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县忠诚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语文试卷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418754/0-17321987276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县忠诚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语文试卷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418754/0-173219872774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县忠诚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语文试卷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418754/0-173219872777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418754/1-173219872832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忠诚镇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忠诚镇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文件包含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县忠诚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语文试卷docx、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书写水平(5分)
1.请使用楷体字答题,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此题根据作文的书写水平计分。(5分)
二、基础积累(共4道小题,20分)
我站在花丛中,眼前的花朵仿佛在烈日下绽放出最美的色彩。然而,当我的手指轻轻触碰到花瓣时,一股qìn① 凉的触感让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这种意料之中的冷意让我有些不适,就像一片黑暗突然吞噬了光明,让人感到茫然无cuò② 。
我试图在hà miǎ③ 的知识海洋中寻找答案。徜徉在无尽的信息洪流里,我努力搜索枯肠,试图找到那个能解决我心中疑惑的答案,然而知识的海洋如此广阔,我如同迷失在无尽的迷雾中,不知道前进的方向在哪里,我的探索似乎无休无止。
2.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字词。(4分)
3.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绽放 B.意料之中 C.徜徉 D.搜索枯肠
4.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10分)
① ,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十二章》)
③ ,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④星汉灿烂, 。(曹操《观沧海》)
⑤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⑥油蛉在这里低唱,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⑦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 , ”两句以富有创造力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和思念之情。
⑧《十二章》中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慨叹,劝人珍惜时光的句子是: , 。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美国作家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的人》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B.古代对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称呼,如:“而立”指三十岁,“不惑”指四十岁,“花甲”指五十岁。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出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该散文集另有《五猖会》《父亲的病》等篇目。
D.《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三、阅读能力(共15道小题,50分)
(一)整本书阅读
6.下面四个选项中,人物的性格特征与下面片段中人物表现出的性格特征最为接近的一项是(3分)( )
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A.范爱农反对发电报 B.藤野先生坐火车被疑为扒手
C.陈莲河开出“一对同窠蟋蟀”的药引 D.无常放阿嫂儿子还阳半刻
7.七(1)班以“细品数朵朝花,感悟鲁迅初心”为主题,绘制了下面的思维导图,分享他们阅读《朝花夕拾》的体验。请你调动阅读积累,在图中①②③处填写相应的内容。(2分)
(二)现代文阅读
入戏的赵老师
在我中学六年的语文老师里,赵新仁老师是别样的一个。
赵老师第一节课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上来就说:“遇到我算你们幸运,我带你们,你们的语文成绩保证能提高五六分。”口齿不清的说话习惯,让赵老师“保证”的“能提高五六分”显得像对“遇到我算你们幸运”的否定。大家对分数提高不提高并不在意,只对赵老师的说话习惯感兴趣。
那时学校给老师都安排住房,赵老师一间五平米不到的宿舍,远离学生和其他教工宿舍,离教工食堂也最远。可能习惯了一个人吃饭,赵老师从不与其他教工一起用餐。他打好饭菜就从食堂出来,边走边吃,一般刚好到宿舍门前吃完。我们会看到,他从裤兜里晃晃啷啷掏出一大串钥匙,熟练地挑出一把,插进锁孔,拧转,推门,进门,哐当又关上门。春夏秋冬四季如此,刮风下雨飘雪皆如此。赵老师吃饭在我们眼里是一道有趣的风景,他吃饭很甜很香,右手拿筷子,左手既端碗又攥两个大馒头,走两步停一下,或喝汤或咬馒头或夹菜。遇到下雨,他就在伞下吃,走两步停下,吃一口再走,不管地面有无积水,也不管自己裤管湿了半截。
地理老师,有一次在课堂上不知为什么突然提起语文赵老师,说:“你们赵老师,他入戏。”赵新仁老师入戏,我们知道。
他上《孔雀东南飞》,讲到主人公分手时,竟哽咽不能语,半天,眼含泪花,望着空荡荡的屋梁长叹一声,摆摆手让我们自己读书,一个人看着窗外的梧桐树发呆去了。课文总是要讲下去的,赵老师有时尚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但也有无法抑制的时候,一屁股坐到讲台的水泥地上大放悲声,双手握住自己的双脚,哭得涕泪涟涟,无法自已。我们目瞪口呆,但很快,我们以极高的朗读音量盖住了赵老师的哭腔。赵老师入戏后心里就没有了我们,但我们很感动。我们用声音掩饰他事实上的尴尬。
但后来还是发生了不愉快,那是入戏的赵老师和我们仅有的一次不和谐。仍是《孔雀东南飞》这篇文章,赵老师教了我们一个礼拜,他歌颂善良、勤劳和反抗,批评软弱与愚孝,控诉封建制度。他时而怒目圆睁,时而眼含泪水又布满柔情。恼人的是,他重复,歌颂、批判、控诉之后再重新来一遍。还要再来一次的时候,我们班最能捣蛋的同学没举手就站了起来,“老师,文章也不全是真的,有虚假夸大的地方,不能当真。”我们都紧张地看着赵老师。赵老师愣在那儿,双眼大睁。他的脸越来越红,鬓角青筋暴起,嘴角哆嗦,足足分把钟。教室里鸦雀无声。恢复常态后,赵老师叹了一口气,摇摇头,用有些无奈,恨铁不成钢又有些理解的语气对我们解释道:“这是文学手法,文学,明白吗?”这时下课铃声刚好响起,入戏的赵老师获得了解放。
有一次,无意间看到赵老师在读《古代汉语》,我们很好奇,一个中学语文老师,教书之外为何还要读这种看起来枯燥无聊的书。赵老师一脸的自豪与得意,乐呵呵地露着一嘴的大黄牙说在自考,自学考试。“老师也要进修学习。”
其后我们知道,他已通过自学考试拿到大专文凭,正在自学攻读中文本科。于是就理解了他为何每顿饭都要端回宿舍吃,为何总是把自己关在一间不足五平方的狭小房间里。枯灯独坐,清苦捧读,寂寞里有寄托,这对容易入戏的赵老师倒不失为一种安慰。
后来我去南京读书,赵老师曾先后两次写信,让我更明了他。他让我帮忙买自考资料,每一次都在信纸上重要的地方画上红色的波浪线,像当初批改我们的作文。画了波浪线还不放心,再在下面画上三角符号,信的末尾还反复说着感谢的话,啰唆得就像他上课。每次,赵老师都会在信封里附上回寄的邮资和买资料的费用,非常认真地迂腐。在信里,赵老师向我坦承,希望自己的本科文凭能让全家人的身份改变,妻子孩子可以吃上计划口粮。“农村太苦了。”赵老师在信里说。
后来遇上新疆吸引人才的政策,于是赵老师举家西迁。我极力想象他西迁前后的场景,想他一脸憨厚又呆气的表情,他走路低头吃饭的样子,他高兴起来的一嘴黄牙,可是一片模糊。脑子里最最清晰的场景只剩下他教《孔雀东南飞》的一些琐碎片段。
(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8.下面对课堂之外的赵老师的性格特征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认真迂腐 B.生活随性 C.好学上进 D.从不顾家
9.下列关于本文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第2段,赵老师的“口齿不清”与“保证能提高五六分”的超强自信形成对比,这是他“第一节课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的原因。
B.结合后文的内容,我们理解了第3段画线句子的内涵。原来赵老师是因为家庭贫困才会如此啊!一句“农村太苦了”,就道出了其中的种种辛酸。
C.第5段中“无法自已”的“已”,与前文中“控制自己的情绪”中的“控制”和“无法抑制”中的“抑制”意思相近。
D.赵老师的“入戏”,不仅指他在课堂上对文学作品很投入,也指他在生活中做事认真,甚至有些“呆气”的言行。
10.结合全文,完成表格。(4分)
11.文章末尾,作者为什么说“脑子里最最清晰的场景只剩下他教《孔雀东南飞》的一些琐碎片段”?(4分)
答:
蜜蜂与童年
孩子又想去游乐园,我不同意,因为那一两百平米的空间,让人感觉到逼仄,总觉得不舒服。“不玩这个,你们小时候玩什么呢?”面对孩子的发问,我恍惚了一下。是啊,在那个声光电都不发达的时代,我们玩什么呢?头脑灵光一闪,脱口而出三个字“捉蜜蜂”。
在农村的日子里,所有的蜂都没有严格意义的区分,它们都只有一个统一的名字“蜜蜂”。唐朝罗隐说:“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自打会背这首诗起,捉蜜蜂便成了每个夏天不可错失的游戏。找来一个父亲喝酒留下的玻璃瓶,洗干净晾干,趁着油菜花盛开的时节,揪一把油菜花放在瓶子里(孩子们认为有了油菜花便有了蜜蜂的食物),然后三五个好朋友约一个时间,别一根大竹丝扫帚的竹条,便欢天喜地地出发了。照例,第一站来到牛棚。牛棚是土坯做的房子,墙上有很多大小不一的洞,而洞里总是藏着小小的蜜蜂,手法熟练的小伙伴很有一套:他们瞄准一个外形圆圆的漂亮的洞(蜜蜂似乎和人一样,都喜欢漂亮的屋子),先用竹条轻轻一掏,然后附耳倾听,若有动静,便悄悄将玻璃瓶口贴上去,竹条在洞里一晃一挑,蜜蜂便受不了了,乖乖的歪着屁股一扭一扭地从洞里钻出来,将玻璃瓶口一对,蜜蜂便落入陷阱了。这时还不能掉以轻心,要迅速盖住玻璃瓶口,防止蜜蜂飞出,等它飞累了、撞累了,便也认命了,会乖乖地伏在菜花上,于是开始有了一只、两只、三只……夜幕降临,大家会寻一处亮堂的地方,比比彼此手中的战利品,谁的数量多,晚上便可以做一个甜甜的梦。
然而,随着捉蜜蜂的孩子军越来越多,又加上牛棚慢慢被推倒,为数不多的土房子便成了捉蜂孩童的香饽饽,然而住在土房里的奶奶们不愿意了,因为她们深信:孩子天天拿个竹条在那掏来掏去,早晚会把自家的屋子给弄坏弄倒,于是,只要发现捉蜜蜂军团,便要站出来,鼓起慈祥的脸,扮作生气的样子,开玩笑地来一句:我家房子倒了就找你爸妈啊!如果孩子还不停手,就会加一句:某某家孩子,我晚上就去你家找你爸妈去。第二句很管用,再调皮的孩子也不得不停手,然而,我从来没听说奶奶们找过哪位小伙伴的家长,也从未听说奶奶们晚上到哪家去讨过理。
然而,寻土房子去捉蜜蜂这事是断不能再做了,我们的眼睛瞄向了原野:晴朗的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波光粼粼的水塘边杨柳依依,顺着风的方向,便是那一望无际的油菜花海,白鹭在花海尽头起飞、降落……果然,精心钻研下,捉蜜蜂军团又发明了酒瓶盖捉蜂法。来到田埂处,沿着油菜花田的沟垄一路寻去,不多时,便能寻见伏在菜花上的蜜蜂,悄悄地过去,掏出两个酒瓶盖(酒瓶盖是铁制的,宽深为佳),慢慢地接近,在距离蜜蜂五厘米处快速合盖,然后慢慢地接近放在地上的酒瓶,正对着瓶口处露出一个洞,眼见着一道亮光,蜜蜂便钻进去了,自打实验成功后,捉蜜蜂军团便另辟了战场。晚霞爬上了天边,炊烟的信号已然成为了收兵回家的标志。带着战利品回家的孩子,满足而又快乐。
如今,有很多次想带着孩子做这些幼稚的事情,却似乎找不到一个空酒瓶、一根竹条,就算找到了,我到哪去寻找那片花海呢?神游收回,我又带着孩子来到游乐园,看着孩子蹦蹦跳跳的样子、开开心心的笑容,我会心一笑:这或许是他们的童年的快乐吧,只是感觉少了点什么。
12.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在作者眼里,“捉蜜蜂”和童年的快乐是息息相关的。
B.文章刻画了朴素的童年游戏,在作者看来,现在的孩子是无法体会的。
C.作者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在逼仄的游乐园玩,但是他也没有特别好的办法。
D.作者认为他童年时代的游戏消失了,反映了社会的退步,表达了作者深深的失落感。
13.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画线句子。(3分)
晚霞爬上了天边,炊烟的信号已然成为了收兵回家的标志。
答:
14.文中农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4分)
答:
15.文章标题《蜜蜂与童年》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4分)
答:
(三)古代诗文阅读
司马光好学
司马温公①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注释】①司马温公:司马光死后被追赠以温国公的称号,故称温国公。
16.下列说法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3分)( )
A.司马光儿时背书较慢,单独留下来读书B.读书时多下功夫,收获就会很大
C.抓住一切机会读书,会得到很多D.司马光精读和背诵过的书,终生不会忘记
17.学习需要多思考才能有所获,文中的“ ”一句体现了这个道理。画横线句运用了 手法来刻画司马光这一人物形象。(4分)
18.下列加点字与“迨能倍诵乃止”中“倍”的作用不同的一项是(3分)( )
A.不亦说乎 B.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C.与儿女讲论文义 D.尊君在不
【注释】①凤城:指国都长安。
19.这两首诗中都提到的情景是(3分)( )
A.春燕低飞 B.杜鹃悲啼 C.春花凋零 D.暮云楼阁
20.同样面对春之将去,诗人的情感却不相同,请结合诗意说一说。(4分)
答:
四、综合运用(共3道小题,15分)
同学们开展了一次“畅游百草园,走进三味书屋”的综合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21.【读课文,拟对联】“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这是鲁迅先生回忆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的情景。其实,“对课”就是对对子、拟对联。请根据课文内容,为下面的对联写出上联。(4分)
上联:百草园里,
下联:三味书屋,习字作画读课文,别有情趣
22.【赏美景,巧劝说】课文让我们欣赏到了百草园的美景,可如今“百草园”里却存在乱丢垃圾、乱折花木等现象。假如你遇到了这种不文明的行为,你会怎么劝说?请写出来。(5分)
答:
23.【看图片,细解说】假如你是导游,请你根据课文中的描述及图片写几句解说词。(提示:要按一定的空间顺序介绍)(6分)
答:
五、写作能力(60分)
24.鲁迅遇见阿长,阿长买来《山海经》,用她的真诚温暖了鲁迅的一生;海伦·凯勒遇见莎莉文老师,莎莉文老师耐心引导,启示真理,让海伦·凯勒拥有在逆境中奋进的精神和意志;史铁生在人生中遇见母亲,让史铁生对生命有了觉醒,成就了他不平凡的人生。你人生中是否也有过这样的遇见呢?让我们在平常的生活中感恩每一次遇见。
以《遇见你,真好》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写作提示及要求:
(1)明确“你”能指代的人。
(2)详略得当,充分表现“你”对自己的影响。
(3)有自己的发现、感悟、思考等。
(4)符合生活常理,内容健康,文体明确。
(5)勿抄袭、套作,勿泄露考生姓名、校名等信息。
时间
事件
我的认识
我读高中时
① ,赵老师保证能提高我们的语文成绩
不在意
吃饭时,赵老师独自打好饭菜回宿舍,在路上边走边吃
感兴趣
②
感动
课余时间,③
④
我在南京读书时
写信让我买资料时,赵老师向我坦诚了参加自考的目的
懂得
送春
[北宋]王令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暮春浐水送别
[唐]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①,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寨蒿镇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文件包含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县寨蒿中学2024-2025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语文试卷docx、答案-1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寨蒿镇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文件包含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县寨蒿中学2024-2025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语文试卷docx、答案-1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贵州省榕江县忠诚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语文试卷,文件包含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县忠诚中学2024-2025学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语文试卷docx、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