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期中、期末测试卷多份(附答案)
山西省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学情评估试卷(附答案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山西省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学情评估试卷(附答案人教版),共11页。
第六章学情评估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如图所示是教室里的无尘粉笔黑板擦,请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对它质量的估测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第1题) A.0.7 gB.7 gC.70 gD.700 g2.下列物体的质量发生了变化的是( )A.被宇航员带上太空的种子 B.一瓶水放在冰箱里结成冰C.一根铁棍被用力折成弧形 D.粗糙铁球被磨成光滑铁球3.对于密度公式ρ=eq \f(m,V)的理解正确的是( )A.同种物质的质量m跟其体积V成正比 B.同种物质的密度ρ跟其质量m成正比C.同种物质的密度ρ跟其体积V成反比 D.同种物质的密度ρ跟其质量m成反比4.篮球变圆后,同学们给篮球持续充气的过程中,篮球内气体的质量与密度的变化情况是( )A.质量不变,密度增大 B.质量增大,密度不变C.质量增大,密度增大 D.质量增大,密度减小5.一个瓶子最多能装下500 g水,则这个瓶子不能装下500 g的下列哪种物质(已知ρ水银>ρ硫酸>ρ海水>ρ水>ρ汽油)( )A.硫酸 B.海水 C.汽油 D.水银6.将质量相等的实心铁块、铝块、铜块(已知三者中铜的密度最大,铝的密度最小)分别制作成体积相同的空心球,则空心部分体积最大的是( )A.铜球 B.铝球 C.铁球 D.一样大7.学习小组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实验中,根据所测质量和体积,绘制如图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 )(第7题) A.同体积的甲、乙两种物质,甲的质量小B.同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乙的体积小C.甲物质的密度比乙物质的密度大D.乙物质的密度比甲物质的密度大8.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发生火灾时人应贴近地面离开,是因为燃烧后产生的高温有毒气体密度较小B.将橡皮膜封口的空锥形瓶放入热水中,橡皮膜向外凸起,瓶内气体密度不变C.拍摄影视剧山体坍塌画面时,一般选用密度较小的泡沫假山,这样不会砸伤演员D.坚若磐石的机床底座常采用比较坚固且密度大的材料制成9.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沙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了几组数据并绘出了m-V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9题)A.该液体密度为2 g/cm3 B.该液体密度为1.2 g/cm3C.烧杯质量为20 g D.60 cm3的该液体质量为60 g10.继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我国计划在2028年发射下一个火星探测器。火星是太阳系的第四颗行星,体积大约是地球的eq \f(1,7),质量大约是地球的eq \f(1,10),火星地表附近的大气密度大约只有地球地表附近大气密度的1%(地球地表附近大气密度约为1.29 kg/m3)、地表温度最低可达-14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火星的密度大约是地球密度的eq \f(1,70)B.火星地表附近1 m3体积的大气质量约为12.9 gC.登陆火星后,火星探测器的质量大约是地球上质量的eq \f(1,10)D.登陆火星后,地表温度降低时,组成火星探测器的材料密度变小二、实验探究题(本题共5小题,11~14小题每空1分,15小题5分,共22分)11.下面三图是使用托盘天平时的实验情景:(第11题)(1)请你指出图甲中存在的两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纠正错误后,进行正确测量,逐渐添加砝码,当添加一个最小的砝码时,发现天平指针指向如图乙所示位置(偏向右侧),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________g。12.原平酥梨汁多甘甜,果核小,肉质细脆。小珊想在实验室里测量酥梨的密度,但由于梨太大,不能直接放入量筒中,她决定切一小块进行测量。(第12题)(1)小珊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后,将游码归零,发现指针指示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填“左”或“右”)端移动,使横梁水平平衡。(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梨块的质量,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梨块的质量为________g。(3)用图丙所示的排水法测出小梨块的体积为________cm3。(4)该酥梨的密度为________g/cm3。(结果保留两位小数)13.山西进入十二月之后,多地降下大雪,小阳想测量积雪密度,于是找来天平和量筒,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第13题)(1)此实验的测量原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取两只质量相同的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两个托盘中,在左盘烧杯中加入适量积雪,向右盘加砝码并移动游码,天平平衡时右盘内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积雪的质量为________g。(3)将称取的积雪全部倒入量筒,轻摇量筒使其表面平整后如图丙,计算得到积雪的密度为__________kg/m3。(4)小阳发现测积雪体积时,量筒中有部分积雪已熔化,这会导致测得的积雪密度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5)小雨只用量筒也测出了积雪的密度。她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积雪,读出体积为V1,待量筒中的积雪全部熔化成水后,读出水的体积为V2。小雨测得的积雪密度为____________(用V1、V2和ρ水表示)。14.小明用天平、量筒和水等器材测干燥软木塞(具有吸水性)的密度时,进行了下列操作:①用调好的天平测出软木塞的质量m1=6 g;②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V1=370 cm3;③用细铁丝将软木塞浸没在装有水的量筒中,过段时间软木塞不再吸水后,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V2=400 cm3。(第14题)(1)小明用表达式ρ=eq \f(m1,V2-V1)算出了干燥软木塞的密度,请分析小明的测量值结果会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同组的小红认为只需将吸满水的软木塞从量筒中取出,直接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其质量m2即可较准确地测出干燥软木塞的密度。若测量吸满水的软木塞质量时天平如图所示,则m2=______g。算出干燥软木塞的密度是________g/cm3。15.围棋始于“五帝”之一的尧帝,已有4 000多年的历史。棋中包罗万象,将科学、艺术、竞技三者融为一体,逐渐发展成了一种国际性的文化竞技活动。小明是围棋爱好者,如图所示是某种棋子的原石。小明想通过测量密度来鉴别它的材质。请你帮小明设计一个实验方案。 (第15题)(1)实验器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原石密度的表达式:ρ=____________。三、综合应用题(本题共7小题,16~19小题每空3分,20小题4分,21小题10分,22小题10分,共48分)16.根据表格提供的信息判断:若铝、铁、铜、银四种金属的质量相同,则体积最大的是________;某实心工艺品的质量为18.9 g,体积为1.8 cm3,它可能是由金属________制成的。17.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2∶3,体积之比为2∶1,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为________;若将甲截去一半,乙截去eq \f(1,3),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为________。18.小明写的科幻小说中有一个神奇的道具,这个道具可以任意改变物体的体积。若小明用这个道具将放在桌面上的物体放大,这个物体的质量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请你从物理学的角度展开想象,物体被放大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有____________(举一例即可)。1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水在0~4 ℃之间具有反膨胀特性——“热缩冷胀”。4 ℃时,水的密度最大(1.0 g/cm3),当降到0 ℃继续放热时,结成冰的体积比4 ℃时水的体积要大10%左右。温度再降低,冰的体积几乎不再变化。当从4 ℃吸热升温时,它的体积也要增大一点。新鲜豆腐的内部有无数的小孔,这些小孔大小不一,有的互相连通,这些小孔里面都充满了水分。当豆腐的温度降到0 ℃以下继续放热时,里面的水结成冰,原来的小孔便被冰撑大了。等到冰化成水从豆腐里跑掉以后,就留下了数不清的海绵状孔洞,这就是冻豆腐的形成过程,冻豆腐里的海绵状组织能充分吸收汤汁的美味。豆腐经过冷冻,能产生一种酸性物质,这种酸性物质能破坏人体的脂肪,如能经常吃冻豆腐,有利于脂肪排泄,使体内积蓄的脂肪不断减少。 (第19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A.经常吃冻豆腐有利于减肥B.新鲜豆腐的内部无数的小孔里充满了液态的水C.将空瓶子在4 ℃时装满水,拧紧瓶盖后存放在冰箱里最安全,没有胀破的危险D.冻豆腐里的海绵状组织可以吸收汤汁的美味(2)将新鲜豆腐切成方块进行冷冻后,取出来观察其形状,与下面最相符的是________。20.“不是北极去不起,而是大同更有性价比”,2023年12月20日,大同气温首次突破-33 ℃,比北极-23 ℃还要冷,好在我们有完善的供暖系统来抵御极寒天气。细心的小华发现:无论是地暖还是暖气片,都安装在房间偏下的位置;而夏天制冷的空调却挂在房间上方,请你用所学知识帮他解释这一现象。21.用空瓶可以测未知液体的密度。一空瓶质量为200 g,装满水后瓶与水的总质量为700 g,水的密度为1 g/cm3。在空瓶中装满待测液体,瓶与待测液体的总质量为600 g。求:(1)瓶子的容积。(2)待测液体的质量。(3)待测液体的密度。22.妈妈购买了一件工艺品(如图所示),但疑惑是不是纯铜制作,小明想到了学过的密度的知识,经妈妈同意后他测出了这件工艺品的质量为178 g,体积为40 cm3,查资料得知纯铜的密度ρ铜=8.9×103 kg/m3。(1)请你按照小明测量的数据,计算这件工艺品的密度。(2)小明仔细检查,发现工艺品底部有一个很小的孔,猜想内部可能是空心的,于是用注射器往内部注了20 mL水,刚好注满,通过计算判断工艺品是不是纯铜的。(第22题)答案一、1.C 2.D 3.A 4.C 5.C 6.A 7.C 8.B9.D 点拨:该液体密度ρ=eq \f(m,V)=eq \f(60 g-20 g,50 cm3-10 cm3)=1 g/cm3,故AB错误;10 cm3的该液体质量m1=ρV1=1 g/cm3×10 cm3=10 g,烧杯质量m杯=m总-m1=20 g-10 g=10 g,故C错误;60 cm3的该液体质量m′=ρV′=1 g/cm3×60 cm3=60 g,故D正确。10.B 点拨:火星的密度ρ=eq \f(m,V)=eq \f(\f(1,10)m地球,\f(1,7)V地球)=0.7ρ地球,故A错误;由ρ=eq \f(m,V)得,火星地表附近1 m3体积的大气质量约为m火星=1%m地球=1%ρ地球V地球=1%×1.29 kg/m3×1 m3=0.012 9 kg=12.9 g,故B正确;质量与地理位置无关,登陆火星后,火星探测器的质量与地球上质量相同,故C错误;登陆火星后,地表温度降低时,由于热胀冷缩,组成火星探测器的材料体积变小,而质量不变,密度变大,故D错误。故选B。二、11.(1)用手拿砝码;物体与砝码放错了位置(2)去掉最小的砝码,向右移动游码直至天平平衡(3)52.412.(1)右 (2)17.4 (3)16 (4)1.0913.(1)ρ=eq \f(m,V) (2)14 (3)0.175×103(4)偏大 (5)eq \f(ρ水V2,V1)点拨:(4)小阳发现测积雪体积时,量筒中有部分积雪已熔化,质量不变,体积变小,根据密度公式知,这会导致测得的积雪密度偏大;(5)积雪熔化,质量不变,m积雪=m水=ρ水V2,积雪的密度ρ′=eq \f(m积雪,V1)=eq \f(ρ水V2,V1)。14.(1)偏大;软木塞吸水使量筒液面下降,体积偏小(2)16;0.15点拨:(1)软木塞吸水后使量筒液面下降,体积偏小,由ρ=eq \f(m,V)可知,干燥软木塞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2)由图知,软木塞与水的总质量m2=10 g+5 g+1 g=16 g;量筒中排开水的体积V排=V2-V1=400 cm3-370 cm3=30 cm3,软木塞吸走水的质量m吸=m2-m1=16 g-6 g=10 g,由ρ=eq \f(m,V)可得,软木塞吸走水的体积V吸=eq \f(m吸,ρ水)=eq \f(10 g,1 g/cm3)=10 cm3,软木塞的体积V木=V排+V吸=30 cm3+10 cm3=40 cm3,干燥软木塞的密度ρ=eq \f(m1,V木)=eq \f(6 g,40 cm3)=0.15 g/cm3。 15.(1)天平(含砝码)、量筒、水、烧杯、细线、待测原石(2)①用调好的天平测量出原石的质量为m;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为V1;③用细线系住原石缓慢浸没于量筒的水中,记下水和原石的总体积为V2 (3)eq \f(m,V2-V1)三、16.铝;银 17.1∶3;1∶3 18.不变;密度变小19.(1)C (2)C20.答:由ρ=eq \f(m,V)可知,一定质量的空气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减小,向上运动,而冷空气密度大,向下运动,房间内空气形成对流,使房间很快热了起来,因此暖气要安装在房间偏下的位置;同理,空调安装在房间上方有利于更快地使室内温度降低。21.解:(1)由题意可知水的质量m水=m2-m1=700 g-200 g=500 g,水的密度为1 g/cm3,则这些水的体积V水=eq \f(m水,ρ水)=eq \f(500 g,1 g/cm3)=500 cm3=500 mL,瓶子的容积V容=V水=500 mL。(2)由题意可知,待测液体的质量m液=m3-m1=600 g-200 g=400 g。(3)由(1)可知,瓶子的容积为500 mL,在空瓶中装满待测液体,则这些液体的体积V液=V容=500 mL=500 cm3,由(2)可知,m液=400 g,由密度公式可知,待测液体的密度ρ液=eq \f(m液,V液)=eq \f(400 g,500 cm3)=0.8 g/cm3=0.8×103 kg/m3。22.解:(1)这件工艺品的密度ρ=eq \f(m,V)=eq \f(178 g,40 cm3)=4.45 g/cm3=4.45×103 kg/m3。(2)工艺品空心部分体积V空=V水=20 mL=20 cm3,则制作该工艺品材料的体积V材料=V-V空=40 cm3-20 cm3=20 cm3,该工艺品材料的密度ρ材料=eq \f(m,V材料)=eq \f(178 g,20 cm3)=8.9 g/cm3=8.9×103 kg/m3=ρ铜,所以工艺品是纯铜的。题序12345678910答案物质密度/(kg·m-3)物质密度/(kg·m-3)铝2.7×103铁7.9×103银10.5×103铜8.9×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