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六安市独山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六安市独山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25*3=75分)
2019年春节贺岁影片《流浪地球》火爆荧屏,该片叙述由于太阳直径增大将吞没地球,导致地球被这流浪逃离太阳系的科幻故事。下图是太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小行星带位于( )
A.地球轨道的内侧B.土星公转轨道的外侧
C.土星与木星之间D.木星与火星轨道之间
2.地球是一颗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表现在( )
A.公转方向不同B.轨道形状与其他行星差异大
C.轨道倾角不同D.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的行星
2022年5月在火星执行勘探任务的祝融号火星车,因沙尘天气导致的太阳翼发电能力降低及冬季极低的环境温度主动进入休眠模式,至今未苏醒。图为祝融号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祝融号火星车自主唤醒的能量最可能来自( )
A.燃油发电机B.核燃料电池C.风力发电机D.太阳能电池板
4.祝融号火星车与地球的联系可能会受到太阳活动影响,这是因为太阳活动会( )
A.引发地震活动B.扰动地球电离层C.引发极光现象D.扰动地球磁场
地球的历史悠久,自形成到现在已经有大约46亿年的时间,尽管时间久远,但人类还是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基本上还原了地球的发展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地球演化历程中,恐龙繁盛的年代( )
A.鸟类灭绝B.被子植物繁茂C.裸子植物兴盛D.原核生物出现
6.如果岩层是由淤泥组成的泥质页岩,并含有芦苇化石,当时的沉积环境是( )
A.炎热干旱的环境B.潮湿茂密的森林C.热带浅海环境D.湖泊或沼泽
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B、C、D为地球外部圈层,C为生物圈
B.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
C.A、B、C、D、E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
D.地震波在F、G交界面上,传播速度减为0
8.一般认为,可能是岩浆主要发源地的是( )
A.图中C层B.图中G层C.软流层D.下地幔
下图示意地球表面大气受热过程。完成下面小题。
9.近地面大气增温的直接热源是( )
A.①B.②C.③D.④
10.全球一致倡导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可以使( )
A.①增强B.②减弱C.③减弱D.④减弱
读两种地貌示意图,回答问题。
11.图一所示地貌为( )
A.喀斯特地貌B.河流地貌C.海岸地貌D.风蚀地貌
12.图二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
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C.风力沉积D.流水沉积
土壤是位于地球陆地表面表层和浅水域底部,由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组成,具有一定肥力,且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是( )
A.矿物颗粒大小B.透气状况C.有机质含量多少D.透水能力大小
14.与一般岩石相比较,土壤的特征是( )
A.透水性差B.具有肥力,能生长植物C.致密粘重D.在地表以下
2022年北京时间4月16日9点57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在内蒙古阿拉善额济纳旗境内的东风着陆场,三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如期返回地球家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脱离空间站舱段后,直接进入返回模式。过程看似简单,实则“步步惊心”,每一步都得精准无误地完成。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下列哪种地理信息技术帮助快速确定位置( )
A.GISB.RS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D.数字地球
16.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选择在内蒙古阿拉善额济纳旗境内的东风着陆场,其有利条件有( )
①地势平坦开阔②人烟稀少③气候干旱,多晴朗天气,能见度高④无大江大湖,少森林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图示意某年北京市外来人口占比位列前十的省区分布,圆圈越大,表示外来人口占比越大。据完成下面小题。
17.流入北京市人口最多的省区是( )
A.安徽B.河南C.山东D.河北
18.外来人口流入对北京市产生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
A.促进经济发展B.缓解住房紧张C.加快产业集聚D.减轻环境压力
19.近年来,北京市外来人口的增幅呈下降趋势,主要是因为其( )
A.政府机构外迁B.城市职能优化C.公共服务升级D.人口容量减小
全球首段光伏高速公路位于山东济南,它是我国首条承载式光伏高速公路。这种路面的最上层是类似毛玻璃的半透明新型材料,拥有较高的透光率,太阳能电池能把光能转化成电能,实时输送至电网。完成下面小题。
20.与我国西北地区相比,山东济南在高速公路上推广光伏发电的优势有( )
①光照充足②私家车数量多③资金充足、技术力量雄厚④高速公路网密集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1.对光伏高速公路影响较大的自然因素是( )
A.地质条件B.水文条件C.气候条件D.生物条件
22.下列地区中,建设光伏高速公路后发电效能最高的是( )
A.华北平原B.云贵高原C.青藏高原D.东南丘陵
一些昆虫在成长过程中能够高效吸收食物中的营养迅速增加体积,并产生大量可制作优质有机肥料的排泄物,生命周期结束后制成的饲料蛋白质含量很高,是水产、禽畜类的优质饲料。下图为我国某生态农场的运行模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该农场建立生态循环农业的基础是( )
A.秸秆综合利用B.粮食作物种植C.餐厨垃圾回收D.昆虫规模养殖
24.在我国,最适宜推广该生态农场模式的地区是( )
A.江南丘陵B.四川盆地C.内蒙古高原D.山东半岛
25.该农业循环模式能够实现的经济效益有( )
①提高农产品质量②降低养殖成本③促进劳动力就业④增加产品附加值⑤实现产品多元化
A.①②⑤B.②④⑤C.①③⑤D.②③④
二、综合题(25分)
26.景德镇因瓷而名、因瓷而兴,是享誉世界的“千年瓷都”。图为某同学制作的景德镇陶瓷产业发展历程资料卡片。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千年瓷都”景德镇
◇窑火千年辉煌历史
◇千年瓷都 遭遇瓶颈
20世纪90年代以来,景德镇被其他拥有先进陶瓷生产线的城市超越。随着当地优质的高岭土矿逐渐减少和陶瓷替代产品的出现,景德镇瓷业规模不断萎缩。
◇依托文化 转型发展
近年来,景德镇将传统陶瓷文化与现代市场需求相结合,重点发展高档日用陶瓷、陈设艺术瓷和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利用多样的陶瓷文化遗址,如古窑遗址、现代瓷厂遗址、古街等,建设历史文化园区,形成艺术展览、文化传播等服务平台。丰富的产业类型吸引世界各地的陶瓷爱好者、艺术家到景德镇安家置业。
2023年10月,以“瓷行天下、贸连全球”为主题的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成功举办。千年瓷都,正站在新的起点上。
(1)说出景德镇陶瓷生产的有利区位条件。(4分)
(2)概括景德镇瓷业衰退的主要原因。(4分)
(3)概述景德镇依托文化转型发展的主要措施。(4分)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新疆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暑假开展了一次“植被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研学活动,他们发现考察地的一些植被生长于沙丘、盐碱土、荒漠等处,耐寒、耐旱、抗风沙,固沙能力较强。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某地区荒漠景观图。
(1)据图推测荒漠景观植被根、茎、叶的特征。(6分)
(2)根据其生长习性说明荒漠景观植被生存的自然环境特点。(4分)
(3)指出本次野外研学活动时学生应该携带的生活用品。(3分)参考答案:
1.D 2.D
【解析】1.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小行星带位于木星和火星轨道之间,D正确,C错误;位于地球轨道的外侧,土星公转轨道的内侧,AB错误。故选D。
2.地球是太阳系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体现在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的行星,D正确;其普通性体现在与其他行星具有相似的运动特征,如公转方向相同(同向性),轨道形状与其他行星相近(近圆性),公转轨道接近在一个平面(共面性),ABC错误。故选D。
【点睛】太阳系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3.D 4.B
【解析】3.火星车在火星工作时间长,且火星上没有氧气,不可能使用燃油发动机,排除A;核燃料电池电能有限,适宜在没有阳光照射到的时候使用,排除B;火星上大气稀薄,几乎没有大气,所以不存在风能,排除C;火星车在火星上工作,可以利用太阳能电池板,使用太阳能发电,所以自主唤醒祝融号火星车的能量最可能来源于太阳能,D正确。故选D。
4.太阳活动不会引发地震,排除A;太阳活动扰动地球磁场、引发极光现象,对火星车和地球的联系不会产生明显影响,排除C、D;火星与地球距离遥远,祝融号火星车通过无线电短波与地球联系,太阳活动扰动地球大气层,尤其是高层大气中的电离层,从而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信号,影响祝融号火星车与地球的联系,B正确。故选B。
【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与地球上的自然灾害有一定的相关性。
5.C 6.D
【解析】5.恐龙繁盛是中生代的侏罗纪和白垩纪部分时期,在该时期,鸟类出现,被子植物出现,裸子植物繁荣,C正确,AB错误;原核生物出现发生在前寒武纪,D错误。故选C。
6.地层的特点和地层中化石的特点都能够反映当时的古地理环境。如果岩层是由淤泥等组成的泥质页岩,并含有芦苇化石,芦苇生长在淡水湖沼中,说明当时的沉积环境是湖泊或沼泽环境。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地层是一切成层岩石的总称,包括变质的和火山成因的成层岩石在内,是一层或一组具有某种统一的特征和属性的并和上下层有着明显区别的岩层。地层可以是固结的岩石,也可以是没有固结的沉积物,地层之间可以由明显层面或沉积间断面分开,也可以由岩性、所含化石、矿物成分或化学成分、物理性质等不十分明显的特征界限分开。
7.C 8.C
【解析】7.根据图中各圈层的位置判断,图中A、B、C、D、E、F、G分别表示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地壳、上地幔顶部、地幔、地核。因D圈层(地壳)属于地球内部圈层,C为水圈,则选项A错误;地球内部圈层应由D、F、G构成,选项B错误;图中D和E构成岩石圈,与大气圈(A)、生物圈(B)、水圈(C)共同构成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选项C正确;F、G交界面为古登堡面,地震波的纵波在此界面上的传播速度不会减为0,选项D错误。故选C。
8.地球内部的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增高,一般至100km深时,温度便接近于地幔物质开始熔融的温度,这时在水和挥发性组分的参与下,开始产生选择性熔融,逐渐形成固流体软流层,一般认为,火山喷发的岩浆主要来自软流层,C符合题意;图中C层为水圈,其温度条件很难产生岩浆,排除A;下地幔和地核(图中G)深度太深,其物质很难上升形成岩浆,排除BD。故选C。
【点睛】软流层又叫软流圈,位于上地幔上部岩石圈之下,深度在80~400km之间,是一个基本上呈全球性分布的地内圈层。地球内部的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增高,一般至100km深时,温度便接近于地幔开始熔融的固相线温度,这时在水和挥发性组分的参与下,开始产生选择性熔融,逐渐形成固流体软流层。软流层一般被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9.C 10.D
【解析】9.此图为大气受热过程和保温作用原理示意图,过程为:因为大气层中的水汽、尘埃和二氧化碳对太阳的短波辐射吸收能力较弱,但对太阳辐射会通过部分吸收、散射、反射进行削弱,被削弱后的太阳辐射能直接到达地表,地表在吸收了太阳短波辐射后,不断增温的同时释放长波辐射,近地面大气对地面的长波辐射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近地面大气增温后释放的长波辐射大部分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射向地面,大气逆辐射的存在使得近地面大气层始终保持有一定的温度,因而具有保温作用。根据过程得知,①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为太阳辐射中到达地面的部分,④为大气逆辐射,③为地面辐射。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辐射,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对应箭头③,C正确,ABD错误。
10.根据上题分析可知,①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为太阳辐射中到达地面的部分,③为地面辐射,④为大气逆辐射。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实际上导致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减少,使大气逆辐射④减弱,D正确;二氧化碳减少对①太阳辐射没有影响,A错误;二氧化碳减少,大气削弱作用减弱,到达地面太阳辐射会增加,B错误;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增加,地面获得更多热量,同时也释放更多地面辐射,③增强,C错误。故选D。
【点睛】影响地面辐射大小(获得太阳辐射多少)的主要因素: 纬度因素,太阳高度角的大小不同,导致地面受热面积和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的路程长短,是影响的主要因素,同时,它的大小受下垫面因素(反射率)和气象因素等的影响。
11.D 12.C
【解析】11.读图可知,图一所示地貌为风蚀蘑菇,属于风蚀地貌。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2.读图可知,图二所示地貌为沙丘,沙丘的形成原因是风力沉积。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外力作用能量来源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主要作用要素有温度、流水、风、海浪、冰川等,主要表现为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堆积作用、固结成岩、重力作用和化学作用,它使得地表趋于平坦。
13.C 14.B
【解析】13.土壤主要由矿物质,空气,水分和有机质组成。有机质含量的多少是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C正确;矿物颗粒、透气状况、透水能力与土壤性能有关,与土壤肥力高低没有直接关联,ABD错误。故选C。
14.由材料可知,土壤是位于地球陆地表面表层和浅水域底部,由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组成,具有一定肥力,且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层。具有一定肥力,能生长植物是土壤的特征,岩石不具备肥力,不能直接生长植物,透水性差,致密粘重,在地表以下。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有机质含量的多少。没有生物的参与(生物循环),就不会有土壤的形成。一般而言,森林土壤有机质含量要低于草地土壤。
15.C 16.D
【解析】15.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过程中每一步都得精准无误地完成需要借助能够实现定位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C正确;地理信息系统GIS可基于不同目的对地理数据进行叠加分析、处理,但不能用于实时定位,A错误;遥感RS可以实时、动态监测地理事物,主要用于获取遥感影像,但不能用于实时定位,B错误;数字地球是地球的数字模型,不具备定位导航功能,D错误。故选C。
16.内蒙古阿拉善额济纳旗境内属于内蒙古高原,境内地势平坦开阔,适宜成为着陆场,①正确;该地人口稀少,航天器着陆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小,②正确;该地位于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多晴朗天气,大气的能见度较高,适宜作为着陆场,③正确;该地无大江大湖,少森林,航天器着陆时较为安全且易于被发现,④正确。综合上述分析可知,①②③④正确,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遥感技术(RS)能实现地物信息的实时、动态监测。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BDS、GPS)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实时定位、导航、授时、测速。地理信息系统(GIS)有空间查询与分析功能,可以根据不同目的对相关数据进行叠加分析。
17.D 18.A 19.B
【解析】17.根据材料可知,图示意某年北京市外来人口占比位列前十的省区分布,圆圈越大,表示外来人口占比越大。图中圆圈最大的是河北省,因此,流入北京市人口最多的省区是河北,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8.外来人口流入北京市,为北京市提供劳动力和人才,促进经济发展,A正确;人口增多会加剧住房紧张、增加环境压力,BD错误;与产业集聚关系不大,C错误。故选A。
19.近年来,京津冀在推进一体化发展,北京疏解非首都职能,将非首都职能包括工业等大量吸引外来人口的产业向外转移,外来务工人口减少,导致北京外来人口增幅下降,B正确;因国务院定位的北京为全国政治中心,政府机构不会外迁,A错误;公共服务升级,使城市服务更完善,会吸引外来人口,使北京外来人口增幅上升,C错误;北京市人口容量没有减小,D错误。故选B。
【点睛】国务院确定北京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这就是新的首都职能。
20.D 21.C 22.C
【解析】20.与我国西北地区相比,山东济南的资金充足、技术力量雄厚,高速公路网密集,有利于在高速公路上推广光伏发电,③④正确;与山东济南相比,我国西北地区光照充足,①错误;私家车数量与光伏道路建设无关,②错误,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1.光伏发电依靠太阳光照,受天气(气象)和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大,受地质水文生物条件影响 较小,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2.四个地区中,华北平原纬度较高,且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阴雨天气较多,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少,故A项错误;云贵高原、东南丘陵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阴雨天气较多,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少,故B、D项错误;青藏高原纬度较低、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多,建设光伏高速公路后发电效能最高,故C项正确。故选C。
【点睛】光伏路面技术就是把汽车、自行车、人等行驶行走的道路和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相结合,使原本普普通通的路面既能正常行人、行车,同时还可以利用太阳能光伏设备发电。
23.B 24.D 25.A
【解析】23.读图可知,该农场建立生态循环农业的基础是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的种植,B正确;秸秆来源于粮食作物、昆虫养殖的饲料来源于秸秆和餐厨垃圾,故秸秆综合利用、餐厨垃圾回收、虫规模养殖都不是该农场建立生态循环农业的基础,ACD错误。故选B。
24.该生态农场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应该位于我国的北方地区,最适宜推广的地区是山东半岛,D正确;江南丘陵、四川盆地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内蒙古高原以畜牧业为主,ABC错误。故选D。
25.该农业循环模式能够实现有机肥回田,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提高农产品质量,①正确;秸秆作为饲料进行养殖,减少养殖的饲料投入,降低养殖成本,②正确;农场除了种植粮食作物外,还养殖昆虫、禽畜等实现了产品多元化,⑤正确;没有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不能促进劳动力就业,也没有增加产品附加值,③④错误,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生态农场是运用生态学的观点和手段,以“农场”作为农业生态系统的一个整体,并把贯穿于整个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群体,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非生物环境间的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联系起来,对环境—生物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组合,以达到获得最大生物产量和维护生态平衡,改善土地利用环境特别是农业环境质量为目的的一种农业发展新模式。
26.(1)历史悠久,原料充足,市场广阔,生产技艺水平高等。
(2)市场需求减少,原料枯竭等。
(3)研发多种陶瓷产品,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吸引专业人才,发展文化旅游业等。
【分析】本题以景德镇产业发展的相关信息为材料设置题目,涉及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发展问题、工业发展措施等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
【详解】(1)景德镇是享誉世界的“千年瓷都”,说明其陶瓷生产历史悠久,生产技艺水平高;当地有优质的高岭土矿,说明原料优质充足;景德镇陶瓷产品中外闻名,市场广阔。
(2)随着当地优质的高岭土矿逐渐减少,说明其陶瓷生产的原料枯竭;陶瓷替代产品的出现冲击着传统的陶瓷产品,市场需求减少。
(3)近年来景德镇重点发展高档日用陶瓷、陈设艺术瓷和陶瓷文化创意产业,说明景德镇投入研发较多,生产了多种陶瓷产品,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丰富的产业类型吸引世界各地的陶瓷爱好者、艺术家到景德镇安家置业,说明当地吸引专业生产陶瓷人才;建设历史文化园区,说明景德镇发展文化旅游业。
27.(1)植物根系非常发达,茎秆 (枝干)变得粗大肥厚,具有棱肋,叶退化为针状。
(2)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干燥;冬春季节风沙大;降水少,地表径流少;地表多沙漠,土壤贫瘠等。
(3)防晒物品、饮用水、指南针等等。
【分析】本题以考察植被实践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植被特征、影响植被的因素、野外考察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详解】(1)由于沙漠地区降水很少,发达的根系具有很强的吸水能力,能够吸收地下深处的水分和养分,满足生长需求。叶子退化为针状,可以减弱强烈阳光对植株的危害,减少水分蒸发,同时还可以使湿气不断积聚凝成水珠,滴到地面被分布得很浅的根系所吸收;茎秆变得粗大肥厚,具有棱肋,使它们的身体伸缩自如,体内水分多时能迅速膨大,干旱缺水时能够向内收缩,既保护了植株表皮,又有散热降温的作用。
(2)据材料“植被生长于沙丘、盐碱土、荒漠等处,耐寒、耐旱、抗风沙,固沙能力较强”可知,荒漠植被耐寒耐旱,可推测生长地区气候干旱,气温年较差大,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干燥;生长在盐碱土、荒漠等处,土壤贫瘠;能够抗风沙,固沙能力强,可推测生长地区冬春季节风力大,风沙活动频繁;生长在沙丘,可推测生长地区以风沙地貌为主,气候干旱,降水少,地表径流少等。
(3)本次野外研学活动在暑期,新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晴天多,夏季炎热,紫外线强,应该携带防晒、防暑物品,避免紫外线暴晒;带好饮用水,避免脱水;带好指南针,避免在野外迷失方向等。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D
B
C
D
C
C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C
C
B
C
D
D
A
B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C
B
D
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六安新世纪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文件包含精品解析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六安新世纪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六安新世纪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检测地理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宣城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文件包含安徽省宣城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docx、高二地理参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