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考题必刷卷(13)-【中职专用】2025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语文考试考题必刷卷(含答案卷)

    考题必刷卷(13)-【中职专用】2025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语文考试考题必刷卷(含答案卷)第1页
    考题必刷卷(13)-【中职专用】2025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语文考试考题必刷卷(含答案卷)第2页
    考题必刷卷(13)-【中职专用】2025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语文考试考题必刷卷(含答案卷)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考题必刷卷(13)-【中职专用】2025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语文考试考题必刷卷(含答案卷)

    展开

    这是一份考题必刷卷(13)-【中职专用】2025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语文考试考题必刷卷(含答案卷),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宁谧(mi) 滑稽(jī) 贮藏(zòng) 敦煌(huóng)
    B.倾轧(yà) 蹙缩(cú) 蛰伏(zhé) 纨绔(kù)
    C.谬种(miù) 溯洄(suò) 紊乱(wěn) 臀部(tún)
    D.柴扉(fēi) 墓冢(zhǒng) 吮吸(shǔn) 敕造(ch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纯萃 根据 削弱 混乱不堪
    B.衡量 榜样 祥细 拨乱反正
    C.纲领 预料 局限 五花八门
    D.摧毁 裁剪 僵死 蒙味主义
    3.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我们在那个人才匮乏的时代被视为天之骄子,也就免不了孤芳自赏。
    B.基础知识的学习最需要扎扎实实的循序渐进,不下苦功夫想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
    C.与茫茫日月星辰相比,万物生灵皆是县花一现,人生犹如一朵盛开的鲜花,匆匆而来,又匆 匆而去。
    D.在年终庆功会上,公司总裁举起酒怀,慷慨陈词:“愿我们的公司像明日黄花越来越美好!” 4.下列作家、作品、所处时代(朝代)、作品中人物、体裁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
    A.司马迁---《鸿门宴》----西汉----项羽----古代散文
    B.曹禺----《雷雨》---现代---鲁侍萍---小说
    C.鲁迅---《祝福》---现代---四婶---小说
    D.曹雪芹---《红楼梦》----清代----探春----小说
    5.下列名句默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B.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C.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D.羽扇伦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6.下列对文学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的古典长篇小说是《红楼梦》。
    B.中国现代文学中“荷花淀”派代表作家是孙犁。
    C.《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 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类,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的源头。
    D.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包括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
    A.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B.我听得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
    C.“我自己跑,我自己能跑到的!许三多,成才,我求你们了!”
    D.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8.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窘,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
    B.当我在小学毕了业的时候,亲友一致都让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
    C.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
    D.几颗流星在夜空中画出了几道火红的线条。我良久地凝望着黑里透蓝,繁星闪烁,深不可测,一直望到觉得脚下的大地开始浮动。
    9.对下列句于运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2)“她呀,还在想‘北京话’哪!”有人开起了风娇的玩笑。
    (3)翠翠与黄狗皆张着耳朵,听祖父说些城中多年以前的战争故事。
    (4)到了卖杂货的铺子里,有大把的粉条、大缸的白糖,有炮仗,有红蜡烛,莫不给翠翠很深的印象。
    A.通感引用 拟人比喻 B.比喻夸张拟人反复
    C.比喻借代拟物对偶 D.通感借代拟物排比
    10.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B.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C.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D.虽趣舍万殊
    二、文言文阅读( 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
    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日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1.本文出自 的作品 。他和柳宗元是唐代“ ”的倡导者,被后人誉为 “文起八代之衰”,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3分)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3分)
    (2)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3分)
    (3)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3分)
    13.根据语境,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
    (1)古之学者必有师。 (2分)
    (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2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9题。
    当世界上的新型城市愈来愈变成了一堆水泥,我该怎样来叙说西安这座城呢?是的,没必 要夸耀曾经是13个王朝国度的历史,也不自得八水环绕的地理风水,承认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已不在了这里,对于显赫的汉唐,它只能称为“废都”。但可爱的是,时至今日,气派不倒的,风范依存的,在全世界的范围内最具古城魅力的,也只有西安了。它的城墙赫然完整,独身站定在护城河上的吊板桥上,仰观那城楼、角楼、女墙垛口,再怯懦的人也要豪情长啸了。大街小巷方正对称,排列有序的四合院和四合院砖雕门楼下已经黝黑如铁的花石门墩,让你可以立即坠入了古昔里高头大马驾驶了木制的大车喤喤喤开过来的境界里去。如果有机会收集一下全城的数千个街巷名称,……你会突然感到历史不遥远,以至眼前飞过一只并不卫生的苍蝇,也忍不住怀疑这苍蝇的身上有着汉时的模样或是唐时的标记。现代的艺术日夜在上演着,但爬满青苔的如古钱一样的城墙根下,总是有人在观赏着中国最古老的属于这个地方的秦腔,或者皮影木偶。这不是正规的演艺人,他们是工余的娱乐,有人演,就有人看,演和看都宣泄的是一种自豪,生命里涌动的是一种历史的追忆。所以你也便明白了街头饭馆里的餐具,碗是那么粗的瓷,大的称之为海碗。逢年过节,你见过哪里的城市的街巷表演者社戏,踩起了高跷,扛着杏黄色的幡旗,放火铳,敲纯粹的鼓乐?最是那土得掉渣的土话里,如果依音笔写出来,竟然是文言文中的极典雅的词语,抱孩子不说抱,说“携”,口中没味不说没味,说“寡”,即使骂人滚开也不说滚,说“避”。你随便走进一条巷的一户人家,是艺术家或者是工人、小职员、个体的商贩,他们的客厅是必悬挂了装裱考究的字画,桌柜上必是摆设了几件古陶旧瓷……西安的科技人才云集,但民间却大量涌现着《易经》的研究家。你不敢轻视了静坐于酒馆一角独饮的老翁或巷头鸡皮鹤首的老妪,他们说不定就是身怀绝技的奇才异人。清晨的菜市场上,你会见到手托着豆腐,三个两个地立在那里谈论着国内的新闻。在公共厕所蹲坑,你也会听到最及时的关于联合国的一次会议的内容。关心国事,放眼全球,似乎对于他们是一种多余,但他们就有这种古都的乘性。“杞人忧天”从来不是他们讥笑的名词,甚至有人庄严的提议,在城中造一尊巨大的杞人的雕塑,与那巍然竖立的丝绸之路开创人张骞雕像相映成辉,成为一种城标。整个西安城,充溢着中国历史的古意,表现的是一种东方的神秘,囫囵囵是一个旧的文物,又鲜活活是一个新的象征。
    ……你信步在城里走走吧,钟楼已没钟,晨时你能听见的是天音;鼓楼已没鼓,幕时你能听见的是地声。我不知疲劳地, 一定要带领客人朋友爬土城墙,指点那城南的大雁塔和曲江池,说,看见那大雁塔吗?那就是一枚印石;看见那曲江池吧,那就是一盒印泥。记住,历史当然翻开了新的一页,现代的西安当然不仅仅是个保留着过去的城,它有着其他城市所具有最现代的东西。但是,它区别于别的城市,是无言的上帝把中国文化的大印放置在西安,西安永远是中国文化魂魄的所在地了。
    14. 以上文段选自 的 。 (2分)
    15.作者说:“在全世界的范围内最具古城魅力的,也只有西安了。”又说,西安“囫囵囵是一个旧的文物”。西安的古城魅力体现在哪里?请根据文意加以概括,不少于四点,每点不超过10 个字。
    ① ,(1分) ② , (1分)
    ③ ,(1分) ④ 。(1分)
    16.西安濡养了西安人怎样的性格?(6分)
    17.“对于显赫的盛唐,它只能称为‘废都’。”这里“废都”的含义是什么?(3分)
    18.作者说“生命里涌动的是一种历史的追忆”,文章是如何体现这一点的?请分条陈述。(5分)
    19.文章很多地方用了第二人称的写法,把西安的古韵妮娓道来。请说说这样写的好处。(4分)
    四、作文(40分)
    20. 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
    ①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②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对于以上两则材料,你有怎样的联想与感悟?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 为议论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及解析
    1.D
    解析:A.“藏”应读 cáng;B“蹙”应读 cù;C.“溯”应读 sù。
    2.C
    解析:A项,“纯萃”应为“纯粹”;B项,“祥细”应为“详细”;D项,“蒙味主义”应为“蒙昧主义”。故选 C。
    3.D
    解析:A.孤芳自赏比喻自命清高,自我欣赏。也指脱离群众;自以为了不起。B.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C 昙花一现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也比喻稀有的事物或显赫的人物只出现一会儿就消失了。D.明日黄花喻目前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4.B
    解析:B.小说应为话剧。
    5.D
    解析:D.伦应为纶。
    6.C
    解析:C.《诗经》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
    7.B
    解析:“可能”后的逗号应改为问号。
    8.D
    解析:“深不可测”后加上“的苍穹”。
    9.D
    解析:(1)嗅觉和听觉沟通了起来,使人对荷花有了多角度、立体的体味,是通感。(2)运 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3)用的拟物的修辞手法,把黄狗赋予人感觉,仿佛黄狗可以听懂祖父说城中多年前的战争。(4)有大把的粉条、大缸的白糖,有炮仗,有红蜡烛,是排比。
    10.A
    解析:B.“蚤”通“早”;C.“知”通“智”;D.“趣”通“取”。
    11.韩愈《师说》古文运动
    12. (1)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 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2)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 跟从老师而请教。
    (3)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 (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
    13. (1)求学的人。(2)奉承、谄媚。
    14.贾平凹《西安这座城》
    15.古城墙赫然完整街巷有历史的标记(或:街巷方正四合院有序)表演艺术最为古老口语保留典雅词语
    16.①质朴大方,悲喜分明。②少语多行,善思沉 默,崇拜智慧,鄙夷油滑。③整体雄浑,无琐 碎甜腻。④关心国事,放眼全球。
    17.它不再是国都,不再是政治、经济、文化的 中心。
    18.①欣赏秦腔、皮影木偶。②吃饭使用的是粗 瓷大碗。③看社戏、踩高跷、放火铳、敲纯粹的鼓乐。④土得掉渣的话,是文言文中极典 雅的词语。⑤随便一户人家都摆设了书法绘 画、古陶旧瓷。
    19.这样写给人以亲切感,同时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作者的自豪。
    20.【参考例文】
    心无旁鹜,虚怀若谷
    但丁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 然而又有一句古话说:“常问路的人才不会迷 路。“这两句话看似矛盾,实则相辅相成,人生之路,修远漫漫,泥泞之路,坎坷不断。理想就在远方,既然选择了远方,不论路途多么遥远,便只顾风雨兼程。然而你是否想过,如果能向他人虚心求教,我们离理想是否更近了一步?
    实现理想的方法无非两个,一个是排除 杂念,坚持内心的目标;另一个则是虚怀若谷,向他人虚心求教。如果我们能将这两点 融合在一起,我们与理想的距离将不再遥远。
    心无旁骛,虚怀若谷,各有特色。心无旁鹜能使我们坚定自己的理想,勇往直前。摒弃一切杂念,无视一切风雨,无视坎坷,只顾风雨兼程,到达理想的彼岸。虚怀若谷则能使我们在前进的过程中,遇到障碍或是挫折时,向他人虚心请教,获得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找到通往理想的捷径。两种要素特点互补,缺一不可。我们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应使心无旁鹜与虚怀若谷结合在一起,使他们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实现心无旁鹜,虚怀若谷的有机结合,我们需要有理性的思维,在做任何事之前,我们 都应思考做这件事的原因,或是这件事带来的结果。明确我们的目标之后,才能为我们的理想的实现指明一条道路。
    实现心无旁骛,虚怀若谷的有机结合,我们需要拥有自信和勇气。在我们实现理想的过程中,自信能使我们最大化的发挥出我们的力量。自信能使我们轻松的越过阻碍我们 的障碍。如果没有自信,各种消极的思想便在心中滋生,从而破坏我们达到理想的决心。勇气能使我们坚强的面对生活、面向社会、面向未来。勇气能使我们更容易获得他人的帮助。没有勇气,何谈虚心求教?没有勇气,何谈获得帮助?没有勇气,何谈成功?

    相关试卷

    信息必刷卷(七)-【中职专用】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语文考试信息必刷卷:

    这是一份信息必刷卷(七)-【中职专用】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语文考试信息必刷卷,文件包含信息必刷卷七-中职专用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语文考试信息必刷卷原卷版docx、信息必刷卷七-中职专用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语文考试信息必刷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信息必刷卷(六)-【中职专用】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语文考试信息必刷卷:

    这是一份信息必刷卷(六)-【中职专用】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语文考试信息必刷卷,文件包含信息必刷卷六-中职专用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语文考试信息必刷卷原卷版docx、信息必刷卷六-中职专用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语文考试信息必刷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信息必刷卷(五)-【中职专用】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语文考试信息必刷卷:

    这是一份信息必刷卷(五)-【中职专用】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语文考试信息必刷卷,文件包含信息必刷卷五-中职专用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语文考试信息必刷卷原卷版docx、信息必刷卷五-中职专用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语文考试信息必刷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