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课内外延伸阅读练习(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407265/0-17320239331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课内外延伸阅读练习(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407265/0-173202393319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课内外延伸阅读练习(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407265/0-173202393321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课内外延伸阅读练习(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课内外延伸阅读练习(含答案),共14页。
第二单元 课内外延伸阅读 三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课内片段阅读精选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_______________。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_________。1.补全古诗。2.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3.全诗描绘了一幅 (填季节)的山林美景图。主要写了 、 、 、 、 和 六种景物,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动人的山林春色图,前三句为第四句做铺垫B.诗人通过对“寒山”“霜叶”等景物的描写,表现了对秋季到来时的哀伤叹息C.第四句是全诗的中心句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节选)我走在院墙外的水泥道上。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要不是怕上课迟到,我会走得很慢很慢的。6.选文共有( )个自然段。7.“凌乱”在文中的意思是( )A.不规则的排列 B.熨帖地、平展地粘住 C.美观地摆8.选文中多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梧桐树的落叶像 ,棕红色的小雨靴像 。9.下列关于选文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第一自然段展现了门前水泥道的美。B.“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是因为雨后路滑,我怕摔倒。C.“要不是怕上课迟到,我会走得很慢很慢的。”表现了“我”对美丽的水泥道的喜爱和留恋。10.把你喜欢的句子抄在下列横线上。 11.在上学或放学的路上,你有哪些美丽的发现呢?请写下来吧。 阅读秋天的雨(节选)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12.文中像“一座座”这样的词语有 、 。13.文中提到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有哪些?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4.文中画“——”的句子是 句,画“﹏﹏”的句子是 句。15.文中表示颜色很多的词语是 ,它的近义词是 。16.选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用“——”画出来。现代文阅读听听,秋的声音,大树抖抖手臂,“唰唰”,是黄叶道别的话音。听听,秋的声音,蟋蟀振动翅膀,“嚁嚁”,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17.片段主要运用 拟人 的修辞手法,把 、 当成 来写,写出了风摇树枝的动作和树叶落下的声音。18.“道别”的近义词是 。读到这个词语,我仿佛听到黄叶在说:“ 。”19.选段写了秋天里 、 这两种事物发出的声音。找出选段中表示声音的词语,画上“ ”。20.仿照选段的句式,写一写你知道的秋天的声音。听听,秋的声音, 。听听,秋的声音, 。课外延伸阅读精选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老银杏树①在我家的门前,有一棵老银杏树。它高大挺拔,像一个威武的巨人。它度过了漫长的岁月,谁也算不出它的确切年龄。②这棵银杏树的树干笔直笔直的,已长到三层楼那么高了。假如把大地比作一张弓的话,那么这棵银杏树就是一支射向蓝天的长箭。它耸立在一排水杉面前,暴风雨来了,它用那粗壮的身子保护着杉树。任凭风刮雷劈,毫不动摇。它的树枝一律向上伸展,而且互相靠拢,像经过人工修剪似的;又像一个巨人高耸着千百条铁的臂膀,给人以奋发向上的力量。③春天,枝上萌出嫩芽,闪着黄绿的眉眼。微风拂过,眨呀眨地,多像少女那充满活力的妩媚的眼睛。夏天,叶子长成小扇子的模样,绿得似乎一会儿就会滴下油来。到了秋天,叶子变黄了,一阵风吹过,摇一树金片。抬头仰望,就像大地举起了一支饱蘸(zhàn)黄色油彩的大笔,要为蓝天添上一幅美丽的图画。秋风吹得紧了,片片黄叶纷纷扬扬飘落下来,像一只只黄蝴蝶在追逐嬉戏。冬天,落在地面的叶子渐渐地被尘土掩埋,慢慢地化成肥料溶进大地,为来年新叶的生长提供了养料。④银杏树的果实一串串,黄澄澄。它隐藏在稠密的叶子里面,不易被发现,而不像苹果、桃子那样高高地悬挂在枝头,炫耀自己。⑤啊□银杏树□你高大的形象□给人们奋发的力量□你那闪光的品德□给人以深深启迪□银杏树□我赞美你□21.给短文最后一段加上标点。2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弯曲——( ) 矮小——( ) 短暂——( )23.文中第4自然段的 一词是ABB式,请你再写出三个ABB式词语。 24.找出文章的一个比喻句,并抄写下来。 25.全文通过抓住银杏树的 、 、 、 ,赞扬了银杏树 。26.你从银杏树的身上学到了什么?对你今后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启示? 阅读日记,完成练习。9月19日 星期日 晴最近,我发现班级里好多同学都买一种笔帽上带饰品的笔。我也买了一支带卡通人物的笔。刚开始我特别喜欢这支笔,每当写字的时候,那个卡通人物就会在笔杆儿上端左右跳跃。后来我发现这种笔有很大的缺陷。第一,带饰品的笔笔杆儿上端的重量会增加,写字时间长了手会累,特别不舒服。第二,写字时饰品与笔杆儿会发出声音,大家都用这种笔,就会发出很大的声音,会影响他人。看来流行的不一定是实用的,我还是用普通的笔吧。27.这则日记记录的主要内容是( )A.我买了一支带饰品的笔,特别骄傲。B.在使用中,我发现自己买的带饰品的笔有很大缺陷,不如普通的笔。C.我买了一支带饰品的笔,很好看。28.填一填。读了这篇日记,我知道了日记的格式:日记要在第一行居中位置写上 。日记正文的格式和习作一样,每个自然段前面要 。29.下列关于日记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日记内容必须真实,可以把当天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特别是自己做过的有意义的事情记下来。B.可以写一景、一物、一人、一事,也可以写一些感想。C.小明把早晨几点钟起床,几点刷牙,几点吃早饭都记叙得很清楚,他觉得非常真实。D.日记篇幅可长可短,这要由自己所写的内容来决定。30.下列关于日记的好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可以帮助我们养成留心观察生活、记录生活的习惯。B.是一种积累习作素材的很好形式,经常写可以提高写作水平。C.借助日记,我们可以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情。D.在日记里想说什么就写什么,以后再遇到烦心事就不用跟爸爸、妈妈说了。课外类文阅读。秋天来了,我来到乡下。啊!多美的景色。一片片黄叶从树上落下来,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我抬头望着那又高又蓝的天空,一队南飞的大雁出现在我的眼前,它们一会儿排成个“一”字,一会儿排成个“人”字。我走到稻田边,黄灿灿的稻子像金黄色的地毯铺满稻田。一阵秋风吹过,小树轻轻地摇晃着,向我点头微笑。举目远望__啊__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__那洁白的雪铺满了小山坡__可秋天怎么会下雪呢__走近一看__原来是雪白的棉花__西边的果树林里长满了好吃的果子。有红彤彤的海棠果、黄澄(dèng)澄的梨子,还有香喷喷的苹果……一闻到果子的香味,保准你会馋得直流口水。啊!金色的秋天是甜蜜蜜的。31.在第二自然段的“__”中加上标点符号。32.第一自然段写 到的景物有 、 、 、 等。33.作者把棉花比喻成雪,表现了棉花 的特点。34.如果让你在最后一自然段前再写一小段话,你会写什么呢?请写出来。 参考答案:1.白云生处有人家 霜叶红于二月花 2. 唐 杜牧 3. 秋季 寒山 石径 白云 人家 枫林 霜叶 4.C 5.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特有景色的喜爱和赞美,体现了其豪爽向上的精神。【解析】1.本题考查诗句默写。出自唐代杜牧的《山行》,原诗为: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2.本题考查作家作品。《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诗。3.本题考查古诗内容理解。《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描绘秋日山行所见的景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结合诗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可知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表现了作者的高怀逸兴和对深秋山林景色的赞美之情。4.本题考查诗句内容理解。A.《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描绘秋日山行所见的景色,选项说法错误;B.此诗描绘秋日山行所见的景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表现了作者的高怀逸兴和对深秋山林景色的赞美之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5.本题考查思想感情。《山行》是一首秋色的赞歌,诗人歌颂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表现了作者的高怀逸兴和对深秋山林景色的赞美之情,体现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6.4 7.A 8. 小巴掌 棕红色的小鸟 9.B 10.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11.上学路上,我总是喜欢看着路边的柳树。那些柳树挺拔的屹立在路边,缓缓飘落的柳絮就像天空下起雪一样,非常惹人喜爱。【解析】6. 本题主要考查数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前空两格,一个自然段结束后,另起一行空两可格开始,由此可知,共有4个自然段。7.本题主要考查词语解释。从“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可知,“凌乱”在文中指的是落叶不规则的排列。故选A。8. 本题主要考查对修辞手法的掌握。从“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可知,梧桐树的落叶像小巴掌;从“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可知,棕红色的小雨靴像棕红色的小鸟。9.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B.“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可知,我之所以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是因为“我”喜欢这铺满法国梧桐树叶的小路。故选B。10.本为开放式题抄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即可,注意书写工整。如: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11.本题考查语言表达。题目要求同学们写一下在上学或放学路上的美丽发现。同学们先回想一下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过哪些美丽景色,选择你最想写的写下来,合理即可,注意书写工整。示例:上学路上,我总是喜欢看着路边的木棉树。那些木棉树又高大又笔直,新的枝条上长出了嫩绿的花苞,非常惹人喜爱。12. 一把把 一枚枚 13.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 14. 比喻 拟人 15. 五彩缤纷 五光十色 16.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解析】12.本题考查仿写词语。根据“一座座”可知是ABB式词语,ABB词语是一种词语分类,指第二、三字一样的词语。如:沉甸甸、笑哈哈、笑眯眯、黄澄澄、兴冲冲。13.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根据文中“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可知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有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14.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把田野比作海洋,使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把菊花拟人化了,赋予了菊花人的特点,使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15.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根据文中“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可知表示颜色很多的词语是五彩缤纷;五彩缤纷的近义词是:姹紫嫣红、丰富多彩、五颜六色、五彩斑斓。16.本题考查寻找关键句子。结合所给语段,可知段落是围绕秋天的颜色来写的,写出了秋天的景物的不同颜色,因此本段的中心句是“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17. 大树 黄叶 人 18. 告别 大树妈妈,我真舍不得您 19.落叶 蟋蟀 唰唰 曜曜 20. 秋风鼓起腮帮,“呼呼”是冬姑娘提前寄来的信件 小朋友吃着果子,“咔嚓”,是庆贺丰收的赞歌【解析】17.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赏析。结合“大树抖抖手臂”“黄叶道别的话音”“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可知,这个片段把“大树”“黄叶”当民“人”来写,写出了风摇树枝的动作和树叶落下的声音。18.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和想象说话的能力。解答地词语的理解官出其近义语,再想象力写句子。“道别”的意思是:离别,分手。其近义词有告别、话别等。根据词义,结合句子语境“大树抖抖手臂,‘唰唰’,是黄叶道别的话音”写一写黄叶会对大树说些什么。想象合理即可。如:妈妈,我舍不得您,我会想您的。19.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能力。解答时结合选文内容,从中找到关键信息作答。结合选文内容“大树抖抖手臂,‘唰唰’,是黄叶道别的话音”“蟋蟀振动翅膀,‘嚁嚁’,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可知,选段是写落叶、蟋蟀发出的声音,分别是“唰唰”“嚁嚁”,把这两词语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即可。20.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结合选段中的句式“听听,秋的声音,大树抖抖手臂,‘唰唰’,是黄叶道别的话音。”的句式来写一写秋天的声音,合理即可。如:听听,秋的声音,大雁扇扇翅膀,“呼呼”,是和北方道别的声音。听听,秋的声音,石榴露出笑脸,“啪啪”,是对秋姑娘的问候。21., , , ; , 。 , ! 22. 笔直 高大 漫长 23. 黄澄澄 绿油油 亮晶晶 黑乎乎 24.在我家的门前,有一棵老银杏树。它高大挺拔,像一个威武的巨人。 25. 树干 树枝 树叶 果实 坚韧不拔却不骄傲自大的品质 26.银杏树坚忍不拔,也不骄傲的形象,让人不禁想到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以银杏树为榜样。【解析】21.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结合所给句子,“啊”一句话没有说完,后面短暂停顿,使用逗号;“银杏树”一句话没有说完,后面短暂停顿,使用逗号;“你高大的形象”一句话没有说完,后面短暂停顿,使用逗号;“给人们奋发的力量”一层意义表达完毕,后面使用分号;“你那闪光的品德”一句话没有说完,后面短暂停顿,使用逗号;“给人以深深启迪”一句话结束,句子后面使用句号;“银杏树”一句话没有说完,后面短暂停顿,使用逗号;“我赞美你”表示强烈的情感,后面使用感叹号。22.本题考查反义词。弯曲,即不直,结合文章第②自然段句子“这棵银杏树的树干笔直笔直的”可知弯曲的反义词笔直;矮小,又低又小;结合第①自然段句子“它高大挺拔,像一个威武的巨人。”可知矮小的反义词高大;短暂,很短的一段时间;瞬间。结合文章第①自然段句子“它度过了漫长的岁月,谁也算不出它的确切年龄。”可知短暂的反义词漫长。23.本题考查仿写词语。结合文章第④自然段句子“银杏树的果实一串串,黄澄澄。”可知黄澄澄一词是ABB式,仿照例词,再写出三个ABB式词语。如:白花花、绿油油、红彤彤、金灿灿等。24.本题考查寻找关键句子。结合文章第①自然段句子“它高大挺拔,像一个威武的巨人。”可知把银杏树比作巨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结合文章第②自然段句子“假如把大地比作一张弓的话,那么这棵银杏树就是一支射向蓝天的长箭。”可知把银杏树比作一支射向蓝天的长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2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结合文章第②自然段句子“这棵银杏树的树干笔直笔直的,已长到三层楼那么高了。”可知描写了银杏树的树干;结合文章第②自然段句子“它的树枝一律向上伸展,而且互相靠拢,像经过人工修剪似的;”可知描写了银杏树的树枝;结合文章第③自然段句子“冬天,落在地面的叶子渐渐地被尘土掩埋,慢慢地化成肥料溶进大地,为来年新叶的生长提供了养料。”可知描写了银杏树的叶子;结合文章第④自然段句子“银杏树的果实一串串,黄澄澄。”可知描写了银杏树的果实。结合文章第⑤自然段句子“啊,银杏树,你高大的形象,给人们奋发的力量;你那闪光的品德,给人以深深的启迪。银杏树,我赞美你!”可知赞美了银杏树坚韧挺拔,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26.本题考查文章主旨。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自己从银杏树身上学到了什么,如:看着银杏树坚韧挺拔,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也不骄傲自大的形象,让我想到了以后在生活中也要做一个像银杏树一样的人。27.B 28. 日期,星期几,天气情况 空两个格 29.C 30.D【解析】27.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日记记录可知,文中记录了“最近,我发现班级里好多同学都买一种笔帽上带饰品的笔。我也买了一支带卡通人物的笔”,在使用过程中有很大缺陷“第一,带饰品的笔笔杆儿上端的重量会增加,写字时间长了手会累,特别不舒服。第二,写字时饰品与笔杆儿会发出声音,大家都用这种笔,就会发出很大的声音,会影响他人”,最后“看来流行的不一定是实用的,我还是用普通的笔吧”。由此可知本则日记记录的主要内容是:在使用中,我发现自己买的带饰品的笔有很大缺陷,不如普通的笔。故选:B。28.考查学生对日记格式的掌握。日记格式:第一行:居中写清楚年、月、日,还要写上星期几和天气情况(晴、阴、雪、风等)。第二行:空两格写正文。可以分段写。故日记要在第一行居中位置写上日期,星期几,天气情况。日记正文的格式和习作一样,每个自然段前面要空两个格。29.考查学生对日记选材的掌握能力。日记内容可以写故事,日记也可以写心情,日记还可以写今天发生的事情、观察的东西、做的梦。日记,其实就是记录自己一天的所见所感,再加以逻辑上和结构上的处理。不能以流水账的方式书写。根据分析可知,选项C说法不正确。30.考查学生对日记的掌握能力。关于写日记的好处有:对于记录我们的日常是很有帮助的;适当的宣泄情绪;是日记也是一种对未来的打算,之后如果我们忘记了自己的初衷,可以来日记里看一下;写日记可以让你更了解自己的想法,从而发现真实的自己;提升写作能力。根据分析可知选项D说法不正确。跟父母的沟通是有必要的,所以只写日记不沟通是不正确的。31., ! , 。 ? , 。 32. 黄叶 天空 大雁 稻田 33.洁白 34.示例:远远的,我闻到了扑鼻的香气。一阵飒飒的秋风吹过,瞧,那一棵棵婆娑的桂花树,随风摇曳起来了。【解析】31.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逗号,即“,”。把句子切分为意群,表示小于分号大于顿号的停顿。逗号在汉语及大多数外语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标点符号。逗号的用途最广泛,用法最灵活,因此也最难掌握。句号“。”是用于陈述句末尾的标点。文章内使用时机:“陈述句末尾的停顿,用句号。”“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句号。”“用在直述式文意已完足的句子。”在有些时候,句号也可以用在语气舒缓的反问句的末尾。句号表示一句话的结束,新一句话的开始,提示读者该句的表达意思已结束。感叹号“!”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末了的停顿。 ①表示感叹句末尾的停顿。 ②语气很重,很强烈的祈使句也用叹号。③语气强烈的反问句后也用叹号。问号“?”表示疑问的标点符号。用于疑问句、设问句、反问句等句型的末尾。举目远望,啊!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洁白的雪铺满了小山坡。可秋天怎么会下雪呢?走近一看,原来是雪白的棉花。32.本题考查概括段落大意。第一自然段描述的是秋天我在乡下看到的景色,它们分别是黄叶、天空、大雁、稻田。故本题答案为:第一自然段写到的景物有黄叶、天空、大雁、稻田等。33.本题考查寻找关键句子。结合短文可以得知第二自然段的描述与棉花有关,故结合第二自然段中“那洁白的雪铺满了小山坡。可秋天怎么会下雪呢?走近一看,原来是雪白的棉花。”这几句话可以得知本题答案为:表现了棉花洁白的特点。34.本题考查对短文写作方法的理解。综合全文第一段写往南飞的大雁,金黄的稻田;第二段写雪白的棉花;第三段写成熟的果子。由此最后一段前可以加:远处,我闻到了阵阵香气,伴随着阵阵秋风,看,那一棵棵桂花树也随风飘动起来,撒下朵朵槐花。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