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试卷
      历史试卷.docx
    • 答案
      历史答案.pdf
    历史试卷第1页
    历史试卷第2页
    历史试卷第3页
    历史答案第1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文件包含历史试卷docx、历史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前三单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从考古发掘情况来看,陶寺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有城子崖古城、石峁古城等,长江中下游地区 有石家河古城、良渚古城等,这些古城遗址不仅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还出土了很多礼器。 据此可知,这些古城遗址
    A.具备早期国家初始要素 B.处于新石器时代早期
    C.部落间的交流比较频繁 D. 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2.“西周分封制是较商朝内外服制度更进一步的政治制度。”这里的“更进一步”主要指的是西周 分封制
    A.推动了世袭制形成与发展
    B. 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 C.确立了天子至高无上的权力
    D.开启了政治与血缘关系的结合
    3.有论者在评论某思想流派时指出,其治术也强调尚贤、尚同、贵义等,但是其非乐、节用,使得
    “其生也勤,其死也薄,其道大觳(太刻苦);使人忧,使人悲,其行难为也,恐其不可以为圣人之 道,反天下之心,天下不堪”。该学派的思想
    A. 因主张轻罪重罚而受到了批评
    B.适应了诸侯争霸的需要
    C. 反映了下层平民的愿望和诉求
    D.主张统治者应推行仁政
    4.秦统一前后,官府形成了以“邮传”为中心、“必以书”的文书行政传统,而不允许地方“口请” “羁请”(口头请示或托人代为请示)。据此可知,秦朝文书行政系统的发展
    【高一历史第1页(共6页)】 ·Al ·
    A.扩大了君主的专制权力 B. 保证了中央决策的有效执行
    C.提升了地方自治的水平 D.促进了国家治理能力的提高 5.表1所示为汉朝初期推行的部分政策。汉初这些举措旨在
    表 1
    A. 推行抑商政策
    B.减轻农民赋税负担 C.稳定社会秩序
    D.吸取秦朝灭亡教训
    6.继汉武帝建立河西四郡之后,西汉昭宣时代和东汉王朝都在西域地区设立军政管理体制——
    西域都护体制。两汉这些措施
    A. 开启了边疆与内地一体化进程 B.有利于陆上丝绸之路的畅通
    C. 实现了对西域统治的长治久安 D.得益于中央行政体系的创新
    7.《魏书 ·序纪》曰:“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内列诸华,或外分荒服……黄帝以土德王。北俗谓 土为托,谓后为跋,故以为氏……(这实际上是向世人宣布自己是黄帝的后人、昌意的子孙)”在
    此,材料强调了北魏
    A. 华夏认同观念较强 B. 是唯一的中原正统 C.淡化鲜卑民族特色 D.民族交往交流频繁
    8.表2所示是唐代接收的部分降将情况。这主要反映出唐代
    表2
    A. 疆域开拓的必然性 B. 因俗而治的合理性
    C.中外交流的广泛性 D.政治统治的包容性
    ·
    【高一历史第2页(共6页)】 ·Al
    统治者
    政策
    汉高祖
    令商人不许穿丝织衣服,不许乘车并加重他们的赋税
    汉惠帝
    规定商人子孙不得为官
    人物
    身份
    情况
    泉男生
    高丽王侯
    668年,请降,诏左骁卫大将军契必何力率兵以应接之
    名悉猎
    吐蕃大臣
    728年,献方物,请降,许之,封赏投官
    阿布思
    突厥王孙
    742年,率其党属来降,赏赐不可胜纪
    屈武
    回纥首领
    842年,降幽州,授左武卫将军同正
    9.图1所示为唐代科举制下选拔不同类型人才的基本途径和考察内容。据此可知,唐代科举制
    主要考察应试者对
    明经科
    儒家经典的记忆
    常举通过后还需吏部对其 进行“身言书判”的考察
    考察文学才能
    直言极谏 博通坟典
    达于教化 科目众多,只要有一
    技之长,便可应举
    军谋宏远堪任将率
    详明政术可以理人
    唐代科举制
    进士科
    制举
    常举
    图 1
    A.选拔对象具有广泛性特征 B. 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C.旨在提高官员的文化素养 D.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10.有学者在谈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时说:“人在这里不再以两汉那种以外在的功业、节操、 学问,而主要以其内在的思辨风神和精神状态,受到了尊敬和顶礼。”据此可知,魏晋南北朝 时 期
    A. 儒学丧失统治地位 B.社会关注个体精神
    C. 理性主义影响广泛 D.佛学文化推陈出新
    11.据张希清《北宋贡举登科人数考》统计,北宋开科69次,取士总数61000人,平均每年取士 360人,科举取士成为宋朝最重要的官员入仕途径。这一措施的影响是
    ① 消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②有利于提升官员的素质③削弱了世家大族的势力④加重 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2.有学者认为:“从宋代开始,中央在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已经处于绝对的上风。在地方行政 规划的设置和地方官员的管理体系中,可直接窥见其端倪。”下列选项中可以论证这一说法 的是宋代
    A. 设立四个平行的路级机构 B. 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
    C.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 D.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
    【高 一历史 第3页(共6页)】 ·Al
    13.表3所示为三位学者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对这些评价认识合理的是 表3
    A.王岩叟的评价最为可信 B.评价者深受儒家思想影响 C.梁启超的评价全面客观
    D.评价者立场带有时代印记
    14.唐末,幽州地区的人民逃往邻近的契丹地区寻求生路,在契丹草原上出现了许多“汉城”。据 欧阳修记载,阿保机修建一座汉城“在炭山东南滦河上,有盐铁之利,乃后魏滑盐县也。其地 可植五谷,安巴坚率汉人耕种,为治城郭邑屋廛市如幽州制度,汉人安之,不复思归”。公元 907年,阿保机以实力为后盾即汗位。材料意在说明
    A.中原与边疆地区的联系加强 B. 边疆地区得到进一步开发 C. 人口迁徙助推民族政权建设 D.辽朝实行因俗而治的政策
    15.“与中唐以前迥然不同,以新儒学为中心的宋学成为唐宋变革期文学艺术的精神内核,也深 刻浸润了文学艺术的诸多层面。”下列选项中有关“宋学”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以“天理”为核心,也被称为理学或者道学②其代表人物是董仲舒、程颢、程颐和朱熹
    ③兼容佛道因素是其时代特征的体现④在北宋时期受到官方推崇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6.宋代民俗题材绘画基本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图2、图3分别为王居正的《纺车图》和 苏汉臣的《秋庭戏婴图》。这些绘画作品
    图2王居正《纺车图》 图3 苏汉臣《秋庭戏婴图》
    A. 蕴含了一定的历史信息 B. 反映出社会阶层的流动
    C.体现了文化权力的下移 D.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高一历史第4页(共6页)】 ·Al ·
    评价
    来源
    王室之所以安者,以能使百姓有余力而乐其生也,而今也敛于民者烦、
    督于民者急、夺于民者尽,而人人救死恐不暇,安石可谓危王室矣
    [北宋]王岩叟《上神宗论王安石》
    国家一统之业,其合而遂裂者,王安石之罪也
    [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以不世出之杰,而蒙天下之诟,易世而未之渝者,在泰西有克林威尔, 而在吾国则荆公
    梁启超《王安石传》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汉高祖和吕后主政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 殖”。汉文帝和汉景帝统治时,成就斐然。国家从立国初年“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 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到汉武帝即位时“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 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普通的民众从“民失作业而大饥谨。凡米石五 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到“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而 乘字牝者侯而不得聚会。守闾阁者食梁肉”。70多年的经济恢复使汉帝国完成了国富民富 的任务,成为中华文明迈入帝国时代后的第一个盛世,奠定了其后汉武帝将汉朝推上顶峰的 物质基础。
    材料二
    作为汉武帝时期杰出的财政专家,桑弘羊思想的出发点是通过在财权方面强本抑末,达 到在政治领域强本抑末的最终目标。在桑弘羊财政政策的引领下,国家开始正视商业领域 的大量财富,并突破对商业半鄙薄、半忌惮的心态,直接从商业领域获取财富。桑弘羊也极 力支持政府直接参与部分行业经营,将部分暴利行业纳入国家财政,即政府对盐铁酒和货币 生产发行的直接垄断,政府官营商业参与市场竞争(平准均输)、公田官营、边疆屯田等。这 些举措虽有弊端,但事实上也做到了“是以县官用饶足,民不困乏,本末并利,上下俱足”。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赵德馨、唐艳艳《汉帝国何以由富国变为强国 桑弘羊经济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汉前中期经济恢复和发展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8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桑弘羊经济政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经济政策对西汉社 会产生的历史作用。(6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具有民族主体意识的唐人在接受外来元素时,往往对其进行合理的遴选、融合与创新, 使唐代丝绸纹样既不失本土特色,又能吸收外来元素中的有益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独有的艺 术风格。这些外在客观因素加上唐人的主观能动性共同决定了外来元素中国化这一现象产 生的必然性,同时反映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底蕴。唐代丝绸纹样上外来元素中国化的案 例告诉我们,文化因交流而多样,因多样而发展。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够绵延至今,主要在于 它所具有的包容性、主体性、创造性,不断丰富了中国传统纹样的形式内涵,有力推动了人类 文明进程,并以独特而深刻的思想内容,反映出中华民族特有的造物方式和人文精神。
    摘编自谢晓茹《唐代丝绸纹样上外来元素的中国化研究》
    结合材料信息,围绕“唐代文化交流”,自拟论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论 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
    【高一历史第5页(共6页)】 ·Al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唐朝考试很有意思,考墨义(简答)、口试、贴经(背诵)、策问、诗赋等。铨选就是吏部试, 考身言书判,考察书法是否道美,文章是否有条理,体貌是否丰伟,言辞是否辩证。这对唐朝 社会风气影响很大。唐朝科举不糊名,考官能看到名字,这就需要你有社会声誉。社会声誉 怎样获得?必须有人肯定,所以士子要写诗歌、小说、传奇,要学书法。
    摘编自张国刚《时代变奏:大唐的鼎盛与衰颓》
    材料二
    太府卿(掌财称库藏)杨崇礼……在太府二十余年……财货山积,尝经杨卿者,无不精 美;每岁句驳省便,出钱数百万缗。是岁,以户部尚书致仕,年九十余矣。上问宰相:“崇礼诸 子,谁能继其父者?”对曰:“崇礼三子,慎馀、慎矜、慎名,皆廉勤有才,而慎矜为优。”上乃擢慎 矜自汝阳令为监察御史,知太府出纳,慎名摄监察御史,知含嘉仓出纳,亦皆称职;上甚悦之。
    ——摘编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选官的标准,并说明唐代选官制度的积极影响。 (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代选官制度的不足。(4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1973年考古工作者在福建泉州湾后渚港发现宋代古船残骸,古船是“下侧如刃”的尖底 型古船,出土时残长24.4米,仅存底部,船体上部结构已毁无存。海船为尖底,头尖尾方,船 身扁阔,平面似椭圆状。底有龙骨,由两段松木料接合而成,全长17.65米,连接龙骨的艏柱 用樟木制成,船板用柳杉制成,连接方法有塔接式和平接式两种,混合使用。舷侧板为三重 木板结构。船板相接处,大多采用榫合的办法,缝隙塞以麻丝、竹茹和桐油灰,再以铁钉钉 合。船体用12道隔板,隔成13个互不渗水的船舱。船上还有为了竖立前桅杆和中桅杆的 底座,以及尾部为设置船舵的洞孔。船中还出土一些构件和附属工具,如绞盘、船桨等。有 人根据木船进行复原研究,认为该船的排水量为370吨左右。船中所载货物种类较多,有香 料木、香料、药物、朱砂、水银等。在船上还发现铜钱504枚,其中最晚的两枚是宋度宗咸淳 七年(1271年)铸造的。这艘宋代古船结构坚固,稳定性好,适宜远洋航行。
    摘编自《泉州湾宋代海船发掘简报》《泉州湾宋代海船复原初探》等
    (1)根据材料,概括宋代的时代特征。(6分)
    (2)根据材料,分析宋代古船的历史价值。(6分)
    ·
    【高一历史第6页(共6页)】 ·A1

    相关试卷

    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