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12 《论语》十二章课后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12 《论语》十二章课后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按要求用原文句子填空,下列各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孔子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基础巩固
1.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B.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D.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下列选项中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择其善者/而从之 B.有朋/自远方来
C.学而/不思则罔D.温故/而知新
3.按要求用原文句子填空。
(1)《十二章》中阐述“学”和“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
(2)《十二章》中,孔子感叹时光易逝的句子是“ , ”。
(3)《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句子是“ , ”。
(4)《十二章》中说既要广博地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又要切合实际地多思考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的句子是“ , ”。
4.下列各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共二十篇,以语录体为主,只记录了孔子本人言行。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
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句写了学习的三种境界:知之、好之、乐之。其中,懂得学习的人境界最高。
C.有客人远道而来,我们可以用《论语》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一句来表达对客人的欢迎。
D.“三十而立,四十而知天命,五十而不惑”中的“而立”“知天命”“不惑”常用来代指年龄。
课内品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不亦说乎( )
(2)吾日三省吾身( )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孔子说:“贤哉,回也!”颜回的高尚品德表现在什么地方?
8.经过了两千多年,《论语》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请从中选择一则,谈谈你受到的启发。
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甲】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选自《十二章》)
【乙】赵清献公家三衢①,所居甚隘②,弟侄欲悦公意者,厚以直③易④邻翁之居,以广公第⑤。公闻不乐,曰:“吾与此翁三世⑥为邻矣,忍弃之乎?”命亟⑦还公居而不追其直。此皆人情之所难者。
(选自《忍经》)
注①三衢(qú):多条大路的交叉口。②隘:狭窄。③厚以直:用很高的价钱。④易:交换。⑤第:住宅。⑥三世:三代。⑦亟(jí):立即,赶快。
9.请解释下面“原文例句”中的加点字,补全表格。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吾与此翁三世为邻矣,忍弃之乎?
11.结合甲文分析,颜回和孔子为什么能乐在其中。
12.赵清献的做法值得孔子赞扬吗?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课后知能演练
1.C 解析 “说”同“悦”,愉快。
2.C 解析 正确的停顿是“学而不思/则罔”。
3.(1)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2)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4.C 解析 A项,应为“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B项,应为“以学习为快乐的人境界最高”;D项,引用有误,应为“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5.(1)同“悦”,愉快 (2)自我检查、反省
6.(1)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信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2)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
7.安贫乐道,乐观的生活态度。
8.示例 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告诉我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要将学习与思考相结合,这样才能真正学有所获。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告诉我们不断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
9.(1)能忍受 (2)吃 (3)② (4)听说,知道
10.(1)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浮云一样。(2)我和这位老人三代都是邻居,怎么忍心抛弃他呢?
11.颜回的乐在于“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孔子的乐在于“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颜回和老师孔子都是品德高尚的人,虽然生活清苦,但二人安贫乐道,坚守道义,所以内心宁静,乐在其中。
12.值得。因为赵清献归还了邻居的房子却不追要买房子的钱,这符合孔子所提倡的“仁义”,所以值得孔子赞扬。
【乙】参考译文 赵清献家住在多条大路的交叉口,住房很狭窄,他的侄儿们想要让他高兴,用很高的价钱买了邻居一位老人的房子,来扩大赵清献的住宅。他听说这件事很不高兴,说:“我和这位老人三代都是邻居,怎么忍心抛弃他呢?”命令侄儿们立即把房子还给老人,却不追要买房子的钱。这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
原文例句
方法借鉴
字词释义
人不堪其忧
参考成语法:疲惫不堪
(1)
饭疏食
特殊记忆法:词类活用
(2)
弟侄欲悦公意者
查找字典法:
①欲望 ②想要
(3) (填序号)
公闻不乐
课内迁移法: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12 《论语》十二章当堂检测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课内跟踪,跟踪迁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12 《论语》十二章一课一练,共8页。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三单元12 《论语》十二章同步达标检测题,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