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备战2025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练习(Word版附答案)
- 备战2025年高考二轮复习语文考前强化练抢分练17 语言文字运用 名篇名句 文言词语(Word版附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备战2025年高考二轮复习语文考前强化练抢分练18 语言文字运用 文言小题 名篇名句(Word版附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备战2025年高考二轮复习语文考前强化练抢分练20 语言文字运用 名篇名句 作文审题立意(限时20分钟)(Word版附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备战2025年高考二轮复习语文考前强化练抢分练21 语言文字运用 名篇名句 文言词语(Word版附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备战2025年高考二轮复习语文考前强化练抢分练22 语言文字运用 文言小题 名篇名句(Word版附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备战2025年高考二轮复习语文考前强化练抢分练19 语言文字运用 古代诗歌 名篇名句(Word版附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备战2025年高考二轮复习语文考前强化练抢分练19 语言文字运用 古代诗歌 名篇名句(Word版附答案),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鉴赏,名篇名句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生用书P287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艺术须与实际人生有距离,所以艺术与极端的写实主义不相容。艺术如果只是再现人生和自然,总不免把观者引回到实际人生,使他的注意力旁迁于种种无关美感的问题,而不能 A 地欣赏形象本身的美。
①艺术都要有情感,但是只有情感不一定就是艺术。许多人本来是笨伯却自信是可能的艺术家,他们常埋怨道:“可惜我不是一个文学家,否则我的生平可以写成一部好小说。”②富于艺术材料的生活何以不能产生艺术呢?③因为艺术所用的情感并不是生糙的而是经过反省的。杜甫在“入门闻号咷,幼子饥已卒”时一定写不出《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这首诗是“ B ”的结果。④艺术家在写切身的情感时,都不能同时在这种情感中过活,必定把它加以客观化,必定由站在主位的尝受者退为站在客位的观赏者。一般人不能把切身的经验放在一种距离以外去看,所以情感尽管深刻,经验尽管丰富,对创造艺术终究是 C 。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A. B. C.
参考答案:A.专心致志 B.痛定思痛 C.无济于事(每处1分,其他答案符合语境即可)
2.下列句子中的“过”,与文中加点的“过”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全家人早早吃过晚饭就出去看戏。
B.虽然你占理,但说话也不可太过。
C.妈妈很会过日子,我们穷而不苦。
D.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百折不挠。
答案:C
解析:C项与文中加点的“过”都是“度过”的意思。A项,意思是“事情完毕”;B项,意思是“过分”;D项,意思是“经过、走过”。
3.“艺术都是主观的,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但是情感一定要经过几分客观化。”这句话在原文的位置,最恰当的是( )(3分)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答案:A
解析:根据上下文语意逻辑和这句话的意思判断。这句和下一句连起来是本段的观点。
二、古代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4~5题。(9分)
送源中丞充新罗册立使(侍中之孙)
刘禹锡
相门才子称华簪,持节东行捧德音。
身带霜威辞凤阙,口传天语到鸡林①。
烟开鳌背②千寻碧,日浴鲸波万顷金。
想见扶桑受恩处,一时西拜尽倾心。
注①鸡林:指新罗国,后面的“扶桑”亦指新罗国。②鳌背:此处借指大海。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题意蕴丰富,不仅表明诗歌题材为送别诗,还点明源中丞此次出使的地点和任务。
B.诗歌首句直言源中丞家世出身之显赫,“称”字充满了诗人对源中丞其人的肯定与称赞。
C.颔联写源中丞辞别朝廷时身上虽布满冰霜,但他毫无怨言,依旧会耐着严寒出使新罗。
D.颈联锤炼精妙,气势雄浑,与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有着相似的开阔境界。
答案:C
解析:C项,“身上虽布满冰霜,但他毫无怨言,依旧会耐着严寒出使新罗”理解有误。“身带霜威辞凤阙”的意思是源中丞一身威严地辞别朝廷,这里的“霜”并非指实际的冰霜,而是说源中丞通身威严犹如身带寒霜。
5.本诗多运用想象,诗人想象了哪些情景?在其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①想象源中丞出使新罗横渡大海时所见之景,“千寻碧”“万顷金”描绘了开阔豪迈的海上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源中丞此行顺利的祝福之意。②想象源中丞到达新罗传布圣恩后众人西拜天子之景,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源中丞完成任务的期待之情以及对国家强盛、受四海朝拜的自豪之情。(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三、名篇名句默写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登岳阳楼》中“ , ”两句,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
(2)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入蜀的担心与牵挂,也暗含劝阻之意;行文由此转入对旅途见闻的描写。
(3)《诗经·曹风·蜉蝣》中有“蜉蝣之羽,衣裳楚楚”的诗句,毛传释“蜉蝣”为“朝生夕死”,此后这个能形象说明生命短暂而又渺小的“蜉蝣”,就成了古诗文中的常客,如“ , ”。
参考答案:(1)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2)问君西游何时还 畏途巉岩不可攀 (3)示例 ①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②蜉蝣蔽朝夕 蟪蛄疑春秋 ③人生在世数蜉蝣 转眼乌头换白头 ④借问蜉蝣辈 宁知龟鹤年[每空1分,第(3)小题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备战2025年高考二轮复习语文考前强化练抢分练3 语言文字运用 古代诗歌 名篇名句(Word版附答案),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鉴赏,名篇名句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5年高考二轮复习语文考前强化练抢分练7 语言文字运用 古代诗歌 名篇名句(Word版附答案),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鉴赏,名篇名句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5年高考二轮复习语文考前强化练抢分练11 语言文字运用 古代诗歌 名篇名句(Word版附答案),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鉴赏,名篇名句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