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新兴路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新兴路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文件包含新兴路八年级物理docx、新兴路八年级物理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11
本试题共8页,分选择题部分和非选择题部分,选择题部分40分,非选择题部分60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答题时,选择题部分将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填写在答题卡上对应表格中,非选择题部分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号所提示的答题区域作答. 直接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本考试不允许使用计算器,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即可. 试卷注意自己保存.
选择题部分 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1.11月1日0时至11月11日0点30分,2024年天猫双11全球狂欢季的实时成交额突破3723亿元,创造新消费的里程碑。忙碌的快递小哥正骑着电动车穿行于大街小巷,相对于什么参照物而言,可以认为他是静止的 ( )
A.来来往往的行人 B.迎面而来的车辆
C.街道两边的房屋 D.他所骑的电动车
2.为了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里辛初级中学举行了“童心向党快乐成长”校园合唱比赛。合唱的“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中的“高”和“低”,指的是声音的( )
A. 音色 B. 响度 C. 音调 D. 振幅
3.战国时期,《墨经》中记载了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等光学问题。特别是小孔成像的发现比欧洲人早了1000多年。图中的光学现象与影子和小孔成像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
4.下列关于光与颜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如果一个不透明的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此物体是黑色的
B.如果一个不透明的物体能吸收所有色光,此物体是白色的
C.如果一个透明的物体能透过所有色光,此物体是白色的
D.如果在暗室里只用红光照射一张绿纸,则看到的纸是黑色的
5.下列有关光现象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猴子“捞月亮”时 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等于水的深度
B. 光在发生折射后,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C、光从水射入空气后速度变大
D. 一束光与镜面成30°角照射到平面镜上,其反射角是30°
6.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流传着许多朗朗上口、生动形象的诗句,在我们鉴赏这些优美诗句的同时,常常能体会出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描述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
A.湖光映彩霞 B.潭清疑水浅 C.风吹草低现牛羊 D.井底之蛙,所见甚小
7.学习物理让我们懂得了“眼见不一定为实” 我们站在岸边看到的鱼其实是鱼的虚像,下列光路图中能正确反映岸上的人看到水中小鱼的是 ( )
8.中国诗词歌赋蕴含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举起酒杯,酒中出现的明月的倒影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B.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月下看到影子的形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阴晴圆缺的月亮是自然光源
D.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共赏的天上明月是平面镜所成的像
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 )
A. 幻灯机 B. 照相机
C. 放大镜 D. 潜望镜
10.星期天,小明和小华一起去郊游。当小明用照相机为小华拍照时,小华发现照相机镜头上停了一只小昆虫,小华正想喊小明暂停拍照,把小昆虫驱赶后再拍,但此时小明已按下了照相机的快门。于是,两同学为刚拍的这张照片展开了讨论. 你认为这张照片上 ( )
A.会有一只正立、放大的昆虫 B.会有一只倒立、缩小的昆虫
C.不会出现昆虫,但有一个大黑点 D.不会出现昆虫,但比正常情况暗一些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1.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教室里课桌的高度约8dm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 1.1m/s
C.人体的脉搏每秒钟大约跳动60次 D.做完整套眼保健操用时约46s
12.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路径上减弱噪声
C.倒车雷达和医生用的“B”超都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D.眼镜店里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能传递能量
13.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用手机给同学们拍合影时,发现部分同学没有进入取景画面,手机应远离同学们
B. 汽车后视镜利用凸面镜可以比同口径平面镜看到更大的范围
C. 用手机照相时成的像是实像; 平时照镜子成的像是虚像
D. 教室里用的投影仪在屏幕上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14.凸透镜成像时,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 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探究后他总结出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 )
A. 照相机是利用蜡烛放在 a 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 放大镜是利用蜡烛放在 d 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 幻灯机是利用蜡烛放在 b 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D. 蜡烛放在 b 点成的像比它放在 c 点成的像大
15.关于各图所示物理实验现象及说明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太阳光通过棱镜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 说明白光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
B.图乙:光从空气进入水方向发生偏折; 说明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方向一定改变
C.图丙:用手电筒正对桌面上的白纸和镜子照射,从旁边看纸发生漫反射,看着更亮
D.图丁:拿一个凸透镜看纸上的“物理世界”的情景,此时的凸透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非选择题部分 共60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60分)
16. (16分) (1) 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了方便彼此间的交流. 国际上建立了一套统一的测量单位体系,叫国际单位制。在国际单位制中米每秒是 (填写物理量名称)的基本单位。各国物理学家潜心研究、不断总结为我们揭开了一个个自然现象之谜,英国物理学家 最早通过实验发现了光的色散现象。
(2)中秋节晚上,周知书同学与爸妈一块赏月,他听到某种昆虫的吱吱叫声。昆虫是靠翅的 发声的. 爸爸告诉他:“这是蟋蟀在叫。”爸爸是以声音的 分辨是哪种昆虫的。(3) 尚达理同学学习物理后逐渐养成了周末在家做实验的好习惯。善于观察的他发现从水面上方观察时,插在水中的筷子在水面处好像折断了,这是筷子水中部分反射的光在水面处发生 的缘故; 他根据学到的光学知识判断水中看似折断的筷子是形成的 像。
(4)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范围爆发,我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绩。物理知识在防止疫情扩散中应用广泛,如图甲医院、超市、学校安装的灭菌灯,利用的是 (“红外线””、 “紫外线”或“可见光”) 的杀菌作用; 我们用如图乙的测温枪测体温,利用的是 (“红外线”"、 “紫外线”或“可见光”) 的热效应。
甲 乙
17.(6分) (1) 如图 (1) 所示,一束光斜射到平静的水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请完成光路图,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2) 在图 (2) 中画出三条光线经透镜后的光线方向。
8.(9分)中国高铁事业的飞速发展是中国经济、科技快速发展的缩影,中国高铁已经成为中国发展、中国成就、中国价值的一张独特而靓丽的“名片”。根据如图所示的G7032次列车时刻表,计算列车:
(1) 从无锡到南京的路程;
(2) 从无锡到南京的平均速度;
(3) 该列车长为200m,列车以40m/s的速度全部通过一座长为600m的大桥所用的时间。
19. (9分) 2020年10月11日,山东省教育厅下发通知,要求初中生校内体育锻炼每天不少于1小时,力争采取多项措施不断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提高,降低近视率,里辛初级中学积极落实省厅要求,同学们体育锻炼的自觉性不断提高! 请完成以下体育锻炼中与物理知识有关的几个问题。(题目中声速取340m/s)
(1) 在“谁是班内跑的最快的人”的比赛活动中,李笃信同学用时12.5s率先到达百米终点,李笃信跑百米的平均速度多大?
(2) 比赛结束后,终点计时裁判冯好学同学发现自己所计时间总比别的裁判所计时间短,认真思考发现自己是听到起点裁判发出的枪声才开始计时的,请你帮他计算一下所计时间短了多少秒?(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3) 起点裁判崔传承发令后听到了回声,他很兴奋. 在同学们帮助下测出了听到回声所用的时间是0.4s,则他听到的回声是离他多远的障碍物返回来的?
车站
上海
苏州
无锡
镇江
南京
到站时间
……
6:25
6:41
7:30
7:43
发车时间
5:53
6:27
6:43
7:32
……
里程/ Km
0
64
165
217
305
20、(10分)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 ;
(2) 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环境中进行 (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 ;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便于 ,
(3) 如图所示,将蜡烛A 逐渐远离玻璃板,玻璃板中蜡烛A的像的大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4) 当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为5cm时,像和物间的距离为 cm;
(5) 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 (填“能”或“不能”) 接收到蜡烛A 的烛焰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 像(填“实”或“虚”) ,此时观察光屏上能否成像应从玻璃板的 (填“前面”或“后面”) 观察;
(6) 观察像时,会发现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因为 ; 实验过程中,无论如何移动蜡烛B都无法与A的像完全重合,其原因是 .
21. (10 分) 小芳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她按如图装配仪器 (图中 F点是焦点,H点是 2 倍焦距处),此时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
(1)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她应把蜡烛向 调(选填“上”、 “下”);
(2) 调节好蜡烛的高度后,恰好能从光屏上观察到倒立、 (选填“缩小”或“放大”) 的实像,该成像特点可作为 的原理 (选填“照相机”或“电影放映机”) ;
(3) 此时,拿来一只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只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由此可见,这只眼镜是 (填“凸”或“凹”) 透镜,戴这种眼镜人的眼睛的缺陷是 (选填“近视”或“远视”),
(4) 她若把蜡烛移到A点,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 移动(填“左”或“右”); 光屏上的像变 (“大”或“小”) ;
(5) 若想从光屏侧透过透镜看到蜡烛正立的像,可将物体放在 点(填字母符号);
(6) 若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一条可能的原因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共12页。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文件包含初四物理pdf、初四物理docx、202411初四物理期中答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实验学校中考三模物理试题+,文件包含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实验学校中考三模物理试题docx、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实验学校中考三模物理试题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