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写作 思路要清晰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写作 思路要清晰学案,文件包含写作思路要清晰-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必备知识清单统编版2024教师版docx、写作思路要清晰-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必备知识清单统编版2024学生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写作目标
1.读透文题,审清题目要求:明确中心,果断取舍材料。
2.根据文体特点和题材需要,确定写作顺序。
3.列提纲,呈现文章整体框架和内容要点。
写作指导
思路清晰的方法
一是整体构思。
看到作文题目,你可能会有很多想法,会想到很多材料。这时别急于落笔,首先想清楚你要表达的中心是什么,再据此取舍材料,并大致思考文章的整体结构。比如,要表达“他是一个热爱学习的学生”这一中心,下面这些材料,你会用到哪些呢? 大致采取什么样的结构呢?
◎他放学之后总是先写作业。
◎他上课时认真听讲,认真记笔记。
◎他写完作业之后常常进行体育锻炼。
◎他经常在学习上帮助成绩不好的同学。
◎他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公益活动。
◎他坚持每天骑自行车上学,从不让父母接送。
◎他热爱课外阅读,经常出入图书馆和书店。
二是确定写作顺序。
是按照时间、空间的顺序,还是按照事理的逻辑顺序去写,这要根据文体特点和题材需要来确定。我们学过的课文,大都有清晰的写作顺序,要注意体会模仿。比如《回忆我的母亲》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回忆课文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
又如《纪念白求恩》,先简要叙述白求恩的生平事迹,概括他的崇高品格 继而向全党发出号召,采用的是逻辑顺序。
三是列提纲。
在头脑中形成作文的结构框架后,用提纲的形式把它呈现出来,有助于思路的清晰和完善。提纲不仅要呈现文章的整体框架,也要包括文章各部分的内容要点。提纲拟好后,不妨再审视一番,看看是否需要增删内容、调整顺序或安排过渡段落。
写作实践
一 如果以《 二三事》为题,写一篇记人的文章,你会写谁? 请列出作文的提纲。形式不限。
提示:
1.确定文章的中心,想想围绕这一中心可以写哪几件事,如何安排先后顺序。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件事的主要内容,按照之前考虑的顺序写下来。如果所写的内容有详略之分,也可以在提纲上注明。
3.可以用文字叙述,也可以用结构图的形式。写完之后检查一遍,发现问题要及时修改。
二 以《这天,我回家晚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自定立意。不少于500字。
提示:
1.文章强调的是“回家晚了”。为什么这天回家晚了? 往常是怎样的情况? 这天回家前遇到了什么事?因家后又发生了什么? 你的心里有什么感受?
2.记叙事情时,思路要清晰。可以用顺叙,先写自己遇到的事情,再写回家晚了的结果;也可以用倒叙,先写回家晚了的结果,再交代之前发生的事情。
3.立意不同,写作的重点也会有所不同。如果要强调导致“回家晚了”的原因,则回家后的情况可略写甚至不写;如果要强调“回家晚了”的后果,则原因可以略写。
三 你有勇气去访问你所在地区的一位名人,或者本校一位你不熟悉的教师吗? 勇敢地尝试一次,你不仅会获得人际交往的经验,还可能收获满满的自信。记得提前做点儿准备,列出你的访问提纲。访问完成后,以《对 的一次访问》为题,写一篇作文,跟同学分享你访问的经过和感受。不少于500字。
提示:
1.访问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看望、拜访,要有相对明确的目的和比较集中的主题,并事先了解受访者的情况。
2.访问时,留意受访者的表情、动作,尤其是眼神、手势,体会受访者当时的内心活动。
3.不要只是记录谈话内容,要写清楚时间、地点、经过,并融入你自己的感受。这个感受可以是访问之前的心理期待或心理准备,也可以是访问过程中的体验,还可以是访问之后对受访者的认识及采访的感想。
中考真题
(2024·吉林中考)题目:情味浸润的时光
作文要求:(1)有创意地表达真情实感。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不少于500字。
(4)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
(5)文中不得出现考生姓名以及毕业学校名。
(2024·山东青岛)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生活这篇文章不能“重写”,只能“续写”。在“续写”前,可以规划,可以畅想;在“续写”中:可以摒弃或扭转,可以发扬或升华。
回忆过往,你曾经是怎样“续写”生活的?或者,面向未来,你又将如何“续写”呢?
请以“续写生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叙写经历,可以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②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与人名;⑤不得抄袭。
“我”小时候,母亲是个“好劳动”,“整日劳碌着”。
1895年和1900年前后,遭遇退佃搬家和天灾,母亲“没有灰心”,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更强烈。
1905年,父母节衣缩食,借债供“我”读书
1908年,母亲支持、慰勉“我”参加革命。
1919年,父母离开土地就不舒服,母亲继续劳动,直到最后。
大革命失败后,母亲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
1943年, 85岁高龄仍“不辍劳作”。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写作 如何突出中心学案,文件包含写作如何突出中心-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必备知识清单统编版2024教师版docx、写作如何突出中心-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必备知识清单统编版2024学生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阅读综合实践-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必备知识清单(统编版2024),文件包含第一单元阅读综合实践教师版docx、第一单元阅读综合实践学生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写作 热爱写作,学会观察-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必备知识清单(统编版2024),文件包含写作热爱写作学会观察教师版docx、写作热爱写作学会观察学生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