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利用太阳能发电的最佳方式是就是利用太阳光照射到硅材料上产生电流直接发电。读中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单位:兆焦/米2.年)(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发电站的是( )
A.黄土高原B.东南丘陵C.青藏高原D.云贵高原
(2)上海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的主要原因是( )
A.太阳能取之不尽,无污染B.上海经济发达,能源不足
C.上海技术先进,土地充足D.太阳能稳定,不受天气影响
2、2009年4月22日清晨,金星、火星出现在东方低空,金星、火星这对夜空最明亮的星星与一弯细细的眉月相依相偎,远看犹如一张“笑脸”。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组成“笑脸”的天体,叙述正确的是( )
A.金星、火星是月球的卫星
B.金星、火星是太阳的卫星
C.金星是距地球最近的行星
D.金星、火星体积比月球小
(2)关于此次上演“双星伴月”的成员说法正确的是( )
A.月球是地月系成员,但不是中心天体B.月球、火星、金星是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
C.月球、火星、金星不是太阳系中的成员D.月球、火星、金星都是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
(3)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含组成“笑脸”天体的是( )
A.总星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
3、北京时间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于世界首次在月球背面顺利着陆。随后,“嫦娥四号”探测器向位于月球同步轨道的“鹊桥”中继卫星发送了月球表面的照片。一天后,嫦娥四号探测器释放“玉兔二号”探月车到月面进行考察。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下列不属于天体的是( )
A.位于奔月轨道的“嫦娥四号”探测器B.“鹊桥”中继卫星
C.“玉兔二号”探月车D.月球
(2)“玉兔二号”探月车回传的数据表明,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十分巨大。而具有适宜的温度是地球存在生命的重要条件,形成地球表面适宜温度的主要原因有( )
①地球昼夜更替的周期较适中
②地球具有适中的质量和体积
③地球大气中具有臭氧层
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较适中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3)此次科学考察中的所有探测器和探月车都依靠太阳能帆板提供电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来源B.太阳活动发生在太阳内部
C.黑子和耀斑的活动周期平均为10年D.只有黑子和耀斑两种太阳活动方式
4、2017年9月15日,“卡西尼号”探测器结束了13年的土星探索任务,主动陨落于2017年9月15日,“卡西尼号”探测器结束了13年的土星探索任务,主动陨落到土星。下表为地球与土星物理性质比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围绕土星运行的“卡西尼号”探测器,不属于( )
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总星系
(2)与地球相比,土星( )
A.对周围大气引力更小B.表面平均温度较低C.四季变化周期较短D.昼夜交替周期较长
5、2017年9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记录到本次太阳活动周期中最强的一次耀斑爆发。从9月4号开始,一周内,NASA已经记录了6次规模可观的太阳耀斑。2017年正处于太阳活动周期的第九年,即将进入太阳活动极小期。在太阳活动表退期间,如此大规模的太阳耀斑应当说是十分罕见,但这些耀斑证明,表退期的太阳耀斑也能达到很大强度。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太阳耀斑发生在太阳大气层中的( )
A.光球层B.色球层C.电离层D.日冕层
(2)2017年正处于太阳活动周期的第九年,下一次太阳活动大约将开始于( )
A.2028年B.2029年C.2020年D.2019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影响无线电长波通信B.干扰地球磁场C.影响大气降水D.与某些自然灾害相关
6、2023年11月14日徐州的天气状况为:最低气温-1℃,最高气温16℃,天气晴朗,昼夜温差大。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问题。
(1)该城市11月26日昼夜温差大的原因是( )
A.①弱,④强B.②弱,③弱C.①强,③弱D.①弱,③强
(2)当晚该城市出现的天气现象与下列古诗词描写景象相近的是( )
A.乌云接日低,有雨在夜里B.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
C.穷冬不见雪,正月已闻雷D.满地梨花白,风吹碎月明
7、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如图),回答下面小题。
(1)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 )
A.地震发生时的地面变化B.通过钻探分析岩石性质的变化C.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而形成的不连续界面D.卫星遥感技术获得的信息
(2)若想“遁地”前往地球另外一侧,需要钻入地下保持直线并穿越地心。在穿越地心前,依次穿越的是( )
A.地壳一地幔一地核一莫霍界面一古登堡界面
B.地壳一古登堡界面一地幔一莫霍界面一地核
C.地幔一古登堡界面一地核一莫霍界面一地壳
D.地壳一莫霍界面一地幔一古登堡界面一地核
8、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面积1060平方千米,14座新老时期火山的喷发年代跨越200多万年,被誉为“天然火山博物馆”和“打开的火山教科书”。五个火山堰塞湖连在一起,被称为五大连池。结合“五大连池(局部)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火山口喷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 )
A.地壳B.上地幔C.下地幔D.地核
(2)五大连池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
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
B.图中各圈层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
C.图中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D.图中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
(3)大气中长期滞留的火山灰会影响当地乃至全球气温,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使当年全球平均气温下降0.5°C,导致气温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地表气压升高B.地表气压降低C.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减少D.地表大气获得的太阳辐射增多
9、读四川九寨沟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图景观体现的地球圈层包括( )
①水圈 ②岩石圈 ③生物圈 ④大气圈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关于图中各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圈是连续规则的圈层B.生物圈渗透于其他圈层之中
C.岩石圈大陆部分薄、大洋部分厚D.大气圈密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10、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地球大气的垂直分层(部分)示意图
(1)从大气垂直分层看,图示大气层是( )
A.低纬度的对流层B.中纬度的平流层C.高纬度的对流层D.低纬度的平流层
(2)该层大气( )
A.随高度增加,温度增幅变小B.能够大量吸收紫外线长波辐射
C.以平流运动为主,有利于航空飞行D.受强烈的太阳辐射影响呈电离状态
11、下图是某杂质刊登的北半球中纬度某地的景观图,杂志上写着“簇拥在半山腰间的朵朵白云,像凝固了一样,经久不散”,实际上是烟柱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而转为水平方向向四周扩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时天气最可能是( )
A.晴朗大风B.晴朗无风C.阴雨大风D.阴雨无风
(2)下列四图最可能正确表示此时图示区域气温垂直变化状况的是( )
A.B.C.D.
12、2020年11月,一位蓝天白云下纵意生活,无意打扰城市喧嚣的藏族少年——丁真,因一张未加胭脂粉末修饰的黝黑脸庞,带上原生态的高原红,眼睛清澈却散发出粗犷美爆红网络。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数码代表的箭头与丁真脸部高原红的成因有关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2)丁真早晨外出常穿着保暖的藏袍,中午脱掉藏袍的一只袖子,这与当地气候密切相关,反映出当地( )
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 ②大气逆辐射弱
③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少 ④大气逆辐射强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13、截至2020年8月31日我国已经有相当多的地方步入秋天的“门槛”。左图为“2020年8月31日发布的我国季节分布示意图”,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A地相比,新疆大部分地区依然"留恋"夏日,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低B.白昼长C.地势高D.晴天多
(2)与东部地区相比,云南大部分地区已经步入秋天,其主要影响因素对应于上右图中的()
A.①减小B.②增大C.③增大D.④减小
14、传统日光温室多设计成"垂直墙体+坡面透明膜"的结构(图1)。近年来,我国某地(36°48'N,118°42'E)出现了一种"阴阳棚"结构的棚体,即以传统日光温室的垂直墙体为共用墙,建造一个采光面相反的棚体(图2)。温室大棚受热过程如图3所示,据此完成下面问题。
(1)传统温室大棚可有效进行保温,其原理是图3中的( )
A.①增强B.②减弱C.③增强D.④增强
(2)为提高阴阳棚的互利效果,共用墙体上部和下部各留有一个空气通道,且在通道处装有风扇,加速空气流通。据此推断,上下通道气流方向以及作用分别为( )
A.通道1气流向南流,为甲棚降温B.通道1气流向北流,为乙棚增温
C.通道2气流向南流,为甲棚增温D.通道2气流向北流,为乙棚降温
15、图为距今36Ma(注:Ma指百万年)以来我国西北地区植被类型百分比,图中显示主要森林类型比例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时期( )
A.联合古陆形成B.爬行动物出现C.恐龙开始灭绝D.被子植物繁盛
(2)距今36Ma以来,我国西北地区( )
A.森林比例逐年下降B.始终以温带混交林为主
C.气候逐渐趋向湿润D.曾经出现冷暖交替变化
16、下图为“中纬度沿海某地一天中某时等压面图”(相邻两个等压面气压差相等)。完成下面小题。
(1)四地气温、气压高低的情况是( )
A.①比②气温低B.③比④气温低C.①比②气压高D.④比③气压高
(2)依据图示信息和所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风向的成因与南亚西南季风的成因相同B.此时②受来自海洋湿润气流影响下雨
C.M、N两地水平气流运动方向相反D.等压面分布状况出现时间可能在夏季的夜晚
17、下图为某地因热力原因形成的高空等压面分布状况,甲、乙为近地面两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各点气压高低状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点气压最高B.②点气压最高C.③点气压最高D.④点气压最高
(2)关于图中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气压:甲地>乙地B.气温:甲地
C.气流:乙地流向甲地D.乙地比甲地更易形成阴雨天气
18、读东亚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M处的气压数值可能为( )
(2)此时,N处的盛行风向最有可能是( )
A.北风B.西北风C.西南风D.东北风
19、我国东南沿海一海滨城市背靠丘陵,某日海陆风明显。下图示意当日该市不同高度的风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日13时在观测场释放一只氦气球,判断它在1千米高度以下的飘移方向是()
A.先向南飘,然后逐渐转向东北B. 先向北飘,然后逐渐转向西南
C.先向西飘,然后逐渐转向西南D. 先向东飘,然后逐渐转向东北
【小题2】若该氦气球能飘到1.2万米高度,则气球所经历的大气层及其温度变化组合正确的是()
二、综合题
20、根据下图所给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以下数字代表的辐射为:①辐射;②辐射;③辐射。
(2)①②③中,属于长波辐射的是 和 。
(3)图中④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作用。
(4)地面增温的能量主要来自图中的,使大气受热的能量主要来自图中的 。(填代号)
21、下图表示沿海地区一旗帜某日某段时间飘动方向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旗帜飘动的方向,判断该地气流运动状况为图 (填序号)。
(2)图中反映的现象可能出现在 (白天或夜晚),该现象的形成过程是 。
(3)图中A、B、C、D四处气压值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气温值由高到低顺序是 。
(4)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图中高空CD处的等压面状况的是(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宜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泰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