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7节 文言断句-【知识清单】最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一览表(全国通用)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第7节 文言断句-【口袋书】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
    • 知识
      第7节 文言断句-【口袋书】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
    第7节 文言断句-【口袋书】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全国通用)(原卷版)第1页
    第7节 文言断句-【口袋书】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全国通用)(原卷版)第2页
    第7节 文言断句-【口袋书】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全国通用)(原卷版)第3页
    第7节 文言断句-【口袋书】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全国通用)(解析版)第1页
    第7节 文言断句-【口袋书】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全国通用)(解析版)第2页
    第7节 文言断句-【口袋书】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全国通用)(解析版)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7节 文言断句-【知识清单】最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一览表(全国通用)

    展开

    这是一份第7节 文言断句-【知识清单】最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一览表(全国通用),文件包含第7节文言断句-口袋书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第7节文言断句-口袋书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制定复习计划;
    二、掌握考点。1.语言知识;2.内容理解;3.文学常识;4.阅读能力;
    三、多做题 四、记忆技巧 五、注重写作训练
    六、时间管理 七、注意健康 八、查漏补缺
    以上是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策略及复习方法的攻略,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祝愿所有考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第七章 文言文阅读
    第7节 文言断句
    文言断句
    (一)断句原则及方法
    1.遵循三原则
    (1)通读全文,整体把握内容和主题
    (2)体会词语含义和词语之间关系
    (3)先易后难,逐步缩小范围
    多读多背,形成语感,是根本方法。
    切忌边看边断。
    2.方法
    (1)词性断句法。
    文言文中名词和代词常用来作主语或宾语,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国名、朝代名、器物名、动物名等;也可先找出代词,如吾、予、余(表示“我”),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其、彼、此、之等。这些名词和代词如果作主语,那么它的前面就可能断句;如果作宾语,那么它的后面也可能断句。
    文言文中动词、形容词(或活用为动词、形容词的其他词性)常用来作谓语,断句时,可以先找到语句中的动词、形容词,确定作为谓语的动词、形容词;然后根据谓语前的状语、主语和谓语后的宾语等来断定语句的停顿点。
    (2)语序、句式断句法
    ①特殊语序: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谓语前置等。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焉。
    我非爱起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②特殊句式:判断句式、被动句式
    ③固定句式:“何┅之有” “如(奈、若)┅何” “唯┅是┅” “不亦┅乎” “何┅(之)为” “无乃┅乎” “得无┅乎”
    ④固定短语: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无乃、何以
    (3)对称、对偶、排比断句法
    文言文语句整齐对称,上下句常用相同的字数和结构。
    在形式上对应,在内容上有关联(对比、并列、总分)
    如: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4)对话标志断句法
    对话标志:“曰”“云”“言”等。
    注意两种情况:一是对话中又有对话,二是文中省略说话人和“曰”字的情况。
    引用;连续对话,第一次出现人名,之后常省,有时提示动词也省去。要据上下文分清问答的界限和引文的起止。
    (5)文言虚词断句法
    虚词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尤其是介词、语气词和一些连词,它们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一些议论性语段,不像记叙性文字那样可借助具体情境去猜测,因而显得棘手、难度大,但是根据虚词就会使断句变得容易,使文段变得一目了然。
    断句时应注意的“6类虚词”
    利用虚词标志断句要注意灵活性,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①“乎”用在句中相当于“于”时,不能点断。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②“也”用在句中起舒缓语气的作用时,可点断也可不点断。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③连词“而”有时用于词或短语之间起连接作用,所连接的内容共同作句子的成分,前后联系很紧密,一般不在其前断开。但如果“而”是连接两个句子,则往往要在其前断开。如:“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④“夫”有时也作指示代词(兼有舒缓语气的作用)用在句中,这种情况下不能点断。如:“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6)顶真修辞断句法。
    例:光召尚书玺郎,郎不肯授光,光欲夺之。
    (7)察反复定句读。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
    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多次反复。
    (8)无标志断句法——善抓谓语,借助语境
    A.抓谓语中心词
    没有标志性词语的句子应如何进行断句,有没有捷径可走、规律可循?其实仔细分析,还是会发现一些规律的。请看下面的断句例子:
    罗既官游击/乃遣人访其妻/以重金赎还/为夫妇如初/报其鬻身救夫之义也/此事不足训/然以视少共艰苦/既贵而厌弃其糟糠者/其厚薄之区/殆不可以道里计/天生豪杰/磊磊落落/安得以道学家之律绳之。
    通过研究我们就会发现:文言文中,句子多以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为中心,找出了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也就能区分出独立的句子;明确了句子的意思,从而正确断句。
    但需要注意的是,确定句子的谓语中心词还要全面考虑,要善于识别兼语句、连动句等特殊谓语句,这样就能更准确地把握了。
    B.借助语境
    目前高考采用的题型均是有语境的断句。考生可先理解上下文,再由此推断断句部分的大意。如传记,应先明晰人物、事件、言论;议论文则应明晰中心、论据、方法及逻辑关系。特别要注意断句部分的前后的句意、句式特点等。只有把握了语境,才能正确断句。
    (二)断句方法口诀
    古文断句莫畏难,仔细琢磨只等闲。
    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
    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
    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
    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
    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常实践。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五处需要句读,请用“/”在相应位置划分。
    上初入奉天,有上封事言叛兵共立朱泚,凶徒必来攻城,请为备御。后三日,泚至于城下。帝尚以忠臣待泚,令诸道军士三十里下营。时京兆府功曹姜公辅赴行在,俯伏而奏曰:“今禁旅单寡翊卫未备若泚忠孝奉国固不以兵多为虑若狼心已变则有备无患。今士马在外,深为陛下危之。”即日召兵入城,逮泚攻城,已戒严矣。泚发锐卒三千奉迎乘舆,阴起逆谋。段秀实择能行者追贼兵,曰:“城中有变。”使者六日一更行,及骆驿,虏劫而回,验符乃秀实诈为贼帅姚令言帖,用司农寺之印也。上初至奉天,用御史中丞高重杰为平虏使,屯兵于梁山之西隅也。时与李日月频战,官军大捷,后被伏兵死于锋刃。亲事①收其神柩,入奏于奉天。帝见之,抚尸而哭,赠工部尚书。时李日月凶威甚锐,帝甚患之。浑公②奏曰:“愿陛下以社稷为念,无以小贼为忧。臣请自出一行,枭逆贼之首。”上许之。浑公先以数十骑从西门出,埋伏于漠谷之隅。公自将数十骑从东门而出,直抵朱泚营垒。泚惊,不觉坠榻,群盗大溃。公以骑少,不足逞锐,遂引而西。李日月纵骑追之,至城西门。浑公谓家仆曰:“立功立事,只在今日。”仆人弯弧射之,李日月应弦而毙。家仆者,即浑公之所役人也,字小金。
    (节选自《奉天录·卷一》)
    【注】①亲事:官职名。②浑公:浑瑊。
    今禁旅单寡翊卫未备若泚忠孝奉国固不以兵多为虑若狼心已变则有备无患
    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佛肸①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②?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节选自《论语·阳货》)
    【注】①佛肸(xī):晋国大夫赵简子的家臣,中牟城的地方官。②磷(lìn):薄,损伤。
    然A有B是C言D也E不F曰G坚H乎I磨J而K不L磷
    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古者学士之于六艺,射能弧矢之事矣,又当善其揖让之节。御能车马之事矣,又当善其驱驰之节。书非能肆笔而已,又当辨其体而皆通其意。数非能布策而已,又当知其用而各尽其法。而五礼之威仪至于三千,六乐之节文可谓微且多矣。噫!何其烦且劳如是!然古之学者必能此,亦可谓难矣。
    然习其射御于礼,习其干戈于乐,则少于学,长于朝,其于式备固修矣。其于家有塾,于党有庠,于乡有序,于国有学,于较有师,于视听言动有其容,于衣冠饮食有其度,几杖有铭,盘杆有戒。在舆有和鸾之声,行步有佩玉之音,燕处有《雅》《项》之乐。而非其故,琴瑟未尝去于前也。盖其出入进退,俯仰左右,接于耳目,达于其心者,所以养之至如此其详且密也。
    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盖乐者,所以感人之心而使之化,故曰“成于《乐》”。昔舜命夔典乐,教胄子,曰:“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则乐者非独去邪,又所以教其性之偏而纳之中也。故和鸾、佩玉、《雅》《项》琴瑟之音,非其故不去于前,岂虚也哉!
    (选自曾巩《相国寺维摩院听琴序》,有删改)
    既A而B学C琴D于E友F人G受H宫I声J数K引L久M而N乐O之P不Q知R其S疾T之U在V体W也
    4.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戴妫生桓公,庄姜以为己子。公子州吁,嬖人之子也,有宠而好兵,公弗禁,庄姜恶之。石碏①谏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将立州吁,乃定之矣,若犹未也,阶之为祸。君人者将祸是务去,而速之,无乃不可乎?”弗听。其子厚与州吁游,禁之,不可。桓公立,乃老。
    (鲁隐公)四年春,卫州吁弑桓公而立。
    宋殇公之即位也,公子冯出奔郑,郑人欲纳之。及卫州吁立,将修先君之怨于郑,而求宠于诸侯以和其民,使告于宋曰:“君若伐郑以除君害,君为主,敝邑以赋与陈、蔡从,则卫国之愿也。”宋人许之。故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围其东门,五日而还。
    公(鲁隐公)问于众仲曰:“卫州吁其成乎?”对曰:“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夫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也。夫州吁弑其君而虐用其民,于是乎不务令德,而欲以乱成,必不免矣。”
    秋,诸侯复伐郑,宋公使来乞师,公(鲁隐公)辞之。羽父②请以师会之,公(鲁隐公)弗许,固请而行。诸侯之师败郑徒兵,取其禾而还。
    州吁未能和其民,厚问定君于石子。石子曰:“王觐为可。”曰:“何以得觐?”曰:“陈桓公方有宠于王,陈、卫方睦,若朝陈使请,必可得也。”厚从州吁如陈。石碏使告于陈曰:“卫国褊小,老夫耄矣,无能为也。此二人者,实弑寡君,敢即图之。”陈人执之而请莅于卫。九月,卫人使右宰丑莅杀州吁于濮,石碏使其宰獳羊肩莅杀石厚于陈。
    君子曰:“石碏,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卫人逆公子晋于邢。冬十二月,宣公即位。
    (节选自《春秋左氏传》③)
    【注】①石碏:卫国大夫。②羽父:鲁国公子翠的字。③《春秋左氏传》是按照鲁国十二公的顺序,记录当事各方的史实。
    臣闻A以德B和C民D不闻E以F乱G以乱H犹I治J丝K而L棼之也。
    5.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四国为一,将以攻秦。秦王召群臣宾客而问焉,群臣莫对。姚贾对曰:“贾愿出使四国,必绝其谋,而安其兵。”乃资车百乘金千斤衣以其衣冠舞以其剑。姚贾辞行,绝其谋,止其兵,与之为交以报秦。秦王大悦,贾封千户,以为上卿。韩非知之,曰:“贾以珍珠重宝,南使荆、吴,北使燕、代之间三年,四国之交未必合也,而珍珠重宝尽于内。是贾以王之权,国之宝,外自交于诸侯,愿王察之。且梁监门子,尝盗于梁,臣于赵而逐。取世监门子,梁之大盗,赵之逐臣,与同知社稷之计,非所以厉群臣也。”王召姚贾而问曰:“吾闻子以寡人财交于诸侯,有诸?”对曰:“有。”王曰:“有何面目复见寡人?”对曰:“曾参孝其亲,天下愿以为子;子胥忠于君,天下愿以为臣。今贾忠王而王不知也。贾不归四国,尚焉之?使贾不忠于君,四国之王尚焉用贾之身?今王听谗,则无忠臣矣。”王曰:“子监门子,梁之大盗,赵之逐臣。”姚贾曰:“太公望,齐之逐夫,朝歌之废屠,子良之逐臣,文王用之而王。管仲,其鄙人之贾人也,南阳之弊幽,鲁之免囚,桓公用之而伯。百里奚,虞之乞人,传卖以五羊之皮,穆公相之而朝西戎。文公用中山盗,而胜于城濮。此四士者,皆有垢丑、大诽天下,明主用之,知其可与立功。故明主不取其汙,不听其非,察其为己用。故可以存社稷者,虽有外诽者不听;虽有高世之名,无咫尺之功者不赏。是以群臣莫敢以虚愿望于上。”秦王曰:“然。”乃可复使姚贾而诛韩非。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五》)
    乃A资B车C百D乘E金F千G斤H衣I以J其K衣L冠M舞N以O其P剑
    6.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
    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驻马观之,良久而去。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选自《书林纪事》)
    下 马 伫 立 及 疲 乃 布 裘 坐 观 因 宿 其 旁 三 日 方 去。
    7.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秦灭周祀,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向风。若是,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灭,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凌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弊。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专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节选自贾谊《过秦论·中》)
    当此A之B时C专D威E定F功G安H危I之J本K在L于此矣。
    8.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辅尝论班固、司马迁云:“迁之著述,辞约而事举,叙三千年事惟五十万言;班固叙二百年事乃八十万言,烦省不同,不如迁一也。良史述事善足以奖劝恶足以监诫人道之常。中流小事亦无取焉,而班皆书之,不如二也。毁贬晁错,伤忠臣之道,不如三也。迁既造创,固又因循,难易益不同矣。”
    (选自《晋书·张辅传》)
    良史述事A善B足以奖劝C恶D足以监诫E人F道之常
    9.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越王苦会稽之耻,欲深得民心,以致必死于吴。身不安枕席,口不甘厚味,目不视靡曼,耳不听钟鼓。三年苦身劳力,焦唇干肺。内亲群臣,下养百姓,以来其心。有甘脆不足分,弗敢食;有酒流之江,与民同之。身亲耕而食,妻亲织而衣。味禁珍,衣禁袭,色禁二。时出行路,从车载食,以视孤寡老弱之渍病、困穷、颜色愁悴、不赡者,必身自食之。于是属诸大夫而告之,曰:“愿一与吴徼天之衷。令吴、越之国,相与俱残,士大夫履肝肺同日而死孤与吴王接颈交臂而偾此孤之大愿也。若此而不可得也,内量吾国不足以伤吴,外事之诸侯不能害之,则孤将弃国家,释群臣,服剑臂刃,变容貌,易名姓,执箕帚而臣事之,以与吴王争一旦之死。孤虽知要领不属,首足异处,四枝布裂,为天下戮,孤之志必将出焉。”于是异日果与吴战于五湖,吴师大败,遂大围王宫,城门不守,禽夫差,戮吴相,残吴二年而霸,此先顺民心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顺民》)
    士大夫履A肝肺B同日而死C孤与吴王接颈D交臂E而偾F此G孤之大愿也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忻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
    “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宛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苏轼《放鹤亭记》
    郡守A苏轼B时从宾佐C僚吏D往见E山人F饮酒G于斯亭H而乐之。
    1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永元初,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以固为中护军,与参议。北单于闻汉军出,遣使款居延塞,欲朝见天子,宪遣固将数百骑出居延塞迎之。会南匈奴掩破北庭,固至私渠海,闻虏中乱,引还。及窦宪败,固先坐免官。固不教学诸子,诸子多不遵法度,吏人苦之。初,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阻其车骑,吏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窦宪不敢发,心衔之。及窦氏宾客皆逮考,兢因此捕系固,遂死狱中,时年六十一。论曰:固文赡而事详,固伤迁博物洽闻不能以智免极刑然亦身陷大戮智及之而不能守之。呜呼,古人所以致论于目睫也。
    (选自《后汉书·班固传》,有删改)
    固伤迁博物A洽闻B不能以智免C极刑D然亦身陷E大戮F智及之而G不能守之。虚词类型
    示例
    句首发语词——常居句首,其前一般断开
    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窃、请、敬。
    句首时间词——常居句首,其前一般断开
    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
    句末语气词——其后一般断开
    陈述句末尾——也、矣、焉、耳。
    疑问句末尾——与(欤)、邪(耶)、乎。
    感叹句末尾——哉、夫。
    疑问语气词——其后一般构成疑问句,其前一般断开
    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
    复句关联词语——其前一般断开
    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
    复音虚词——复音虚词需保持完整,不能点断
    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何以、然则。

    相关学案

    第11节 图文转换-【知识清单】最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一览表(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第11节 图文转换-【知识清单】最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一览表(全国通用),文件包含第11节图文转换-口袋书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第11节图文转换-口袋书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45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9节 文言翻译-【知识清单】最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一览表(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第9节 文言翻译-【知识清单】最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一览表(全国通用),文件包含第9节文言翻译-口袋书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第9节文言翻译-口袋书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5节 小说文本特征-【知识清单】最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一览表(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第5节 小说文本特征-【知识清单】最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一览表(全国通用),文件包含第5节小说文本特征-口袋书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第5节小说文本特征-口袋书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61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