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1 等腰三角形同步练习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6404365/0-173200488660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3.3.1 等腰三角形同步练习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6404365/0-173200488663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3.3.1 等腰三角形同步练习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6404365/0-173200488669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13.3.1 等腰三角形课堂检测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13.3.1 等腰三角形课堂检测,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 3 和 7,则它的周长为( )
A.17 B.15 C.13 D.13 或 17
2.等腰三角形的一个顶角为 150°,则它的底角为( )
A.30° B.15° C.30° 或 15° D.50°
3.如图,在△ABC 中,AB=AC,AD 是△ABC 的中线.若∠CAD=25°,则∠B
的度数是( )
A.25° B.55° C.65° D.75°
第3题图 第4题图
4.如图,在等腰三角形 ABC 中,AB=AC,AB 的垂直平分线 MN 交 AC 于点 D, 连接 BD,∠A=45°,则∠DBC 的度数为( )
A.22.5° B.25° C.27.5° D.30°
5.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B.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D.等腰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互相重合
6.如图,△ABC中,AC=BC,∠C=36°,BD平分∠ABC,则图中等腰三角形的个数为( )
A.4B.3C.2D.1
7.在△ABC 中,与∠A 相邻的外角是 130°,要使△ABC 为等腰三角形,则∠B 的度数是( )
A.50° B.65° C.50°或 65° D.50°或 65°或 80°
8.嘉嘉和淇淇玩一个游戏,他们同时从点B出发,嘉嘉沿正西方向行走,淇淇沿北偏东30°方向行走,一段时间后,嘉嘉恰好在淇淇的南偏西60°方向上.若嘉嘉行走的速度为1m/s,则淇淇行走的速度为( )
A.0.5 m/sB.0.8 m/sC.1 m/sD.1.2 m/s
9.如图,△ABC中,AC=BC,CD⊥AB于D,下列结论:①CD平分∠ACB;②CD=AB;③∠A=∠B;④AD=BD.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0.如图,△ABC中,AB=7,AC=8,BD、CD分别平分∠ABC、∠ACB,过点D作直线平行于BC,交AB、AC于E、F,则△AEF的周长为( )
A.9B.11C.15D.18
第10题图 第12题图
填空题(共6小题)
11.小明有两根长度分别为4cm和9cm的木棒,他想再取一根木棒,组成等腰三角形,那么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cm
12.如图,在△ABC 中,CD 是∠ACB 的平分线,DE∥BC 交 AC 于点 E,若 AC=
15cm,AE=7cm,则 DE= cm.
13.已知在△ABC中,∠ABD=2∠ACB,AD是高,若AB=3,BD=1,则BC的长为 .
14.如图,一条船从海岛A处出发,向正北方向航行8海里到达海岛B处.从C望海岛A,A在C的南偏东42°方向上;从B望灯塔C,C在B的北偏西84°方向上.则海岛B到灯塔C的距离是 海里.
15.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存在点A(3,2),点B(1,0),以线段AB为边作等腰三角形ABP,使得点P在坐标轴上.则这样的P点有 个。
16.如图,在△ABC中,∠ABC和∠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过点O作EF∥BC交AB于E,交AC于F,过点O作OD⊥AC于D,下列四个结论:
①EF=BE+CF;
②∠BOC=90°+∠A;
③点O到△ABC各边的距离相等;
④设OD=m,AE+AF=n,则S△AEF=mn.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填序号)
解答题(共4小题)
17.如图,在△ABC 中,AB=AC,∠A=36°,DE 是 AC 的垂直平分线,求证:
△BCD 是等腰三角形.
18.如图,在△ABC 中,∠ABC 和∠ACB 的平分线交于点 E,过点 E 作 MN∥BC 交 AB 于
M,光 AC 于 N,若△ABC、△AMN 周长分别为 13cm 和 8cm.
(1)求证:MN=BM+CN;
(2)线段 BC 的长
19.如图,在△ABC中,∠B=2∠C,且AD⊥BC于点D,点E是BC上一点,AE=AB.求证:
(1)BD=ED;
(2)CD=AB+BD.
20.如图,在△ABC中,AB=AC,点D、E、F分别在AB、BC、AC边上,且BE=CF,BD=CE.
(1)求证:△DEF是等腰三角形;
(2)当∠A=40°时,求∠DEF的度数.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八年级上册13.3.1 等腰三角形课后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点C在AD上,,,则,已知是等腰三角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3.1 等腰三角形课时作业,共16页。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3.1 等腰三角形课后测评,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