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2025学年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九年级(上)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2024-2025学年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九年级(上)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第1页
    2024-2025学年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九年级(上)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第2页
    2024-2025学年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九年级(上)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2025学年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九年级(上)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九年级(上)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说明:
    1.本试题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29题。第Ⅰ卷为选择题,共22小题,28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7小题,52分。
    2.所有题目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Al-27,P-31,S-32,Cl-35.5,K-39,Ca-40,Fe-56,Cu-64,Zn-65,Ag-108,I-127,Ba-137
    第Ⅰ卷(共2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技术或发明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稻草造纸B. 蚕丝织布
    C. 使用火药D. 高粱“变”美酒
    【答案】B
    【解析】
    【详解】A、稻草造纸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蚕丝织布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C、使用火药,火药燃烧爆炸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粮食酿酒的过程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化学物质具有多样性。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冰水B. 咖啡C. 果汁D. 茶水
    【答案】A
    【解析】
    【详解】A、冰水中只含有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正确;
    B、咖啡中含水、咖啡因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错误;
    C、果汁中含有水、维生素、蔗糖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错误;
    D、茶水中含水、茶多酚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错误。
    故选A。
    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B. 取用液体药品
    C. 取用固体粉末D. 给液体加热
    【答案】C
    【解析】
    【详解】A、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以免发生事故,错误;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错误;
    C、在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试管口或试管壁上,可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纸槽小心送到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正确;
    D、给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的三分之一,用酒精灯外焰加热,图中操作液体过多溶液易溅出,错误。
    故选C。
    4. 把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 植物油B. 硫酸铜C. 面粉D. 氯化钠
    【答案】D
    【解析】
    【详解】A、植物油不溶于水,油和水混合形成乳浊液,不符合题意;
    B、无水硫酸铜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不符合题意;
    C、面粉不溶于水,面粉和水混合形成悬浊液,不符合题意 ;
    D、氯化钠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符合题意;
    故选D。
    5. 以下是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酒精的包装箱应贴的标志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酒精属于易燃液体,应贴“易燃液体”的标志。故选C
    6. 空气质量报告中,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是( )
    ①二氧化碳 ②一氧化碳 ③可吸入颗粒物 ④二氧化硫 ⑤稀有气体 ⑥二氧化氮
    A. ①②④⑥ B. ②③④
    C. ②③④⑥D. 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目前计入我国“空气污染指数”的监测项目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及臭氧等,不包括二氧化碳、稀有气体。故选C。
    7. 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 铜B. 氯化钠C. 水D. 金刚石
    【答案】C
    【解析】
    【分析】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一般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一般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
    【详解】A、铜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故A错误;
    B、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B错误;
    C、水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C正确;
    D、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D错误。故选C。
    8. 市售加碘盐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化学式为),其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5B. +3C. +1D. -1
    【答案】A
    【解析】
    【详解】碘酸钾中钾元素的化合价为+1,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设: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规则可得:(+1)++(-2)×3=0,解得:=+5。即碘元素的化合价为+5。
    综上所述:选择A。
    9. 在观察和描述蜡烛及其燃烧时的探究中,小明发现熄灭蜡烛时会产生一缕白烟,小勇提出该白烟可能是细小的蜡的颗粒。在科学探究的环节中,小勇进行的环节是( )
    A. 提出问题B. 设计方案
    C. 作出猜想D. 收集证据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作出猜想→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在观察和描述蜡烛及其燃烧时的探究中,小明发现熄灭蜡烛时会产生一缕白烟,小勇提出该白烟可能是细小的蜡的颗粒,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作出猜想;
    故选:C。
    10. 科学家运用了模型建构的方法探索原子的结构。下列对原子结构模型演变过程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道尔顿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心球,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B. 汤姆孙等人在原子中发现了电子,推翻了道尔顿实心球模型
    C. 卢瑟福等人通过粒子散射实验证明了汤姆孙葡萄干布丁模型是合理的
    D. 基于新的事实和证据,科学家会不断提出新的原子结构模型
    【答案】C
    【解析】
    【详解】A、道尔顿是探索原子的结构较早的科学家,受当时科学水平的局限性,道尔顿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认识正确;
    B、由于汤姆孙等人在原子中发现了电子,提出汤姆孙葡萄干布丁模型,所以推翻了道尔顿实心球模型,认识正确;
    C、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设计了α粒子散射实验,得出卢瑟福核式模型,修正了汤姆孙关于原子结构的汤姆孙葡萄干布丁模型,认识不正确;
    D、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但卢瑟福核式模型也不是最完善的原子结构模型,将会被替代,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永无止境,科学家会不断提出新的原子结构模型,认识正确;
    故选C。
    11. 空气由多种物质组成,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空气中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来灭火
    B.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保护气
    C.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可作气体肥料
    D. 稀有气体具有稳定性,可作电光源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助燃剂,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保护气,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
    C、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有机物和氧气,故二氧化碳可作气体肥料,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
    D、稀有气体通电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
    故选B。
    12. 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 20滴水的体积大约是—水分子很小
    B. 氯化钠易溶于水形成溶液—微粒不断运动并存在相互作用
    C. 氮气可压缩贮存于钢瓶中—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D. 臭氧(O3)和氧气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答案】A
    【解析】
    【详解】A、20滴水的体积大约是,不能说明水分子很小,解释错误;
    B、氯化钠是由钠离子、氯离子构成的,氯化钠易溶于水形成溶液,是由于微粒在不断运动,且氯离子与钠离子间存在相互作用,解释正确;
    C、分子之间有间隔,气体被压缩后分子间的间隔减小,体积随之减小,能够存储于钢瓶中,解释正确;
    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臭氧是由臭氧分子构成的,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两种物质的分子的构成不同,所以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同,解释正确;
    故选A。
    13. 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 “H”可以表示氢元素,也表示氢气这种物质
    B. “5CO2”中的数字“5”表示5个二氧化碳分子
    C. “Ca2+”中数字“2”表示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 “2N”中的数字“2”表示2个氮元素
    【答案】B
    【解析】
    【详解】A、H表示氢元素,还表示1个氢原子,不能表示氢气这种物质。A不正确;
    B、5CO2中的数字5表示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即表示5个二氧化碳分子。B正确;
    C、Ca2+中数字2表示1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C不正确;
    D、2N中的数字2表示2个氮原子。D不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B。
    14.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放出大量热
    B.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放出大量热
    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热
    D. 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热
    【答案】A
    【解析】
    【详解】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放出大量热,故选项实验现象描述正确;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热,故选项实验现象描述正确;
    D、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热,故选项实验现象描述正确;
    故选A。
    15.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 溶液中溶质只能是固体或者液体,不能是气体
    C. 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在温度不改变的情况下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
    D. 浓溶液可以是不饱和溶液,稀溶液可以是饱和溶液
    【答案】D
    【解析】
    【详解】A 、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水具有均一性、稳定性,但水是纯净物,不是溶液,错误;
    B 、溶液中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错误;
    C 、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在温度不改变的情况下不能再溶解该物质,但可以溶解其他物质,错误;
    D 、浓溶液可以是不饱和溶液,稀溶液可以是饱和溶液,由于分类标准不同,溶液的浓稀与是否饱和没有必然联系,正确。
    故选D。
    16. 化学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如图是某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的标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葡萄糖酸锌只含非金属元素
    B. 葡萄糖酸锌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C. 每支口服液含葡萄糖酸锌
    D. 葡萄糖酸锌中碳、氢、氧、锌元素质量比为
    【答案】C
    【解析】
    【详解】A、葡萄糖酸锌是由碳、氢、氧、锌四种元素组成,其中锌是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说法不正确;
    B、葡萄糖酸锌中碳、氢、氧、锌元素的质量比为,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说法不正确;
    C、每支口服液含葡萄糖酸锌的质量为,说法正确;
    D、葡萄糖酸锌中碳、氢、氧、锌元素的质量比为,说法不正确;
    故选C。
    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阅读下列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透明的金刚石、灰黑色的石墨和空心足球状的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物质;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金刚石、石墨、C60的结构模型如下图所示。金刚石可用来切割大理石、加工坚硬的金属。石墨很软,有滑腻感。科学家已经实现用廉价的石墨做原料合成C60。
    17. 下列关于C60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C60由60个碳原子构成B. C60分子具有空心球体结构
    C. C60是由分子构成的化合物D. 石墨转化为C60发生了化学变化
    18.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碳原子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B. 金刚石可用来切割大理石,说明其硬度大
    C. 石墨很软,有滑腻感,可用于制作铅笔芯
    D. 金刚石和石墨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答案】17. BD 18. AD
    【解析】
    【17题详解】A、每个C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A不正确;
    B、据资料分析可知,C60分子具有空心球体结构。B正确;
    C、C60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C60是由分子构成的单质。C不正确;
    D、石墨转化为C60,生成了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D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BD。
    【18题详解】A、根据碳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碳原子的化学性质不活泼。A错误;
    B、金刚石可用来切割大理石,说明其硬度大。B正确;
    C、石墨很软,有滑腻感,可用于制作铅笔芯。C正确;
    D、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以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D错误。
    综上所述:选择AD。
    阅读下列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高锰酸钾(KMnO4)是一种受热或见光易分解的晶体,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反应原理为。KMnO4溶液可用作消毒剂。
    19.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KMnO4B. K2MnO4C. MnO2D. O2
    20. 下列关于高锰酸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高锰酸钾应保存于棕色试剂瓶B. 高锰酸钾受热不易发生分解
    C. 高锰酸钾难溶于水D. 制氧气时高锰酸钾中氧元素全部转化为氧气
    【答案】19 C 20. A
    【解析】
    【19题详解】A、KMnO4是由钾、锰、氧三种元素组成,不是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B、K2MnO4是由钾、锰、氧三种元素组成,不是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C、MnO2是由锰、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氧化物,符合题意;
    D、O2是由一种元素组成,是单质,不是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0题详解】A、高锰酸钾见光易分解,棕色试剂瓶可以避光,高锰酸钾应保存于棕色试剂瓶,正确;
    B、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错误;
    C、高锰酸钾易溶于水,错误;
    D、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可知,高锰酸钾中的氧元素只有部分转化为氧气,还有部分氧元素留在K2MnO4和MnO2中,错误;
    故选A。
    21.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答案】CD
    【解析】
    【详解】A、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气瓶中,木条复燃则为氧气,能达到检验氧气的目的,不符合题意;
    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后的二氧化锰不溶于水,通过过滤、洗涤、干燥可以回收二氧化锰,能达到目的,不符合题意
    C、蜡烛火焰上方罩一只干冷烧杯,只能检验是否有水生成,不能检验是否有碳元素,要检验碳元素需要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不能达到目的,符合题意;
    D、将气体缓缓通过红热的木炭粉,氧气和木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会引入新的杂质二氧化碳,不能达到除去氮气中氧气的目的,符合题意。
    故选CD。
    22.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可变成阳离子,所以阳离子一定含金属元素
    B.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 氧化物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 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答案】B
    【解析】
    【详解】A、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可变成阳离子,但阳离子不一定含金属元素,比如铵根离子,推理不正确;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推理正确;
    C、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为氧元素,故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比如高锰酸钾,推理不正确;
    D、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可能显正价、也可能显负价,例如氢氧化钙中,氢元素的化合价显+1,氧元素的化合价显-2,推理不正确;
    故选B。
    第Ⅱ卷(共52分)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共52分)
    23. “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上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特有的思维方式,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图1为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图中②表示的是___________。
    (2)图2为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图中“●”代表碳原子,“○”代表氧原子,过程Ⅰ反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_(用化学符号表示)。过程Ⅱ变化的微观本质是___________。
    【答案】(1)离子 (2)①. 化合反应 ②. H、O ③. 分子间间隔减小
    【解析】(1)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故图中②表示的是离子;
    (2)根据图示,过程Ⅰ表示的是一氧化碳分子与氧分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氧原子,符号分别为H、O;
    过程Ⅱ中分子种类不变,微观本质是分子间间隔改变。
    24. 2021年1月,全球首辆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在中国问世。液氮在磁悬浮列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可在−196℃时通过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获得。请回答下列问题。
    (1)液氮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通过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液氮,是利用了氮气的___________(选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
    (3)在一定条件下氮气能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氮,用符号表达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
    【答案】(1)N2 (2)物理性质 (3)
    【解析】(1)液氮是液态的氮气,其化学式为N2;
    (2)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液氮是利用了氮气的沸点比氧气低,属于物理性质;
    (3)在一定条件下氮气能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其符号表达式为:。
    25. 2024年6月,嫦娥六号成功实现月球背面南极地区月壤采集,经分析得出月球上含有、、、、、等元素,图1为硒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图2为其它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n的值为___________。
    (2)Na、Mg、Si三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
    (3)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氦原子失去2个电子后形成的粒子称为粒子,粒子的化学符号为___________。
    (4)某化合物中氮元素和硅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3和+4,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答案】(1)①. 78.96 ②. 6
    (2)质子数不同##核电荷数不同
    (3)①. 失去 ②. He2+
    (4)Si3N4
    【解析】(1)由图1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因此,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故填写:78.96;由图1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为34,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图2中m的值为34,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34=2+8+18+n,n=6,故填写:6。
    (2)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故填写:质子数不同或核电荷数不同。
    (3)由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最外层电子数是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填写:失去;由题干可知,氦原子失去2个电子后形成的粒子称为α 粒子,失去两个电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则α粒子的化学符号为:He2+,故填写:He2+。
    (4)假设氮化硅的化学式为SixNy,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氮化硅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硅元素化合价为+4,可得 ,由此推断氮化硅的化学式为Si3N4,故填写:Si3N4。
    26. 有了水,才有了地球上的万物生灵。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追梦”小组同学以“探秘水世界”为主题进行如下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任务一:自制净水器
    该小组同学设计自制净水器装置如图所示。
    (1)小卵石和石英砂的主要作用是除去___________(选填“可溶性”或“难溶性”)杂质。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____。
    任务二:探究水的组成
    【宏观辨识】根据实验探究水的组成
    (2)水的分解;电解水一段时间后(装置如图),b管产生的气体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水的合成:在密闭容器中将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
    (4)分析水的分解与合成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水是由___________组成的。
    【证据推理】结合实验现象推算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
    (5)已知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其分子的个数比。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现象,推导电解水的产物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进而推算出结果。
    【模型构建】
    (6)以分子构成的物质为例,图中“▲”表示的是___________。
    【答案】(1)①. 难溶性 ②. 吸附颜色和异味
    (2)H2
    (3)
    (4)氢元素、氧元素
    (5)2:1
    (6)各元素质量比
    【解析】(1)小卵石和石英砂相当于过滤操作,故除去的是难溶性杂质;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颜色和异味;
    (2)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且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故b管中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3)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4)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故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
    (5)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其分子的个数比,则电解水产生的氢分子(H2)与氧分子(O2)的个数比为2∶1,得出电解水的产物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6)化学式是通过元素符号及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知道相对分子质量的情况下,需结合物质中各元素质量比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故填:各元素质量比。
    27. 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是必备的化学素养。“筑梦”学习小组走进实验室制取气体并探究其性质和用途。请回答有关问题。
    (一)氧气的制取探究
    Ⅰ.实验室制取氧气。实验室现有过氧化氢溶液、高锰酸钾、二氧化锰以及下列装置。
    (1)实验室选择气体发生装置需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若用现有药品和装置B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若选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填装置序号)。
    (2)实验室制取氧气可选用的收集装置为___________(填装置序号)。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下列气体性质必须考虑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颜色 ②密度 ③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④可燃性 ⑤能否与水反应
    Ⅱ.兴趣小组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不同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取大小相同的新鲜土豆块和新鲜猪肝块作催化剂,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后,用传感器测量装置中气压的变化如图乙中曲线a、b所示。
    (3)两种催化剂中催化效率更高的是___________,从曲线a、b的变化可以看出,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是_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曲线a、b最终达到相同的压强,说明___________。
    (二)氧气的性质探究
    (4)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铁丝燃烧实验,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铁丝在空气中与氧气中反应的剧烈程度明显不同,原因是单位体积的空间里___________(填“氧分子”或“氧元素”)的数目越多,反应就越剧烈。
    【答案】(1)①. 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 ②. ③. A
    (2)①. C或E ②. ②③⑤
    (3)①. 猪肝块 ②. 放热 ③. 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改变生成物的质量
    (4)①. ②. 氧分子
    【解析】(1)实验室选择气体发生装置需考虑的因素是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装置B为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若用装置B制取氧气,应选用药品药品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若选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该反应属于固体加热型,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A;
    (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应采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进行收集,故填C或E;实验室制取气体收集方法,一般考虑气体物理性质中的密度和溶解性,化学性质中看它是否与水发生化学反应;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可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不能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不能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气体性质中必须考虑的是②③⑤;
    (3)由图乙可知,相同时间内猪肝块作催化剂使装置内压强变化更大,说明相同时间内猪肝块作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氧气更多,则两种催化剂中催化效率更高的是猪肝块;由图乙可知,装置内压强先增大后减小,是因为反应产生气体使装置内压强增大,反应结束后温度降低使装置内压强减小,说明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该实验为取大小相同的新鲜土豆块和新鲜猪肝块作催化剂,分别加入10mL相同浓度的过氧化氢稀溶液,由图乙可知,曲线a、b最终达到相同的压强,说明最终生成氧气的体积相同,说明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改变生成物的质量。
    (4)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铁丝在空气中与氧气中反应的剧烈程度明显不同,原因是单位体积的空间里氧分子的数目越多,反应就越剧烈。
    28. “圆梦”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以“制作叶脉书签”为主题的项目式学习,实验小组按照以下流程开展了探究活动。
    请结合任务回答下列问题。
    【任务一】配制氢氧化钠溶液
    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钠固体和水分别配制1%、5%和10%的氢氧化钠溶液(水的密度为)。
    (1)为完成实验,除药匙、烧杯、托盘天平、量筒、胶头滴管、细口瓶外,还须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___(填名称)。
    (2)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氢氧化钠固体___________g。该同学用量筒量取实验所用的蒸馏水,读数视线如图所示,实际量取水的体积下___________(选填“”“”或“”);若其他操作均正确,该同学所配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将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用手触摸烧杯,感觉发烫,说明___________。
    (4)若用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任务二】探究制作“叶脉书签”的最佳条件
    实验Ⅰ:相同煮沸时间内,将树叶放入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后叶片变化如下表。
    实验Ⅱ:在10%的氢氧化钠溶液里,将树叶进行不同时间的煮沸,处理后叶片变化如下表。
    (5)实验Ⅰ的探究目的是___________。
    (6)通过实验Ⅰ、Ⅱ可知,制作“叶脉书签”的最佳条件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1%、B. 5%、
    C. 10%、D. 10%、
    【答案】(1)玻璃棒
    (2)①. 10 ②. > ③. 偏小
    (3)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
    (4)100
    (5)探究制作“叶脉书签”的最佳氢氧化钠溶液浓度
    (6)D
    【解析】(1)配制氢氧化钠溶液,为完成实验,除药匙、烧杯、托盘天平、量筒、胶头滴管、细口瓶外,还须用到仪器是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
    (2)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氢氧化钠固体100g×10%=10g,需要水的质量为100g-10g=90g(合90mL),该同学用量筒量取实验所用的蒸馏水,读数视线如图所示,仰视读数,读数偏小,则实际量取水的体积>,即溶剂水偏多,若其他操作均正确,该同学所配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
    (3)将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用手触摸烧杯,感觉发液,说明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
    (4)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若用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设需要加水的质量为x,则有100g×10%=(100g+x)×5%,解得x=100g;
    (5)实验Ⅰ中其他条件相同,只有NaOH溶液浓度不同,其实验目的是探究制作“叶脉书签”的最佳氢氧化钠溶液浓度;
    (6)通过实验Ⅰ、Ⅱ可知,为了使叶肉被除去且不使叶片卷起来,故制作“叶脉书签”的最佳条件应选择10%NaOH溶液、煮沸15min,故选D。
    29. 某兴趣小组同学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已知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一)探究实验
    小组同学利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用排水法测得集气瓶的容积为V1并检查装置气密性良好。点燃红磷,迅速插入另一同等规格的干燥的集气瓶中,用橡胶塞密封。红磷燃烧,直至熄灭。冷却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为V2。
    (1)实验中,红磷燃烧的现象为___________。
    (2)由此可计算得出,该空气样本中氧气的含量为___________(用含有V1、V2的式子表示)。
    (3)实验中,若红磷量不足,会导致测量数据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红磷燃烧停止后立即打开弹簧夹,会导致进入集气瓶内水的量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二)拓展实验
    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对集气瓶中是否还含有氧气产生质疑,设计如图2所示装置探究燃烧后氧气浓度的变化情况。
    【提出问题】足量红磷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熄灭后,容器中是否有氧气剩余?
    【作出猜想】猜想一:有氧气剩余;猜想二:无氧气剩余。
    【实验验证】该小组同学按图2组装好实验装置,利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燃烧匙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红磷燃烧直至熄灭,白磷不燃烧;待装置完全冷却后,将装有白磷的燃烧匙提出水面,再次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白磷点燃。
    (4)激光笔的作用是___________。
    (5)白磷在水中时用高能激光笔照射,未燃烧;被提出水面后用高能激光笔照射,被点燃,分析推测:白磷燃烧需要满足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6)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猜想___________正确。
    (7)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选择___________(填“红磷”或“白磷”)更合适。
    【拓展延伸】
    (8)图3是该小组同学从开始实验到最后装置冷却后的整个实验过程中,用传感器测量容器内氧气浓度变化的曲线图。在图3中(填A、B、C、D、E)点时红磷燃烧熄灭;白磷开始燃烧至燃烧结束对应的曲线为___________段(用图2中字母表示)。
    【答案】(1)产生大量白烟,放热 (2)
    (3)①. 偏小 ②. 偏小 (4)点燃白磷或红磷
    (5)需要氧气 (6)一
    (7)白磷 (8)DE
    【解析】(1)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放热;
    (2)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3)红磷若不足,则不能完全消耗空气中的氧气,倒吸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偏小,故导致结果偏小;红磷燃烧放热,燃烧停止时装置内温度较高,倒吸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偏小,故导致结果偏小;;
    (4)激光笔的作用是使温度达到红磷、白磷的着火点,即点燃白磷或红磷
    (5)水中氧气含量低,白磷在水中时用高能激光笔照射,未燃烧;被提出水面后用高能激光笔照射,被点燃,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6)白磷燃烧,说明红磷燃烧后氧气有剩余,即猜想一正确;
    (7)当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氧气含量较低不足以支持红磷燃烧,此时仍然可以支持白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选择白磷可以更充分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故白磷更合适;
    (8)在图3中C点时红磷燃烧熄灭;白磷开始燃烧至燃烧结束对应的曲线为DE段,因为此段氧气浓度急剧减少。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氧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气瓶中,观察现象
    B
    回收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后的二氧化锰
    过滤、洗涤、干燥
    C
    检验蜡烛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蜡烛火焰上方罩一只干冷烧杯,观察现象
    D
    除去氮气中的氧气
    将气体缓缓通过红热的木炭粉
    NaOH
    1%
    5%
    10%
    叶片变化
    留有很多叶肉
    留有较多叶肉
    残留很少叶肉
    煮沸时间
    叶片变化
    留有较多叶肉
    残留很少叶肉
    叶片卷起来,叶肉与叶脉不易分离

    相关试卷

    2024-2025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九年级(上)10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九年级(上)10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2025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九年级(上)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九年级(上)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本试题共有29道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九年级(上)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九年级(上)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次氯酸,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