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列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高2022级语文
命题人:xx 审题人:xx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所有简答题都必须分点作答,否则该题计零分。
一、现代文阅读( 31分)
(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4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材料一:
在古代社会,定位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对方向的测定。《考工记》一书最早明确记载了根据太阳的视运动进行立竿测影,以辨别东南西北的方法,这种方法简便且实用,但也有不正。因为所选择的时间是日刚出没之时,这时太阳光线很弱,容易导致表影模糊,使观测者很难精准确定观测的结果。
为了弥补这一缺陷,西汉的《淮南子·天文训》提出了另一种测影定向方法。具体操作程序如下:先在平地上立一定表B,然后再拿一表A,在早晨太阳刚出时,让A表在相距B表10步的地方对B表和太阳中心进行瞄准,当三者成一直线时,将A表固定下来;当傍晚太阳要没入地平线时,另用一表B′,在相距A表10步的地方对A表和太阳中心进行瞄准,当三者成一直线时,将B′表固定下来;将B和B′连线,其中间点为C,这时B和B′的连线表示的就是正南北方向,点C和表A的连线表示的就是正东西方向。
这种方法的测量时间也是在日刚出没之时,但观测方法是用眼睛直视,而非像之前《考工记》那样观察表影,这可以有效地避免因表影模糊造成的误差。再加上用三个表进行测向,其定向精度比《考工记》的要高。
《淮南子》以降,历代都有学者探讨过如何提高测影定向精度的问题。其中成果最突出的是元代的郭守敬。郭守敬根据测影定向原理,发明了专门仪器“正方案”——一种中心有孔洞,围绕孔洞有19个同心圆的石板。在测向时,先在孔洞中插上表,然后随着表影的变化,在圆周相应位置做标记,直到下午表影东移出外圆为止。最后把同一圆上的两个交点连接起来,其连线所代表的方向就是东西方向,其垂直平分线所代表的方向就是南北方向。郭守敬的做法很有道理:他选择在太阳升高到一定程度时才开始测量,这时太阳光比较强,表影浓度高,便于观察;他采用多组观测的办法,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度,这与现代误差理论的主张是一致的。正因为他的考虑非常全面,设计也非常合理,因此他的测影定向结果非常好。但也有移动不便、使用场合受到限制等不利因素。
为了方便测向,古人还发明了指南针——这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技术发明之一。指南针的指南,是由磁石的两极N极和S极与地磁场的N极和S极相互作用的结果。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载了指南针的制作和架设方法:“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水浮多荡摇。指爪及碗唇上皆可为之,运转尤速,但坚滑易坠,不若缕悬为最善。其法取新纩中独茧缕,以芥子许蜡,缀于针腰,无风处悬之,则针常指南。”
“以磁石磨针锋”,在古代是最简便的人工磁化方法,而且效果好,磁化之后得到的针形的指南装置,其退磁因子小,指向精度高,得到了普遍的应用。而在架设方面,沈括最赞成的缕悬法虽然并未被后人普遍采用,但水浮法却在后世经改进后得到了发扬光大。指南针起源于中国,大概12世纪末13世纪初传入阿拉伯,经阿拉伯人之手传到欧洲,在欧洲的航海大发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就这个意义上说,指南针的发明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
(摘编自关增建《测向技术的辉煌》)
材料二:
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联合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简称ICG)所认定的四大核心卫星导航之一。作为我国独立设计、独立建设并独立维护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方式与其他国家有所不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采用的是无源与有源两种定位方式。当卫星导航系统使用无源定位技术时,用户至少接收4颗导航卫星发出的信号,根据时间信息获得用户与卫星之间的距离信息。而当卫星导航系统使用有源时间测距来定位时,用户终端需通过导航卫星向地面控制中心发出一个申请定位的信号,之后地面控制中心发出测距信号,根据信号传输的时间才能得到用户与两颗卫星的距离。无源定位并非我国独有,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也采用这一技术,但有源定位为我国独有,是北斗系统区别于他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重要特色。
在提高定位精度方面,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原理和定位技术也有亮点。理论上讲,卫星导航是参照三球交汇定位原理,根据3颗卫星到用户终端的距离信息,列出3个方程来得到用户终端的位置信息。但实际上,卫星时钟和用户终端使用的时钟一般会有误差,而电磁波以光速传播,哪怕是微小的时间误差也会使得距离信息出现很大偏差,因此还需要一个星钟作为时间参照,以确定时间未知数t。由此,实际操作过程中所列的方程就包含了4个未知数,即客户端的三维坐标(X,Y,Z),以及时钟差距t。也就是说,需要4颗卫星来列出4个关于距离的方程式,最后才能求得答案,即用户端所在的三维位置。而当空中有足够多的卫星时,可以将这些卫星以每组4颗为单位分为多个组,列出多组方程,最后通过一定的算法挑选出误差最小的那组结果,这样精度就提高了。此外,北斗系统还使用差分技术:在地面上建立基准站,将其已知的精确坐标与通过导航系统给出的坐标相比较,得出修正数,用户终端依靠此修正数,将自己的导航系统计算结果进行修正,从而提高精度。
(摘编自曹冲、荆帅主编《北斗导航:定位精准时空》)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指出,《考工记》记载的测向方法有优有劣,优在简便实用,劣在因表影模糊导致测量结果不精准。
B. 材料一指出,沈括发现的人工磁化方法是“以磁石磨针锋”,经过打磨后的针锋就能指南,但常微微偏东。
C. 材料二指出,有源定位为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独有,它在运行时需要地面控制中心进行信号的接收和发出。
D. 两则材料都提到中国的定位技术,前者侧重梳理古代测向技术的发展史,后者侧重介绍北斗系统的定位方式及原理。
2. 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独特的定位方式,专业组织ILG认定其为四大核心卫星导航之一。
B.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方式体现我国在科技发展上既重视独创,又与国际接轨的特点。
C.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两种定位方式,都需要根据时间信息来计算用户与卫星之间的距离。
D. 为提高定位的精度,实际操作中需用四颗卫星为单位分组,这说明实践可弥补理论的不足。
3. 下列对两则材料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按照时间顺序,先后介绍了四种测向方法,展现了中国古代测向技术的辉煌成就。
B. 材料一第三段将《考工记》和《淮南子》中的测向方法进行比较,突出了后者的先进性。
C. 材料二末段运用数学思维解析原理,利于读者清晰地理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工作原理。
D. 两则材料在介绍中国历代测向技术的过程中,体现了透过现象探寻本质规律的科学思维。
4. 从古至今,国人为提高定位精度采取了诸多办法。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1. B 2. A 3. A
4. ①根据太阳的视运动立竿测影;②运用目视法和三个表进行测向;③利用专门仪器“正方案”进行多组观测;④用人工磁化方法得到针形指南装置,指向精度高;⑤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利用4颗卫星列出多组方程,挑选误差最小的一组,同时使用差分技术提高定位精度。
【解析】
【导语】这两篇文章分别介绍了中国古代和现代的定位技术,展现了中国在测向和导航领域的技术进步。材料一通过时间顺序梳理了古代测向技术的发展,从《考工记》的立竿测影到郭守敬的“正方案”,再到指南针的发明,体现了古代技术的不断改进。材料二则聚焦于现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强调其独特的有源定位技术和提高精度的方法,展示了中国在全球导航领域的创新与成就。两篇文章共同反映了中国在定位技术上的持续探索与发展。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沈括发现的人工磁化方法是‘以磁石磨针锋’”错误。由原文“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载了指南针的制作和架设方法:‘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可知,“以磁石磨针锋”并非沈括发现,而是被沈括记载。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基于……,专业组织ILG认定其为四大核心卫星导航之一”错误。由原文“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联合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简称ICG)所认定的四大核心卫星导航之一”可知,“基于……,专业组织ILG认定其为四大核心卫星导航之一”推断于文无据,不能成立。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能力。
A.“按照时间顺序”错误。材料一只是介绍了四种测向方法,但是并没有明确的表示时间的词语,所以不能说是按照时间顺序。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①由原文“《考工记》一书最早明确记载了根据太阳的视运动进行立竿测影,以辨别东南西北的方法”可知,根据太阳的视运动立竿测影。
②由原文“西汉的《淮南子·天文训》提出了另一种测影定向方法。具体操作程序如下:……当三者成一直线时,将B′表固定下来;将B和B′连线,其中间点为C,这时B和B′的连线表示的就是正南北方向,点C和表A的连线表示的就是正东西方向”“但观测方法是用眼睛直视”可知,运用目视法和三个表进行测向。
③由原文“郭守敬根据测影定向原理,发明了专门仪器‘正方案’——一种中心有孔洞,围绕孔洞有19个同心圆的石板”可知,利用专门仪器“正方案”进行多组观测。
④由原文“‘以磁石磨针锋’,在古代是最简便的人工磁化方法,而且效果好,磁化之后得到的针形的指南装置,其退磁因子小,指向精度高,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可知,用人工磁化方法得到针形指南装置,指向精度高。
⑤由原文“需要4颗卫星来列出4个关于距离的方程式,最后才能求得答案,即用户端所在的三维位置。而当空中有足够多的卫星时,可以将这些卫星以每组4颗为单位分为多个组,列出多组方程,最后通过一定的算法挑选出误差最小的那组结果,这样精度就提高了。此外,北斗系统还使用差分技术”可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利用4颗卫星列出多组方程,挑选误差最小的一组,同时使用差分技术提高定位精度。
(二)现代文阅读II( 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本一
听雨
季羡林
从一大早就下起雨来。下雨,本来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但这是春雨,俗话说:“春雨贵似油。”而且又在罕见的大旱之中,其珍贵就可想而知了。
“润物细无声”,春雨本来是声音极小极小的,小到了“无”的程度。但是,我现在坐在隔成了一间小房子的阳台上,顶上有块大铁皮。楼上滴下来的檐溜就打在这铁皮上,打出声音来,于是就不“细无声”了。按常理说,我坐在那里,同一种死文字拼命,本来应该需要极静极静的环境,极静极静的心情,才能安下心来,进入角色,来解读这天书般的玩意儿。这种雨敲铁皮的声音应该是极为讨厌的,是必欲去之而后快的。
然而,事实却正相反。我静静地坐在那里,听到头顶上的雨滴声,此时有声胜无声,我心里感到无量的喜悦,仿佛饮了仙露,吸了醍醐,大有飘飘欲仙之概了。这声音时慢时急,时高时低,时响时沉,时断时续,有时如金声玉振,有时如黄钟大吕,有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有时如红珊白瑚沉海里,有时如弹素琴,有时如舞霹雳,有时如百鸟争鸣,有时如兔落鹘起,我浮想联翩,不能自已,心花怒放,风生笔底。死文字仿佛活了起来,我也仿佛又溢满了青春活力。我平生很少有这样的精神境界,更难为外人道也。
在中国,听雨本来是雅人的事。我虽然自认还不是完全的俗人,但能否就算是雅人,却还很难说。我大概是介乎雅俗之间的一种动物吧。中国古代诗词中,关于听雨的作品是颇有一些的。顺便说上一句:外国诗词中似乎少见。我的朋友章用回忆表弟的诗中有:“频梦春池添秀句,每闻疫雨忆联床。”是颇有一点诗意的。连《红楼梦》中的林妹妹都喜欢李义山的“留得残荷听雨声”之句。最有名的一首听雨的词当然是宋蒋捷的《虞美人》,词不长,我索性抄它一下:
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
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
点滴到天明。
蒋捷听雨时的心情,是颇为复杂的。他是用听雨这一件事来概括自己的一生的,从少年、壮年一直到老年,达到了“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但是,古今对老的概念,有相当大的悬殊。他是“鬓已星星也”,有一些白发,看来最老也不过五十岁左右。用今天的眼光看,他不过是介乎中老之间,用我自己比起来,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鬓边早已不是“星星也”,顶上已是“童山濯濯”了。要讲达到“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我比他有资格。我已经能够“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了。
可我为什么今天听雨竟也兴高采烈呢?这里面并没有多少雅味,我在这里完全是一个“俗人”。我想到的主要是麦子,是那辽阔原野上的青青的麦苗。我生在乡下,虽然6岁就离开,谈不上干什么农活,但是我拾过麦子,捡过豆子,割过青草,劈过高粱叶。我血管里流的是农民的血,一直到今天垂暮之年,毕生对农民和农村怀着深厚的感情。农民最高希望是多打粮食。天一旱,就威胁着庄稼的成长。即使我长期住在城里,下雨一少,我就望云霓,自谓焦急之情,绝不下于农民。北方春天,十年九旱。今年似乎又旱得邪行。我天天听天气预报,时时观察天上的云气。忧心如焚,徒唤奈何。在梦中也看到的是细雨蒙蒙。
今天早晨,我的梦竟实现了。我坐在这长宽不过几尺的阳台上,听到头顶上的雨声,不禁神驰千里,心旷神怡。在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有的方正有的歪斜的麦田里,每一个叶片都仿佛张开了小嘴,尽情地吮吸着甜甜的雨滴,有如天降甘露,本来有点黄萎的,现在变青了。本来是青的,现在更青了。宇宙间凭空添了一片温馨,一片祥和。
我的心又收了回来,收回到了燕园,收回到了我楼旁的小山上,收回到了门前的荷塘内。我最爱的二月兰正在开着花。它们拼命从泥土中挣扎出来,顶住了干旱,无可奈何地开出了红色的白色的小花,颜色如故,而鲜亮无踪,看了给人以孤苦伶仃的感觉。在荷塘中,冬眠刚醒的荷花,正准备力量向水面冲击。水当然是不缺的。但是,细雨滴在水面上,画成了一个个的小圆圈,方逝方生,方生方逝。这本来是人类中的诗人所欣赏的东西,小荷花看了也高兴起来,劲头更大了,肯定会很快地钻出水面。
我的心又收近了一层,收到了这个阳台上,收到了自己的腔子里,头顶上叮当如故,我的心情怡悦有加。但我时时担心,它会突然停下来。我潜心默祷,祝愿雨声长久响下去,响下去,永远也不停。
文本二
我还认为,散文最忌平板。现在有一些作家的文章,写得规规矩矩,没有任何语法错误,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是毫无问题的,但是读起来总觉得平淡无味,是好的教材资料,却决非好的文学作品。我个人觉得,文学最忌单调平板,必须有波涛起伏,曲折幽隐,才能有味。有时可以彩点文言词藻,外国句法;也可以适当地加入一些俚语俗话,增添那么一点苦涩之味,以避免干燥无味。我甚至于想用谱乐谱的手法来写散文,围绕着一个主旋律,添上一些次要旋律;主旋律可以多次出现,形式稍加改变,目的只想在复杂中见统一,在跌宕中见均衡,从而调动起读者的趣味,得到更深更高的美感享受。有这样的有节奏有韵律的文字,再充之以真情实感必能感人至深,这是我坚定的信念。
节选自季羡林《漫谈散文》
5. 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为干旱日久都未下雨,作者情绪低落,以致写文章时语言犹如“死文字”一般难读。
B. 作者认为无论就年龄还是人生阅历看,蒋捷对“悲欢离合总无情”的体会都不会太深刻。
C. “我血管里流是农民的血”,既交代了作者来自农村,也表达了他对这一出身的自豪。
D. 作者想象麦苗在天降甘霖时复苏的情景,深感喜悦,表现出深沉的责任感和人文情怀。
6. 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用丰富的比喻和拟人描摹雨声,形象生动,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B. 文中“此时有声胜无声”这句话化用白居易的名句,巧妙翻新,富有创意。
C. 文章用“方逝方生,方生方逝”来描绘细雨滴在水面,形象之中兼具哲理。
D. 文章从听雨起笔,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行文上收放自如,又脉络清晰。
7. 文中画线处说“我的心又收了回来”后,为何又紧接着连续用了多个“收回到了”?请简要分析。
8. 文本二认为散文创作要在“复杂”与“跌宕”中见“统一”,文本一中古人听雨这部分内容是如何体现这一观点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5. D 6. A
7. ①“收了回来”表示状态,“收回到了”可引出具体对象,在“收了回来”后加上“收回到了”,更能突出思绪的具体变化,更符合情理;
②作者的思绪从想象麦苗复苏的情景“收了回来”,才“收回到了”自己身边心爱的花草上,更能突出作者心系苍生的精神品格;
③连续用多个“收回到了”,表明作者终于放下了对旱情的忧虑,表现了作者轻松愉悦的心情。
8. ①本文主要描写眼前的春雨,加入古人听雨的相关内容,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
②作者先写当前听雨的喜悦,转而写古人听雨的雅趣、愁情或“无情”,再回到自己当下的喜悦,在情感脉络上避免了单调平板,富于变化,起伏跌宕;
③作者听雨的喜悦更多的是基于现实的考量,因此是世俗之乐,而写古人听雨的雅趣,有利于突出了自己与古人的不同,更能突出文章主旨,因此又是“统一”的。
【解析】
【导语】这篇文章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雨中景象,从听雨这个看似平常的情景中引发出对自然、人生和农村生活的深刻思考。作者季羡林巧妙地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使雨声充满生命力和诗意,既有哲理又富有情感。文章结构上灵动自如,由听雨引入回忆和现实的交织,层层深入,既展现出作者内心的喜悦,也表达了他对生养之地的深情,体会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鸣的美好境界。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写文章时语言犹如‘死文字’一般难读”与原文不符,久旱之时作者并未写文章,也不存在语言难读;“同一种死文字拼命”指的是作者正在翻译的已经失传的吐火罗文;
B.“作者认为……人生阅历看,蒋捷对‘悲欢离合总无情’的体会都不会太深刻”错误,作者并无否定蒋捷之意,而且文段中也没有明确指出蒋捷的“阅历”,只是说“看来最老也不过五十岁左右”;
C.“表达了他对这一出身的自豪”有误,作者只是通过交代出身来说明自己为何心忧旱情。
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A.作者描摹雨声时并未使用拟人,而是用了丰富的比喻,如“有时如金声玉振,有时如黄钟大吕,有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有时如红珊白瑚沉海里,有时如弹素琴,有时如舞霹雳,有时如百鸟争鸣,有时如兔落鹘起”。
故选A。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句子,赏析其作用的能力。
①“收了回来”强调的是“回来”,表示状态;“收回到了”强调的是“到了”,后面接具体对象;先“收了回来”,再具体说“收回到了”哪里,体现思绪的具体变化,更符合情理;
②作者的心从哪里“收了回来”?上段写的是作者因为下雨而“神驰千里”,想象麦田中麦苗因下雨而变得生机勃勃的情景,感觉“宇宙间凭空添了一片温馨,一片祥和”,这正照应了更上段作者的身份,他虽然六岁就离开了乡下,但“拾过麦子,捡过豆子,割过青草,劈过高粱叶。我血管里流的是农民的血”,对农民和农村怀有深厚的感情,因而天旱时他盼雨的心情不亚于农民。作者思绪从想象麦苗复苏的情景“收了回来”;
然后看“收回到了”哪里,后文写“收回到了燕园,收回到了我楼旁的小山上,收回到了门前的荷塘内”,写正在开花的二月兰,写荷塘的荷花,这些都是作者自己身边心爱的花草。先想象麦苗复苏,再回到自己的生活,这样写更能突出作者心系苍生的精神品格;
③为何作者的“收回到了”自己身边?是因为这场雨缓解了旱情,农民可以有一个好收成了;连用多个“收回到了”表明作者终于放下了对旱情的忧虑,表现了作者轻松愉悦的心情。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章内容、写法和主题的能力。
①“复杂”是就内容而言的。本文主要描写眼前的春雨,写“从一大早就下起雨来”,写自己在雨声中心情宁静,能够安心工作,写听雨时的美好感受;然后由“在中国,听雨本来是雅人的事”引出古人听雨的内容,尤其是写了蒋捷的《虞美人》。在现实中加入古人听雨的相关内容,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
②“跌宕”是就心情而言的。作者先写当前听雨的喜悦,“仿佛饮了仙露,吸了醍醐,大有飘飘欲仙之概了”;接着写古人听雨的雅趣“听雨本来是雅人的事”,写蒋捷听雨的愁情或“悲欢离合总无情”;再回到自己当下的喜悦,“可我为什么今天听雨竟也兴高采烈呢?”。这样在情感脉络上避免了单调平板,富于变化,起伏跌宕;
③“统一”是就主旨而言的。作者听雨的喜悦来自为农民解除旱情而产生的喜悦,“我在这里完全是一个‘俗人’。我想到的主要是麦子,是那辽阔原野上的青青的麦苗”,这里的喜悦是基于现实的考量,因此是世俗之乐;而写“在中国,听雨本来是雅人的事”,古人听雨的雅趣,突出了自己与古人的不同,更能突出文章主旨,因此又是“统一”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4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春,汉王部五诸侯兵,凡五十六万人,东伐楚。项王闻之,即令诸将击齐,而自以精兵三万人南从鲁出胡陵。四月,汉皆已入彭城,收其货宝美人,日置酒高会。项王乃西从萧,晨击汉军而东,至彭城,日中,大破汉军。汉军皆走,相随入谷、泗水,杀汉卒十余万人。汉卒皆南走山,楚又追击至灵壁东睢水上。
汉军却,为楚所挤,多杀,汉卒十余万人皆入睢水,睢水为之不流。围汉王三匝。于是大风从西北而起,折木发屋,扬沙石,窈冥昼晦,逢迎楚军。楚军大乱,坏散,而汉王乃得与数十骑遁去。欲过沛,收家室而西;楚亦使人追之沛,取汉王家;家皆亡,不与汉王相见。汉王道逢孝惠①、鲁元,乃载行。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堕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曰:“虽急不可以驱,奈何弃之?”于是遂得脱。求太公、吕后②不相遇。审食其从太公、吕后间行,求汉王,反遇楚军。楚军遂与归,报项王,项王常置军中。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材料二:
与汉大战彭城灵壁东睢水上,大破汉军,乃取汉王父母妻子于沛,置之军中以为质。汉王之败彭城而西,行使人求家室,家室亦亡,不相得。败后乃独得孝惠,六月,立为太子。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材料三:
及景帝即位,(晁)错为御史大夫,说上曰:“昔高帝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故孽子悼惠王③王齐七十二城,庶弟元王王楚四十城,兄子王吴五十余城。封三庶孽,分天下半。今吴王诈称病不朝,于古法当诛,文帝弗忍,因赐几杖,德至厚也。不改过自新,乃益骄恣,公即山铸钱,煮海为盐,诱天下亡人谋作乱逆。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
(节选自《汉书·吴王濞传》)
【注】①孝惠:刘邦与吕雉的儿子,即后来的汉惠帝刘盈。②太公、吕后:刘邦的父亲和妻子。③孽子悼惠王:孽,即庶。齐悼惠王,刘邦庶长子,汉惠帝异母兄。
9.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汉王急A推堕B孝惠鲁元C车下D滕公E常下F收G载之H如是者三
10.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东,向东行进,与《谏逐客书》中“东据成皋之险”的“东”用法相同。
B. 上,上面,与《答司马谏议书》中“未能助上大有为”的“上”意思相同。
C. 乃,竟然,与《庖丁解牛》中“乃中《经首》之会”的“乃”意思不同。
D. 公,对人的尊称,与《烛之武退秦师》中“公从之”的“公”意思相同。
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刘邦统领诸侯军队讨伐楚国,项羽得知消息后,立即亲率精锐部队南下痛击汉军,以少敌众,取得大胜。
B. 彭城一战,汉军逃到谷水、泗水,被杀十余万;逃到睢水,被赶入河中,淹死十余万,尸体堵塞了河流。
C. 刘邦彭城战败后向西逃跑,逃跑时派人寻求家人,未能寻得,反而在途中遇到刘盈,不久,立他为太子。
D. 晁错根据吴王的表现认为,吴王迟早会反叛,不如先行削弱他,迫使他早早反叛,造成的祸患反而较小。
1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折木发屋,扬沙石,窈冥昼晦,逢迎楚军。
(2)曰:“虽急不可以驱,奈何弃之?”于是遂得脱。
13. 《汉仪注》载刘邦生母在彭城之战前已去世,材料一载刘邦在彭城之战后路遇儿子刘盈。可材料二却载彭城之战后项羽俘虏了刘邦“父母妻子”。于是有人认为被俘的“父母妻子”偏指“父”“妻”,清人赵翼却认为:“所谓‘父母妻子’,乃无一字虚设。”请从材料三中为赵翼的观点找出可能成立的证据。
【答案】9. ADH 10. C
11. B 12. (1)吹断树木掀开屋顶,刮起沙石,白天变得幽深昏暗,吹起的沙石扑向楚军。
(2)说:“虽然形势紧急并且车马也不能快跑,但怎么能丢弃他们?”于是最终得以逃脱。
13. ①材料三中楚元王是刘邦庶弟,刘邦可能有庶母;
②齐悼惠王是刘邦庶子,且长于孝惠,在彭城之战时已经存在。
③项羽俘虏的可能是刘邦庶母和庶子,所以父母妻子四字可以各有所指。
【解析】
【导语】这篇文言文选段描绘了汉初复杂的政治和军事局势。材料一、二生动地记录了刘邦在彭城之战中因兵败而逃的仓促情景,展现了项羽的军事才华及其凶猛,并突出了刘邦的坚韧和灵活。材料三则从政权稳定和封地分配的角度阐述了刘邦在安邦定国中的策略和挑战,揭示了封建制度下权力平衡与潜在危机。整体呈现了汉初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的互相关联,折射出时代的风云变幻。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汉王着急了,推孝惠、鲁元掉下车去,滕公总是下车抱他们回车上来。这样推下抱上好几次。
“汉王”的谓语为“急”,构成主谓结构的句子,所以应在“急”后面断开,即在A处断开;
“推堕”的宾语为“孝惠鲁元”,“车下”为“推堕”的状语,中间不应断开,其后停顿,应在“下”后面断开,即在D处断开;
“下”和“收载”的主语为“滕公”,“下”和“收载”是两个连续的动作,并且“收载”的宾语为“之”,中间不应断开,应在“之”后面断开,即在H处断开。
故选ADH。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错误。用法不同。向东行进,名词活用为动词/在东边,名词活用为状语。句意:早晨攻击汉军向东进发。/在东面占据成皋天险。
B.错误。意思不同。上面/陛下。句意:楚军又追击到灵壁东面的睢水上。/没能帮助陛下干一番大事业。
C.正确。竟然/又。句意:竟然更加骄横放纵。/又合乎《经首》乐曲的节奏。
D.“对人的尊称”错误。公然/对人的尊称。句意:他公然就近开采铜山铸钱。/郑伯同意了。
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淹死十余万”错误。由原文“汉卒十余万人皆入睢水,睢水为之不流”可知,文中说到落入睢水者十余万,并未说尽皆淹死。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折”,使……折断;“发”,打开,掀开;“窈冥”,深远渺茫;“晦”,昏暗;“逢迎”,对面相向。
(2)“急”,形势紧急;“奈何”,怎么,为何;“脱”,逃脱。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信息的能力。
由原文“庶弟元王王楚四十城”可知,材料三中楚元王是刘邦庶弟,说明刘邦可能有庶母;
由原文“故孽子悼惠王王齐七十二城”及注释“齐悼惠王,刘邦庶长子,汉惠帝异母兄”可知,齐悼惠王是刘邦庶子,且长于孝惠,在彭城之战时已经存在。
可见,项羽俘虏的可能是刘邦庶母和庶子,所以父母妻子四字可以各有所指。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春天,汉王统率五个诸侯国的军队,共五十六万人,东进攻打楚国。项王听到这个消息,就命令诸将攻打齐国,而自己带领精兵三万人南进,从鲁县出胡陵。四月,汉军都已进入彭城,搜略财物珍宝和美女,天天设筵欢会。项王于是从西边的萧县出发,早晨攻击汉军,向东进发到达彭城。中午,把汉军打得大败。汉军都败逃,相继逃入谷水、泗水,楚军杀死了十多万汉军士卒。汉军向南往山里逃跑,楚军又追击到灵壁东面的睢水上。
汉军退却,被楚军逼迫,多被杀伤,汉军十多万人都落入睢水,睢水因此堵塞断流。楚军将汉王重重包围。这时大风从西北刮起,吹断树木掀开屋顶,刮起沙石,白天变得幽深昏暗,吹起的沙石扑向楚军。楚军大乱,溃不成军,汉王才得以和几十个骑兵逃走。汉王打算经过沛县,接家眷西行;楚军也派人追往沛县,捉拿汉王家眷;家眷都已逃亡,没能和汉王相见。汉王在路上遇到了孝惠帝、鲁元公主,就用车拉着一块儿走。楚军骑兵追赶汉王,汉王着急了,推孝惠、鲁元掉下车去,滕公总是下车抱他们回车上来。这样推下抱上好几次。滕公说:“虽然形势紧急并且车马也不能驱赶快跑,但怎么能丢弃他们?”于是得以逃脱。汉王寻找太公、吕后,没有找到。审食其跟随太公、吕后从小路潜行,寻找汉王,反而碰上了楚军。楚军就带他们回到军营,报告了项王,项王把他们安置在军营里。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材料二:
(楚军)与汉军在彭城灵壁东面的睢水边上展开大战,大败汉军,于是在沛县抓住了汉王刘邦的父母妻子,把他们安置在军中作为人质。汉王在彭城战败后向西逃跑,派人去寻找家属,家属也逃走了,没有找到他们。汉王战败后只找到了孝惠帝,六月,立孝惠帝为太子。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材料三:
等到汉景帝即位,晁错担任御史大夫,他对景帝说:“从前高帝刚刚平定天下,兄弟少,儿子们年幼,大量分封同姓子弟,所以庶子悼惠王被封为齐王,统治七十二座城,庶弟元王被封为楚王,统治四十座城,兄长的儿子被封为吴王,统治五十多座城。分封了这三个旁支亲属,就分去了天下的一半。如今吴王谎称有病不来朝见,按照古代的法令应当诛杀,文帝不忍心,于是赐给他几案和手杖,(这)是极其深厚的恩德了。(但吴王)却不改过自新,反而更加骄横放纵,他公然就近开采铜山铸钱,煮海水制盐,引诱天下逃亡的人来谋划叛乱。现在削夺他的封地他会反叛,不削夺他的封地他也会反叛。削夺他的封地,他反叛得会快一些,灾祸小;不削夺他的封地,他反叛得会慢一些,灾祸大。”
(节选自《汉书·吴王濞传》)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鹊桥仙
陆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①一半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蓣洲烟雨。镜湖②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
【注】①酒徒:犹言市井平民,普通人。②镜湖:唐开元间,诗人贺知章告老还乡,唐玄宗诏赐镜湖剡溪一曲。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头两句运用倒叙手法,再现词人从前与同僚纵情欢赌、策马射猎的军旅生活。
B. “独去作江边渔父”表明词人不愿与“酒徒”为伍,无意于封侯,追求渔翁生活。
C. 下阕前三句,写词人乘一叶扁舟,尽享烟雨空灵的风光,情景交融,意境旷远。
D. “镜湖元自属闲人”一句,引用贺知章的典故,表明镜湖风月本来就属于闲人。
15. 明代杨慎《词品》评价此词“英气可掬”,有人认为词中除英气外还有不平之气。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其“不平之气”。
【答案】14. B 15. ①开篇追忆戎马生涯的图景,可华年消逝、世事变迁之后,还有谁记得当年的豪情壮志?这表达了词人对于现实的无奈之情。②“酒徒”一个个封侯,自己却被迫闲置,独作江边渔父,表现出词人壮志未酬的孤愤不平之情。③最后两句说这镜湖山水本就是属于闲人的,谁又需要“官家赐与”?这表达了词人对统治者的不满。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B.“表明词人不愿与‘酒徒’为伍,无意于封侯,追求渔翁生活”错。词人将成为“渔父”的自己置于“封侯”的“酒徒”之中,对比鲜明,写出仕途的坎坷失意,表达了对朝廷提拔重用那些“酒徒”,却将他这样的志士放逐到江湖去当渔父的不满和无奈。
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开篇三句“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词人从南郑幕府生活写起,描绘出词人戎马生涯的图景。在华丽的明灯下与同僚纵情赌博,骑上骏马猎射驰驱,这是多么豪迈的生活,第三句折入现实,紧承以“谁记”二字,顿时引出一片寂寞凄凉。可如今还有谁能记得?表达词人对于现实的无奈之情。
“酒徒一半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两句,描绘出两类人物,两条道路:终日酣饮耽乐的酒徒,反倒受赏封侯;志存恢复的儒生如己者,却被迫投闲置散,作了江边渔父,事之不平,孰逾于此?这两句以“独”字为转折,写昔日马上草檄、短衣射虎的英雄,在此时却已经变成孤舟蓑笠翁了,表现出词人壮志未酬的孤愤不平之情。
末句“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借用贺知章的典故,唱出了全阕的最高音。唐代诗人贺知章老去还乡,玄宗曾诏赐镜湖一曲以示矜恤。陆游借典故翻出一层新意,点明皇帝闲置我,而这镜湖山水本就是属于闲人的,谁又需要“官家赐予”?表达了对统治者的不屑之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 小题,15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离骚(节选)》中,屈原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对岁月不居、时节如流的感慨。
(2)苏洵在《六国论》中以“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对朝廷可能会重蹈六国覆辙的忧虑。其实杜牧早在《阿房宫赋》中就用“_________________”对后代重蹈覆辙的原因进行了揭示。
(3)《临安春雨初霁》中,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世态炎凉的无奈和客籍京华的蹉跎,直抒胸臆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建议唐太宗治理国家要全面做到“十思”,并将“九德”发扬光大,而且在用人和从谏方面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重章叠句”是《诗经》中常用的艺术手法,在《无衣》《芣苢》《关雎》《静女》等诗中均有体现,如“_________________”一句,在诗歌中反复出现;“_________________”一句,则在保持与前句结构一致的基础上又有一些改变。
(6)在古典诗文中,有许多关于飞鸟的意象,作者借它传情达意,读来意趣横生。诸如《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一句中,它善于高飞却难以逾越蜀山,侧面烘托蜀道高险难行;《梦游天姥吟留别》“________________”一句中,它是只有在梦境才能看到的神奇之鸟;《蜀相》“_________________”一句中,它叫声美好却无人赏识,暗含作者怀才不遇的深深悲愤。
(7)“烟”飘忽不定、隐约可见,被诗人写进作品中时,它就成了“有意味的形式”,寄寓诗人的情感,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日月忽其不淹兮 ②. 春与秋其代序 ③.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④.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⑤. 世味年来薄似纱 ⑥. 谁令骑马客京华 ⑦. 简能而任之 ⑧. 择善而从之 ⑨. 岂曰无衣 ⑩. 与子同泽(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⑪.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⑫. 虎鼓瑟兮鸾回车 ⑬. 隔叶黄鹂空好音 ⑭. 沧海月明珠有泪 ⑮. 蓝田日暖玉生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兮”“鉴”“简”“泽”“鸾”“阙”。
三、语言文字运用(14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共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泰山文化在生命意义上所体现的成终成始的特点,使“泰山”在秦汉时期的文学创作中形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文学形象——一个是旧生命的归宿地,一个是新生命的诞生地。前者表现为旧生命无可奈何的归去,伴随着痛苦,带有宿命的色彩;后者则表现为对长生不老的痴情追求,带有因欢快而亢奋的情绪。鲍照的一首情绪低沉、充满苦痛的《松篇》通过将泰山描绘成生命的归宿和死亡的象征来展现对“泰山”的文学感知。而这种感知与诗人穷苦的生活、憔悴的身心和凄婉的情态是分不开的。
长生不老的神仙思想虽然在秦汉时期受到了近乎疯狂的推崇,但汉晋时期人们开始对其进行反思,感受到它的欺骗性和虚无性,曹植写下了“天命信可疑”“虚无求列仙”。至此,“泰山”虽仍是获得新生命而长生不老的地方,但它仅仅体现为一种虚无缥缈的幻象。神仙可羡,终不可求;人生苦短,才是真实感受。
17. 文中画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18. 下列句子中的破折号与文中破折号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改,——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B.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介绍了科学家袁隆平发现天然杂交稻、培育杂交稻,进一步选育“超级稻”的长期而艰难的历程。
C. 前些年一家有影响的报纸在头版刊登了一篇贬斥杂交稻的文章,说杂交稻是“三不稻”——“米不养人,糠不养猪,草不养牛”。
D. “唉,天可真凉了——”“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
【答案】17. 鲍照的《松篇》情绪低沉,充满苦痛,它将泰山描绘成生命的归宿和死亡的象征,展现了对“泰山”的文学感知。
18. C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式变换的能力。
长句变短句最常见的方法为提取主干法。
画线的句子的主语为“鲍照的《松篇》”,谓语为“展现”,宾语为“文学感知”,句子比较简单可以带上一个定语“对‘泰山’的”,主干句为:鲍照的《松篇》展现了对“泰山”的文学感知。
接着将修饰成分变成相应的句子。
“情绪低沉、充满苦痛”是《松篇》的定语,可变成:鲍照的《松篇》情绪低沉,充满苦痛。
“通过将泰山描绘成生命的归宿和死亡的象征”是“展现”的状语,可变成:鲍照的《松篇》将泰山描绘成生命的归宿和死亡的象征。
最后组合成句群,注意逻辑顺序。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解释说明,对“两个文学形象”进行解释。
A.破折号表示话题转换;
B.破折号用在副标题前,明确写作对象;
C.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对“三不稻”进行解释;
D.破折号表示音调拉长。
故选C。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记得在小学里读书的时候,班上有一位“能文”的大师兄,在一篇作文的开头写下这么两句:“鹦鹉能言,不离于禽;猩猩能言,不离于兽。”我们看了都非常佩服。后来知道这两句是有来历的,只是字句有些出入。又过了若干年,才知道这两句话都有问题。鹦鹉能学人说话,可只是作为现成的公式来说,不会加以变化,所以 A 。①只有人们的说话是从具体情况(包括外界情况和本人意图)出发,情况一变,话也跟着一变。②至于猩猩,西方学者根据拿黑猩猩做实验的结果,它们能学会极其有限的一点符号语言,可是学不会把它变成有声语言。 B ,在于一方面能够把语音分析成若干音素(当然是不自觉地),又把这些音素组合成音节,再把音节连缀起来,——音素数目有限,各种语言一般都只有几十个音素,可是组成音节就可以成百上千,再组成双音节、三音节,就能有几十万、几百万。另一方面,人们又能分析外界事物及其变化,形成无数的“意念”,——配以语音,然后综合运用,表达各种复杂的意思。一句话,人类语言的特点就在于能用变化无穷的语音,表达变化无穷的意义。这是任何其他动物办不到的。
③人类语言采用声音作为手段,而不采用手势或图画,也不是偶然。④人类的视觉最发达,而且语言诉之于听觉。这是因为一切倚赖视觉的手段,要发挥作用,离不开光线,夜里不成,黑暗的地方或者有障碍物的地方也不成;声音则白天黑夜都可以发挥作用,也不容易受阻碍。⑤手势之类,距离大了看不清,声音的有效距离大得多。打手势或者画画儿要用手,手就不能同时做别的事;说话用嘴,可以一边儿说话,一边儿劳动。⑥论快慢,说话赶不上打手势,画画儿更不用说。声音唯一不如形象的地方在于缺乏稳定性和持久性,但在原始社会的交际情况下,这方面的要求是次要的,是可以用图形来补充的。总之,正是由于采用了声音作为手段,人类语言才得到前程万里的发展。
( 选自吕叔湘《人类的语言》,有删改)
19. 请在文中A、B画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语句,使前后关联,逻辑严密,表意完整。要求:所填句子至少包含一个成语,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0. 文中①~⑥处画横线的句子中有三句存在语病,请指出并作修改。
【答案】19. A我们管人云亦云的说话叫鹦鹉学舌
B人类的语言之所以能够随机应变(千变万化)
20. 第②句:“西方学者”和“根据”互换。
第④句:“而且”改为“然而”之类表转折的关联词。
第⑥句:“说话”和“打手势”互换。
【解析】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及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A处,是对鹦鹉学人说话“作为现成的公式来说,不会加以变化”特点的另一种阐释,据此可想到“人云亦云”,再联系前面鹦鹉学人说话——“鹦鹉学舌”,可填“我们管人云亦云的说话叫鹦鹉学舌”。
B处,结合后文的阐述“在于一方面能够把语音分析成若干音素……另一方面,人们又能分析外界事物及其变化,形成无数的‘意念’”可知,这是对人类语言变化多端的解释,可想到“随机应变”或“千变万化”;再由下文“一句话,人类语言……”可知,此处应是引入本段话题“人类语言”,提出其善变的原因,可填“人类的语言之所以能够随机应变(千变万化)”。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第②句,结构混乱,“西方学者根据拿黑猩猩做实验的结果”主语是“西方学者”,话没有说完,后一句换了主语“它们”,属于中途易辙,可以把“西方学者”和“根据”互换,让前句作句子的状语。
第④句,不合逻辑,前后句子为转折关系,可以把“而且”改为“然而”之类表转折的关联词。
第⑥句,语序不当或者不合逻辑,应是说话比打手势更快,可以把“说话”和“打手势”互换。
四、作文(60分)
2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马克思曾深刻指出:“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恩格斯也曾这样评价马克思:“在前人认为已有答案的地方,他却认为只是问题所在。”读书如此,个人成长、社会发展、文化传承、科技创新等,也会面临“问题又来了”的思考追问。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追问求索开新局 接续奋斗谱新篇
无产阶级革命先驱马克思曾言:“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谆谆教诲吾辈青年:“已有”的答案不应让我们探索的脚步,止息于有限,而是应大胆追问,敏锐思考,如此,思考的深度才能得以推进,发展进步的脚步才得以铿锵而有力。
“问题又来了”的思考追问,是突破前人既定“答案”条框限制的大胆探索,是个人独立思考的智慧结晶,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前人的“答案”受制并服务于前人的“时代”,倘若不加思索地将前人的“答案”生搬硬套地应用于当代的生活情境,抛开是否适宜的问题,可能会阻碍甚至危害个体社会的发展。
君可见,马克思以如炬目光审视前人经验,以问题的分析视角分析社会主义先驱们的“智慧”,最终提出阶级斗争这一有力武器,为工人斗争点亮前行的灯塔;君可见,爱因斯坦面对看似坚不可摧的力学理论大厦并没有盲目跟风,而是提出量子力学这一崭新问题,促进物理思想的纵深发展……时代发展的洪流浩浩汤汤,在淘去旧有答案光辉外表的同时,亦会暴露其于新时代下的积弊,等待我们不断发现其中的问题,推动发展纵向延伸。
而从提出“问题又来了”的思考追问,再到执着探寻问题的破解之法,不断创造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生动注脚,亦是探索思考精神的传承延续。
古有屈原对天发问求索不息,今有科研航天工作者攻克飞天路上的种种“问题”,用科技创新回答“天问”的同时,亦将目光放向更辽远的宇宙空间,寻找生命起源“问题”的答案;古有京剧吸收各大剧种精华,在戏剧创造家的雕琢之中,“飞入寻常百姓家”,解决了“受众缺少”的问题。今有面对京剧不再受年轻人追捧渐渐成为记忆的问题,京剧家创新表演形式,推动京剧与现代科技的融合碰撞,让古老剧种焕发生机。沿历史的甬道回溯,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贯穿人类发展的始终,构成发展强音。“问题又来了”的思考追问,继往开来,延续求索信念的火种。
身于矞矞皇皇之现世,前人已然为他们所处的时代给出了他们的答案,而吾辈青年亦应当接过他们手中的接力棒,勇于发问,将“答案”变成“问题”,再持问题变成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答案。思考追问的精神一刻不断,文明之河必将源源不断,精神的高地必将郁郁葱葱。
继往开来,不忘求索初心。谨愿新时代青年,都能追问求索打开全新局面,以如铁双肩续毕夏芳华!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作文材料共三句话。第一句话引用马克思的话语,强调发现问题是重要的,也是困难的。第二句话是恩格斯对马克思的评价,既印证了马克思在“问题”认知上的非凡眼光,同时也再次强调答案的获取并非是思考的终结,而是问题的存在,是思考的开始。第三句话提示考生,“问题又来了”的思考追问所适用的范围不囿于读书,帮助考生发散思维,启发学生在个人成长、社会发展、文化传承、科技创新等更广阔领域进行深入思考。
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是“问题”“又来了”的思考追问。问题意识带着对世界的重大关切,以一种感同身受、如坐针毡的深层思考,为世界找寻新的出路。我们容易满足于答案的获取,而缺乏在现有答案基础上追问的意识与行动,这制约了我们对人、对事乃至世界万象的深刻认识。我们要像马克思一样,“在前人认为已有答案的地方”,找寻新的问题,让问题带动思考,突破旧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无论是读书学习,还是个人成长、社会发展、文化传承、科技创新等其他方面,都需要有问题的意识,通过面对答案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以此循环,来推动我们思考的深入,驱动个人和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写作时,在“问题意识”的基础上,要有对“答案”与“问题”的逻辑关系的思考。已有的答案,是新的“问题”思考的起点、触发点、延伸点。提出问题、阶段性答案、发现新问题,形成“问题—答案—问题”的认知逻辑链条,这才是“问题又来了”的题中之义的精准理解。如在开头结合材料提出观点,世界充满答案,却往往引领人们走向浅薄;惟有以问题为导向,才能充分让“认识”的飞轮转得更快,走向深刻。主体部分采用递进式结构,分别论述回视自身,在对人生课题的问题上深刻思考,才能为人生成长打上丰厚的哲学基底。放眼科技,在科学的道路上不被已成答案定义、持续提问,方能寻悟科学的真理,洞见世界奥秘的复杂性。环顾社会,在社会发展的问题上不被答案束缚,以洞若观火的目光投射以思考追问,是社会进步的不二法门。最后总结全文,罗素说,哲学不会告诉你答案,只会提供许多问题,以及问题的思考方向。我们何不用哲学武装头脑,让“问题又来了”点燃思维?
立意:
1.问题驱动思考与成长。
2.培养批判性思维,敢于质疑和挑战现有的知识和观念,从而推动创新和发展。
3.保持问题意识,探索未知与追求真理。
4.面对问题,我们不仅需要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需要面对问题的勇气和智慧。
四川省成都列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列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附答案),文件包含四川省成都列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四川省成都列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成都市成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成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四川省成都市成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x、四川省成都市成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成都市列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列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四川省成都市列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四川省成都市列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