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诫子书——七年级语文统编版(2024)上册课时优化训练(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402209/0-173193715089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6 诫子书——七年级语文统编版(2024)上册课时优化训练(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402209/0-173193715093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6 诫子书——七年级语文统编版(2024)上册课时优化训练(含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402209/0-17319371509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16 诫子书/诸葛亮综合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16 诫子书/诸葛亮综合训练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下列对课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根据提示解释加粗词,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A.夫(fū)君子之行
B.淫(yín)慢则不能励(lì)精
C.险躁(zà)则不能治性
D.悲守穷庐(lú)
2.对下列语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非淡泊/无以明志B.静以/修身
C.淫慢/则不能励精D.非学/无以广才
3.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意与日去 相委而去
B.险躁则不能治性 学而不思则罔
C.静以修身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D.将复何及 措手不及
4.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夫学须静也非志无以成学
B.夫君子之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静以修身可以为师矣
D.险躁则不能治性学而不思则罔
5.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年与时驰译文:年龄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
B.意与日去译文:意志随同岁月而丧失。
C.多不接世译文: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D.将复何及译文:又怎么来不及!
6.下列对课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全文着重围绕一个“静”字来论述修身、养德、治学。
B.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放纵懈怠、轻薄浮躁。
C.文中既有正面论证,也有反面论证,如“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就从反面说明了“静”的重要性。
D.全文以记叙为主,主要论述了修身治学,强调了淡泊宁静的价值。
班级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7.[读书方法大家说]根据所学课文,结合示例,完成表格。
8.[读书笔记设计展]有同学分享了自己的读书笔记设计,请选出你喜欢的设计,并说说所选设计的妙处。
设计一
设计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诫子书
[三国]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广文勉学词
[唐]郑虔①
道本无涯,学焉可止!畏高者卑,畏远者迩。庸者所安,志士所耻。唯修及时,颛蒙伊始②。於戏③,良玉为器,惟琢乃成。太阿在冶④,惟炼斯精。人胡不学,自负厥灵⑤。一心鸿鹄⑥,即勿若人⑦。矧⑧尔怠惰,学何以臻?神禹尚惜寸阴况尔凡质岂可安宁!业毁于嬉,功修于勤。须脱凡近,以建高明。笃志向学,庶几有成。勖⑨哉小子,听此叮咛。
[注]①郑虔:唐朝人,字趋庭。至德二年,郑虔被贬为台州司户参军,到任后大力提倡教育,启蒙教化,为台州人民所尊敬,被视为台州文化启蒙者,斯文之祖。②颛(zhuān)蒙伊始:颛蒙,愚昧。此句意为学习当从启蒙开始。③於戏:呜呼,感叹词。④太阿在冶:太阿,古宝剑名;冶,熔炼金属。⑤厥灵:厥,其,他的,他们的;灵,指天生的聪明才智。⑥鸿鹄:鸟名,因能飞得高远,常用来比喻志向远大的人。⑦即勿若人:就不会和平常人一样了。⑧矧(shěn):况且,何况。⑨勖:勉励之意。
9.根据提示解释加粗词。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11.用“/”给[乙]文中画框的句子断句。(限断2处)
神禹尚惜寸阴况尔凡质岂可安宁!
12.阅读[甲][乙]两文,任选一位作者,为他选择一个表情,并结合文章内容简述理由。
(1)诸葛亮( )曰:“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2)郑虔( )曰:“勖哉小子,听此叮咛。”
A.微笑B.严肃C.其他
我为_______选表情( )(填字母),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假如郑虔与诸葛亮相遇,他们展开了以下对话,请你补全。
郑虔:孔明前辈,您的《诫子书》令我过目难忘,尤其是您对“志”与“学”的看法,令我受益匪浅。晚辈斗胆写了《广文勉学词》,请您指点一二。
诸葛亮:趋庭,你这篇文章我颇为欣赏。你我的这两篇短文实有共通之处,你也看到了立志对成才的重要性,比如,(1)“_______________”。(填《广文勉学词》原文语句)
郑虔:前辈之文简洁自然,上下句相对,结构井然,正是我效法之处。
诸葛亮:岂敢岂敢!你劝学时提到“良玉”和“太阿”,劝勉效果更好:(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乙]文中画横线句分析)
郑虔:多谢前辈表扬!鄙人能为激励后学、培养人才略尽绵薄之力,荣幸之至!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A.有误,“夫”应读作“fú”;BCD正确。故选A。
2.答案:B
解析:正确的节奏划分应该是“静/以修身”。
3.答案:A
解析:A.丧失;离开。B.连词,就。C.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D.来得及。
4.答案:D
解析:A.动词,学习;名词,学业。B.名词,行为,操守;动词,行走。C.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介词,凭借。D.连词,就。
5.答案:D
解析:考查文言翻译。D项“将复何及”的译文应该是“又怎么来得及”。
6.答案:D
解析:全文以议论为主。
7.答案:①读思结合,不可偏废;②不懂就问,兴趣广泛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提炼信息的能力。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为: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故这两句对应的读书方法是“读思结合,不可偏废”。②“我”不知从哪里听来,对“怪哉”这样的虫子产生了兴趣,且向先生求教,这对应的读书方法是“不懂就问,兴趣广泛”。
8.答案:[示例一]我喜欢设计一。这种设计分“书中好词”“书中好句”“读后感”三个栏目,既有摘录的内容,又有读后所得,内容明确,美观大方。
[示例二]我喜欢设计二。这种设计采用表格形式,包括内容梗概部分和评价感悟部分。不加修饰,简单朴素,清晰明了,有很强的实用性。
解析:
9.答案:(1)坚定;(2)②;(3)近
10.答案: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11.答案:神禹尚惜寸阴/况尔凡质/岂可安宁!
12.答案:示例一:诸葛亮;B;诸葛亮想用这句话告诫儿子:空耗时光、消磨意志,终将自食悲哀悔恨的恶果,这是在警醒儿子,表情应当是严肃的。
示例二:郑虔;A;因为句中的“小子”是郑虔对晚辈学生的称呼,“叮咛”是再三嘱咐,呈现出一位慈眉善目、耐心教导晚辈的长者形象,用微笑的表情更加贴切。
13.答案:(1)畏高者卑,畏远者迩/庸者所安,志士所耻/一心鸿鹄,即勿若人/笃志向学,庶几有成
(2)用“良玉需要琢磨才能成器、宝剑需要熔炼才更锋利”,生动地写出了学习对于成才的重要性,用“良玉”“太阿”作类比,隐含着对学子们成才的期望,更能起到激励作用
解析:[参考译文]
[乙]广文勉学词
学问的道路本来就没有尽头,学习又怎么能停止呢!害怕高山的人就会停留在低洼之地,畏惧远方的人就会满足于近处。平庸的人感到满足,而有志向的人以此为耻。学习只有及时开始,从蒙昧无知开始才是正确的。啊!美玉只有经过雕琢才能成为器物,太阿宝剑只有经过熔炼才能精纯锋利。人如果不学习,就会辜负他天生的聪明才智。如果一心追求像鸿鹄那样高远的志向,就不会和平常人一样了。更何况你懈怠懒惰,学业又怎么能达到精进呢?大禹尚且珍惜每一寸光阴,何况你这样的普通人,怎么能贪图安逸呢!学业在嬉戏中荒废,成功在勤奋中取得。必须摆脱平庸的束缚,才能建立高明的学问。坚定志向,努力学习,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年轻人啊,要听从这些叮嘱。
人物
读书方式
示例
孔子
①______________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诸葛亮
心无杂念,沉潜其中
夫学须静也
鲁迅(童年)
②______________
“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读书笔记
书名:
作者:
内容梗概
章回:
主要事件:
主要人物:
精彩情节:
评价感悟
人物评价:
我的感悟:
方法
文言词句
提示
解释
课内迁移法
笃志向学
博学而笃志(《十二章》)
(1)笃:__________
查阅字典法
自负厥灵
负:①用背载物,背着。②辜负。③败,战败。
(2)负:__________(填序号)
语境推断法
畏远者迩
前句“畏高者卑”,“卑”与“高”相对,意为“低下”
(3)迩:______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23* 女娲造人/袁珂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常识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18 我的白鸽/陈忠实精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向班里提出两项活动倡议,阅读文章,完成下面的表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22 皇帝的新装/安徒生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加粗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