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备战2025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练习(Word版附答案)
备战2025年高考二轮复习语文考前强化练主题群文练7 责任担当(小说 文言文)(Word版附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备战2025年高考二轮复习语文考前强化练主题群文练7 责任担当(小说 文言文)(Word版附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生用书P323
“事不避难,义不逃责。”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众多甘于牺牲、勇于担当的读书人,正是他们挺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司马迁“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等,从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勇于担当的胸襟度量和士人风骨。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6分)
最后一次巡逻
王 曦
二班长要退伍了。退伍就要下山,离开高原。他得去跟他的山告个别。
这是一个雪后的早晨,二班在操场集合完毕,只等连长一声令下,便可以出发,前往实控线附近的山口例行巡逻。二班长知道,这大概是最后一次了。
队伍出发了。①作战靴踩在厚厚的雪上,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把满满一山谷的寂静踩了个碎。副营长扭头看一眼身后的二班长,说:“守平,今天是你们班?”二班长愣了一下,赶紧答是。副营长说了声好,回过头,又轻轻地说了一声,很好。二班长希望副营长再说点什么,可副营长不再吭声,迈步向前走了。二班长只好跟上去,踏着副营长踏出的脚印,低头默默揣测。
二班长是个寡言少语的人,喜欢把什么事都搁心里琢磨,嘴一闭,就成了石头。这点跟副营长很像。没办法,二班长就是他带出来的兵嘛。十多年前,二班长来到这个驻扎在云端的连队时,副营长是他的排长。②那时的二班长还是个高高瘦瘦的新兵,穿上松松垮垮的军装,山风一吹,活像个立在麦地里的稻草人。二班长一直待在这个连队,历经了三任连长,四任指导员。连长说,这石头可真够硬的,什么事都憋在心里,这怎么行,老憋着会出问题的。指导员说你可把心搁肚子里去吧,咱这石头外硬内软,外冷内热,是块和田玉,温的,通透着呢。
队伍沿着流经连队门前的河,溯流向山里走。十二个人,不急,不慢,不停歇,走成一条紧凑的线。河不大,是季节性的,还没入冬就结了冰,断流了。一断就是半年。
今天的队伍走得有点闷。带头的副营长不说话,大家都不好说话。副营长东瞅瞅西看看,很激动,像是初来乍到一样。
有什么好看的?这条路线他走了少说也上百遍了,以前没见他这么兴奋过。难道是专门来送自己的?肯定不是,二班长觉得自己还没那么重的分量。他为什么又来跟队巡逻?没听说有什么特别情况。还有他那句“很好”,是什么意思?这一个又一个问题困扰着二班长,他反复琢磨,没琢磨明白。心里装的事情多了,二班长脚下就有些重,有些粘,他计划的告别巡逻,被副营长搅乱了。
二班长听到细微的声音:5201、5201。出发后不久,这个声音便时不时从背后传到他耳朵里。二班长回头,看了一眼跟在身后的那个列兵,二班长很满意,就像看成熟的麦子。二班长家里是农村的,他喜欢庄稼,上高原后,就更喜欢了。
③53……37,53……37,身后又传来列兵的声音,这次是断断续续、有气无力的。二班长连忙回头看,一看二班长就有些生气。
“护目镜戴上!怎么回事?说你几次了!”二班长训斥列兵。
正在仰望雪山的列兵戴上护目镜,心里却是不大乐意。列兵上高原刚满两个月,这是第二次跟队巡逻。当作战地图上那些烂熟于心的黑色三角变成了眼前座座活生生的雪山时,他才真正知道,每座山都是唯一的,每座山都是有生命的,没有谁能征服一座山。他要好好观察这些山,要为每座山都写一首诗。
二班长喜欢这个比他小了快十岁的兵。这个小孩能吃苦,爱学习,会写东西,是连里的宣传骨干,最重要的是,他有很多新奇的想法。比方说前两天,列兵找二班长说,想向连里建议买架无人机。二班长问咱又不是空军,配无人机干什么用?列兵说不是打仗的那种无人机,是小型的,网上就有得卖,能高空拍照。二班长这才明白他说的是什么。二班长说恐怕连里不会批。列兵说试试呗。一试,连长当场就批了。连长也有很多新奇的想法,一年来,二班长跟连长的脚步跟得有些吃力。
队伍拉着手翻过积雪过膝的山脊,开进一片开阔的高原戈壁。他们要穿过戈壁,去对面的雪山。雪山看似近在眼前,其实还有很远,要走三个多小时才能到。
副营长接着说:“守平,听说今年你要走了。”
二班长愣了一下,舔舔嘴唇,咕哝出一个短促的音节:“嗯。”
副营长抬头望向前方,像是在自言自语:“当年的老家伙一个个都走了,咱们早晚都有下山的一天,今年我也要走了。”
二班长现在真的明白了,原来这次巡逻,副营长也是来告别的。
队伍在这里休整。二班长走到连长跟前,叫列兵过来。列兵蹦跳着跑过来,像只雪地里觅食的藏羚羊。二班长说:“程志,不是跟你说过吗,不要猛冲猛跑。”列兵双手撑住膝盖,边大口喘气边答是。二班长说:“程志,报告当前位置。”列兵有些为难地看着自己的班长。二班长说:“你一路上嘟囔什么呢?”列兵立即明白了,赶紧回答:“当前位于5585峰和5621峰之间。”二班长骄傲地看看连长。连长黑着脸,没什么表情。二班长让列兵走开。二班长说:“是个不错的兵吧?”连长说:“还行。”二班长说:“他现在是我们班的活地图,才两个月,资料已经滚瓜烂熟了。”连长说:“不错。”二班长问:“能留在山上吗?”连长看二班长一眼说:“石头你今天话还真多,他自己不想走,谁还能撵他不成。”二班长笑了,放心地走去副营长那边。
列兵觉得班长今天有点怪。班长不守规矩,摘掉了护目镜和防寒面罩。班长还脱了手套,抓一把雪往嘴里塞。班长不再是冷冷的班长。班长笑了,有些羞涩,有些傻气,憨憨的,像一块开花的石头。
④再次上路,队伍仍旧那么走着,不急,不慢,不停歇,走成一条紧凑的线。高原寂静无声。雪地上留下一行长长深深的脚印。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副营长话少,队伍出发时副营长跟二班长交流不多,只是简单问候,但一声“好”和“很好”都饱含着情感。
B.列兵是第二次跟队巡逻,他有新奇的体验,他眼中的景象能引发诗情,他对眼前的每座山都熟悉,倍感亲切。
C.列兵是新一代士兵的代表,能吃苦,爱学习,并且很有想法,他想买架无人机的建议得到了连长的支持。
D.当二班长询问连长列兵能否留在山上的时候,连长说他话多,用“谁还能撵他不成”来表达对列兵的认可。
答案:B
解析:“他对眼前的每座山都熟悉”曲解文意,原文是“当作战地图上那些烂熟于心的黑色三角变成了眼前座座活生生的雪山时,他才真正知道,每座山都是唯一的,每座山都是有生命的,没有谁能征服一座山。他要好好观察这些山,要为每座山都写一首诗”,可见他熟悉的是作战地图上的山,对眼前的真实的山并不熟悉。“倍感亲切”于文无据。
2.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句①写巡逻途中作战靴踩在雪上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表现了山谷的寂静。
B.句②运用叠词“高高瘦瘦”“松松垮垮”和“麦地里的稻草人”的比喻,写出了二班长当年的瘦弱。
C.句③中“53……37”承接前面的“5201”,一起为后文“当前位于5585峰和5621峰之间”的回答做了铺垫。
D.句④与第五段的内容形成对比,“不急,不慢,不停歇”“紧凑”表现出队伍的训练有素。
答案:D
解析:“句④与第五段的内容形成对比”分析不当,句④呼应了第五段的内容。
3.文章是如何塑造二班长的形象的?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①正面描写。如对副营长来巡逻动机猜测的心理描写,表现了二班长的外冷内热和细心;如对列兵的训斥和询问的语言描写,表现出二班长对士兵的严格要求和细心关爱。②侧面描写。如通过连长眼中的“石头”印象和指导员眼中的“和田玉”形象,表现出二班长表面寡言少语,实则外硬内软;通过列兵眼中班长摘掉了护目镜和防寒面罩、往嘴里塞雪的“有点怪”的形象,表现出班长对岗位的深情留恋和不舍。(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4.文章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的理解。(6分)
参考答案:①“最后一次巡逻”指二班长退伍前最后一次前往实控线附近的山口巡逻,跟山口告别;也指副营长退伍前特地最后一次跟队巡逻。②“最后一次巡逻”蕴含着戍边事业和精神的传承,二班长和副营长要退伍了,但列兵已经成长起来了,戍边事业后继有人,戍边精神不断传承。(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20分)
材料一 凡五谷者,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为养也。故民无仰则君无养,民无食则不可事。五谷尽收,则五味尽御于主,不尽收则不尽御。故凶饥存乎国,君朝之衣不革制,彻骖,涂不芸,马不食粟,婢妾不衣帛,此告不足之至也。
今有负其子而汲者,队①其子于井中,其母必从而道之。今岁凶,民饥,道馑,此疚重于队其子,其可无察邪?为者寡,食者众,则岁无丰。财不足则反之时,食不足则反之用。故先民以时生财,固本而用财,则财足。故虽上世之圣王,岂能使五谷常收而旱水不至哉!然而无冻饿之民者,何也?其力时急而自养俭也。故《夏书》曰:“禹七年水。”《殷书》曰:“汤五年旱。”此其离凶饿甚矣,然而民不冻饿者,何也?其生财密,其用之节也。
故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库无备兵虽有义不能征无义城郭不备完不可以自守;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夫桀无待汤之备,故放;纣无待武王之备,故杀。桀纣贵为天子,富有天下,然而皆灭亡于百里之君者,何也?有富贵而不为备也。故备者,国之重也;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此三者,国之具也。且夫食者,圣人之所宝也。故《周书》曰:“国无三年之食者,国非其国也;家无三年之食者,子非其子也。”此之谓国备。
(节选自《墨子·七患》)
注①队:通“坠”。
材料二 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节选自晁错《论贵粟疏》)
5.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库无A备兵B虽有C义D不能E征F无义G城郭H不备I完J不可以K自守
答案:BGJ
解析:“虽”表示转折关系,应在其前断开,故选B;“城郭”作下面的主语,与前句主语意思不一样,应在其前断开,故选G;“城郭不备完”“不可以自守”两句,前句为原因,后句为结果,其间应分开,故选J。
6.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骖,指驾车时两旁的马,与《滕王阁序》中“俨骖于上路”的“骖”意思相同。
B.衣帛,指穿丝织服装,与《齐桓晋文之事》中“老者衣帛食肉”的“衣帛”意思相同。
C.应卒,指应对突发情况,“卒”与《陈情表》中“庶刘侥幸,保卒余年”的“卒”意思相同。
D.实仓廪,指充实仓库,“实”与“春华秋实”和“有名无实”的“实”意思都不相同。
答案:C
解析:C项,文中“卒”意为“突然、突发情况”,“保卒余年”的“卒”意为完成,完结。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粮食是百姓生活所仰赖和用以供养君王的东西,发生饥荒时,君王也应节约衣食等方面的用度,以示与百姓同甘共苦。
B.材料借用“队其子于井中,其母必从而道之”的事例,生动说明在发生灾荒时,君王应心怀愧疚并引导百姓积极自救。
C.夏桀和商纣虽贵为天子,却因没有注意戒备和预防,最终亡于小国诸侯,因此做好准备防止祸患,是国家重要的工作。
D.贤明的君王懂得吃饱穿暖是人之常情,所以会让老百姓从事生产,并且减轻赋税,增加储蓄,最终也就能够拥有人民。
答案:B
解析:B项,“君王应心怀愧疚并引导百姓积极自救”错误。原文“今有负其子而汲者,队其子于井中,其母必从而道之。今岁凶,民饥,道馑,此疚重于队其子,其可无察邪”可知,君王应考察反省治理的问题。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故先民以时生财,固本而用财,则财足。(4分)
(2)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4分)
参考答案:(1)所以先民按农时生产财富,在巩固农本(根本)的基础上使用财富,那么财用就富足。(“生”“固”“足”各1分,句意1分)
(2)腹中饥饿却没有吃的,身上寒冷却没有衣穿,即便是慈母也不能保住她的孩子,国君又怎能保有他的百姓呢?(“衣”“保”“安”各1分,句意1分)
9.历史上圣明的君王,是如何做到让百姓远离冻饿的?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3分)
参考答案:①君王注重节约用度,减轻百姓负担;②重视财富的积累和府库的充实,预防灾害发生;③让百姓遵从农时,致力于农业生产。(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材料一 五谷,是百姓依赖它生活的东西,是君王用来作为给养的东西。所以百姓没有了这个依赖,那么君王也就没有给养,百姓没有粮食,就没法供君王役使。五谷丰收,那么各种美味就能入于君王之口,五谷歉收,那么君王就无法全部吃到。所以国家遇到饥荒,君王临朝的衣服不改制新的,去掉车驾两旁的马匹,道路不加修治,马不喂粟米,婢妾不穿丝织的衣服,来表明用度不足到极点了。
现有背着孩子到井边去打水的人,(不小心)把孩子掉到井里,孩子的母亲一定会跟随到井中把孩子救出来。如今遇到凶岁,百姓挨饿,路上有饿死的人,这种痛苦比孩子掉到井里更为严重,难道可以不考察为政吗?劳作的人少,受供养的人多,就不可能有丰收的年头。财用不足就要反省(是否遵从了)农时,粮食不够就要反省用度的情况。所以先民按农时生产财富,在巩固农本(根本)的基础上使用财富,那么财用就富足。即使是古代的圣王,哪能使五谷年年丰收而不遭旱涝之灾呢!但他却没有挨饿受冻的百姓,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努力按农时耕种而对自己的用度又很节俭。所以《夏书》说:“大禹时遭七年水灾。”《殷书》说:“商汤时遭遇五年旱灾。”这时他们遭受的灾害十分严重,但百姓没有受冻挨饿,这是为什么呢?是他们生产的财富多,他们的用度节俭。
所以,仓里没有储备粮食,就不能面对灾荒;库里没有储备武器,即使是正义之师也不能征讨不义的军队:内城和外城修得不完备,就不能自卫;思想上没有戒备的考虑,就不能应付突然的事变。夏桀没有防备商汤的准备,所以被放逐;殷纣没有防备周武王的准备,所以被杀。桀纣贵为天子,富有天下,然而他们都灭亡于小国诸侯,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有富贵却不(为灾难)做准备。所以准备是国家的重要工作;粮食,是国家的宝贝;武器,是国家的爪牙;城郭,是用来防卫自己的。这三样是国家必须具备的东西。而且粮食是圣人珍爱的东西。所以《周书》说:“国家没有(储备)三年的粮食,国家就不是他的国家了;家里没有(储备)三年的粮食,孩子也就不是他的孩子了。”这就说的是国家的准备。
材料二 按人的实际情况一天不吃两顿饭就会饥饿,整年不做衣服就会受冻。腹中饥饿却没有吃的,身上寒冷却没有衣穿,即便是慈母也不能保住她的孩子,国君又怎能保有他的百姓呢?贤明的君王懂得这个道理,所以让百姓从事农业生产,减轻他们的赋税,广泛地储蓄,以便充实仓库,防备水旱灾害,因此也就能拥有人民。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备战2025年高考二轮复习语文考前强化练主题群文练4 青春奋发(小说 散文)(Word版附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5年高考二轮复习语文考前强化练主题群文练5 革命作品(小说 戏剧)(Word版附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5年高考二轮复习语文考前强化练主题群文练8 榜样力量(散文 文言文)(Word版附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