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邹城第十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展开这是一份山东省邹城第十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文件包含邹城十中九年级期中语文试题pdf、邹城十中期中语文试题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4.将“不是”改为“既”,或将“又是”改为“而是”。 (2分)
5.【答案】B(2分)
【详解】B.有误,欧阳修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不是史学家,“文忠”是他的谥号。
故选B。
C(2分)7.D(2分)8.C(2分)
(3分) 示例一:鲁智深能押送成功(不会丢失)。因为他武艺高强,做事粗中有细,能团结众人,同心协力,共同完成押送任务。
示例二:鲁智深(或林冲)不能完成押送任务(会丢失)。因为押送的是不义之财,不得人心,押送队伍不团结,不论是谁押送,必败无疑。吴用等足智多谋,智用天时、地利、人和;众好汉团结一心,取的是不义之财,所以众好汉能胜。
说明 :两种说法都可以,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7分) ①. 云横秦岭家何在 ②. 湘水无情吊岂知 ③.溪云初起日沉阁 ④. 千里共婵娟 ⑤.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⑥槲叶落山路⑦.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详解】。每小题1分,共7分。注意易错字:横、岂、溪、初、婵娟、槲 、长、济、沧、幽、繁、阴。
二.(44分)
(一)(5分)11. D (2分) 12. ①颈联以动(声)衬静,用池荷卷、山果坠等极其轻微的声音来衬托山中的幽静、迷人;②尾联写林中的纺织娘此起彼伏地鸣叫着,与诗人的“苦吟”相呼应,十分和谐,这也为静谧的山林平添了几分热闹。③风声、山果坠地声、虫声、吟诗声交织成一曲美妙的交响乐。④全诗表达了诗人漫步月夜林中,醉心山水的愉悦之情。 (3分) 说明:答出两点即可得3分
(二)(14分)13.A (2分) 14.B (2分) 15.C (2分) 16.C(2分)
17.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2分)
18.(4分)[甲]文:①夜里独往湖心亭赏雪;②湖心亭巧遇知音把酒言欢。(2分)
[乙]文:①雪夜聆听大雪敲击竹子传来的清脆的声音;②悠闲自得地读书。(2分)
附[乙]文参考译文:
晚上下起了大雪。当时准备坐船到沙市,竟然被雨雷所阻拉,然两雷柱敲击着千万根竹子,发出锋锋的声音,时时的富于与红红的独火,(我)随意看几本书,也是有一些趣味的。自己叹息每次有想去的地方,总是去不成。然而是前行还是停止,任由它吧。(正第鲁直所说的“没有一处不可以寄一梦"啊。
(三)(11分)
19. B(2分)
20.比喻论证(1分),形象生动地论证了人生风雨不可避免的事实(2分)。
共3分
21.(共4分)材料二是议论文,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证明了人生多坎坷,不顺是常态的事实。(2分)材料三是说明文,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对“远瑞洋”轮进行说明,突出了“远瑞洋”轮体型“超大”的特点(或:雄伟英姿)。(2分) 共4分
22. (3分)示例一:材料一我国深海装备技术水平持续提升,为南海沉船遗址考古研究提供科技的事实启示我们,强国必须“强科技”,“强科技”必须“强教育”。作为学生,要努力学习,打好文化基础,将来才能运用所学知识“科技强国”。
示例二:材料二没有不受伤的船启示我们,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我们要学会正视生活中的磨难,勇敢地迎接生活的风雨,在逆境中磨砺意志,让自己茁壮成长起来。
示例三:材料三的主要内容是世界上首艘双燃料巨型油轮“远瑞洋”的交付使用,标志着我国的民用智能船舶设计建造技术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这启示我们,伟大的祖国日新月异,我们应该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同时,作为青年人,还应该认识到我们着肩负着科技兴国的历史重任,要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四)(14分)
23.(2分)被孙子鄙弃 临别购物赠钱
24.(4分)(1)“转辗反侧”刻画了父亲因为自己对城里生活陌生而给儿子一家带来麻烦感到不安和在不在儿子这里住下去的反复思考。(2分)
(2)“贴身”表现了父亲对钱的爱护以及钱对父亲的意义,体现出父亲的钱来之不易,是通过他的辛勤 劳动积攒下来的。 (2分)
25.(3分)肖像(外貌)描写;暗示了父亲的操劳,刻画了父亲勤劳朴实的性格,同时为父亲要离开儿子家这一情节做了铺垫。
26.(4分)对“父亲”的评价:性格勤劳朴实,对儿子、儿媳、孙儿百般关爱,本想在儿子家长期住下去,但又为给儿子一家带来麻烦感到不安,最后无奈地选择离开儿子家,回去一个人孤独地生活,表现了父亲对儿孙无私博大的爱。
对“我”的评价:本想尽一份儿子对父亲的孝道,但又难尽孝道,内心充满无奈与愧疚。
对“妻子”的评价:对父亲充满了鄙弃和厌恶之情,违背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孝道的起码的道德标准,其行为实在不应该。
对“儿子”的评价:孙儿对爷爷本应十分尊重,但文中的孙儿不但不尊重爷爷,而且居然将巴掌抡到爷爷的脸上,不仅违背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孝道的起码的道德标准,而且连最起码的礼貌都没有,教养堪忧。
说明:本小题4分,对每一个人的评价2分
五、(50分) 与中考评分标准同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6页。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第十二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积累,古诗文阅读,语言综合运用,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第十二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积累,古诗文阅读,语言综合运用,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