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单元知识点归纳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6408355/0-173203067542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下载文档到电脑,使用更方便
所属成套资源: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课时练习、单元知识点总结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单元知识点归纳
展开
这是一份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单元知识点归纳,共1页。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 地球表面的变化单元知识点归纳1、地球上,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海洋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的71%,约29%的陆地被海洋包围着。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2、我国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3、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4、根据岩石的形成原因,可以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5、地壳在不断地运动,地球内部的岩浆在不停地涌动,有时会通过地震和火山喷发让我们感受到。6、在地球的三个圈层中,地壳最薄,地核最厚。7、地壳运动是地震发生的原因,地震给地表带来的改变是剧烈的。8、大风或洪水的力量可以把大块岩石破碎后形成的细小的沙、土搬运到远方,只留下大大小小的砾石,这便形成了戈壁滩。被带走的沙子在风或流水速度减小时沉积下来,日积月累,就形成了沙漠。9、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地形、地貌。10、保护环境、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可以减少土地的损失。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