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学期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导学案(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402325/0-173194023218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2025学年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学期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导学案(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402325/0-173194023222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4-2025学年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学期同步学案(含答案)(21份)
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知识梳理,课堂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核心素养】
历史解释:通过学习古巴比伦王国和《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和特点等基本史实,了解两河流域文明。
时空观念:识读地图《古代两河流域示意图》,明确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及相关信息,学会从“地理环境与人类早期文明”的关系思考问题。
史料实证:通过分析史料,理解《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和影响。
家国情怀:理解楔形文字对于两河流域文明形成和发展的作用及历史研究的重要价值。通过学习《汉谟拉比法典》,认识《汉谟拉比法典》是人类在法制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
【知识梳理】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二、古巴比伦王国
1.起源:原是幼发拉底河中游的一个小国。
2.建立国家: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3.统治: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4.灭亡:公元前1595年,古巴比伦王国被外族灭亡。
三、《汉谟拉比法典》
1.内容:
2.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3.意义: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课堂训练】
1.《汉谟拉比法典》中,第215至240条是关于劳动、报酬、工具和责任事故的追究的内容,第241至277条是关于租赁牲畜、船只以及佣工和报酬的内容,这反映出古巴比伦( )
A.农业生产发达B.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C.商品经济活跃D.注重保护奴隶利益
2.《汉谟拉比法典》作为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其确立了很多原则并为西亚古代文明所沿用。下列哪一原则出自该法典( )
A.民主政治B.自然法至上
C.同态复仇D.君轻民贵
3.《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这说明《汉谟拉比法典》( )
A.禁止买卖奴隶
B.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C.禁止言论自由
D.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4.《汉谟拉比法典》写道:“安努和恩利尔(神)为了人民的利益呼唤我的名字……(任命我)令正义在大地上出现,摧毁罪恶。”这反映该法典( )
A.阻碍宗教传播B.限制商业发展
C.强调君权神授D.激化社会矛盾
5.古巴比伦的文献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这说明( )
A.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较为活跃
B.海外贸易在古巴比伦占据主导
C.奴隶主残酷压迫自由民和奴隶
D.此文献充满了浓厚的神秘色彩
6.《汉谟拉比法典》中规定:“如果一个人债务缠身,暴风雨摧毁了他的田地,或者洪水冲走了庄稼,当年他可以不向债主归还粮食,不付那一年的利息”。该法律规定( )
A.维护奴隶主统治及利益
B.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C.维护人的私有财产
D.体现了对契约关系的保障
7.文物古迹见证历史。如图反映的文明成果起源于哪一地区( )
A.尼罗河流域B.两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D.黄河流域
8.《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通过它,我们从中可以( )
A.知道两河流域统一原因
B.分析古代奴隶制的兴衰
C.基本了解古巴比伦社会
D.把握人类历史发展方向
9.古巴比伦王国留下了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内容涉及社会结构、婚姻、土地租赁和借贷等多个方面,它不仅阐明了古巴比伦的法律制度,也照亮了当时的社会。对“照亮了当时的社会”理解正确的是( )
A.充分保障了人民的利益
B.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
C.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D.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10.如图是《古代重要文明示意图》。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诞生于图中的( )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1792年,古巴比伦国王即位。他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国君,努力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个人统治,发展经济,缓解内部矛盾。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对外扩张,采取灵活的外交,很快统一了两河流域。后来他进一步采取措施,使王国走向强盛。
材料二 黑色石柱上刻印的条文:
第六条 自由民窃取神或宫廷之财产者应处死,而收受其赃物者亦处死刑。
第七条 自由民从自由民之子或自由民之奴手中买得或为之保管银或金、奴隶、女奴、牛、羊、驴。不论任何物,而无证人及契约者,视为窃贼,应处死。
第一九九条 倘彼损毁自由民之奴隶之眼,或折断自由民之奴隶之骨,则赔偿其买份之一半。
(1)材料一中“古巴比伦国王”指的是谁?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析他实现统一、国家强盛的原因。
(2)材料二各条内容应出自什么法律文献?该法律第六条、第七条有什么共同之处?该法律第七条、第一九九条反映了奴隶的社会地位如何?
(3)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这部法律有何影响?
参考答案
1-10 CCBCA BBCDB
11.(1)汉谟拉比。原因:个人突出的才能;加强中央集权;发展经济;对外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制定了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等。
(2)《汉谟拉比法典》。共同之处:严格保护奴隶主阶级的私有财产,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社会地位:把奴隶看作奴隶主的私有财产;奴隶的生命和安全毫无保障。
(3)影响:《汉谟拉比法典》是统治阶级严格保护私有财产、社会等级制、奴隶制等意志的体现;但是该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起源
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流域,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出现
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统一
约公元前24世纪,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
文明
成就
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制定了阴历;两河流域人发明了60进制
等级
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严格保护奴隶主阶级的权益
特征
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
经济
有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学案,文件包含第一单元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学案教师版2024-2025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docx、第一单元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学案学生版2024-2025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暑假自学-第02讲-古代两河流域【学案讲义】,共1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法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三课 东汉的兴衰导学案及答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知识链接,基础感知,合作探究,课堂检测,总结归纳,课下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