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化学真题专题试卷-自然界中的水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406384/0-173201487442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中考化学真题专题试卷-自然界中的水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406384/0-173201487445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中考化学真题专题试卷-自然界中的水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406384/0-173201487447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中考化学真题专题试卷-自然界中的水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化学真题专题试卷-自然界中的水,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水资源的保护,水的净化,水的组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爱护水资源主要从节约用水和防止水体污染两方面进行。
(1)节约用水:
①工业上: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习惯,使水循环利用。
②农业上: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
③生活上:使用节水器具,提倡一水多用,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等。在家里能做到的一点节水措施:淘米水用来浇花或洗衣水用来冲厕所等。
(2)防止水污染:
①工业上:未经处理的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同时对污染的水体处理达标后排放。
②农业上: 化肥 、农药的不合理使用→提倡使用农家肥。
③生活上: 生活污水任意排放,垃圾随意丢弃等→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排放,垃圾分类集中处理 。
二、水的净化
1.水的净化方法: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消毒杀菌、蒸馏等。
(1)静置沉淀:让较大的颗粒自然沉降。
(2)吸附沉淀:加絮凝剂明矾,利用其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的吸附,使杂质沉
降下来(生成胶状物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吸附杂质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3)过滤: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
操作要点: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用少量水润湿滤纸);
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
三靠:待过滤液体的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4)活性炭吸附:活性炭的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等。
(5)投药消毒:一般用漂白粉、氯气、臭氧、二氧化氯等,该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6)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 。
2.硬水和软水:
(1)定义: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2)鉴别方法:加入等量的肥皂水,浮渣较多、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浮渣较少的是软水。
(3)硬水软化的方法:实验室——蒸馏、生活中——煮沸。
(4)使用硬水的危害: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锅炉容易结成水垢,浪费燃料,还易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爆炸。
= 3 \* GB3 \* MERGEFORMAT ③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
三、水的组成
1、氢气:
(1)物理性质: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小(最轻的气体);
(2)化学性质: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热,生成水。(点燃前要验纯)
氢气+氧气 水
2、电解水实验:
现象:两电极都有气泡产生,负极产生气体与正极产生气体体积比约为2:1 。
气体检验: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正极产生的气体: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若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负极产生的气体:用燃着的木条检验,若气体能燃烧,火焰呈淡蓝色,证明是氢气。
结论: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水通电分解能产生氢气和氧气。
其反应的化学化学方程式:2H2O 通电 2H2↑+O2 ↑。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4)注意事项: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电解水所用电源为直流电;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电解水时,向水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或稀硫酸的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直击中考】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24•南通)江海大地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富。下列有利于构建人水和谐新南通的是( )
A.直接向河流中排放生活废水
B.及时清理河道垃圾
C.大量抽取地下水作工业用水
D.过度繁殖水生植物
2.(2024•内江)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体保护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A.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
B.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C.排放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
D.对水源地的水体进行严格保护
3.(2024•长春)2024年5月,长春市被选为全国深化气候适应型建设试点城市。为进一步改善长春市的人居环境,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倡导绿色生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B.减少污染排放:加大污水处理力度
C.开发国土空间:大量砍伐树木建立工厂
D.关注生态文明:宣传并推进垃圾分类
4.(2024•湖南)湖南大力实施千村美丽示范建设工程。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废旧家俱随意丢弃
B.生活垃圾没有分类处理
C.全面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D.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
5.(2024•安徽)加快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建设美丽中国。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防止水体污染
B.推广新能源汽车,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C.发展废旧电池回收技术,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D.提升石油化工水平,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6.(2024•南充)嘉陵江是南充的母亲河。为保护其流域生态环境,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B.垃圾秸秆就地焚烧
C.倡导使用无磷洗衣粉
D.工业废水净化达标后排放
7.(2024•泸州)在《关于公布四川省水利厅2023年度四川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结果的公告》中,泸州被评为优秀。下列做法符合水资源保护的是( )
A.废旧电池深埋地下处理
B.生活中的垃圾分类回收处理
C.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江河
D.过度施用化肥使水体富营养化
8.(2024•广安)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下列做法符合该理念的是( )
A.经常使用一次性木质餐筷
B.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C.合理开发使用新能源
D.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9.(2024•重庆)“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重庆,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是习总书记对重庆的嘱托。下列措施与此不相符的是( )
A.开发新技术新能源B.继续推进长江禁渔
C.合理施用农药化肥D.生活垃圾露天焚烧
10.(2024•内蒙古)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净水过程中明矾起消毒杀菌作用
B.天然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后得到的水是混合物
C.工业废水经处理符合排放标准后排放
D.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11.(2024•潍坊)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对水的认识错误的是( )
A.明矾可用于吸附水中悬浮杂质
B.活性炭用于自来水杀菌消毒
C.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保护水体环境
D.实施雨污分流,改善城市环境
12.(2024•自贡)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M、N气体体积比为1:2
B.点燃N气体产生淡蓝色火焰
C.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13.(2024•宁夏)下列有关水的组成和构成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D.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
14.(2024•辽宁)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业废水无需处理即可排放
B.海水经滤纸过滤后可得到淡水
C.自来水的生产过程包括蒸馏
D.水是生命体生存所必需的物质
15.(2024•牡丹江)“生命吸管”可以解决野外极限环境中的饮水问题。“生命吸管”中没有用到的净水方法是( )
A.过滤B.吸附C.消毒D.蒸馏
16.(2024•河南)电解水的简易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管中的电极连接的是电源正极
B.乙管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该实验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8
D.该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17.(2024•兰州)下列有关水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
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D.水的沸腾属于物理变化
18.(2024•长沙)今年5月1日,我国首部《节约用水条例》正式施行。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园林浇灌采用大水漫灌
B.洗手接洗手液时不关水龙头
C.工业用水不重复利用
D.家庭使用节水器具,如节水型洗衣机
19.(2024•广西)家用净水器经常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其净水方法是( )
A.过滤B.蒸馏C.沉降D.吸附
20.(2024•云南)某同学自制的简易净水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活性炭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B.该装置可除去泥沙等难溶性杂质
C.该装置净水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
D.河水经该装置净化后仍是混合物
二.填空题(共6小题)
21.(2024•临夏州)空间站中水是无比珍贵的,废水会被收集起来,进入污水净化系统,净化后再进行蒸馏,然后进行电解制氧,从而实现水的循环使用。
(1)在污水净化系统中,有一层特殊的薄膜可以除去废水中大分子杂质,与实验室常用的 操作原理相同。
(2)如图所示为太空模拟电解水装置,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过程的能量转化形式为 。
(3)自然界天然水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水蒸发为水蒸气,其体积变大。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原因是 。
22.(2024•常州)兴趣小组取京杭大运河水样进行净化实验。
(1)设计:运河水中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以及色素、异味、矿物质、微生物等。
①可以通过 (填操作名称)去除泥沙等不溶性杂质。
②图为活性炭吸附后的微观图示,活性炭具有 结构,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分子。
(2)净化:将饮用水瓶和纱布、活性炭等组合成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水的净化。其中,装置制作较合理的是 (选填“A”或“B”)。通过该装置净化后的水 (选填“适宜”或“不宜”)直接饮用。
(3)总结:
①混合物分离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是(将序号排序) 。
a.分析混合物成分
b.找到分离方法
c.寻找成分性质差异
②自制净水器净水材料的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写一条) 。
23.(2024•天津)2024年“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
(1)下列做法符合“中国水周”活动主题的是 (填序号)。
A.实验室中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B.农业上以喷灌或滴灌形式浇灌
(2)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示意图。
①在电解器玻璃管中加满水。通电,观察到玻璃管中有气泡冒出,一段时间后,a、b管内气体体积比约为 。
②切断电源,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检验两个玻璃管中的气体,观察到 (填“a”或“b”)中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
③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
(3)某新能源汽车以氢气为燃料,使用1kg氢气平均可行驶150km。若通过电解水产生氢气,54kg水分解产生的氢气理论上可供这辆汽车行驶 km。
24.(2024•新疆)化学既要从宏观层面研究物质,又要从微观层面探析本质。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宏观角度辨识水的组成
在电解水实验中,两个电极上都会产生气泡。如图1所示,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 ,说明是氧气,经验证负极产生的气体为氢气。此实验可证明水是由 组成的。
(2)微观角度探析水的分解
由图2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根据水分子的示意图可知,一个水分子由 构成。
25.(2024•四川)凉山是一块绿水青山的宝地。近年来,全州各级党政部门坚决扛牢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1)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填选项序号)。
A.CO2
B.NO2
C.SO2
D.CO
(2)水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在生活中通过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6.(2024•遂宁)能源、环境、材料、健康已成为人类日益关注的问题,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水是生态之基、生产之要、生命之源。
①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生理盐水(0.9%的氯化钠溶液)可用于医疗注射。生理盐水中主要含有的阴离子是 (用化学用语表示);
②目前很多场所选择使用直饮水,某品牌直饮机工作流程如图所示:
利用炭罐中活性炭颗粒的 性除去自来水中的色素和异味等;直饮机使用方便,只要将其与自来水管对接,截留清除水中的有害物质(如细菌,微生物等)便能得到直饮水,直饮水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2023年5月28日,我国自行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成功完成首次商业载客飞行。
①“C919”机身采用了第三代铝锂合金,铝锂合金属于 (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
②为了身体健康,我们必须均衡膳食。本次航班为旅客提供了一款名为“五福临门”的餐食,其中有腊味煲仔饭、三色水果拼盘、牛奶,在上述列举的餐食中,旅客可从 中摄入更多蛋白质。
(3)2023年9月23日晚,杭州亚运会开幕式隆重举行。“绿色、智能、节俭、文明”是杭州亚运会的办会理念。
①点火仪式诠释了“绿色亚运”理念,主火炬塔首次使用了废碳再生的绿色燃料——甲醇(CH3OH)。甲醇是利用工业尾气中排放的废弃二氧化碳以及焦炉气中的氢气合成。合成甲醇的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甲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该反应实现了二氧化碳的再生利用
D.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②在生活中,我们也应秉持杭州亚运会的办会理念。请你写出一个在生活中贯彻“低碳生活”理念的具体做法 (答案合理即可)。
(4)2024年5月1日8时许,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从上海江南造船厂码头解缆起航,赴相关海域开展首次航行试验。建造航母需大量钢材,在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来炼铁,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航母外壳用涂料覆盖可有效防止钢铁锈蚀,其原理是 。
三.解答题(共1小题)
27.(2024•齐齐哈尔)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水是人类生命活动最重要的物质之一,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具有重大的意义。
(1)城市污水、工业废水和饮用水在深度净化处理时都要用到活性炭,主要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哪一种性质。
(2)节约用水是保护水资源的一种有效方式,请写出一种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具体做法。
(3)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请你向环保部门提出防治水体污染的一条建议。
自然界中的水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24•南通)江海大地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富。下列有利于构建人水和谐新南通的是( )
A.直接向河流中排放生活废水
B.及时清理河道垃圾
C.大量抽取地下水作工业用水
D.过度繁殖水生植物
【分析】保护水资源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
【解答】解:A、生活废水中含有有害物质,直接向河水中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不合题意;
B、及时清理河道垃圾可以防止水体污染,符合题意;
C、大量抽取地下水作工业用水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不合题意;
D、过度繁殖水生植物会造成水体污染,不合题意。
故选:B。
【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要理解和熟记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方法,以及与之相关知识等。
2.(2024•内江)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体保护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A.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
B.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C.排放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
D.对水源地的水体进行严格保护
【分析】根据保护水资源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能减少水体污染,故选项有关水体保护的措施正确。
B、合理使用化肥、农药,能减少水体污染,故选项有关水体保护的措施正确。
C、排放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会造成水体污染,故选项有关水体保护的措施错误。
D、对水源地的水体进行严格保护,有利于保护水资源,故选项有关水体保护的措施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保护水资源的措施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2024•长春)2024年5月,长春市被选为全国深化气候适应型建设试点城市。为进一步改善长春市的人居环境,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倡导绿色生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B.减少污染排放:加大污水处理力度
C.开发国土空间:大量砍伐树木建立工厂
D.关注生态文明:宣传并推进垃圾分类
【分析】根据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来分析。
【解答】解:A、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既可以节约化石能源,又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不合题意;
B、加大污水处理力度可以防止水体污染,有利于水资源的保护,不合题意;
C、大量砍伐树木建立工厂会造成环境的破坏,不利于环境保护,符合题意;
D、宣传并推进垃圾分类既能节约资源,又能缓解环境污染,不合题意。
故选:C。
【点评】环境的污染与保护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与之相关的考题就成为中考的热点之一.解答本题关键是看是否改善空气质量。
4.(2024•湖南)湖南大力实施千村美丽示范建设工程。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废旧家俱随意丢弃
B.生活垃圾没有分类处理
C.全面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D.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
【分析】根据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以及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来分析。
【解答】解:A、废旧家俱随意丢弃既造成浪费,又会造成环境污染,选项做法不合理;
B、生活垃圾没有分类处理既造成资源的浪费,又会加重环境污染,选项做法不合理;
C、为防止环境污染要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但不能禁止使用,选项做法不合理;
D、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既能节约化石能源,又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缓解环境污染,选项做法合理。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以及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等,难度不大。
5.(2024•安徽)加快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建设美丽中国。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防止水体污染
B.推广新能源汽车,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C.发展废旧电池回收技术,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D.提升石油化工水平,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分析】根据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建设美丽中国,要减少污染、保护环境,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化肥和农药在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是不现实的,要合理使用,故选项说法错误。
B、推广新能源汽车,能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故选项说法正确。
C、发展废旧电池回收技术,促进资源循环利用,能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故选项说法正确。
D、提升石油化工水平,实现绿色低碳转型,能减少污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措施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2024•南充)嘉陵江是南充的母亲河。为保护其流域生态环境,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B.垃圾秸秆就地焚烧
C.倡导使用无磷洗衣粉
D.工业废水净化达标后排放
【分析】根据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以及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来分析。
【解答】解:A、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可以防止水体污染,选项措施合理,不合题意;
B、垃圾秸秆就地焚烧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和有害气体,加重空气污染,选项措施不合理,符合题意;
C、使用无磷洗衣粉可以防止水体污染,选项措施合理,不合题意;
D、工业废水净化达标后排放可以防止水体污染,选项措施合理,不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以及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等,难度不大。
7.(2024•泸州)在《关于公布四川省水利厅2023年度四川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结果的公告》中,泸州被评为优秀。下列做法符合水资源保护的是( )
A.废旧电池深埋地下处理
B.生活中的垃圾分类回收处理
C.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江河
D.过度施用化肥使水体富营养化
【分析】保护水资源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
【解答】解:A、废旧电池深埋地下处理会造成土壤污染、地下水污染,不利于水资源的保护,不合题意;
B、生活中的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既能节约资源,又能减少环境污染,符合题意;
C、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江河会造成水体污染,不利于水资源的保护,不合题意;
D、过度施用化肥使水体富营养化,不利于水资源的保护,不合题意。
故选:B。
【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要理解和熟记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方法,以及与之相关知识等。
8.(2024•广安)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下列做法符合该理念的是( )
A.经常使用一次性木质餐筷
B.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C.合理开发使用新能源
D.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分析】根据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以及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来分析。
【解答】解:A、经常使用一次性木质餐筷就需要大量砍伐树木,破坏生态环境,不合题意;
B、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不合题意;
C、合理开发使用新能源既能节约化石能源,又能减少环境污染,符合题意;
D、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会造成土壤污染、水体污染,不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与环境污染有关的问题,体现了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的理念,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9.(2024•重庆)“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重庆,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是习总书记对重庆的嘱托。下列措施与此不相符的是( )
A.开发新技术新能源B.继续推进长江禁渔
C.合理施用农药化肥D.生活垃圾露天焚烧
【分析】根据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以及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来分析。
【解答】解:A、开发新技术新能源可以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不合题意;
B、继续推进长江禁渔有利于保护长江的生态平衡,有利于环境保护,不合题意;
C、合理使用化肥可以减少水体污染、土壤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不合题意;
D、生活垃圾露天焚烧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和有害气体,加重空气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关于“三废”的处理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化学上提倡绿色化学工艺,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
10.(2024•内蒙古)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净水过程中明矾起消毒杀菌作用
B.天然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后得到的水是混合物
C.工业废水经处理符合排放标准后排放
D.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分析】A、根据明矾在净水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水的净化原理,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防止水体污染的措施,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硬水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明矾能对悬浮杂质进行吸附,使悬浮杂质沉降,不能起消毒杀菌作用,故选项说法错误。
B、天然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后得到的水,仍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等,是混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C、工业废水经处理符合排放标准后排放,能防止水体污染,故选项说法正确。
D、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水的净化原理、硬水的特征、防止水体污染的措施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2024•潍坊)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对水的认识错误的是( )
A.明矾可用于吸附水中悬浮杂质
B.活性炭用于自来水杀菌消毒
C.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保护水体环境
D.实施雨污分流,改善城市环境
【分析】A、根据明矾在净水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保护水体环境的措施,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减少水体污染的措施,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明矾能对悬浮杂质进行吸附,使悬浮杂质沉降,故选项说法正确。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有异味的物质,不能杀菌消毒,故选项说法错误。
C、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对水体会产生污染,减少水污染要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故选项说法正确。
D、实施雨污分流,可以减少污染,改善城市环境,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水的净化原理、减少水体污染的措施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2024•自贡)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M、N气体体积比为1:2
B.点燃N气体产生淡蓝色火焰
C.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分析】根据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的气体体积多,是氢气;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是氧气;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2:1,可简记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的气体体积多,是氢气;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是氧气;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2:1,则M、N气体体积比为2:1,故选项说法错误。
B、N气体是氧气,N气体能支持燃烧,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
C、微观上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氢分子是由氢原子构成的,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氧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的,电解水实验说明了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水中不含氢分子和氧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电解水的实验现象、结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2024•宁夏)下列有关水的组成和构成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D.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
【分析】根据水的组成和微观构成,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不含氢气和氧气,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D、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水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2024•辽宁)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业废水无需处理即可排放
B.海水经滤纸过滤后可得到淡水
C.自来水的生产过程包括蒸馏
D.水是生命体生存所必需的物质
【分析】A、根据工业废水中含有有毒、有害物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过滤只能除去水的难溶性杂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自来水的净水过程,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水的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工业废水中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工业废水需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否则会污染水资源,故选项说法错误。
B、过滤只能除去水的难溶性杂质,海水经滤纸过滤后不能得到淡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C、自来水的生产过程包括沉淀、过滤、吸附、消毒,不包括蒸馏,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生命活动离不开水,水是生命体生存所必需的物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自来水的净水过程、水体的污染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2024•牡丹江)“生命吸管”可以解决野外极限环境中的饮水问题。“生命吸管”中没有用到的净水方法是( )
A.过滤B.吸附C.消毒D.蒸馏
【分析】根据“生命吸管”中用到的净水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Uf超滤膜可起着过滤的作用,故选项错误。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故选项错误。
C、抗菌球起着消毒的作用,故选项错误。
D、蒸馏是通过加热汽化的方法而将物质分离的一种方法,是利用物质的沸点不同,通过加热的方法,使低沸点物质先蒸发,再冷凝而得以分离的一种实验操作,“生命吸管”中没有用到的净水方法是蒸馏,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水的净化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6.(2024•河南)电解水的简易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管中的电极连接的是电源正极
B.乙管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该实验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8
D.该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分析】根据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的气体体积多,是氢气;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是氧气;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2:1,可简记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由电解水实验结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可知,甲管中的电极连接的是电源负极,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电解水实验结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可知,乙管中的气体是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电解水时正负极产生气体分别是氧气、氢气,由质量守恒定律,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来自于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8,则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8,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电解水的实验现象、结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7.(2024•兰州)下列有关水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
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D.水的沸腾属于物理变化
【分析】A、根据常见的溶剂,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结论,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C、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取样,分别加入等量肥皂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水的沸腾,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电解水的实验结论、常用的溶剂、硬水和软水的鉴别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8.(2024•长沙)今年5月1日,我国首部《节约用水条例》正式施行。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园林浇灌采用大水漫灌
B.洗手接洗手液时不关水龙头
C.工业用水不重复利用
D.家庭使用节水器具,如节水型洗衣机
【分析】根据节约用水的做法来分析。
【解答】解:A、园林浇灌采用大水漫灌会造成水的浪费,不合题意;
B、洗手接洗手液时不关水龙头会造成水的浪费,不合题意;
C、工业用水不重复利用会造成水的浪费,不合题意;
D、家庭使用节水器具,如节水型洗衣机可以节约用水,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要理解和熟记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方法,以及与之相关知识等。
19.(2024•广西)家用净水器经常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其净水方法是( )
A.过滤B.蒸馏C.沉降D.吸附
【分析】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色素、异味等。
【解答】解: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色素、异味等,家用净水器经常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其净水方法是吸附。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0.(2024•云南)某同学自制的简易净水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活性炭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B.该装置可除去泥沙等难溶性杂质
C.该装置净水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
D.河水经该装置净化后仍是混合物
【分析】A、活性炭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B、该装置可除去泥沙等难溶性杂质。
C、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D、混合物是含有多种物质的物质。
【解答】解:A、活性炭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该选项正确。
B、该装置可除去泥沙等难溶性杂质,该选项正确。
C、该装置净水过程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该选项不正确。
D、河水经该装置净化后仍是混合物,是因为该装置不能除去溶于水的无机盐等物质,该选项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填空题(共6小题)
21.(2024•临夏州)空间站中水是无比珍贵的,废水会被收集起来,进入污水净化系统,净化后再进行蒸馏,然后进行电解制氧,从而实现水的循环使用。
(1)在污水净化系统中,有一层特殊的薄膜可以除去废水中大分子杂质,与实验室常用的 过滤 操作原理相同。
(2)如图所示为太空模拟电解水装置,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H2↑+O2↑ 。该过程的能量转化形式为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
(3)自然界天然水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水蒸发为水蒸气,其体积变大。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原因是 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
【分析】(1)根据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来分析;
(2)根据电解水的原理以及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来分析;
(3)根据分子的性质来分析。
【解答】解:(1)在污水净化系统中,有一层特殊的薄膜可以除去废水中大分子杂质,与实验室常用的过滤操作原理相同;故答案为:过滤;
(2)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该过程的能量转化形式为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答案为:2H2O2H2↑+O2↑;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3)分子间存在着间隔,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因此水蒸发为水蒸气,其体积变大;故答案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离混合物的方法、电解水的知识、分子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2.(2024•常州)兴趣小组取京杭大运河水样进行净化实验。
(1)设计:运河水中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以及色素、异味、矿物质、微生物等。
①可以通过 过滤 (填操作名称)去除泥沙等不溶性杂质。
②图为活性炭吸附后的微观图示,活性炭具有 疏松多孔 结构,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分子。
(2)净化:将饮用水瓶和纱布、活性炭等组合成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水的净化。其中,装置制作较合理的是 A (选填“A”或“B”)。通过该装置净化后的水 不宜 (选填“适宜”或“不宜”)直接饮用。
(3)总结:
①混合物分离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是(将序号排序) acb 。
a.分析混合物成分
b.找到分离方法
c.寻找成分性质差异
②自制净水器净水材料的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写一条) 耐用性(合理即可) 。
【分析】(1)根据过滤可以除去不溶性杂质,活性炭具有结构疏松多孔结构,进行分析。
(2)根据用小砾石除去较大的颗粒,再用石英砂除去较小的颗粒,再用活性炭除去色素和异味,净化后的水还含有可溶性杂质、细菌进行分析。
(3)根据分离混合物的一般思路,自制净水器净水材料的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进行分析。
【解答】解:(1)①过滤可以除去不溶性杂质,可以通过过滤去除泥沙等不溶性杂质。
②活性炭具有结构疏松多孔结构,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分子;
(2)按由上到下的顺序排列应该是:用小砾石除去较大的颗粒,再用石英砂除去较小的颗粒,再用活性炭除去色素和异味,最后是蓬松棉,起支撑作用,故装置制作较合理的是A;通过该装置净化后的水还含有可溶性杂质、细菌和微生物,不适宜直接饮用;
(3)①分离混合物的一般思路:首先分析混合物的组成成分,然后利用各成分性质的差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分离,故正确顺序为acb;
②自制净水器净水材料的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过滤技术、材料的质量和耐用性以及环保无毒等(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过滤;疏松多孔;
(2)A;不宜;
(3)acb;耐用性(合理即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简易净水器的构成及净水原理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23.(2024•天津)2024年“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
(1)下列做法符合“中国水周”活动主题的是 B (填序号)。
A.实验室中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B.农业上以喷灌或滴灌形式浇灌
(2)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示意图。
①在电解器玻璃管中加满水。通电,观察到玻璃管中有气泡冒出,一段时间后,a、b管内气体体积比约为 2:1 。
②切断电源,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检验两个玻璃管中的气体,观察到 b (填“a”或“b”)中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
③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2H2O2H2↑+O2↑ 。
(3)某新能源汽车以氢气为燃料,使用1kg氢气平均可行驶150km。若通过电解水产生氢气,54kg水分解产生的氢气理论上可供这辆汽车行驶 900 km。
【分析】(1)A、根据实验室中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会造成水体污染来分析;
B、根据农业上以喷灌或滴灌形式浇灌,可以节约水资源来分析;
(2)根据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来分析;
(3)根据水的质量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来分析。
【解答】解:(1)A、实验室中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会造成水体污染,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农业上以喷灌或滴灌形式浇灌,可以节约水资源,故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B。
(2)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
①在电解器玻璃管中加满水。通电,观察到玻璃管中有气泡冒出,由图可知,一段时间后,a、b管内气体体积比约为2:1。
②切断电源,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检验两个玻璃管中的气体,a中产生的是氢气,b中产生的是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观察到b中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
③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3)设54kg水分解产生的氢气质量为x。
2H2O2H2↑+O2↑
36 4
54kg x
x=6kg
即54kg水分解产生氢气的质量为6kg,所以理论上可供这辆汽车行驶:150km×=900km。
故答案为:
(1)B;
(2)①2:1;
②b;
③2H2O2H2↑+O2↑;
(3)90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电解水实验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难度不大,根据所学知识,结合题中信息,认真分析即可解答。
24.(2024•新疆)化学既要从宏观层面研究物质,又要从微观层面探析本质。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宏观角度辨识水的组成
在电解水实验中,两个电极上都会产生气泡。如图1所示,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1:2 ,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说明是氧气,经验证负极产生的气体为氢气。此实验可证明水是由 氢元素和氧元素 组成的。
(2)微观角度探析水的分解
由图2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H2↑+O2↑ 。反应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氢原子和氧原子 。根据水分子的示意图可知,一个水分子由 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 构成。
【分析】(1)根据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氧一氢二”,氧气具有助燃性,以及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来分析;
(2)根据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以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来分析。
【解答】解:(1)宏观角度辨识水的组成
在电解水实验中,两个电极上都会产生气泡,“正氧负氢、氧一氢二”。如图1所示,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经验证负极产生的气体为氢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则此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微观角度探析水的分解
由图2可知,两个水分子分解生成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则反应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根据水分子的示意图可知,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故答案为:
(1)1:2;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氢元素和氧元素;
(2)2H2O2H2↑+O2↑;氢原子和氧原子;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电解水实验,难度不大,根据所学知识,结合题中信息,认真分析即可解答。
25.(2024•四川)凉山是一块绿水青山的宝地。近年来,全州各级党政部门坚决扛牢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1)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 (填选项序号)。
A.CO2
B.NO2
C.SO2
D.CO
(2)水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在生活中通过 煮沸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分析】(1)根据空气污染物进行分析。
(2)根据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受热易分解生成不溶性钙、镁化合物进行分析。
【解答】解:(1)A、CO2是空气的成分,无毒,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符合题意;
B、NO2会与水反应产生硝酸,因而会导致酸雨而污染大气,属于空气污染物,不符合题意;
C、SO2是有毒气体,在空气中易形成酸雨,属于空气污染物,不符合题意;
D、CO有毒,属于空气污染物,不符合题意;
(2)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受热易分解生成不溶性钙、镁化合物,所以在生活中可通过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故答案为:(1)A;
(2)煮沸。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硬水与软水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26.(2024•遂宁)能源、环境、材料、健康已成为人类日益关注的问题,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水是生态之基、生产之要、生命之源。
①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生理盐水(0.9%的氯化钠溶液)可用于医疗注射。生理盐水中主要含有的阴离子是 Cl﹣ (用化学用语表示);
②目前很多场所选择使用直饮水,某品牌直饮机工作流程如图所示:
利用炭罐中活性炭颗粒的 吸附 性除去自来水中的色素和异味等;直饮机使用方便,只要将其与自来水管对接,截留清除水中的有害物质(如细菌,微生物等)便能得到直饮水,直饮水属于 混合物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2023年5月28日,我国自行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成功完成首次商业载客飞行。
①“C919”机身采用了第三代铝锂合金,铝锂合金属于 金属材料 (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
②为了身体健康,我们必须均衡膳食。本次航班为旅客提供了一款名为“五福临门”的餐食,其中有腊味煲仔饭、三色水果拼盘、牛奶,在上述列举的餐食中,旅客可从 牛奶 中摄入更多蛋白质。
(3)2023年9月23日晚,杭州亚运会开幕式隆重举行。“绿色、智能、节俭、文明”是杭州亚运会的办会理念。
①点火仪式诠释了“绿色亚运”理念,主火炬塔首次使用了废碳再生的绿色燃料——甲醇(CH3OH)。甲醇是利用工业尾气中排放的废弃二氧化碳以及焦炉气中的氢气合成。合成甲醇的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填字母);
A.甲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该反应实现了二氧化碳的再生利用
D.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②在生活中,我们也应秉持杭州亚运会的办会理念。请你写出一个在生活中贯彻“低碳生活”理念的具体做法 随手关灯(合理即可) (答案合理即可)。
(4)2024年5月1日8时许,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从上海江南造船厂码头解缆起航,赴相关海域开展首次航行试验。建造航母需大量钢材,在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来炼铁,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3CO2Fe+3CO2 ;航母外壳用涂料覆盖可有效防止钢铁锈蚀,其原理是 涂料能隔绝氧气和水 。
【分析】(1)根据离子符号的写法、净化水的方法与原理来分析;
(2)根据材料的分类以及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来分析;
(3)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的信息、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基本反应类型的判断方法、符合“低碳”理念的做法来分析;
(4)根据炼铁的原理、防锈的措施与原理来分析。
【解答】解:(1)①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其中的阴离子是氯离子,氯离子的符号为Cl﹣;故答案为:Cl﹣;
②利用炭罐中活性炭颗粒的吸附性除去自来水中的色素和异味等;直饮水中还含有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故答案为:吸附;混合物;
(2)①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因此铝锂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答案为:金属材料;
②腊味煲仔饭富含糖类,三色水果拼盘富含维生素,牛奶富含蛋白质;故答案为:牛奶;
(3)①由微观示意图得知,该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气在纳米纤维和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和水,化学方程式为:3H2+CO2CH3OH+H2O。
A.甲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7.5%,选项说法错误;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3:1,选项说法错误;
C.该反应实现了二氧化碳的再生利用,选项说法正确;
D.该反应的反应物为单质和化合物,因此该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选项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
②在生活中贯彻“低碳生活”理念的具体做法随手关灯、绿色出行等;故答案为:随手关灯(合理即可);
(4)高温条件下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接触,故航母外壳用涂料覆盖可以有效防止钢铁的锈蚀,原因是涂料能隔绝氧气和水;故答案为:Fe2O3+3CO2Fe+3CO2;涂料能隔绝氧气和水。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解答题(共1小题)
27.(2024•齐齐哈尔)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水是人类生命活动最重要的物质之一,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具有重大的意义。
(1)城市污水、工业废水和饮用水在深度净化处理时都要用到活性炭,主要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哪一种性质。
(2)节约用水是保护水资源的一种有效方式,请写出一种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具体做法。
(3)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请你向环保部门提出防治水体污染的一条建议。
【分析】(1)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进行分析。
(2)根据节约用水的具体做法进行分析。
(3)根据)防治水体污染的建议进行分析。
【解答】解:(1)城市污水、工业废水和饮用水在深度净化处理时都要用到活性炭,主要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2)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具体做法有淘米水浇花(合理即可)。
(3)防治水体污染的建议有工业上,通过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农药化肥合理使用;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排放;加强对防治水体污染的宣传;加大对水体污染的管理力度等。
故答案为:(1)吸附性;
(2)淘米水浇花(合理即可);
(3)工业上,通过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4/9/10 15:24:47;用户:组卷22;邮箱:zyb022@xyh.cm;学号:41418985
菁优网APP 菁优网公众号 菁优网小程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06 自然界中的水(教师卷+学生卷)- 2024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06自然界中的水教师卷-2024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docx、专题06自然界中的水学生卷-2024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06 自然界中的水(第01期)(解析版),共4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近年来,我省各地新增许多公园,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在劳动中应用科学知识,生产、生活中常要区分物质,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06 自然界中的水(第01期)(原卷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近年来,我省各地新增许多公园,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在劳动中应用科学知识,生产、生活中常要区分物质,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