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高二(上)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展开命题:福清融城中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N 14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电解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符合生产实际的是( )
A.电解熔融的氯化铝制取金属铝
B.在镀件上镀锌时,用锌作阴极
C.电解法精炼粗铜时,用纯铜作阳极
D.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时,用涂镍碳钢网作阴极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g氢气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放出的热量为120.9kJ,氢气的标准燃烧热小于-241.8kJ•ml-1
B.500℃、30MPa下,将0.5mlN2和1.5ml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出的热量为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 ⇌2NH3(g) ΔH=-38.6kJ•ml-1
C.常温下,若反应C(s)+CO2(g)=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
D.已知中和热为ΔH=-57.3kJ•ml-1,若将含0.5mlH2SO4的浓溶液与含1m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要大于57.3kJ
3.氮的化合物在催化剂作用下可转化为N2和水,催化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e2+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B.该反应可在碱性条件下发生
C.该过程总反应方程式为4NH3+4NO+O24N2+6H2O
D.若有22.4LNO参与反应,则转移的电子数为4NA
4.下列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
A.工业合成氨体系中及时分离氨气以提高原料转化率
B.将装有的密封玻璃球浸在热水中,玻璃球颜色加深
C.工业上催化氧化成的反应,选用常压条件而不选用高压
D.一氧化碳严重中毒者需要进高压氧舱中治疗
5.水煤气变换[CO(g)+H2O(g)=CO2(g)+H2(g) ΔH ]是重要的化工过程,主要用于合成氨、制氢以及合成气加工等工业领域中。我国科学家在这一变换中利用双功能催化剂突破了低温下高转化率与高反应速率不能兼得的难题。反应历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低温下实现高反应速率是因为使用了双功能催化剂降低了水煤气变换反应的ΔH
B.过程Ⅰ为吸热过程、过程Ⅲ为放热过程
C.过程Ⅱ既有共价键的断裂,又有共价键的形成
D.图示中的2个H2O分子只有一个H2O分子参与了反应
6.关于下列实验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装置可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B.乙装置可验证铁的吸氧腐蚀
C.丙装置可用来模拟氯碱工业
D.丁装置中粗铜会不断溶解
7.如图表示在催化剂(Nb2O5)表面进行的反应: H2(g)+CO2(g)=CO(g)+H2O(g)。
已知下列反应:
①2H2(g)+O2(g)=2H2O(g) ∆H1
②C(s)+ O2(g)=CO(g) ∆H2
③C(s)+O2(g)=CO2(g) ∆H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2<∆H3
B.图中的能量转化方式主要为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C.反应2CO(g)+O2(g)=2CO2(g) 的 ∆H=2(∆H3−∆H2)
D.反应H2(g)+CO2(g)=CO(g)+H2O(g)的∆H=∆H2−∆H3+∆H1
8.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是用熔融态碳酸盐作为电解质的燃料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O2在电池反应过程中不参与反应
B.电池总反应为2H2O = O2↑ + 2H2↑
C.该离子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
D.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O2+2CO2+4e-=2
9.时,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气体发生反应: 。测定的部分数据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在前的平均速率
B.平衡后向容器中充入,平衡向正向移动,平衡常数不变
C.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增加,减小,平衡向正向移动
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和,反应达到平衡前
10.工业上以和为原料合成尿素,在合成塔中的主要反应可表示如下:反应I:(氨基甲酸铵)
反应II:
总反应III: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反应I在任何温度下可自发进行
C.恒压,降低氨碳比可提高反应I中的平衡转化率
D.恒容,充入惰性气体,可提高总反应III的反应速率
11.在2L刚性密闭容器中充入足量的Cu粉和,发生反应: 。在不同温度下,的转化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已知:该条件下,不生成。
A.
B.:a点C.图2中时改变的条件是升高温度
D.温度下,平衡常数K=1.875.
12.某课外兴趣小组用浓度均为0.1 ml/L的Na2S2O3溶液和稀硫酸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设计实验方案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
B.实验①和②是探究Na2S2O3溶液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V=10
C.实验①和③是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③的反应速率更快
D.该实验可通过产生浑浊的时间或单位时间内产生气体的体积判断反应的快慢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2分)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综合利用CO2具有重要的意义。30MPa、200℃条件下,CO2与H2反应可制得气态甲醇(CH3OH),其反应方程式为:
CO2+3H2 ⇌ CH3OH+H2O(g)
(1)已知生成32 g CH3OH放出热量49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在该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_______
A.v(CO2)=30 ml·L-1·min-1B.v(CH3OH)=0.3 ml·L-1·s-1
C.v(H2)=0.8 ml·L-1·s-1D.v(H2O)=0.6 ml·L-1·s-1
(3)往一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1mlCO2和3mlH2,一定温度下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判断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的是( )
A.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再发生改变
B.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均为零
C.气体密度不再发生改变
D.V正(CO2)=3v逆(H2)
(4)在实际生产中,测得合成塔中H2及H2O(g)的
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则图中代表H2的
曲线是 (填“X”或“Y”)。
(5)在一定温度下,将2 ml CO2与6 ml H2气体混合于2 L密闭容器中制甲醇,2 min末生成0.8 ml H2O(g),则:
①用单位时间内CO2浓度的减小来表示2 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
②2 min末容器中H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14.(14分)完成下列问题。
(1)甲醇燃料电池实现工业上用KCl溶液
制取KOH溶液,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①甲醇()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 。
②当有16g甲醇参与反应时,d极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L。
③若用该燃料电池处理酸性氨氮废水,产生无污染气体,则在阳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
(2)实验小组同学利用如图实验装置进行铁钉上镀镍。
①镍电极为 (填“阳极”或“阴极”),
铁钉表面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
②溶液中镍离子的浓度 (填“增大”“减小”或“基本不变”)。
(3)下列事实中,属于电化学腐蚀的是 (填序号)。
①金属钠置于空气中表面变暗;
②银牌在室内长时间摆放则颜色变暗;
③生铁比软铁芯(几乎是纯铁)容易生锈;
④铁制器件附有铜制配件,在接触处易生铁锈;
⑤黄铜(铜锌合金)制作的铜锣不易产生铜绿
15.(12分)化学反应中均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图①和②中温度计示数降低的是 ;
(2)有机物M可转化成N,转化过程如图,则M、N相比,较稳定的是 ;
QUOTE
(3)已知 QUOTE 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图的一系列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 QUOTE
B. QUOTE
C. QUOTE
D. QUOTE
(4)金属Ni可活化 QUOTE 放出 QUOTE ,其反应历程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活化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中间体1→中间体2的过程是放热过程
B.加入催化剂可降低该反应的反应热,加快反应速率
C.1mlNi和 QUOTE 的总能量小于 QUOTE 和 QUOTE 的总能量
D.中间体2→中间体3的过程是决速步骤
(5) QUOTE 与 QUOTE 经催化重整,制得合成气: QUOTE 已知上述反应中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则该反应的 QUOTE kJ/ml。
(6)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取 QUOTE 溶液与50mL0.5ml/LNaOH溶液进行中和反应,三次实验温度平均升高4℃,已知溶液的比热容近似为 QUOTE ,溶液的密度均近似为 QUOTE 。通过计算可得稀硫酸和稀NaOH溶液的中和热 QUOTE kJ/ml。
16.(14分)含氮物质在自然界中有着广泛的分布和形态。
(1)已知:反应I. ;
反应Ⅱ. 。
则反应2NO(g)+O2(g)⇌2NO2(g) ;
(2)若反应2NO2(g)⇌N2O4(g)在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保持温度不变,达到平衡后,向反应容器中再充入少量NO2,,重新达到平衡后和原平衡相比,NO2的体积分数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已知: △H<0。T°C时,在
有催化剂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N2和H2。下图为
不同投料比[]时某反应物X的平衡转化率
变化曲线。
反应物X是 (填“N2或H2”)。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下图为分别测定不同压强、
不同温度下,合成氨反应N2的平衡转化率。
L表示 (填“温度”或“压强”),
其中X1 X2(填“>”或“<”)
(4)最新“人工固氮”的研究报道:常温常压、光照条件下, QUOTE 在催化剂表面与某物质发生反应,相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QUOTE 。
①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已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与温度的关系如图,
则此反应的正反应 。
(填“吸热“放热”或“不能确定”)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二 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每空2分)
13.(12分)(1)CO2(g)+3H2(g) ⇌CH3OH(g)+H2O(g) △H=-49 kJ/ml
(2)D (3)A (4)Y
(5)①0.2 ml/(L·min) ②1.8 ml/L
14.(14分)
(1)① ②33.6 ③
(2)①阳极 ②基本不变
(3)③④⑤(漏选1分,错选0分)
15.(12分)
(1)② (2)M (3)C
(4)AD(2分,对一个1分,错选0分)
(5)+120(正号没写不扣分)
(6)-53.76
16.(14分)
(1)-113 (2)减小 (3)N2 压强 <
(4)①2N2(g)+6H2O(l) ⇌4NH3(g)+3O2(g) ②吸热
0
50
150
250
350
0
0.16
0.19
0.20
0.20
实验编号
反应温度/°C
液体体积/mL
Na2S2O3
稀硫酸
H2O
①
25
10
20
0
②
25
V
20
5
③
50
10
20
0
化学键
键能/(kJ/ml)
413
745
436
1075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C
C
B
B
A
D
D
C
题号
11
12
答案
D
B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期中联考试卷化学(含答案):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期中联考试卷化学(含答案),共11页。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期中联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期中联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0页。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 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 化学试题,文件包含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docx、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半期联考高二化学答题卡docx、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半期联考高二化学答题卡pdf、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半期联考高二化学答案docx、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半期联考高二化学答案pdf等5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