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江苏省长泾中学高一(上)化学期中卷化学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江苏省长泾中学高一(上)化学期中卷化学试卷(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能用到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48LH2O的分子数约为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可能用到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2.客观题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主观题用黑色的水笔书写在答题卷上。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布洛芬(C13H18O2)是家庭常备药品,可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牙痛等,也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布洛芬中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B. 1个布洛芬分子中含有32个原子
C. 布洛芬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9:16
D. 布洛芬属于氧化物
【答案】C
【解析】A.布洛芬中含有C、H、O三种元素,它们都属于非金属元素,则不含有金属元素,A不正确;
B.1个布洛芬分子中含有13+18+2=33个原子,B不正确;
C.布洛芬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1:2×16=9:16,C正确;
D.布洛芬中含有C、H、O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D不正确;
故选C。
2. 向含有FeCl3和FeCl2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可得到一种黑色分散系,其中分散质粒子是直径约为9.3 nm的金属氧化物(Fe3O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形成该黑色分散系时发生的反应为物理变化
B. 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黑色分散系中的金属氧化物
C. 向沸水中逐滴滴加饱和FeCl3溶液也可得到该黑色分散系
D. 用激光笔照射该分散系,从垂直于光线的方向观察,可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答案】D
【解析】分散质粒子是直径约为9.3 nm的金属氧化物(Fe3O4),该黑色分散系为胶体。A.Fe3O4是新生成的物质,形成该黑色分散系时发生的反应为化学变化,故A错误;
B.胶体粒子能透过滤纸,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黑色分散系中的金属氧化物,故B错误;
C.向沸水中逐滴滴加饱和FeCl3溶液可得到红褐色氢氧化铁胶体,故C错误;
D.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用激光笔照射该分散系,从垂直于光线的方向观察,可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故D正确;
故选D。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1mlNa2O2固体中含有的阴阳离子数目之比为1:1
B. 标准状况下,4.48LH2O的分子数约为1.2041023
C. 0.1ml•L-1Na2SO4溶液中含有
D. 在标准状况下,等体积的NH3和O2中所含分子数之比为1∶1
【答案】D
【解析】A.Na2O2由Na+、 构成,0.1mlNa2O2固体中含有的阴阳离子数目之比为1:2,故A错误;
B.标准状况下H2O是不是气体,4.48LH2O的物质的量不是0.2ml,所以分子数不是1.204×1023,故B错误;
C.没有明确溶液体积,不能计算0.1ml•L-1Na2SO4溶液中的Na+数目,故C错误;
D.同温、同压、同体积的气体所含分子数一定相等,在标准状况下,等体积的NH3和O2中所含分子数之比为1∶1,故D正确;
选D。
4. 下列有关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钠单质熔点较低,可用于冶炼金属钛
B. 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作杀菌消毒
C. 过氧化钠呈淡黄色,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
D. 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答案】B
【解析】A.钠单质用于冶炼金属钛,利用钠的还原性,故不选A;
B.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故选B;
C.过氧化钠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利用其与二氧化碳、水反应放出氧气的性质,故不选C;
D.碳酸氢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利用其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水,故不选D;
选B。
5. 下列透明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K+、Cu2+、、B. H+、Na+、OH-、
C. K+、Na+、、OH-D. Na+、Ba2+、OH-、
【答案】A
【解析】A.这四种离子相互之间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A符合题意;
B.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B不符合题意;
C.碳酸氢根离子能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和水,不能大量共存,C不符合题意;
D.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 下列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A. 200mL 0.5 ml·L-1NaCl 溶液B. 100mL 0.8ml·L-1 NaClO 溶液
C. 800mL 0.3ml·L-1NaCl 溶液D. 1000mL 0.6 ml·L-1NaClO3 溶液
【答案】A
【解析】A.200mL 0.5 ml·L-1NaCl 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l·L-1;
B.100mL 0.8ml·L-1 NaClO 溶液中不含Cl-;
C.800mL 0.3ml·L-1NaCl 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为0.3 ml·L-1;
D.1000mL 0.6 ml·L-1NaClO3溶液中不含Cl-;
Cl-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200mL 0.5 ml·L-1NaCl 溶液,选A。
7. 下列变化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 S2-→HS-B. Na2SO3→SO2C. SO2→SD. H2S→S
【答案】D
【解析】A、硫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不需要加入氧化剂,A错误;
B、硫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不需要加入氧化剂,B错误;
C、硫元素化合价降低,做氧化剂,需要加入还原剂,C错误;
D、硫元素化合价升高,做还原剂,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D正确;
故选D。
8. 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在瓶口出现白雾
B. 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将大多数金属氧化,生成金属氯化物
C. 钠块投入水中,迅速熔成银白色小球
D. 钠燃烧时发出黄色的火焰,生成氧化钠
【答案】D
【解析】A.氢气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在瓶口出现白雾是因为生成易溶于水的HCl与空气中水蒸气形成无数的小液滴,A正确;
B.氯气化学性质活泼且具有强氧化性,能将大多数金属氧化,生成金属氯化物,B正确;
C.钠熔点很低,钠块投入水中,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得钠迅速熔成银白色小球,C正确;
D.钠燃烧时发出黄色的火焰,生成淡黄色粉末,淡黄色粉末为过氧化钠而非氧化钠,D错误;
故选D。
9.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A.与CO2和水反应生成沉淀和,见光分解为和O2,A正确;
B.Na与O2在加热条件下生成,不能制得,B错误;
C.饱和NaCl溶液和氨气、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沉淀和氯化铵,C错误;
D.浓盐酸与MnO2在加热条件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常温下不反应,D错误;
故选A。
10. 下列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碳酸钙和盐酸反应:+2H+=CO2↑+ H2O
B. Fe跟稀盐酸反应:2Fe+6H+=2Fe3++3H2↑
C. 氯气溶于水:Cl2+H2OH++Cl-+HClO
D. 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答案】C
【解析】A.碳酸钙难溶,不能拆,反应为,A错误;
B.Fe跟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Fe+2H+=Fe2++H2↑,B错误;
C.氯气溶于水,部分反应生成盐酸和弱酸次氯酸,C正确;
D.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D错误;
故选C。
11. 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A. Na2CO3固体(NaHCO3),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
B. CO2气体(HCl),通入饱和NaHCO3溶液洗气
C. Na2O2粉末(Na2O),将混合物在氧气中加热
D. NaOH溶液(Na2CO3),滴加适量CaCl2溶液并过滤
【答案】D
【解析】A.NaHCO3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水,加热法可以除去Na2CO3固体中的NaHCO3,故A正确;
B.NaHCO3溶液和HCl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可用饱和NaHCO3溶液除CO2气体中的HCl气体,故B正确;
C.Na2O和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在氧气中加热Na2O2、Na2O的混合物,可以除去Na2O2中的Na2O,故C正确;
D.NaOH、Na2CO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适量CaCl2溶液、过滤出碳酸钙沉淀,会引入氯化钠杂质,故D错误;
选D。
12. 下列装置、操作和实验目的不正确的是
A. 图1装置可检验纯碱中是否含有钾元素
B. 观察图2中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可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C. 图3滴水生火可证明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热
D. 图4装置若蘸有溴化钠溶液的棉球变成橙色,蘸有淀粉KI溶液的棉球变成蓝色,可验证氧化性:
【答案】D
【解析】A.用铂丝蘸取待测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可滤去黄光,若焰色呈紫色,可证明含有钾元素,A正确;
B.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碳酸钠热稳定性较强,加热不易分解,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可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B正确;
C.滴水生火,说明反应放出热量,达到脱脂棉的着火点,可证明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热,C正确;
D.蘸有溴化钠溶液的棉球变成橙色,氯气将溴单质置换出来,证明氧化性:,蘸有淀粉KI溶液的棉球变成蓝色,不能排除是氯气氧化碘离子生成碘单质,无法证明氧化性,D错误;
故选D。
13. 已知能发生如下反应:①2+Cl2=Br2+2;②+5Cl-+6H+=3Cl2↑+3H2O;③2FeCl2+Cl2=2FeCl3。根据上述反应,判断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 氧化性强弱的顺序为:>>Cl2>Fe3+
B. Cl2在反应②中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 溶液中可发生反应:+6Fe2++6H+=Cl-+6Fe3++3H2O
D. Cl2在反应①③中均作氧化剂
【答案】D
【解析】A.①2+Cl2=Br2+2中,氧化性:>,②+5Cl-+6H+=3Cl2↑+3H2O中,氧化性:>Cl2;③2FeCl2+Cl2═2FeCl3中,氧化性:Cl2>Fe3+,所以氧化性强弱的顺序为:>>Cl2>Fe3+,故A正确;
B.②+5Cl-+6H+=3Cl2↑+3H2O反应中中Cl元素化合价由+5降低到0价的Cl2,Cl﹣中Cl元素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0价的Cl2,所以Cl2是在反应②中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故B正确;
C.氧化性:>Cl2>Fe3+,反应+6Fe2++6H+=Cl-+6Fe3++3H2O能发生,故C正确;
D.①2+Cl2=Br2+2中,Cl2在反应中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③2FeCl2+Cl2═2FeCl3中,Cl2在反应中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故D错误;
答案选D。
14. 如图所示是模拟制备氯水并检验C12性质的装置(夹持装置略去,挥发的HC1较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烧瓶中固体试剂X应是MnO2
B. 水浴加热抽滤瓶能加快Cl2与水反应速率,增大氯水中HC1O的浓度
C. 干燥有色布条褪色,说明Cl2分子有漂白性
D. 装有NaOH溶液的烧杯可吸收尾气,防止污染
【答案】D
【解析】A.MnO2与浓盐酸制备Cl2需要加热,A错误;
B.虽然升温能加快反应速率,但也会导致Cl2的溶解度降低,且HClO受热分解,水浴加热抽滤瓶不能增大氯水中HClO的浓度,B错误;
C.Cl2分子没有漂白性,有色布条褪色是因为抽滤瓶中有水,Cl2未干燥,起漂白作用的是HClO,C错误;
D.Cl2能与NaOH溶液反应,装有NaOH溶液的烧杯可吸收Cl2,防止污染,D正确;
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含4大题,共58分。)
15. 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①固体KOH ②稀硫酸 ③氨气 ④熔融NaCl ⑤蔗糖 ⑥铜;其中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
(2)标准状况下,质量为66 g的CO2的分子数约为___________个。
(3)19g某二价金属的氯化物ACl2中含有离子,ACl2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___。
(4)标准状况下,17g与标准状况下___________L含有相同数目的氢原子。
(5)若阿伏加德罗常数数值用NA表示,单位ml-1,则1个12C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答案】(1) ①. ②④⑥ ②. ①④
(2)9.031023
(3)95 g·ml-1
(4)33.6 (5)12/NA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固体KOH中离子不能自由移动,不导电,其水溶液能导电,属于电解质;
②稀硫酸是混合物,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
③氨气自身不能电离,不导电,属于非电解质;
④熔融NaCl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属于电解质;
⑤蔗糖自身不能电离,不导电,属于非电解质;
⑥铜是金属单质,能导电,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
其中能导电的是稀硫酸、熔融NaCl 、铜,选②④⑥;属于电解质的是固体KOH、熔融NaCl ,选①④。
【小问2详解】
标准状况下,质量为66 g的CO2的分子数约为个。
【小问3详解】
19g某二价金属的氯化物ACl2中含有离子,n(ACl2)=0.2ml,ACl2的摩尔质量是。
【小问4详解】
设17g与标准状况下VL含有相同数目的氢原子,则,V=33.6L。
【小问5详解】
1ml12C原子是质量为12g,1ml12C原子中含有NA个12C原子,则1个12C的质量为。
16.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全球爆发,研究表明“84”消毒液可以有效地消灭病毒。
Ⅰ.“84”消毒液的配制
已知某“84”消毒液部分标签如下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参阅该“84”消毒液的配方,欲用固体配制的消毒液,需要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的质量___________g。
(2)写出NaClO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
(3)在配制该“84”消毒液的过程中,除烧杯、胶头滴管等仪器外,还必需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___________。
(4)下列操作可能使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__________ (填字母)。
A.移液时,未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 B.溶解后未经冷却就移液
C.移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E.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烘干就直接使用
Ⅱ.“84”消毒液性能探究
同学们探究84消毒液在不同pH下使红纸褪色情况,做了如下实验。
步骤1:将5mL市售84消毒液稀释100倍,测得稀释后溶液的;
步骤2:将稀释后溶液各20mL分别加入a、b、c三个洁净的烧杯中;
步骤3:用溶液将a、b、c三个烧杯内溶液的pH分别调至10、7和4.(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步骤4:在3个烧杯中分别放入大小相同的红纸,观察现象,记录如下。
已知溶液中、HClO、和的物质的量分数(α)随溶液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5)由实验现象可获得结论:溶液的pH在4~10范围内,pH越大,红纸褪色___________(填“越快”或“越慢”)。
(6)结合图象进行分析,b、c两烧杯中实验现象出现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
(7)“84消毒液”与稀硫酸混合使用可增强消毒能力,某消毒小组人员用的浓硫酸配制物质的量浓度为的稀硫酸用于增强“84消毒液”的消毒能力,需要用量筒取___________mL上述浓硫酸进行配制。
【答案】(1)74.5
(2)NaClO = Na+ + ClO-
(3)容量瓶(250mL)
(4)AC (5)越慢
(6)b烧杯中溶液的pH大于c烧杯中溶液的pH,HClO浓度较小,反应速率较慢,褪色较慢。
(7)5.0
【解析】
【分析】用固体配制的消毒液,根据操作步骤分析实验仪器,根据旋转容量瓶的规格减少所需溶质的质量;根据分析误差。
【小问1详解】
欲用固体配制的消毒液,选用250mL的容量瓶,需要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的质量m=cVM=4ml/L×0.25L×74.5g/ml=74.5g。
小问2详解】
NaClO在水溶液中电离出钠离子和次氯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NaClO = Na+ + ClO-;
【小问3详解】
配制该“84”消毒液的操作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并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在配制该“84”消毒液的过程中,除烧杯、胶头滴管等仪器外,还必需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250mL容量瓶。
小问4详解】
A.移液时,未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 ,溶质偏少,使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故选A;
B.溶解后未经冷却就移液,溶液体积偏小,使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故不选B;
C.移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溶质偏少,使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故选C;
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小,使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故不选D;
E.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烘干就直接使用,不影响溶液体积和溶质物质的量,溶液浓度无影响,故不选E;
选AC;
【小问5详解】
根据实验现象,溶液的pH在4~10范围内,pH越大,红纸褪色越慢。
【小问6详解】
b烧杯中溶液的pH大于c烧杯中溶液的pH,根据图像,HClO浓度较小,反应速率较慢,所以褪色较慢。
【小问7详解】
用的浓硫酸配制物质的量浓度为的稀硫酸,根据稀释前后硫酸的物质的量不变,需要用量筒取VmL,则×VL=0.1L×,V=0.005L=5.0mL。
17. Ⅰ.有一种“地康法”制取氯气的反应原理如图所示:
(1)“地康法”制取氯气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若上述反应Ⅱ中,标况下,3.36L O2参与反应,则转移电子数约为___________。
Ⅱ. ClO2在常温下为黄色气体,熔点为−59.5℃,沸点为11℃,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在碱性环境中易发生反应:4ClO2 + 4OH− = 3+ ClO− + 2H2O。ClO2的制备方法有多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3)实验室可用图示中装置制备、收集ClO2 (夹持装置略)。
①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为了使装置B能收集到更多的ClO2,可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____(填一条)。
(4)ClO2的稳定性较差,易分解,常用H2O2溶液和NaOH溶液将其转化为NaClO2进行保存。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若加入过量NaOH溶液,可能导致的后果是___________。
【答案】(1)
(2)0.6NA或3.612×1023
(3) ①. Cl2 + 2NaClO2 = 2ClO2 + 2NaCl ②. 将装置B置于冰水浴中或温度低于11℃的冷水浴中
(4) ①. ②. 溶液呈碱性,ClO2发生歧化反应导致产品中含有杂质NaClO3和NaClO
【解析】
【分析】由题意,A装置中氯气和NaClO2反应生成二氧化氯,NaClO2 中氯化合价升高,则氯气中氯化合价降低生成氯化钠,B装置收集二氧化氯,尾气有毒需处理防止污染。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地康法”制取氯气总反应为氯化氢和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氯气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反应Ⅱ中氧化合价由0变为-2,电子转移为,标况下,3.36L O2(为0.15ml)参与反应,则转移电子0.15ml×4=0.6ml,电子数约为0.6NA或3.612×1023;
【小问3详解】
①装置A中氯气和NaClO2反应生成二氧化氯,NaClO2 中氯元素化合价升高,则氯气中氯元素化合价降低生成氯化钠,结合电子守恒,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 + 2NaClO2 = 2ClO2 + 2NaCl。
②已知,ClO2在常温下为黄色气体,沸点为11℃,为了使装置B能收集到更多的ClO2,可采取的措施为将装置B置于冰水浴中或温度低于11℃的冷水浴中,使得生成二氧化氯液化收集;
【小问4详解】
H2O2溶液和NaOH溶液将ClO2转化为NaClO2,反应中氯化合价由+4降低为+3,则过氧化氢中氧化合价会升高,由-1变为0,结合电子守恒,反应为,反应中过氧化氢中氧失去2个电子、二氧化氯中氯得到2个电子,电子转移为:;由题意,ClO2在碱性环境中易发生反应:4ClO2 + 4OH− = 3+ ClO− + 2H2O,则若加入过量NaOH溶液,可能导致的后果是溶液呈碱性,ClO2发生歧化反应导致产品中含有杂质NaClO3和NaClO。
18. 侯氏制碱法是我国化学家侯德榜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的突出贡献。
Ⅰ.某实验小组模拟制纯碱的工业流程及部分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约可溶解700体积的氨。
(1)制备时,应先从___________口(填“a”或“b”)通入___________(填“”或“”)。
(2)写出由饱和食盐水制备小苏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Ⅱ. 加热法测定(假设只含杂质)纯度。
取样品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3)C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若无C装置测得结果将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经测定B中增重,则的纯度为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用百分数表示)。
【答案】(1) ①. a ②. NH3
(2)NH3+NaCl+CO2+H2O=NaHCO3↓+NH4Cl
(3) ①. 防止空气中的和进入B ②. 偏小
(4)83.2%
【解析】
【分析】侯氏制碱法的原理:先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通入氨气,再将二氧化碳通入氨化后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铵和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晶体,过滤分离出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受热分解得到纯碱;
A装置中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B装置吸收反应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气体,装置C中碱石灰防止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进入B,防止产生实验误差;
【小问1详解】
制备碳酸氢钠时,先通入氨气使得溶液显碱性,可以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再将二氧化碳通入氨化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使溶解度小的碳酸氢钠从溶液中析出,因氨气极易溶于水,需要防倒吸,则制备时,应先从a口通入;
【小问2详解】
饱和氯化钠溶液中通入氨气,再将二氧化碳通入氨化后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NH3+NaCl+CO2+H2O=NaHCO3↓+NH4Cl;
【小问3详解】
由分析,C中碱石灰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进入B;若无C装置,B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水,增重的质量偏大,导致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偏大,所测碳酸钠的纯度偏小;
【小问4详解】
,由反应知,每168g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共62g,经测定B中增重,则反应碳酸氢钠为,的纯度为。净含量: 密度:
主要成分:20%(质量分数)
摩尔质量:
注意事项:密封保存,易吸收空气中的变质
烧杯
溶液的pH
现 象
a
10
10min后,红纸基本不褪色;4h后红纸褪色
b
7
10min后,红纸颜色变浅;4h后红纸褪色
c
4
10min后,红纸颜色比b烧杯中10min后的浅;4h后红纸褪色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2×1023, 下列图示的实验或操作正确的,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江苏省陈洋中学高一(上)期中化学化学试卷(解析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浙江省浙东北联盟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试剂的保存方法不正确的是,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