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5课《老师,您好!》第一课时名师教案

    第5课《老师,您好!》第一课时名师教案第1页
    第5课《老师,您好!》第一课时名师教案第2页
    第5课《老师,您好!》第一课时名师教案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统编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第5课 老师,您好!第一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第5课 老师,您好!第一课时教案,共9页。

    基本信息
    姓名
    邱丹凤
    联系电话
    学段
    展示单元
    一年级第二单元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5.老师,您好!(第一课时)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过好校园生活”第1课。本单元的主要内容仍为入学教育,在第一单元建立“我是小学生”身份认同的基础上,指导和帮助学生适应校园生活。本课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课,与第6课共同聚焦于校园生活中的人,即老师、同学等,旨在引导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构建校园人际关系。
    本课着重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指向《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尊重师长”(道德修养)和“喜欢和同学、老师交往”(健全人格)的核心素养,为学生今后的校园生活打下基础。教学内容包括“我的老师们”“我还想认识……”“该请谁来帮帮我”“我们这样做”四个框题。一、二框题为第一课时,重在引导学生认识老师;第三、四框题为一课时,重在引导学生与教师友好互动,尊敬老师,懂得向老师求助。
    2.学情分析
    学生进入一年级已近一个月,对学校的环境、同学、老师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往往保留有幼儿园时期与老师、同学相处的习惯,尤其是对老师的认识存在不足,不知道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在与老师相处的过程中会有些紧张和不安。因此,教学过程中需要适时地创设宽松、温馨的氛围,帮助学生消除紧张感,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拉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
    3.目标确定
    (1)结合已有经验,通过“猜一猜”游戏等活动,熟悉自己的老师,增进对老师的了解。
    (2)通过“夸一夸”活动以及视频连线等方式感受老师的关心和工作的辛苦,对老师产生亲近感。
    (3)通过生活观察、观看照片等方式,认识校园中的其他老师,了解他们与自己学习生活的关系,形成积极愉快的校园生活情绪。
    4.学习重难点
    (1)增进对老师的了解,感受老师的关心和工作的辛苦,对老师产生亲近感。
    (2)了解老师与自己学习生活的关系,懂得尊重老师,礼貌用语,消除余老师相处的羞怯与紧张。
    5.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儿歌导入,走近老师。
    1.欣赏儿歌:小朋友们,老师带来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起来欣赏。播放儿歌《老师,老师》。
    2.你们知道这首歌唱的是谁吗?(板书:老师)
    3.开学以来,你们都认识了那些老师呢?
    4.小结:在学校里,老师和我们一起学习生活,他们不仅教我们学习知识,还是我们生活上的朋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近老师。
    1.学生欣赏儿歌,想一想儿歌唱的是谁?
    2.回顾校园生活,想一想,说一说自己认识的老师有哪些。
    设计意图:
    以轻松活泼的儿童歌曲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上课兴趣。引导他们回顾近一两周的校园生活,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谈一谈已经认识的老师,建构起老师与“我”的生活的联系,激发对老师的亲近感,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
    环节二:互动游戏,了解老师。
    1.接下来我们来玩个“猜猜是哪位老师”的游戏吧!
    2.出示规则:根据图片、音频等猜一猜这是哪一位老师。
    预设一:根据外貌猜老师
    (1)出示学生儿童画:这是一位男老师,个子高高的,很强壮,总是穿着运动服,很精神。
    (2)这是我们的体育老师。(出示老师图片)让我们和他打个招呼:老师,您好!(板书:您好)
    (3)你们喜欢体育老师吗?你最喜欢张老师哪些方面呢?(相机板书:阳光、健康……)
    预设二:根据声音猜老师
    (1)播放音频:音乐老师范唱
    (2)我们和音乐老师学会了哪些歌,让我们快乐地唱一唱吧!
    (3)在老师的教导下,我们学会了不少本领。(板书:教本领)
    预设三:根据板书猜老师
    (1)出示图片:老师的板书和作业上的评语。
    (2)揭晓:这是我们的数学老师。看到老师的板书和评语,你有什么感受?(相机板书:认真、关心、负责……)
    预设四:根据事例猜老师
    (1)教师语言描述:她带领我们认识拼音,学会汉字,朗诵课文,让我们学到许多知识。她还会关注班级的卫生和纪律,解决同学之间的矛盾,还常常和爸爸妈妈沟通我们在学校的情况。
    (2)这就是我们的班主任,她关心着我们点点滴滴的成长,教会我们许多道理。
    1.回顾生活,联系每位老师的特点,结合图画、图片、音频等猜出对应的老师。
    2.交流讨论,不同老师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从不同的老师那里学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
    通过“猜一猜”的游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老师的了解。低年级学生往往通过外貌等直观因素认识老师,因此从外貌、声音等角度呈现老师的特征,让老师的形象逐渐清晰起来。
    环节三:故事分享,夸夸老师。
    1.你还喜欢哪位老师呢,和同桌分享分享你和老师之间的小故事吧!
    2.指名分享。
    3.听了同学们的分享你有什么感受?
    4.视频连线:和老师说说心里话。(相机指导:礼貌用语)
    5.小结:我们的身边有这么多认真负责,关爱我们的老师。我们不仅与老师更加熟悉,也越来越了解老师,还更加喜欢我们的老师。(板书:熟悉—喜欢)
    1.回顾生活,说一说喜欢这位老师的原因,分享与老师之间发生的小故事。
    2.与同桌分享自己与老师之间的小故事。
    3.认真聆听同学们的分享,谈谈自己的感受。
    4.通过视频电话,根据与老师相处的实际情况,与老师说一说心里话。
    设计意图:
    分享自己喜欢老师的原因和与老师之间的小故事,不仅帮助学生熟悉老师,更渗透了尊敬老师,感恩老师的情感因素。视频连线给予学生与老师交流的机会,增进彼此了解的同时指向学生的课后实践。
    环节四:交流探讨,认识其他老师
    1.我们对任课老师都很熟悉,校园里还有一些老师,你们都认识吗?(出示图片)
    预设一:国旗下讲话的老师(大队辅导员)
    (1)提问:这位老师你们认识吗?在哪里见过她?(出示照片)
    (2)小结:她是我们的大队辅导员。再过一段时间,我们就要戴上鲜艳的红领巾,成为光荣的少先队员了。我们所参加的学校里的少先队活动主要都由她组织和策划。
    预设二:乐队、武术队等老师
    (1)交流:这些老师是谁?你是怎么认识他们的呢?你对他们有哪些深刻的印象?
    (2)这些老师培养我们的兴趣爱好,让我们的发展更加全面。
    预设三:图书馆的老师
    (1)交流:这位老师是谁?你是怎么认识他的呢?
    (2)还有许多老师像图书馆的老师一样,虽然没有教我们班,但是也在给同学们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和帮助。
    3.师生在线共同浏览学校网站“教师风采”栏目,尝试认识更多老师。
    小结:或许有的老师没有教我们,但他们也在各自的工作中尽职尽责,关心和爱护着小朋友们,值得敬爱。(板书:敬爱)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自己通过哪些方式认识了校园中的其他老师,当时老师在做什么?
    通过日常观察,了解不同老师的职责和特点。
    3.浏览学校网站“教师风采”栏目,尝试认识更多老师,简单了解他们的工作。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将视野由身边熟悉的老师转向校园内其他老师,让学生知道校园里有许多位帮助我们成长的老师,从而获得对老师的亲近感,形成对校园生活安定、愉悦的积极情绪。以课本中的“国旗下讲话的老师”“学校乐队的老师”“图书馆的老师”“武术队的老师”为例,结合学校网站“教师风采”栏目的浏览,激发学生认识、亲近老师的热情。
    环节五:总结延伸,课后实践
    1.小组交流、分享:你们还想认识哪些老师?打算通过什么方式认识他们?
    2.小结:我们会在校园中的不同的场合认识不同的老师,他们与我们的成长密切相关。
    3.总结:老师关心爱护着我们,小朋友们可以主动和老师打个招呼,了解他们,熟悉他们,喜欢他们尊敬他们,一起度过快乐的校园生活。
    4.拓展延伸:
    (1)画一画:为最喜欢的老师画张像,并把图画送给老师。
    (2)做一做:主动认识一位学校的老师,为她(他)做一张小名片。
    (3)想一想:在校园中的不同场合遇到老师,我们该怎么做呢?
    1.小组交流、分享:还想认识哪些老师?打算通过什么方式认识他们?
    2.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项课后任务完成。
    设计意图:
    一节课的时间有限,还有一些想认识的老师来不及认识。课堂中习得的跟老师相处的方式需要运用,爱老师的积极情感更需要巩固和表达。因此,教学向课后延伸,指导和鼓励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情感,通过主动认识学校里的其他老师,强化校园生活的安定感和幸福感。
    板书设计(板书完整呈现教与学活动的过程,最好能呈现建构知识结构与思维发展的路径与关键点)
    5.老师您好
    熟悉—喜欢—敬爱
    7.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关注作业的针对性、预计完成时间,发挥作业对复习巩固、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的作用)
    选择一项任务完成:
    (1)画一画:为最喜欢的老师画张像,并把图画送给老师。
    (2)做一做:主动认识一位学校的老师,为她(他)做一张小名片。
    (3)想一想:在校园中的不同场合遇到老师,我们该怎么做呢?
    8.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结合教学特色和实际撰写)
    由于不同学校、不同班级、不同学生遇到的老师不同,因此备课时教师需要积极了解班级任课老师的情况,搜集学校相关老师工作时的照片等作为素材和特色学习资源,拉近与学生生活的距离。
    在课堂中,活用学校宣传栏、公众号、网站等信息,向学生提供认识更多老师的平台,扩大学生可认识的老师的范围,将课堂与生活之间的衔接联得更紧密。
    9.教学反思与改进(教与学的经验性总结,基于学情分析和目标达成度进行对比反思,教学自我评估与改进设想)
    教学反思:
    ①挖掘学生生活资源:教学过程中,积极挖掘学生校园生活中的资源,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能有效地消除学生的陌生感,拉近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
    ②课堂活动形式多样:通过听一听、猜一猜、夸一夸等方式,丰富课堂形式,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进学生对老师的了解与尊敬。
    ③指向真实生活实践:每一环节都紧扣生活,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不同老师,感受老师对我们的关心和爱护。教学向课后延伸,指导和鼓励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情感,通过主动认识学校里的其他老师,强化校园生活的安定感和幸福感。
    改进设想:
    课前,可以组织学生采访老师或者参观老师的办公室等,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如果条件允许,在认识任课老师和其他老师的环节中,还可以邀请老师走进课堂,召开一场“见面会”“小记者会”,帮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和了解老师。
    10.学习评价设计(从知识获得、能力提升、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价值观念培育等方面设计过程性评价的内容、方式与工具等:过程性评价要适量、适度,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判断学习目标的达成度)
    评价指标
    优秀
    良好
    需要努力
    自评
    互评
    师评
    课堂反馈
    认真听课,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小组合作高效。
    听课比较认真,举手发言较为积极。能较为积极地参与小组合作。
    听课不认真,不愿思考问题,
    很少发言,不表达自己的观点
    课后作业
    积极认真按要求完成课后作
    业,有自己的思考。
    能比较认真地完成课后
    作业。
    不能全部完成课后作业
    生活观察
    能积极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在行为习惯中体现出来。
    能将部分学到的知识在自己的行为习惯中体现出来
    不能或较少地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在行为习惯中体现出来。

    相关教案

    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统编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第5课 老师,您好!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统编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第5课 老师,您好!教案设计,共7页。

    小学统编版(2024)第二单元 过好校园生活第5课 老师,您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统编版(2024)第二单元 过好校园生活第5课 老师,您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四框题,由第一课时的认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统编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第二单元 过好校园生活第5课 老师,您好!优秀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第二单元 过好校园生活第5课 老师,您好!优秀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认识老师的工作,老师关爱学生的故事,角色扮演,如何尊敬老师,制作感恩卡,总结归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