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2025学年四川省成都蓉城联盟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2025学年四川省成都蓉城联盟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第1页
    2024-2025学年四川省成都蓉城联盟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第2页
    2024-2025学年四川省成都蓉城联盟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2025学年四川省成都蓉城联盟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四川省成都蓉城联盟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二十四节气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相邻两个节气之间的天数大致相等。2024年10月23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下图为二十四节气划分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霜降节气前后各半个月期间,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是( )
    A. 越来越快B. 越来越慢
    C. 先快后慢D. 先慢后快
    2. 二十四节气对我国农业活动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最适用的地区为( )
    A. 热带地区B. 亚热带地区
    C. 暖温带地区D. 寒带地区
    【答案】1. A 2. C
    【解析】
    【1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月初,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地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7月初,位于公转轨道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慢。霜降节气前后各半个月时间,即10月8日到11月7日,地球越来越接近近日点,故公转速度的变化是越来越快,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题详解】
    二十四节气反映季节的变化,暖温带四季变化最明显,对农业活动指导意义最大,C正确;热带地区、寒带地区没有季节变化,亚热带地区季节变化不如暖温带明显,ABD错误。故选C。
    下图为“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他部分表示白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甲、乙、丙、丁四地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
    A. 甲B. 乙
    C. 丙D. 丁
    4. 下列关于图中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地地方时为0:00
    B. 该日,甲、丁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C. 丙地昼长为12小时
    D. 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23°26'S,180°)
    【答案】3. B 4. B
    【解析】
    【3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越接近赤道,自转线速度越大,乙地最接近赤道,故线速度最大,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题详解】
    结合材料信息可知,甲地位于白昼的中央经线,因此地方时为12:00,A错误;甲、丁位于同一纬度,故同一日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相等,B正;南极圈以南出现极夜现象,太阳直射北回归线,180°上为地方时12点,因此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23°26'N,180°),D错误;丙地位于南半球,昼长应小于12小时,C错误。故选B。
    阿布辛贝神庙(22°18'N,31°36'E)位于埃及南部,当地时间2022年10月22日6时23分阳光穿过阿布辛贝神庙门廊,照亮法老雕像,形成著名的“日照圣殿”奇观(下图)。神庙内室圣坛上的雕像每年会有两天迎来“日照圣殿”奇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该地下一次出现“日照圣殿”奇观的日期可能是( )
    A. 2月22日B. 5月22日
    C. 9月22日D. 12月22日
    6. 该日出现图示“日照圣殿”奇观时( )
    A. 北京的街道上夕阳西下
    B. 拉萨(92°E,30°N)的物体一天中日影最短
    C. 伦敦的学生在黎明的美梦中
    D. 吉林市(126°E,44°N)太阳位于东南方向
    【答案】5. A 6. C
    【解析】
    【5题详解】
    结合材料信息可知,第一次阳光穿过阿布辛贝神庙门廊为10月22日6时23分,第二次照射的时间应关于冬至日对称,故为2月22日,A正确,BCD错误。故选A。
    【6题详解】
    结合材料信息可知,阿布辛贝神庙地理位置为(22°18'N,31°36'E),该地位于东二区,北京位于东八区,时间应当加6个小时,则东八区为12点23分,此时正值正午,A错误;该地位于东二区,拉萨位于东六区,时间应当加4个小时,则东六区为10点23分,“拉萨的物体一天中日影最短”时,应为地方时12:00,B错误;伦敦为0时区,时间为4点23分,黎明表示4:00~6:00之间,C正确;此时吉林市刚过正午,太阳应位于西南方向,D错误。故选C。
    下图是平原地区某河流横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形成北岸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 河流的堆积B. 河流的下蚀
    C. 河流的侧蚀D. 河流的溶蚀
    8. 若仅考虑地转偏向力,该河流的流向是自东向西,则该河段位于( )
    A. 北半球B. 南半球
    C. 东半球D. 西半球
    【答案】7. A 8. B
    【解析】
    【7题详解】
    读图可知,相比于南岸,该河流横剖面北岸坡度较缓,水深较浅,说明该河段南岸以侵蚀作用为主,北岸以堆积作用为主,且该河流位于平原地区,所以形成南岸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河流的侧蚀,形成北岸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河流的堆积,A正确,C错误;下蚀使河床变深,对两侧河岸的影响差异较小,且多位于上游山区,B错误;河流溶蚀作用对河岸的影响取决于河岸的岩石类型,若两侧河岸岩石类型相同,则溶蚀作用对两侧河岸的影响差异较小,且溶石作用多发生在喀斯特地貌区,D错误。故选A。
    【8题详解】
    该河流的流向是自东向西,而图示河流横剖面南岸侵蚀更严重,故地转偏向力为向左偏,则该河流位于南半球,B正确,A错误;‌地转偏向力没有东西半球之分,CD错误。故选B。
    天津滨海新区(117°E,39°N)的长芦盐场建成世界单体最大的“盐光互补”项目。该项目需对长芦盐场所在纬度与太阳入射角等参数进行模拟推算,以此设定光伏面板的最佳坡度和光伏阵列的最佳间距。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3月21日,为使光伏面板有最好的效果,其坡度角(α)为( )
    A. 23°26'B. 39°
    C. 51°D. 66°34'
    10. 从春分日到秋分日,光伏阵列间距(L)应( )
    A. 先减小后增大B. 先增大后减小
    C. 不断增大D. 不断减小
    【答案】9. B 10. A
    【解析】
    【9题详解】
    3月21日,太阳直射赤道,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纬度差=90°-39°=51°,为使光伏面板有最好的效果,太阳光线应与光伏面板垂直,在直角三角形中其坡度角α=90°-51°=39°,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0题详解】
    从春分日到秋分日,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北移到北回归线,又由北回归线南移到赤道,天津的正午太阳高度先增大后减小,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的时候,光伏面板的倾斜角度越小,则前后光伏面板的影响越小,则光伏阵列间距越大,所以光伏阵列间距(L)应先减小后增大,A正确,BCD错误。故选A。
    下图是成都某同学在一条东西向街道面向东方拍摄的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照片拍摄的日期可能是( )
    A. 春分日B. 夏至日
    C. 秋分日D. 冬至日
    12. 拍摄照片的时间是当地地方时( )
    A. 6:00B. 11:00
    C. 14:00D. 18:00
    【答案】11. B 12. A
    【解析】
    【11题详解】
    由题干材料可知,图示街道为东西向,照片为面向东方拍摄的照片,则可推断图中树影朝向为西南,故此时太阳位于东北方位,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则拍摄的日期可能是夏至日,B正确;春分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半球,ACD错误。故选B。
    【12题详解】
    由上题分析可知,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此地为成都,此时太阳位于东北方位,树影朝向西南,根据太阳视运动规律可知,此时应为日出不久后,结合选项可知,6:00最符合题意,A正确,BCD错误。故选A。
    南太行形成于燕山运动时期,东侧是大断裂带,断裂带以西隆升成高原,以东沉降为平原,中间则是绝壁林立、山峰巍峨的太行断崖;因地下水资源丰富、地表泉水众多,有“华北地下水库”的美称。下图示意南太行地质与地貌典型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据图判断太岳山与太行山之间的地质构造是( )
    A. 背斜B. 向斜
    C. 地堑D. 地垒
    14. 林州盆地经历的地质作用过程是( )
    A. 沉积作用—水平受力挤压—岩层断裂位移—河流沉积作用
    B. 沉积作用—岩层断裂位移—水平受力挤压—河流沉积作用
    C. 沉积作用—水平受力挤压—河流沉积作用—岩层断裂位移
    D. 水平受力挤压—沉积作用—岩层断裂位移—河流沉积作用
    15. 南太行山地表泉水众多的主要原因是( )
    A. 向斜构造储水丰富B. 季风气候降水较多
    C. 河流流经补给较多D. 断裂发育地下水易出露
    【答案】13. B 14. A 15. D
    【解析】
    【13题详解】
    据图判断太岳山与太行山之间的岩层按形成年代顺序向下弯曲,并且中部岩层新两翼岩层老,故地质构造应为向斜,ACD错误,故选B。
    【14题详解】
    该区域岩层为沉积岩,在石灰岩沉积完成之后,该地地壳运动,岩层水平受力挤压,发生了断层。在断层发生之后,沿着断裂带可能形成了河流,然后该地出现了河流沉积物,说明此地最后发生了河流的沉积作用,排除BCD,故选A。
    【15题详解】
    由图可知,太行山南部有断层发育,泉水会沿裂隙出露地表,D正确。向斜构造是良好的储水构造,但一般不会形成泉水,而是承压水,A错误;降水多并不一定泉水众多,B错误;河流补给不一定形成泉水,C错误。故选D。
    某地质考察队在某山区考察时,在冰缘区的陡崖坡脚地带发现了大量“倒石堆”(堆积在岩壁下方的石块碎屑物)(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 该山区形成陡峭崖壁的主要外力作用可能为( )
    A. 风力侵蚀B. 流水侵蚀
    C. 冰川侵蚀D. 风化作用
    17. 倒石堆石块碎屑物,由A到B粒径分布特征为( )
    A. 混杂分布B. 均匀分布
    C. 由大到小D. 由小到大
    18. 形成倒石堆的主要地质作用为( )
    ①重力崩塌②流水堆积③风力侵蚀④冻融风化
    A. ①②B. ①③
    C. ②③D. ①④
    【答案】16. C 17. D 18. D
    【解析】
    【16题详解】
    由材料“冰缘区的陡崖坡脚地带发现了大量‘倒石堆’”可知,该区会受到冰川作用影响,且该山区崖壁陡峭,故形成主要外力作用为冰川侵蚀,C正确;该区域存在风力侵蚀、流水侵蚀、风化作用,但是在冰缘区,应当是以冰川作用为主,ABC错误。故选C。
    【17题详解】
    由材料“冰缘区的陡崖坡脚地带发现了大量‘倒石堆’(堆积在岩壁下方的石块碎屑物)”,可推测,石块碎屑物从陡峭崖壁滑落,在重力作用下,大的石块滚落的比较远,小的碎屑滚落的比较近,故由A到B粒径分布特征为由小到大,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8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推测,该地位于冰缘区,故岩石经历反复冻融(风化作用)会变得破碎;然后在重力作用下崩塌,沿着陡峭崖壁滑落,形成倒石堆,故形成倒石堆的主要地质作用为重力崩塌和冻融风化,①④对;冰缘区以冰川作用为主,气温较低,流水作用、风力作用不是主要地质作用,②③错。故选D。
    阿根廷某地在地质历史时期的演变过程经历了浅淡水湖—辫状水系—盐湖沙丘三个阶段,整个演变过程受降水影响较大。下图示意从阶段Ⅰ到阶段Ⅲ的演变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 阶段Ⅰ沙丘的沙源最可能来自( )
    A. 人为堆积B. 海滨的沙滩
    C. 枯水期出露的河床D. 岩石就地风化
    20. 从浅淡水湖(阶段Ⅰ)发育为辫状水系(阶段Ⅱ)的原因是( )
    ①地壳抬升②降水变率增大③泥沙含量变少④河流径流量变小
    A. ①②B. ②③
    C. ③④D. ①④
    21. 从阶段Ⅱ到阶段Ⅲ反映的气候变化趋势为( )
    A. 暖干B. 暖湿
    C. 冷干D. 冷湿
    【答案】19. C 20. A 21. A
    【解析】
    【19题详解】
    沙丘迎风坡缓,背风坡陡,因此判断该地区盛行风为偏西风,枯水期河流水位下降,河滩出露面积增大,风从沙丘西侧的河滩搬运沙粒在此堆积形成沙丘,C正确;湖泊为淡水湖,人类可能为了生产生活需要清除湖泊周围的沙丘,而不是堆积,A错误;图示湖泊阶段1为浅淡水湖,说明离海洋较远,B错误;岩石就地风化,不会形成典型的沙丘形状,一侧坡陡一侧坡缓,其坡度变化应较小,ABD错误。故选C。
    【20题详解】
    对比阶段Ⅰ可知,阶段Ⅱ中原阶段Ⅰ中部的湖泊消失,转而演变为辫状水系,应是西部地壳抬升,湖泊中的水向东倾泻而出,从而形成河流,且河流降水变率增大,则降水对地表的冲刷增强,河流含沙量增大,洪水期带来大量泥沙,枯水期堆积,从而形成辫状水系,①②对,③④错。综上分析,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1题详解】
    据图可知,阶段Ⅱ到阶段Ⅲ,该区域地表径流减少,沙丘、盐湖的面积大幅度增加,这说明该区域小气候趋于暖干,蒸发加剧,A正确,BCD错误。故选A。
    下图为亚洲部分地区2021年某时刻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 甲地气压及天气状况分别为( )
    A. 高压、晴朗B. 高压、阴雨
    C. 低压、晴朗D. 低压、阴雨
    23. 甲地气流运动状况为( )
    A. 顺时针辐合上升B. 顺时针辐散下沉
    C. 逆时针辐合上升D. 逆时针辐散下沉
    24. 乙地在冬半年能形成强大的高压的主要原因是( )
    A.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C. 纬度较高D. 海拔较高
    【答案】22. D 23. C 24. A
    【解析】
    【22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地中间气压低,应为低压;甲地位于气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故天气状况为阴雨,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3题详解】
    甲地中间气压低,四周气压高,为气旋;在水平方向上气流由四周流向中间,并受北半球右偏的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表现为逆时针辐合;在垂直方向上气流上升;故气流运动状况为逆时针辐合上升,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4题详解】
    乙地位于亚欧大陆内部,在冬半年能形成强大的高压的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纬度较高和海拔较高不是主要原因,A正确,CD错误。乙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压带,使低压保留在海洋上,B错误。故选A。
    下图为某时刻亚洲局部地区等压线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 图示天气系统中,AB、AC分别为( )
    A. 暖锋、冷锋B. 冷锋、暖锋
    C. 冷锋、冷锋D. 暖锋、暖锋
    26. 甲地未来几天的天气状况为( )
    A. 气温升高、气压升高B. 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C. 气温升高、气压降低D. 气温降低、气压降低
    【答案】25. B 26. C
    【解析】
    【25题详解】
    结合图中信息可知,图示天气系统中,AB北侧为冷气团、南侧为暖气团,按照图中气旋呈现逆时针旋转可判断出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故AB为冷锋,AC为暖锋,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6题详解】
    结合图中信息可知,甲地未来几天将会暖锋过境,故天气状况为气温升高、气压降低,C正确,ABD错误。故选C。
    下图为南亚地区7月和1月的多年平均海平面气压场(单位:百帕)及盛行风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 南亚地区( )
    ①夏季风为东南风
    ②冬季风为偏北风
    ③夏季风的形成与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
    ④冬季风的形成与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
    A. ①②B. ①③
    C. ②③D. ③④
    28. 与夏季风相比,南亚冬季风更弱,原因是( )
    ①冬季南北温差更大②冬季风源地高压势力弱
    ③离冬季风源地远④青藏高原的阻挡
    A. ①②B. ①③
    C. ②③D. ③④
    【答案】27. C 28. D
    【解析】
    【27题详解】
    由图可知,南亚地区夏季风为西南风,冬季风为偏北风,①错,②对;根据所学可知,南亚地区的夏季风是由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导致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为西南风,冬季风是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来自于蒙古—西伯利亚高压,③对,④错。综上分析,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8题详解】
    若冬季南北温差更大,那么气压梯度力应该更大,风力应该更强,①错;冬季风源地为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势力强,②错;从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吹出的冷气流,经过长途跋涉,再加上青藏高原的阻挡,到达此地时,势力被削弱,从而导致南亚冬季风弱于夏季风,③④对。综上分析,D正确,ABC错误。故选D。
    华西秋雨是指每年秋季,特别是9月到11月,中国西部地区出现连续阴雨现象。影响范围涵盖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陕西、宁夏、甘肃等省级行政区。这一现象与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和强度密切相关。副高的北侧有利于水汽沿副高外围向北输送。下图示意华西秋雨范围与副热带高压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 华西秋雨带一般分布在副热带高压的( )
    A. 西南侧B. 东北侧
    C. 东南侧D. 西北侧
    30. 2024年9月,四川、重庆等长江流域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而北方地区如甘肃、宁夏、内蒙古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主要是因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
    A. 异常南退B. 异常北移
    C. 由北向南退缩D. 由南向北移动
    【答案】29. D 30. B
    【解析】
    【29题详解】
    由图可知,华西秋雨带分布在副热带高压的西北侧,D正确,ABC错误。故选D。
    【30题详解】
    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天气炎热干燥,四川、重庆等长江流域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是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而副热带高气压北侧为雨区,正常年份降水范围为图示华西地区,而2024年9月内蒙古降水都较常年同期偏多,说明此时副热带高压位置较正常年份偏北,B正确、A错误;C、D选项描述的是正常年份的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正常南北移动,CD错误。故选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
    3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左图为某日全球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他部分表示白昼),右图为二分二至日地球公转位置示意图。
    (1)如左图所示,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____,此时成都(105°E)的地方时是____。
    (2)左图中A、C、D、E四地角速度大小关系是____,此日D点昼长约为____,A点此时的太阳高度为____,此日E点(60°N)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
    (3)右图中地球公转位置从①到②期间,杭州市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杭州市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是____,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是____,地球公转速度变化为____。
    (4)成都一中学正午时分操场的旗杆影长达到一年中最长时,地球公转的轨道位置最接近右图中____(填序号)附近。教室内光照面积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接近右图中的____(填序号)附近。
    【答案】(1)23°26'N 01:00
    (2)D=C=E=A(或相等) 12小时 0° 53°26'
    (3)昼长夜短 昼变短,夜变长 越来越小 先变慢后变快
    (4)③ ①
    【解析】
    【小问1详解】
    读左图可知,此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则可推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即23°26'N。读左图可知,此时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90°W,地方时为12时,则可计算出成都的地方时为12+(90°+105°)÷15°/h=25时,即次日凌晨1点,即01:00。
    【小问2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除了南北极点外,全球各地的角度均相等,为15°/h。读左图可知,D点位于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其昼长为12小时,A点位于晨昏线上,其太阳高度为0°。此日,太阳直射23°26'N,则E点(60°N)的正午太阳高度H=90°—(60°-23°26')=53°26'。
    【小问3详解】
    读右图并结合所学可知,①位置为夏至日,②位置为秋分日,则由①到②期间,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向赤道运动,但是此时太阳直射点仍位于北半球,所以杭州市昼越来越短,夜越来越长,但是昼长仍大于夜长,随着太阳直射点南移,其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地球经过远日点(7月初),公转速度先变慢后变快。
    【小问4详解】
    成都一中学正午时分操场的旗杆影长达到一年中最长时,则其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成都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则当其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北半球冬至日,即右图中的③位置。教室内光照面积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时,则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北半球夏至日,即右图中的①位置。
    3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阜平天生桥(左图)是我国最大的片麻岩(变质岩)天生桥,桥长27米,宽13米,高13米,桥面结构奇特,桥面下呈微拱形。在28亿年前,阜平地区曾是一片海洋,阜平运动使原来沉积的岩层发生褶皱、变质,形成变质岩,之后地壳上升为陆地,片麻岩出露地表,山谷瀑流沿岩体裂隙冲蚀崩塌而成天生桥。右图示意地壳物质循环,①②③④代表不同的地质作用。
    (1)说出右图中片麻岩对应的岩石类型(填字母)和②、④分别所代表的地质作用类型。
    (2)简述片麻岩天生桥的形成过程。
    【答案】(1)岩石类型:B。
    地质作用类型:②:重熔再生(或熔化);④:外力作用(或风化、侵蚀、搬运、沉积)。
    (2)岩浆岩或沉积岩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经过变质作用而形成片麻岩;地壳缓慢抬升,片麻岩出露地表;出露地表的片麻岩受风化作用,而不断崩解破碎;流水侵蚀作用,使裂隙逐渐扩大,最后形成桥洞结构。
    【解析】
    【小问1详解】
    读右图可知,A来自地幔,为岩浆,D为岩浆侵入形成的侵入岩(花岗岩),E为岩浆喷出形成的喷出岩(玄武岩),C由沉积物转化而来,为沉积岩,B为变质岩;其中②是变质岩转化为岩浆,是重熔再生(或高温熔化)作用,④是地表岩石形成沉积物的过程,是外力作用(或风化、侵蚀、搬运、沉积)。
    【小问2详解】
    据材料“在28亿年前,阜平地区曾是一片海洋,阜平运动使原来沉积的岩层发生褶皱、变质,形成变质岩,之后地壳上升为陆地,片麻岩出露地表,山谷瀑流沿岩体裂隙冲蚀崩塌而成天生桥”可知,在历史时期,这里是一片海洋,海底沉积大量沉积物,形成沉积岩;经阜平运动,沉积岩发生褶皱、变质,形成变质岩(片麻岩);后地壳抬升,片麻岩出露地表,受到风化作用,不断崩解破碎;受山谷流水侵蚀作用,裂隙冲蚀崩塌形成天生桥。
    3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左图为华北平原主要冲积扇分布图,右图为开封至商丘两地间冲积扇剖面图。
    (1)说出左图所示区域冲积扇的分布特点。
    (2)根据右图,从沉积物厚度和颗粒物粗细的角度,描述此冲积扇从开封到商丘的沉积物变化特征。
    (3)分析左图所示区域冲积扇上多古城的原因。
    【答案】(1)主要分布于河流出山口;及太行山山麓地带。
    (2)沉积物厚度变小;颗粒物由粗到细。
    (3)靠近河流,可以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地势平坦,便于耕作和建设;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为古城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解析】
    【小问1详解】
    结合图例读图可知,左图所示区域冲积扇主要分布于河流出山口和太行山山麓地带。
    【小问2详解】
    由右图可知,由开封至商丘,即从扇顶到扇缘,随着地势的变低,河流流速降低,河流的搬运能力减弱,颗粒大的泥沙先沉积下来,且沉积物较多,随着流速的进一步降低,颗粒小的碎屑物质后沉积下来,沉积物较少,由此形成由扇顶到扇缘沉积物厚度变薄,沉积物颗粒变小的沉积特征。
    【小问3详解】
    冲积扇平原为河流堆积地貌,靠近河道,河流可以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冲积扇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便于耕作和建设;冲积平原靠近河流,可以获得较为丰富的水产品等。

    相关试卷

    地理-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和答案:

    这是一份地理-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和答案,共11页。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PDF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PDF版附答案),文件包含2024~2025学年度上期高中2024级期中考试地理试题pdf、2024~2025学年度上期高中2024级期中考试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pdf、2024~2025学年度上期高中2024级期中考试地理多维细目表pdf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成都蓉城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蓉城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文件包含四川省成都蓉城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2024~2025学年度上期高中2023级期中考试地理多维细目表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