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分层作业课时练习 (含答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分层作业课时练习第10课 古诗三首(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分层作业课时练习第10课 古诗三首(含答案),共8页。
10.古诗三首 分层作业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看拼音,写词语。lián luò fén shāo qiān chuí wàn záo 2.请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千锤万凿(zuò záo) 粉骨碎身(cuì suì) 坚劲(jìn jìng)烈火焚烧(hún fén) 金络脑(luò lào) 踏(tā tà)清秋3.多音字组词。劲eq \b\lc\{(\a\vs4\al\co1(jìn( ),jìnɡ( ))) 燕eq \b\lc\{(\a\vs4\al\co1(yān( ),yàn( ))) 削eq \b\lc\{(\a\vs4\al\co1(xuē ( ),xiāo( )))4.照样子,写词语。千磨万击 5.下列词语中,“劲”的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坚劲 B.干劲冲天 C.劲风 D.强弓劲弩6.对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燕山月似钩 钩:鱼钩。B.粉骨碎身浑不怕 浑:浑浊。C.快走踏清秋 走:走路。D.要留清白在人间 清白:高尚的节操7.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漠沙/如雪 B.千磨/万击/还坚劲C.何当/金络脑 D.要留/清白/在/人间8.写出下面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1)何当金络脑( ) (2)烈火焚烧若等闲( ) (3)粉骨碎身浑不怕( ) (4)要留清白在人间( ) (5)任尔东西南北风( )9.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1)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2)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3)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0.根据本课的学习简答:《马诗》《石灰吟》《竹石》三首古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表达的方法有什么共同特点? 11.课本直通车。(1)《马诗》通过 ,表达诗人的 和 的感慨。“何当”的意思是 ,表达出一种 的意味,既含 ,又寓 。(2)《石灰吟》以石灰作比,借以言志,表达了诗人 的高尚品质。“清白”一词一语双关,既指 ,又喻 。(3)《竹石》托物言志,诗中的竹其实是 的写照,诗人借竹子坚韧的傲气,表达自己的 。(4)古人借诗表达意愿,表明志向。诗人李贺以“ , ”表达建功立业的意愿;诗人于谦以“ , ”表明自身无论经受怎样严峻的考验,依旧视若等闲的态度;诗人郑燮以“ , ”表明自己顽强、高洁的心志。课内阅读。(一)阅读古诗《马诗》,完成练习。马诗【唐】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①。何当金络脑②,快走踏清秋。【注释】①钩:一种弯刀。②何当金络脑:意谓企盼把良马当作良马对待,以效大用。1.这是一首边塞诗,由哪些事物景象可看出?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表达更为明显? 3.“金络脑”是贵重的鞍具,象征 ,“快走踏清秋”写出了 的景象。4.诗人借 抒情,表达了企盼 的情怀。5.对“何当”一词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何当”可以看出,骑上快马奔驰只是诗人的一种想象B.从“何当”可以看出,诗人对未来充满了希望C.“何当”一词写出了诗人不被赏识重用的惆怅D.“何当”一词藏着诗人的叹问和壮志未酬的感伤(二)阅读古诗《竹石》,完成练习。竹石【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1.解释重点字词。 咬: 坚劲: 任: 2.这首诗写的是生长在什么地方的竹子? ( )A.竹林里 B.深山里 C.破岩中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中的“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得很好。请你谈谈好在哪里? 4.结合课文说说这首诗的写法是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形象? 课外阅读(一)阅读诗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完成练习。马诗【唐】李贺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注释】①房星:星名,二十八宿之一,《瑞应图》说:“马为房星之精。”古人迷信,认为地下非凡的人或物与天上的星宿相应,称马对应的星宿为房星。②瘦骨:清瘦的骨头。③铜声:铜器发出的声音,这里形容马骨的坚劲。薛综注张衡《东京赋》“天马半汉”中“天马,即铜马。”1.本诗的作者李贺与( )一起被称为“小李杜”。A.杜甫 B.杜牧 C.杜荀鹤2.下面的朗读停顿最恰当的是( )A.此/马非/凡马 B.此马/非凡/马 C.此马/非/凡马3.根据注释,把“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改写成现代汉语。 4.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诗中的“瘦骨”写形,表现马的处境;“铜声”写质,反映马的素质。( )(2)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来写马,写自己,是一种“借题发挥”。( )(3)这首诗委婉地表达出诗人郁积心中的怀才不遇怨愤之情。( )(二)阅读诗歌《墨竹图题诗》,完成练习。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墨竹图题诗【清】郑燮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注释】①衙斋:官衙中供官员居住和休息之所。②些小:很小,这里指官职卑微。③一枝一叶:用竹子枝叶来比喻百姓们的各种小事。1.下列词语解释有错误的是( )A.署:衙门。 B.萧萧:形容草木凋零。C.吾曹:我们。 D.关情:牵动情怀。2.给诗句中的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1)疑是民间疾苦声( )①指(人民生活中的)困难和痛苦。②憎恶,厌恨。③因病引起痛苦;患病的痛苦。(2)些小吾曹州县吏( )①细小;微小。②稍许;略微。③少许。3.“一枝一叶总关情”,诗人关情的是什么呢? 4.这是一首题画诗,表达的是诗人怎样的感情呢? 1.《马诗》的作者是 ,他被尊称为( )A.诗佛 B.诗鬼 C.诗魔 D.诗狂2.郑燮,又名 ,是 “八怪”之一。他是诗人也是画家,下列不属于他擅画的素材的是( )和( )A.梅 B.兰 C.竹 D.菊3.“吟”本指吟咏,即作诗,后来成为一种诗体的名称。这种诗体的诗有很多,下列属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的是( )A.《游子吟》 B.《梦游天姥吟留别》 C.《暮江吟》 D.《梁甫吟》参考答案:【基础巩固】1.联络,焚烧,千锤万凿2.záo suì jìng fén luò tà3.使劲 燕山 剥削 坚劲 燕子 削皮4.示例:千言万语 千变万化 千军万马 千辛万苦 千真万确5.B6.A7.A8.何时将要 平常 全,全然 高尚的节操 任凭你9.(1)什么时候我能给马带上金络头,飞快在融着,踏遍这清爽秋日时的原野!(2)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3)经历千万次的磨炼仍然坚韧挺拔,任凭东西南北风的呼啸也不动摇。10.《马诗》借马的轻捷矫健,表达了想要报效国家,施展抱负的渴望。《石灰吟》借石灰的清白,表达自己持身清白、坚贞不屈的心性。《竹石》借竹的坚劲,表达自己的刚正不阿、铁骨铮铮。表达方法的相同点:都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表面上写物,实际上赞颂某种精神品质,表达诗人的志向。11.(1)咏叹马的命运 远大抱负 不遇于时 何时将要 遥遥无期 无限期盼 无尽无奈。(2) 不畏艰险、坚贞不屈 石灰洁白的本色 诗人自己高尚的情操。(3) 诗人高尚情操 刚正不阿、铁骨铮铮。(4)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能力提升】课内阅读。(一)1.由大漠、燕山、钩、马等景象可看。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渴望早日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这两句表达更为明显。3.受重用 骑马驰骋战场 4.马 建功立业5.B(二)1.紧紧扎根在土里; 坚定强劲; 任凭2.C 3.用拟人手法,很形象。写出了竹子不屈不挠,刚毅顽强的性格。 4.借物喻人,托竹抒情。表现了作者不向恶势力低头,铁骨铮铮的形象。课外阅读(一)1.B2. C 3.示例:它看上去瘦骨磷峋,可你如果上前去敲一敲它的瘦骨,好像还能听见铮铮的铜声。4.(1)√ (2)X (3)√(二)1.B2.(1)① (2)①3. 诗人关情的是平民百姓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4. 表达的是诗人对百姓真挚而执着的忧虑关切之情,以及自己两袖清风的高尚节操。【拓展延伸】1.李贺 B2.郑板桥 扬州 A D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