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6.4 平面向量的应用优质课教学设计
展开本小节内容选自《普通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人教A版(2019)第六章《平面向量及其应用》的第四节《平面向量的应用》。以下是本节的课时安排:
前面学生学习了平面向量的运算,初中就已经有了平面几何的知识,本节课是探讨平面几何中的向量方法,让学生学会用向量的方法去解决几何问题。
1.会用向量方法解决简单的几何问题,培养数学抽象的核心素养;
2.体会向量在解决几何问题中的作用,提升数学建模的核心素养。
1.重点:用向量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基本方法:向量法解决几何问题的“三步曲”。
2.难点:能够将几何问题转化为平面向量问题。
(一)新知导入
1. 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向量理论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几何背景.这一源泉最早可追溯到莱布尼兹的位置几何的概念.莱布尼兹认为代数仅仅能表达未定的数或量值,不能直接表达位置、角度和运动,利用代数运算来分析一个图形的特点、寻找方便的几何证明和构造有时是很困难的.鉴于此,他提出了一个“新代数”,其中几何实体可以用符号来表示,并且这些符号可以直接进行运算,它不需要大量的乘法,不需要添加令人困惑的太多点和线.这就是向量.
2.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问题1】要判断AB⊥CD,从向量的角度如何证明?
[提示]证明 ,即=0即可.
【问题2】怎样用向量的方法证明AB∥CD?
[提示]要证明AB∥CD,证明 即可,同时注意AB,CD是否共线.
【问题3】如何利用向量方法求直线AB与CD所成角?
[提示]根据数量积公式先求出 与所成角,若是锐角或直角即为直线AB,CD所成角,若是钝角,其补角即为直线AB,CD所成角.
【问题4】如何利用向量的方法求线段的长度?
【提示】根据向量的有关运算,求出对应向量的模,即为线段的长度.
(二)平面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
1.用向量方法解决平面几何问题的“三部曲”:
①建立平面几何与向量的联系,用向量表示问题中涉及的几何元素,将平面几何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
②通过向量运算,研究几何元素之间的关系;
③把运算结果“翻译”成几何关系.
2.用向量方法解决平面几何问题的两个基本方法:
①几何法:选取适当的基底(基底中的向量尽量已知模或夹角),将题中涉及的向量用基底表示,利用向量的运算法则、运算律或性质计算.
②坐标法: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实现向量的坐标化,将几何问题中的长度、垂直、平行、夹角等问题转化为代数运算.
【做一做】1.已知A(-1,-eq \f(7,3)),B(1,eq \f(1,3)),C(-eq \f(1,2),2),D(-eq \f(7,2),-2),则直线AB与直线CD( )
A.垂直 B.平行 C.相交D.重合
2.已知A,B,C,D四点的坐标分别是(1,0),(4,3),(2,4),(0,2),则四边形ABCD为( )
A.梯形 B.菱形 C.矩形D.正方形
答案:(1)B (2)A
(三)典型例题
1.利用平面向量证明垂直问题
【例1】 如图所示,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AB,BC的中点,
求证:AF⊥DE.
证明:法一:设eq \(AD,\s\up6(→))=a,eq \(AB,\s\up6(→))=b,则|a|=|b|,a·b=0.
又eq \(DE,\s\up6(→))=eq \(DA,\s\up6(→))+eq \(AE,\s\up6(→))=-a+eq \f(b,2),eq \(AF,\s\up6(→))=eq \(AB,\s\up6(→))+eq \(BF,\s\up6(→))=b+eq \f(a,2),
所以eq \(AF,\s\up6(→))·eq \(DE,\s\up6(→))=eq \b\lc\(\rc\)(\a\vs4\al\c1(b+\f(a,2)))·eq \b\lc\(\rc\)(\a\vs4\al\c1(-a+\f(b,2)))=-eq \f(1,2)a2-eq \f(3,4)a·b+eq \f(b2,2)=-eq \f(1,2)|a|2+eq \f(1,2)|b|2=0.
故eq \(AF,\s\up6(→))⊥eq \(DE,\s\up6(→)),即AF⊥DE.
法二:如图所示,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设正方形的边长为2,
则A(0,0),D(0,2),E(1,0),F(2,1),
则eq \(AF,\s\up6(→))=(2,1),eq \(DE,\s\up6(→))=(1,-2).
因为eq \(AF,\s\up6(→))·eq \(DE,\s\up6(→))=(2,1)·(1,-2)=2-2=0.
所以eq \(AF,\s\up6(→))⊥eq \(DE,\s\up6(→)),即AF⊥DE.
【类题通法】利用向量解决垂直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方法:对于线段的垂直问题,可以联想到两个向量垂直的条件,即向量的数量积为0.
途径:可以考虑向量关系式的形式,也可以考虑坐标的形式.
【巩固练习1】在直角梯形ABCD中,AB∥CD,∠CDA=∠DAB=90°,CD=DA=eq \f(1,2)AB,
求证:AC⊥BC.
证明:∵∠CDA=∠DAB=90°,AB∥CD,CD=DA=eq \f(1,2)AB,
故可设eq \(AD,\s\up6(→))=e1,eq \(DC,\s\up6(→))=e2,|e1|=|e2|,则eq \(AB,\s\up6(→))=2e2,∴eq \(AC,\s\up6(→))=eq \(AD,\s\up6(→))+eq \(DC,\s\up6(→))=e1+e2,
eq \(BC,\s\up6(→))=eq \(AC,\s\up6(→))-eq \(AB,\s\up6(→))=(e1+e2)-2e2=e1-e2,而eq \(AC,\s\up6(→))·eq \(BC,\s\up6(→))=(e1+e2)·(e1-e2)=eeq \\al(2,1)-eeq \\al(2,2)=|e1|2-|e2|2=0,∴eq \(AC,\s\up6(→))⊥eq \(BC,\s\up6(→)),即AC⊥BC.
2.利用平面向量求几何中的长度、角度问题
【例2】(1)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D=1,AB=2,对角线BD=2,求对角线AC的长.
(2)已知矩形ABCD,AB=eq \r(3),AD=1,E为DC上靠近D的三等分点,求∠EAC的大小.
解:(1) 设eq \(AD,\s\up6(→))=a,eq \(AB,\s\up6(→))=b,则eq \(BD,\s\up6(→))=a-b,eq \(AC,\s\up6(→))=a+b,
而|eq \(BD,\s\up6(→))|=|a-b|=eq \r(a2-2a·b+b2)=eq \r(1+4-2a·b)=eq \r(5-2a·b)=2,
∴5-2a·b=4,∴a·b=eq \f(1,2),
又|eq \(AC,\s\up6(→))|2=|a+b|2=a2+2a·b+b2=1+4+2a·b=6,∴|eq \(AC,\s\up6(→))|=eq \r(6),即AC=eq \r(6).
(2)如图,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A(0,0),C(eq \r(3),1),E(eq \f(\r(3),3),1),
eq \(AC,\s\up6(→))=(eq \r(3),1),eq \(AE,\s\up6(→))=(eq \f(\r(3),3),1),eq \(AC,\s\up6(→))·eq \(AE,\s\up6(→))=2.
cs∠EAC=eq \f(\(AC,\s\up6(→))·\(AE,\s\up6(→)),|\(AC,\s\up6(→))||\(AE,\s\up6(→))|)=eq \f(2,2×\f(2\r(3),3))=eq \f(\r(3),2).
∵0<∠EAC
(1)利用图形特点选择基底,用公式|a|=eq \r(a2)求解.
(2)建立坐标系,确定相应向量的坐标a=(x,y),则|a|=eq \r(x2+y2).
(3)用夹角公式先求向量的夹角,在根据实际情况得到角的大小。
【巩固练习2】在Rt△ABC中,∠ABC=90°,AB=8,BC=6,D为AC中点,则cs ∠BDC=( )
A.-eq \f(7,25) B.eq \f(7,25) C.0D.eq \f(1,2)
解析:如图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B(0,0),A(0,8),C(6,0),D(3,4),
∴eq \(DB,\s\up6(→))=(-3,-4),eq \(DC,\s\up6(→))=(3,-4).
又∠BDC为eq \(DB,\s\up6(→)),eq \(DC,\s\up6(→))的夹角,∴cs ∠BDC=eq \f(\(DB,\s\up6(→))·\(DC,\s\up6(→)),|\(DB,\s\up6(→))||\(DC,\s\up6(→))|)=eq \f(-9+16,5×5)=eq \f(7,25).
答案:B
3.平面几何中的平行(或共线)问题
【例3】 如图,点O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中心,E,F分别在边CD,AB上,且eq \f(CE,ED)=eq \f(AF,FB)=eq \f(1,2).
求证:点E,O,F在同一直线上.
证明:设eq \(AB,\s\up6(→))=m,eq \(AD,\s\up6(→))=n,
由eq \f(CE,ED)=eq \f(AF,FB)=eq \f(1,2),知E,F分别是CD,AB的三等分点,
∴eq \(FO,\s\up6(→))=eq \(FA,\s\up6(→))+eq \(AO,\s\up6(→))=eq \f(1,3)eq \(BA,\s\up6(→))+eq \f(1,2)eq \(AC,\s\up6(→))=-eq \f(1,3)m+eq \f(1,2)(m+n)=eq \f(1,6)m+eq \f(1,2)n,
eq \(OE,\s\up6(→))=eq \(OC,\s\up6(→))+eq \(CE,\s\up6(→))=eq \f(1,2)eq \(AC,\s\up6(→))+eq \f(1,3)eq \(CD,\s\up6(→))=eq \f(1,2)(m+n)-eq \f(1,3)m=eq \f(1,6)m+eq \f(1,2)n.
∴eq \(FO,\s\up6(→))=eq \(OE,\s\up6(→)).又O为eq \(FO,\s\up6(→))和eq \(OE,\s\up6(→))的公共点,故点E,O,F在同一直线上.
【类题通法】用向量解决平面几何中的平行问题,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平面向量共线定理。
【巩固练习3】在△ABC中,点M,N分别在线段AB,AC上,AM=2MB,AN=2NC.
求证:MN∥BC.
证明:设eq \(AB,\s\up6(→))=a,eq \(AC,\s\up6(→))=b,则eq \(BC,\s\up6(→))=eq \(AC,\s\up6(→))-eq \(AB,\s\up6(→))=b-a.
又AM=2MB,AN=2NC.所以eq \(AM,\s\up6(→))=eq \f(2,3)a,eq \(AN,\s\up6(→))=eq \f(2,3)b.
在△AMN中,eq \(MN,\s\up6(→))=eq \(AN,\s\up6(→))-eq \(AM,\s\up6(→))=eq \f(2,3)(b-a),
所以eq \(MN,\s\up6(→))=eq \f(2,3)eq \(BC,\s\up6(→)),即eq \(MN,\s\up6(→))与eq \(BC,\s\up6(→))共线,故MN∥BC.
(四)操作演练 素养提升
1.在四边形ABCD中,若eq \(AB,\s\up6(→))+eq \(CD,\s\up6(→))=0,eq \(AC,\s\up6(→))·eq \(BD,\s\up6(→))=0,则四边形为( )
A.平行四边形 B.矩形
C.等腰梯形 D.菱形
解析:由eq \(AB,\s\up6(→))+eq \(CD,\s\up6(→))=0,得eq \(AB,\s\up6(→))=-eq \(CD,\s\up6(→))=eq \(DC,\s\up6(→)),∴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又eq \(AC,\s\up6(→))·eq \(BD,\s\up6(→))=0知,对角线互相垂直,故四边形为菱形,故选D.
答案:D
2.在直角三角形ABC中,斜边BC长为2,O是平面ABC内一点,点P满足eq \(OP,\s\up6(→))=eq \(OA,\s\up6(→))+eq \f(1,2)(eq \(AB,\s\up6(→))+eq \(AC,\s\up6(→))),则|eq \(AP,\s\up6(→))|等于( )
A.2 B.1 C.eq \f(1,2) D.4
解析:∵eq \(OP,\s\up6(→))=eq \(OA,\s\up6(→))+eq \f(1,2)(eq \(AB,\s\up6(→))+eq \(AC,\s\up6(→))),
∴eq \(OP,\s\up6(→))-eq \(OA,\s\up6(→))=eq \f(1,2)(eq \(AB,\s\up6(→))+eq \(AC,\s\up6(→))),eq \(AP,\s\up6(→))=eq \f(1,2)(eq \(AB,\s\up6(→))+eq \(AC,\s\up6(→))),
∴AP为Rt△ABC斜边BC的中线.∴|eq \(AP,\s\up6(→))|=1.
答案:B
3.在△ABC中,已知A(4,1),B(7,5),C(-4,7),则BC边的中线AD的长为________.
解析:BC中点为Deq \b\lc\(\rc\)(\a\vs4\al\c1(\f(3,2),6)),eq \(AD,\s\up6(→))=eq \b\lc\(\rc\)(\a\vs4\al\c1(-\f(5,2),5)),
∴|eq \(AD,\s\up6(→))|=eq \f(5,2) eq \r(5).
答案:eq \f(5,2) eq \r(5)
4.正方形OABC的边长为1,点D、E分别为AB,BC的中点,试求cs∠DOE的值.
解:以OA,OC所在直线为坐标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由题意知:
eq \(OD,\s\up6(→))=eq \b\lc\(\rc\)(\a\vs4\al\c1(1,\f(1,2))),eq \(OE,\s\up6(→))=eq \b\lc\(\rc\)(\a\vs4\al\c1(\f(1,2),1)),
故cs∠DOE=eq \f(\(OD,\s\up6(→))·\(OE,\s\up6(→)),|\(OD,\s\up6(→))|·|\(OE,\s\up6(→))|)=eq \f(1×\f(1,2)+\f(1,2)×1,\f(\r(5),2)×\f(\r(5),2))=eq \f(4,5).即cs∠DOE的值为eq \f(4,5).
答案:1.D 2.B 3.eq \f(5,2)eq \r(5) 4.eq \f(4,5)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本节所学知识,通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感悟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五)课堂小结,反思感悟
1.知识总结:
2.学生反思:
(1)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2)在解决问题时,用到了哪些数学思想?
【设计意图】
通过总结,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本节所学内容,提高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完成教材:第39页 练习 第1,2,3题
第52 页 习题6.4 第1,2,3,12题
6.4 平面向量的应用
课时内容
平面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举例
余弦定理、正弦定理
所在位置
教材第38页
教材第40页
教材第42页
新教材
内容
分析
本节的目的是让学生加深对向量的认识,更好地体会向量这个工具的优越性。对于向量方法,就思路而言,几何中的向量方法完全与几何中的代数方法一致,不同的只是用”向量和向量运算“来替代”数和数的运算“。
物理学家很早就在自己的研究中使用向量的概念,并早已发现这些量之间可以进行某种运算。数学家在物理家使用向量的基础上,对向量又进行了深入研究,使向量成为研究数学和其他科学的有力工具。本节将举例说明向量在解决物理问题中的应用。
余弦、正弦定理是研究任意三角形边角之间关系的重要开端;用余弦、正弦定理解三角形,是典型的用代数的方法来解决的几何问题的类型;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又十分广泛
核心素养培养
通过对用向量法解决平面几何问题的学习,培养学生数学抽象、数学运算、数学建模等数学素养.
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用向量方法解决物理中的速度、力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
通过对余弦定理、正弦定理的学习,培养学生数学抽象、数学运算、数学建模等数学素养。
教学主线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坐标表示
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6.4 平面向量的应用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6.4 平面向量的应用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
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6.4 平面向量的应用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6.4 平面向量的应用教案设计,共4页。
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六章 平面向量及其应用6.4 平面向量的应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六章 平面向量及其应用6.4 平面向量的应用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