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23* 女娲造人/袁珂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23* 女娲造人/袁珂同步达标检测题,共6页。
▶字音字形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挖jué() jiǎ()混
女娲() 莽莽榛榛()
开辟()/复辟()
假()装/假()日
创()造/创()伤
▶字义词义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开辟:
神通广大:
莽莽榛榛:
澄澈:
掺和:
兴高采烈:
眉开眼笑:
疲倦不堪:
【随堂常识】
3.袁珂(1916—2001),本名 ,笔名有丙生、高标、袁展等。四川新都人,神话学家,《 》是中国第一部较系统的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
4.神话是 的一种,是由人民集体口头创作,表现对超能力的崇拜、斗争及对理想的追求,对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
【课文回顾】
阅读课文第②~段,回答问题。
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神通广大的女神,叫作女娲……从此,她再也不感觉到孤独、寂寞了。
5.课文第③段“添一点儿什么东西进去呢?”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6.课文第段“从此,她再也不感觉到孤独、寂寞了”一句与前文的哪一个句子相照应?
【中考预备】
个 性 表 达
【设问形式】
【思路点拨】
①整体感知,把握观点。解答时弄清题干是要求对文中所涉及的某个观点,还是对全文的思想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评价。
②围绕观点,大胆表述。仔细审题,明确答题指向,解答的时候必须紧扣文章观点。
③联系生活有感而发。联系生活,找到个人生活与文章的对接点。
④表述有序,语言通顺。开放题型最忌讳表述层次不清、意思不明、冗长繁复等。
【靶向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盘古开天辟地
袁 珂
很多很多年以前,当天和地还没有分开的时候,宇宙的景象,只是黑暗混沌的一团,好像一个大鸡蛋。
人类的老祖宗盘古,这个奇大无比的巨人,就孕育在这黑暗混沌的大鸡蛋里。他在大鸡蛋里孕育着,成长着,呼呼地睡着觉,一直经过了一万八千年。
有一天,他忽然醒了过来。睁开眼睛一看,啊呀,什么也看不见,眼前是黑暗模糊的一片,闷得人心慌。
他觉得这种状况非常糟,心里一生气,不知道从哪里抓过来一把大板斧,朝着眼前的黑暗混沌,狠狠用力一挥,只听得山崩地裂的一声——大鸡蛋忽然被劈开来。其中有些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另外有些重而浊的东西,沉沉下降,变成了地。
天和地当中还有些地方粘连不断,盘古又去找了一把凿子,左手执凿,右手拿斧,或用斧砍,或拿凿子凿。盘古就这么威风凛凛、气势磅礴地在那里一斧一凿辛勤地工作着,不久就把天和地完全划分开来。
天和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要合拢,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的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
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子也每天增高一丈。这样又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升得极高了,地变得极厚了,盘古的身子也长得极高了。
盘古的身子究竟有多高呢?有人推算,说是有九万里那么高。这巍峨的巨人,像一根长柱子似的,直挺挺地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有重归于黑暗混沌的机会。
他孤独地站在那里,天天做着这种辛苦的工作。不知道又经过多少年,天和地的构造似乎已经相当牢固了,他不必再担心它们会合在一起,他实在也需要休息一下了。终于,他也和我们人类一样,倒下来死去了。
他临死的时候,周身突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口里呼出的气成了风和云,他的声音成了轰隆的雷霆,他的左眼成了太阳,右眼成了月亮,他的手足和身躯成了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他的血液成了江河,他的筋脉成了道路,他的肌肉成了田土,他的头发和胡须成了天上的星星,他的皮肤和汗毛成了花草树木,他的牙齿、骨头等,也都成了闪光的金属、坚硬的石头、圆亮的珍珠和温润的玉石,就是那最没用处的身上出的汗,也成了雨露和甘霖。
总之,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了他整个的身体来使这新诞生的世界丰富而美丽。
(有删改)
1.文章以“盘古开天辟地”为题,有何妙处?
2.“他觉得这种状况非常糟”一句中“这种状况”指代什么内容?
3.请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这巍峨的巨人,像一根长柱子似的,直挺挺地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有重归于黑暗混沌的机会。
4.文中的画线句子能否改成“天升高了,地变厚了,盘古的身子也增高了。这样又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升得很高了,地变得很厚了,盘古的身子也变得很高了”?为什么?
5.请你谈谈对盘古开天辟地这个神话故事的看法。
参考答案
随堂字词
1.掘 搅 wā zhēn pì/bì jiǎ/jià chuàng/chuāng
2.开辟:开创;创立。
神通广大:指神道法力广大无边,无所不能。
莽莽榛榛:形容草木丛生的样子。
澄澈:清澈透明。
掺和:掺杂混合在一起。
兴高采烈:兴致高,情绪热烈。
眉开眼笑: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疲倦不堪:疲乏得承受不住。
随堂常识
3.袁圣时 中国古代神话
4.民间文学
课文回顾
5.承上启下的作用(过渡作用)。
6.有一天,大神女娲行走在这片莽莽榛榛的原野上,看看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
靶向练习
1.①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盘古开天辟地。②作为文章的叙事线索,贯串全文。③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指代前文“眼前是黑暗模糊的一片,闷得人心慌”。
3.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盘古比作一根长柱子,生动形象地写出盘古顶天立地的巨人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盘古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之情。
4.不能。因为画线句子中“每天”“一丈”反复出现,突出表现天地分离的过程,三个“极”,更说明天升高到了尽头,地也达到了最厚,盘古的身子也长到了最高,突出了神话奇特的想象这一特点,而修改后的句子则缺少这样的表达效果。
5.示例: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展现了古人丰富的想象力,通过夸张和想象的方式,构建了一个宏大的宇宙生成图景,我被盘古用身体来使新诞生的世界丰富而美丽的自我牺牲精神深深打动。
①针对文中×××的观点,请阐述你的看法
②文中×××的做法,对你有什么启发?
③对文中×××,你有何看法?请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生活体验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测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语言表达,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23* 女娲造人/袁珂同步测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下列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23* 女娲造人/袁珂当堂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请对下面的病句提出修改意见,阅读能力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