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6课《诫子书》练习题(含答案)第1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6课《诫子书》练习题(含答案)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七年级上册诫子书复习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七年级上册诫子书复习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夫君子之行( ) (2)淫慢则不能励精( )( )
    (3)险躁则不能治性( ) (4)悲守穷庐(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非淡薄无以明志 B、非宁静无以至远
    C、淫慢则不能厉精 D、险躁则不能治性
    3.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1)静以修身( ) (2)俭以养德( )
    (4)非淡泊无以明志( ) (4)非宁静无以致远( )
    (5)淫慢则不能励精( ) (6)险躁则不能治性( )
    3.(1)屏除杂念和干扰,安静专一。(2)连词,表示承接(3)内心恬淡,不热衷名利(4)实现远大目标(5)放纵(6)轻薄无常
    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夫/君子/之行
    B.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C.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D.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5.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年与时驰 译文:年龄随同时光而逝去。
    B.意与日去 译文: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
    C.多不接世 译文:对社会没有任何的贡献。
    D.将复何及 译文:又怎么来不及!
    6.对这篇短文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他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B.“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
    7.按要求默写。
    (1)文中忠告儿子宁静才能够修养身心、静思反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强调苦学、立志、成才三者之间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反映诸葛亮静观万物、静心思考和冷静处世的思想及心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常被人们引作“志当存高远”的两句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出自本文的成语有:__________。
    8.学了《诫子书》一文后,班里开展“千古名相诸葛亮”综合性学习活动,让我们一起来参加吧!
    (1)诸葛亮在我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有关他的传说、故事、成语、俗语很多,如:三顾茅庐、隆中对策等。请分别写出一个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和故事。(不能重复)
    (2)成都武侯祠有一副歌颂诸葛亮的对联,上联是“两表酬三顾”,请找出下联( )
    A.千古仰威仪 B.功定属元勋
    C.宁静而致远 D.一对足千秋
    (3)请以“我也说说诸葛亮”为话题写一段话。(100字左右)
    阅读理解
    (一)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练习。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诫子书 ( ) ②淫慢则不能励精 ( )
    ③年与时驰 ( ) ④非志无以成学 (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②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1、下面对这篇文章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他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B、“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
    12、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13、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二)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非淡泊无以明志
    (2)非学无以广才
    (3)蒙辞以军中多务
    (4)即更刮目相待
    15.仔细阅读《孙权劝学》一文,说说孙权是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
    16.读了甲、乙两文后,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请就其中一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李存审戒子
    李存审①出于寒微,尝戒诸子曰:“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四十年间,位极将相。其间出万死获一生者非一,破骨出镞②者凡百余。”因授以所出镞,命藏之,曰:“尔曹③生于膏梁④,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
    ①李存审:五代时后唐的大将。②镞(zú):箭头。③尔曹:你们。④膏梁:膏,肥肉。梁,精米。表示精美的膳食。
    17.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
    (1)李存审出于寒微( )
    (2)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 )
    (3)位极将相( )
    (4)破骨出镞者凡百余( )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因授以所出镞,命藏之。
    19.李存审“位极将相”之前有怎样的经历?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20.有人为子孙留下丰厚家财,李存审却把自己身上所中的百余箭头留给孩子。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四)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诫外甥
    诸葛亮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 eq \\ac(○,1),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 eq \\ac(○,2),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 eq \\ac(○,3),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 eq \\ac(○,4)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注】①凝滞:指郁结在胸中的俗念。②细碎:琐碎的杂念。③淹留:德才不显于世。④窜伏:埋没之意。
    21.出自本文的一句名言是____________,请再写出诸葛亮的一句名言:_______________。
    2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夫志当存高远( )
    (2)使庶几之志( )
    (3)广咨问,除嫌吝( )
    (4)若志不强毅( )
    2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
    (2)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
    24.读完本文后,你得到哪些教益?
    三、写作
    25.凭空想象不可取,纸上谈兵往往荒谬可笑,看来还是实践出真知。你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事例,写一些吧。(300字左右)
    答案
    (1)fú(2)yín lì(3)zà(4)lú 2.D
    3.(1)屏除杂念和干扰,安静专一。(2)连词,表示承接(3)内心恬淡,不热衷名利(4)实现远大目标(5)放纵(6)轻薄无常 4.C 5.D 6.D
    7.(1)静以修身 非宁静无以致远 学须静也
    (2)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
    (3)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4)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5)淡泊明志
    8.(1)成语示例:鞠躬尽瘁、妄自菲薄、亲贤远佞。
    故事示例:草船借箭、七擒孟获、三气周瑜、空城计、借东风、白帝城托孤、舌战群儒、挥泪斩马谡等。
    (2)D
    (3)示例:我眼中的诸葛亮是一位十分了不起的人物,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位足智多谋的军事天才。“火烧博望坡”“草船借箭”“空城计”等,充分显示出他的大智大勇。此外,他的赤胆忠心更是令我万分敬仰。
    9、①告诫 ②振奋,振作 ③消失,逝去 ④立志
    10、①过度懒惰就不能振奋精神,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②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到那时)守在自家的破房子里悲伤叹息,又怎么来得及。
    11、D
    12、告诫儿子要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并注意珍惜光阴,勉励他刻苦学习。
    13、(示例):人在少年时期应该树立远大的志向,发愤图强,避免老了后悔。
    14.(1)明确、坚定。(2)形容词用作动词,增长。
    (3)推托。(4)另,另外。
    15.用自己读书的体会,现身说法。(意对即可)
    16. 略。(言之成理即可)
    17.(1)贫困;(2)离开;(3)至,到达;(4)剖
    18.于是,他把所取出的箭头拿出给孩子们,令他们收藏起来。
    19.围绕“身经百战,出生入死”回答。
    20.围绕“教育孩子富贵来之不易,需知创业艰难;在安逸的生活中不可丧失斗志,应多多历练,有所作为”回答。
    21.志当存高远;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2.(1)怀有,怀着;(2)接近,近似;(3)嫉妒和贪心;(4)刚强坚毅
    23、(1)在你身上明白地体现出来,使你内心震动、心领神会。(2)虽然也有可能在事业上暂时停步不前,但哪会损毁自己高尚的情趣,又何必担心事业会不成功呢?
    24.示例:从小就应该树立远大的志向,并且矢志不渝地为之拼搏、奋斗,最终将大有作为,否则将一事无成,虚度年华,荒废一生。
    25、略

    相关试卷

    人教部编版(2024)16 诫子书/诸葛亮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16 诫子书/诸葛亮同步测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画横线字注音,解释下列句中画横线的词语,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用课文原句填空,根据例句,在仿句中填空,综合性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16 诫子书/诸葛亮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16 诫子书/诸葛亮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翻译下列句子,下列对这篇短文分析错误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诫子书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诫子书当堂达标检测题,共4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