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展开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6月25日,嫦娥六号携带人类首份月球背面样品着陆内蒙古。下列返回地球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加注燃料 B. 点火起飞 C. 进入轨道 D. 成功着陆
2.博物馆常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保护文物。该气体是
A. 氮气 B. 氧气 C. 水蒸气 D. 稀有气体
3.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等。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 铁 B. 硫酸铜 C. C60 D. 金刚石
4.下列图示的错误操作与可能引起的后果不匹配的是
A.读数偏小 B.打破试管 C.标签受损 D.液体溅出
5.下列反应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
C. 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丝表面有红色的铜产生
D.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6. 世界第一支城市消防队诞生宋朝! 专用台词——“天干物燥,小心火烛”,消防装备——水袋、水囊、唧筒、麻搭、火钩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水囊水袋用来运水以灭火——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B. 麻搭蘸吸泥水用于灭火——隔绝氧气并降低温度
C. 火钩用于拆除火势蔓延的小屋,切断火路——清除可燃物
D.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物质燃烧需要多种条件
7. 臭氧是一种常见的消毒剂。对氧气无声放电可获得臭氧,实验装置和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由图2可知,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
B. 图2甲表示的是纯净物,丙表示的是混合物
C. 图2乙中的粒子均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D. 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
8. 粉尘爆炸的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用打气筒向容器内打气吹散面粉,容器内瞬间发生爆炸,软橡胶片被冲飞,蜡烛熄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剧烈的燃烧一定会引发爆炸
B. 蜡烛熄灭的主要原因是氧气不足
C. 实验中化学能最终都转化为了软橡胶片的动能
D. 能引起爆炸的还有煤粉、氢气、甲烷、二氧化碳等
9. 如图是氧气与其他物质之间的性质关系(“一”表示相连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转化①为含碳物质在不充足的 O₂中燃烧
B. 通电时,转化②中另一生成物与 O₂的体积比为2:
C. 变化③中固体减少的质量与生成 CO₂的质量相等
D. 若转化④中CuO与 H₂反应生成红色固体,CuO 发生了还原反应
10.实验小组用图1装置探究白磷燃烧温度变化,在试管中加入5g白磷,连接好装置后放入 60°C热水中,5秒钟后推注 H₂O₂溶液,测得数据如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白磷的着火点是 60°C
B. 左边试管内有大量白烟生成、气球逐渐变瘪
C. 15s时, 白磷停止燃烧
D. 温度由545.7℃变为 606.5°C,证明氧气能助燃
二、非选择题
1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银 ; (2)氢气 ; (3)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 。
12. 根据原子结构的知识及右图的信息填空:
(1) 甲图中①代表的元素符号是 ;
(2) 乙图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
(3) 在原子中,质子数 等于中子数(选填 “一定”、 “不一定”、 “一定不”) ;
(4)1909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 模型。
13:某化学研究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有关水的项目式学习活动。
(1) 任务一:辨别真假“水”,冰水、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矿泉水。
①想要快速找出双氧水,可以向各“水”样中加·入 ,将双氧水鉴别出来。
②双氧水也可以变成水。如右图过氧化氢分解成水的微观过程,请将反应后的微观粒子补充完整。
(2)任务二:研究小组制作了两个简易净水器如图所示,同样净化50mL浑浊的天然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分)
A. 小卵石的粒径大于石英砂的粒径 B. 该净水器的主要功能是过滤、吸附
C. 基于压强的思考,净水器A 的净水时间更短
D. 从净水效果分析,净水器B 的净水效果更好
14.我国科学家已经实现利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 C₆H₁₀O₅n,如图为人工合成淀粉过程中第一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从微观角度看,图中共有 种分子;
(2) 产生3.2克有机物X, 需要CO₂的质量为 克;
(3)若人工合成淀粉实现了规模化工厂生产,在一定程度上能 (填字母)(2分)。
A. 缓解粮食危机 B. 节省耕地资源 C. 缓解全球变暖 D. 减少空气污染
(4) 该有机物X充分燃烧生成CO₂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5. 以二氧化碳为例,学习科学家研究物质的方法。
(1) 发现CO₂:1630年,海尔蒙特发现木炭燃烧后有不可见的“森林之精”气体,并发现烛火在该气体中熄灭,这说明该气体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2) 制得CO₂:1755年,布莱克利用煅烧白垩(主要成分为 CaCO₃)等一系列实验“捕捉”得到CO₂。反之, 能将CO₂转化为CaCO₃的物质是 ;
(3) 研究CO₂性质:①1774年,伯格曼将石蕊溶液滴到溶有 CO₂的水中,石蕊溶液由紫色变成微红色。若此时再加热该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②1823年,迈克尔·法拉第发现,加压可以使二氧化碳气体液化。从微观角度解释液化过程中的变化: 。
(4) 研究CO₂组成: 1797年, 坦南特测得“二氧化碳”含碳27.65%、含氧72.35%。根据此数据,请补充完整坦南特推算“二氧化碳”中碳和氧原子个数比的计算式: 。
16. 铜是重要的金属资源,它对于改善人类生活、促进人类文明起着重要作用。
(1) 铜的认识:生活中常用铜作导线,体现了铜的延展性和 性。
(2) 铜的冶炼:黄铜矿的主要成分是 CuFeS₂,根据其主要成分的组成元素,推断用黄铜矿炼铜过程中产生形成酸雨的空气污染物是 。
(3) 铜的加工:青铜的主要成分是铜和锡。表中的A和B分别表示铜和青铜中的一种。 《吕氏春秋》记载:“金(铜)柔锡柔,合两柔则刚”,据此判断A 是 。
注:硬度以金刚石的硬度为10作标准,1表示很软,10表示很硬
(4) 铜的回收:某工厂回收的铜屑中含有少量杂质铁屑,写出除去杂质的化学方程式及主要操作步骤 。 (3分)17. 实验室里现有高锰酸钾、石灰石和稀盐酸,以及下列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 仪器a的名称是 。
(2)甲同学用装置AD制取 O₂, D中除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外,还能出现的现象有 。
(3) 乙同学选用装置BC制取 CO₂,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时液面应不低于(填“m”或“n”) 位置。
18. 化学小组的同学对“暖宝宝”(标签如下图) 感到好奇,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产品名称】一次性发热贴
【主要成分】铁粉、活性炭、水、吸水性树脂(可反复吸水)、食盐、蛭石(保温隔热)
【产品性能】平均温度: 53°C,持续时间≥10h
【提出问题】暖宝宝能快速发热的原理是什么?
【实验探究1】暖宝宝发热的原理
按如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从采集的数据可知:氧气浓度减小。实验结束并恢复室温后,观察到烧杯中液面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暖宝宝由黑色变为红褐色。结合暖宝宝的成分,小组讨论得出发热原理: 该反应放热。
【实验探究2】暖宝宝快速发热的原理
将上图中暖宝宝样品换成下表中四种方案中的药品进行对比实验,请补全实验方案四。
使用温度传感器收集数据并生成下图的图像。
【实验结论】综合探究1的实验现象,分析探究2的图像,总结暖宝宝能快速发热的原理是 。
【实验探究3】如何证明“暖宝宝”内含有铁粉,未完全失效。请写出三种实验方案: 。 (3分)实验方案
药品
方案一
4g铁粉、2ml水
方案二
4g铁粉、2ml水、2g氯化钠
方案三
4g铁粉、2ml水、2g活性炭
方案四
4g铁粉、2ml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吉林省长春市第八十九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吉林省长春市第八十九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试题,共6页。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期中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期中化学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吉林省长春市第一0三中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考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吉林省长春市第一0三中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考化学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