验数据的误差,常常设重复组,科学实验的数据,应当取各重复组的计算平均值。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应该增加实验对象或进行重复实验。
    分组
    实验材料及处理
    水温
    呼吸频率(次/分)
    1号
    1条金鱼,小鱼缸,温度计,1000mL温水
    20℃
    67
    2号
    1条金鱼,小鱼缸,温度计,在1000mL温水中加热水
    30℃
    108
    3号
    1条金鱼,小鱼缸,温度计,在1000mL温水中加冰块
    10℃
    48

    相关试卷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文件包含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docx、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