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临汾市霍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物理试卷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426088/0-173232542121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西省临汾市霍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物理试卷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426088/0-17323254212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西省临汾市霍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物理试卷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426088/0-173232542130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西省临汾市霍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物理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山西省临汾市霍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物理试卷,共8页。
1.本试卷共8页,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80分。
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及考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和考号。
3.所有试题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写在试卷上无效。选择题选出答案后,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他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1.2024年巴黎奥运会,中国乒乓球选手王楚钦和孙颍莎在乒乓球混双打决赛中获得混双金牌,如图所示,是两人打球时的一个场景,请根据图片信息估测乒乓球的直径约为( )
A.4cmB.10cmC.20cmD.40cm
2.石磬属于打击乐器,也是中国古代祭祀中使用的礼器。如图是霍州署内保存的一款石磬,敲击时,发出的声音( )
A.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D.不能传递信息
3.《淮南子·俶真训》记载:“今夫冶工之铸器,金踊跃于炉中”。金属在炉中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 )
A.汽化B.液化C.熔化D.凝固
4.天气逐渐变凉,老师计划给教室门上定制一个门帘,需要测量一下门的高度和宽度,请为老师选择一款测量工具( )
A.直尺B.游标卡
C.卷尺D.三角尺
5.《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一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其中“飞花令”环节在节目中非常受欢迎,关于节目中描写声的诗词,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乡音无改鬓毛衰”中“乡音无改”指声音的响度没变
B.“转轴拨弦三两声”中“琴声”是由转轴的振动产生的
C.“牵衣顿足拦道哭”中“哭声”描述的是声音的音调高
D.“夜半钟声到客船”中“钟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6.当学校附近建楼、修路时,产生的噪声会严重影响教师给学生讲课。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免受环境噪声的干扰,下面方法中最有效、合理的是( )
①学生戴上防噪声耳罩②学校教室安装双层隔音玻璃
③在学校与工地中间植树④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仪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7.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
A.初春,河流中冰雪消融B.盛夏,草叶间形成晶莹露珠
C.金秋,枝头上挂满白霜D.寒冬,窗玻璃上结成剔透冰花
8.夏天,将刚从冰箱的冷冻室拿出的冰棍贴紧舌头,舌头会被“冻”在冰棍上,这时舌头上的水发生了某种物态变化,该物态变化的图像是( )
A.B.C.D.
9.在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某学校组织师生观看电影《闪闪的红星》,影片中有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其中“青山……走”所选的参照物( )
A.竹排B.江岸C.房屋D.青山
10.“黑神话悟空”带火了山西古建筑,国庆假期,小明随父母驾车去隰县游玩,在行驶的过程中,小明某时刻看到汽车的速度表表盘示数如图甲所示,汽车匀速行驶了一段路程后,速度表表盘示数变为如图乙所示,则( )
A.汽车行驶的速度为80m/sB.汽车通过的路程为4.0km
C.行驶该路程需要的时间为0.5hD.若以该速度继续行驶15min,通过的路程为1200km
二、实验探究题(本小题共5个小题,11、12小题各5分,13小题7分,14小题3分,15小题4分,共24分)
11.小晋在公园滑滑梯时,感觉越往下滑,自己的速度越快。这是真实的吗?小晋和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测出了小车在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图中,小车通过A、B、C三个位置的时刻如图所示。请你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的原理是______。
(2)实验中,为了便于操作,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选填“大”或“小”),目的是______(选填“延长”或“缩短”)小车在斜面运动的时间,便于测量时间。
(3)若,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4)如图中能够准确反映小车运动情况的是______。
A.B.C.D.
12.小明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装置来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为了使试管中的冰受热均匀,且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值,小明应选择图______(选填“甲”或“乙”)中的装置来进行实验。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小明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图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图像,根据图像可知:冰属于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bc阶段物质处于______(选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状态。
(3)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若持续加热,得到图像中的DE段,则此时实验室的大气压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
13.小晋发现,奶奶每次用炉火炖汤时,在汤沸腾后总是调为小火,他想知道其中的道理,于是小晋和小组同学用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
(1)实验中使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的规律制成的。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你认为完成本实验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酒精温度计。
(2)实验中,当水温上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小晋和小组同学对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
①3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______℃。
②同组的小媛在记录不同时刻的温度时,记错了一个实验数据,你认为表格中错误的数据是第______min时水的温度,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
③请你排除错误数据后,依据表中正确的数据在图丙中绘制出水温与时间的关系图象。
14.善于观察的小晋发现,在气候湿润的地区,或者在阴雨天气,湿衣服不容易晾干。根据这一现象,他提出猜想:液体的蒸发快慢可能与空气湿度有关。基于猜想,他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在密闭的房间内,用智能加湿器调节房间内的空气湿度到一定数值。
②用适量的水将一张全棉柔巾全部浸湿,然后完全展开,用细线和吸管将其悬挂在电子秤下端(如图所示),记录此时电子秤示数;1小时后,再次记录电子秤示数。
③改变房间内的空气湿度,换用规格相同的全棉柔巾重复以上步骤,多次实验并记录数据如上表所示。(实验过程中,房间内温度及空气流动变化忽略不计)
(1)实验中是通过____________反映不同湿度下液体蒸发快慢的。当空气湿度为60%时,1小时后蒸发的水的质量为______g。
(2)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当水温、水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情况等条件均同时,____________。
15.六一儿童节前夕,小明妹妹所在的幼儿园将要举办“亲子滑草”比赛,比赛须知如图所示。为了赢得比赛,他们全家进行了讨论。小明认为:高度一定,越陡的坡用时应越短,要选择最陡的坡。妈妈认为:体重越大,滑行用时越少,应让体重最大的爸爸同妹妹一起参加比赛。请你选择小明或小明妈妈的观点设计一个实验进行探究,为优化参赛方案提供建议。
选择______的观点设计实验。
(1)实验器材: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____________。
(3)实验结论:____________。(开放性试题,答案合理即可)
三、综合应用(本大题共6各小题,16、17小题每空1分,18题2分,19题5分,20题4分,21题8分,共26分。)
16.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为______cm,机械秒表的读数为______s。
17.为了认识声音,某实验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对声音进行探究。
(1)如图甲所示,敲响音叉后,用悬挂着的轻质小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发现轻质小球会被多次弹开。这一现象说明了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实验中,轻质小球的作用是______;
(2)如图乙所示,小明将衣架悬挂在细绳中间,细绳的两端分别绕在两只手的食指上,进行如下实验:小明用食指堵住双耳,小军继续用相同的力敲打衣架同一位置,听到的声音的大小与第一次相比变大了。可归纳出的结论是:固体能传播声音,且传声性能比气体______(选填“好”或“差”)。
(3)如图丙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它发出声音的______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尺的同一位置,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不同。
18.图甲为某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的距离(s)—时间(t)图像,请在图乙中画出相应的速度(v)—时间(t)图像。
1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起向未来
2022年4月16日,在太空“出差”183天的中国航天员三人组平安返回地球。我国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让普通人进入太空旅行的计划正在逐步实施。未来,会有更多的人实现上九天揽月的飞天梦。
太空中没有空气,人若暴露在太空中就无法获得氧气,这种状态持续10s后,人就会失去意识;太空中没有作用于身体的大气压,体液会快速沸腾,从而使身体组织膨胀,继而体温降低而冻结;太空中处于真空状态,阳光直射下温度可高达120℃,而在阴影处温度则会骤降至-150℃;太空中还有飞行速度极快的微小陨石,人体一旦碰到将造成极大伤害。
为实现太空旅行,人们不断研发宇航服,每一批新型宇航服的诞生都是人类技术的又一次巨大飞跃。可以想象,未来的宇航服将是个人太空旅行的“宇宙飞船”。
(1)太空中没有作用于人体的大气压,体液就会快速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2)沙克尔顿环形山位于月球南极,在山的边缘阴影区永无日照,保持着太阳系最低温的记录,请你推测这个最低温可能是______℃。
(3)假如你穿着自己设计制作的宇航服在星空中遨游、在月球上漫步,你的宇航服应具备哪些功能?____________。(至少写两点)
20.图是学校运动会上百米赛跑的发令员鸣枪,两计时员分别采用两种计时方式,方式一:听到枪声开始计时;方式二:看到发令枪发冒白烟开始计时。
(1)哪种计时方式更准确,并说明理由;
(2)另一种计时方式会导致速度偏大或偏小,并说明理由。
21.被称为“中国第二街”“三晋第一街”的迎泽大街,位于中国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内,2024年国庆节前夕正式亮相。国庆期间,小海一家从家里开车到太原参观游玩,如图所示,汽车从家往太原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8时45分;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10时45分。求:
(1)汽车从A地到B地所用时间是多少h?
(2)汽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为多少km/h?
(3)若汽车仍以该速度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太原需要多少s?
参考答案
一、
二、11.(1) (2)小 延长 (3)0.24 (4)C
12.(1)乙 自下而上 (2)晶体 固液共存 (3)等于
13.(1)热胀冷缩 不能
(2)①96 ②7 水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③(2分)
14.(1)蒸发相同时间后柔巾质量的差值(合理即可) 4.3
(2)空气湿度越小,水蒸发得越快(合理即可)
15.小明(1)实验器材:两个木块、木板、停表、金属片。
(2)实验步骤:①用一个木块和木板搭一个斜面,将金属片固定在斜面底端;②用停表测出另一个木块从斜面某一高度由静止滑下到撞击金属片所用时间;③增大斜面的坡度,用停表测出同一木块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到撞击金属片所用时间。
(3)实验结论:若,选择较陡的滑草坡参赛;若,任选一滑草坡参赛;若,选择较缓的滑草坡参赛。(开放性试题,答案合理即可)
三、16.1.80 338.5
17.(1)振动 将音叉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2)好 (3)响度 音调
18.
19.(1)沸腾 气压低,沸点低 (2)-150
(3)能制氧、能保证宇航服内气压正常(或能隔热、防撞等)
20.(1)计时员按第二种方式计时较为准确,因为空气中光速远大于声速,光从起点传到终点时所用时间极短,可忽略不计。
(2)第一种方式所测时间偏小,由知,会导致计算速度偏大。
21.(1)2h;(2)72km/h;(3)1800s
【详解】解:(1)汽车从A地到B地所用时间是
(2)汽车从A地到B地的路程为
汽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为
(3)由得
据图可知从B地到太原还需行驶的路程为,若汽车仍以该速度匀速行驶,则汽车从B地到太原所用时间是类型
酒精
水银
熔点/℃
-117
-39
沸点/℃
78
357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90
92
94
98
98
98
95
98
98
98
空气湿度/%
40
45
50
60
70
11.8
11.8
11.8
11.8
11.8
6.4
6.6
6.9
7.5
7.8
1
2
3
4
5
6
7
8
9
10
A
C
C
C
D
C
A
B
A
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西省临汾市霍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物理试卷,文件包含24-25八上期中学业水平抽测~物理pdf、物理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西省临汾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共10页。
这是一份山西省临汾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文件包含物理卷pdf、八年级物理答案2024-2025第一学期期中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