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3_2024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
展开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无机盐与生物体生命活动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人体缺少无机盐离子可能导致贫血
B. 叶绿体中的色素都含有无机盐离子
C. 肌肉的兴奋性与无机盐离子浓度有关
D. 某些无机盐离子与维持血浆酸碱平衡有关
【答案】B
【解析】
【分析】细胞中的无机盐:
(1)存在形式: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叶绿素中的Mg、血红蛋白中的Fe等以化合态。
(2)无机盐的生物功能:a、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b、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如Ca2+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c、维持酸碱平衡和渗透压平衡。
【详解】A、人体缺少无机盐离子,如缺少Fe2+可能导致贫血,A正确;
B、叶绿体色素中的胡萝卜素不含有无机盐离子,B错误;
C、兴奋的产生与钠离子浓度有关,即肌肉的兴奋性与无机盐离子浓度有关,C正确;
D、某些无机盐离子与维持血浆酸碱平衡有关,如NaHCO3和H2CO3组成的缓冲对与血浆酸碱平衡有关,D正确。
故选B。
2. 饮料中一般都会添加果糖,有甜味、口感好,所以小孩子很喜欢喝饮料来解渴,但是如果摄入的果糖量大,超过人体所需要,就可能会引起小孩子肥胖。下列关于果糖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果糖也是生物能源物质
B. 果糖的元素组成与油脂相同
C. 过多的果糖可以在人体内转化为脂肪
D. 果糖可直接被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以扩散的形式吸收
【答案】D
【解析】
【分析】糖类一般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等。植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澄糖和麦芽糖,动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乳糖。植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纤维素和淀粉,动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糖原。淀粉是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
【详解】A、果糖属于单糖,也是生物能源物质,A正确;
B、果糖的元素组成与油脂相同,都由C、H、O三种元素组成,B正确‘
C、摄食的果糖过多时,可以在人体内转化为脂肪,C正确;
D、果糖属于单糖,可直接被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以主动运输的形式吸收,D错误。
故选D。
3. 核小体是由DNA和组蛋白形成的染色质基本结构单位。组成核小体的基本单位是()
A. 核糖核苷酸B. 氨基酸
C. 核苷酸和氨基酸D. 脱氧核苷酸
【答案】C
【解析】
【分析】核小体是染色质的结构单位,由一段长度为180~200bp的DNA缠绕在组蛋白上构成,可见核小体存在于真核生物的细胞核内。
【详解】核小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所以核小体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和氨基酸,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4. 蛋白质磷酸化是调节和控制蛋白质活力和功能的最基本、最普遍,也是最重要的机制,蛋白质的磷酸化与去磷酸化的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形成有活性的蛋白质是一个磷酸化的过程
B. 蛋白质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不属于可逆反应
C. 有活性蛋白质上的磷酸基团来自ATP的水解
D. 经蛋白磷酸酶作用后,该蛋白质失去磷酸基团而变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蛋白质磷酸化过程是一个吸能反应,与ATP的水解相联系,蛋白质去磷酸化过程没有产生ATP。
【详解】A、结合图示可以看出,形成有活性的蛋白质的过程伴随着ATP的分解,是一个磷酸化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A正确;
B、蛋白质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不属于可逆反应,因为反应条件不同,B正确;
C、结合图示可以看出,有活性蛋白质产生过程中伴随着ATP的水解,因而可推测,其上的磷酸基团来自ATP的水解,C正确;
D、经蛋白磷酸酶作用后,该蛋白质失去磷酸基团而失去活性,但并没有变性,因为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再发生磷酸化过程,D错误。
故选D。
5. 下列关于叶绿体类囊体膜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类囊体膜内是水溶液,含有与光反应有关的酶和色素
B. 类囊体膜上的某些蛋白质具有传递电子的作用
C. NADP+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膜移动
D. 类囊体膜是单层膜结构,其结构符合流动镶嵌模型
【答案】A
【解析】
【分析】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重要的细胞器,其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叶绿体由双层膜、类囊体和基质三部分构成。类囊体是一种扁平的小囊状结构,在类囊体薄膜上,有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色素和酶。许多类囊体叠合而成基粒,基粒之间充满着基质,其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
【详解】A、光反应有关的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膜上,A错误;
B、类囊体膜上参与光反应的某些蛋白质具有传递电子的作用,B正确;
C、NADP+在碳反应中产生,在光反应中消耗,所以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膜移动,C正确;
D、类囊体膜属于生物膜,单层膜结构,膜结构也符合流动镶嵌模型,D正确。
故选A。
6. 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重复DNA序列,它起着保护和稳定染色体的重要作用。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每一次DNA复制后染色体末端要丢失一段端粒DNA序列。如果没有补偿,端粒会随着细胞分裂变得越来越短。当端粒变得太短时,细胞将失去分裂能力导致衰老和死亡。研究表明,来源于线粒体的细胞活性氧(ROS)可加速端粒DNA序列缩短,引起过早衰老。下列关于细胞衰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降低细胞内ROS含量,可延缓细胞衰老
B. 线粒体功能障碍可能会影响细胞衰老
C. 细胞衰老的过程中遗传物质可以发生改变
D. 细胞衰老的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会发生改变
【答案】D
【解析】
【分析】端粒学说:每条染色体的两端都有一段特殊序列的DNA,称为端粒。端粒DNA序列在每次细胞分裂后会缩短一截。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截短的部分会逐渐向内延伸。在端粒DNA序列被“截”短后,端粒内侧的正常基因的DNA序列就会受到损伤,结果使细胞活动渐趋异常,进而细胞逐渐衰老。
【详解】A、题意显示,线粒体的细胞活性氧(ROS)可加速端粒DNA序列缩短,引起过早衰老,可见降低细胞内ROS含量,可延缓细胞衰老,A正确;
B、线粒体的细胞活性氧(ROS)可加速端粒DNA序列缩短,引起过早衰老,据此推测,线粒体功能障碍可能会影响细胞衰老,B正确;
C、细胞衰老的过程中端粒会随着细胞分裂变得越来越短。当端粒变得太短时,细胞将失去分裂能力导致衰老和死亡,据此可推测,在细胞衰老过程中遗传物质可以发生改变,C正确;
D、细胞衰老的过程中染色体的端粒会变短,但染色体的数目不会发生改变,D错误。
故选D。
7. 脂滴广泛存在于植物及动物细胞中,是细胞内脂肪的主要贮存场所,它能与内质网、线粒体、溶酶体、液泡等发生相互作用,且光面内质网是脂类合成的重要场所。下列推测最合理的是()
A. 脂滴表面分布有单层磷脂分子,且亲水头部在内侧
B. 脂滴的增大只与光面内质网有关
C. 营养缺乏时,溶酶体中的脂肪酶可将脂滴中的脂肪分解
D. 脂滴是一种类似于糖原的颗粒,只是用来贮存能量
【答案】C
【解析】
【分析】常见的脂质有脂肪、磷脂和固醇。
①脂肪是最常见的脂质,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还是一种良好的绝热体,起保温作用,分布在内脏周围的脂肪还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
②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构成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
③固醇类物质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详解】A、脂滴表面分布有单层磷脂分子,且亲水头部在外侧,A错误;
B、脂滴是细胞内脂质贮存的主要场所,其形成主要与光面内质网有关,B错误;
C、脂肪是细胞中良好的储能物质,当营养缺乏时,溶酶体中的脂肪酶可将脂滴中的脂肪分解,以便满足细胞对能量的需求,C正确;
D、脂滴广泛存在于植物及动物细胞中,是细胞内脂肪的主要贮存场所,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特有的多糖,脂肪除了用来贮存能量外还具有保温和缓冲机械压力的作用,D错误。
故选C。
8. 下列关于遗传与人类健康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对遗传病的发病率进行统计时,需在人群中进行随机调查
B. 基因诊断确定胎儿不携带致病基因,则确定胎儿不患遗传病
C. 高胆固醇血症和糖原沉积病Ⅰ型都属于常染色体单基因遗传病
D. 克兰费尔特综合征和21-三体综合征的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相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人类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1)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并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色盲)、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
(2)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异常引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病;
(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和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
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1)产前诊断:胎儿出生前,医生用专门的检测手段确定胎儿是否患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产前诊断可以大大降低病儿的出生率。(2)遗传咨询: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有效的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
【详解】A、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对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需在人群中进行随机调查,A正确;
B、通过基因诊断确定胎儿不携带致病基因,但胎儿可能会患染色体异常遗传病,B错误;
C、高胆固醇血症和糖原沉积病Ⅰ型都属于常染色体单基因遗传病,都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C正确;
D、克兰费尔特综合征的染色体组成比正常人多一条X染色体,21-三体综合征比正常人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它们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均为47条,D正确。
故选B。
9. 目前,袁隆平团队已培育出能在(碱)浓度为0.6%以上的盐碱地种植的海水稻。下列关于海水稻的叙述最不合理的是()
A. 海水稻耐盐碱的原因可能是其根毛细胞液浓度足够大
B. 海水稻可能通过某些方式排出盐离子或者把进入细胞的盐离子集中储存在液泡中
C. 海水稻根毛细胞膜内外水分子渗透的方向总是从水分子数量多的一侧到水分子数量少的一侧
D. 海水稻能在盐碱地生长的原因是形成了适应高盐碱环境的相关生理机制
【答案】C
【解析】
【分析】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的方式,叫作自由扩散,也叫简单扩散。当外界溶液的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当外界溶液的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
【详解】A、水由低浓度往高浓度扩散,根毛细胞液浓度越高,吸水能力越强,解释合理,A不符合题意;
B、细胞排出盐离子,可以降低细胞液浓度。把进入细胞的盐离子集中储存在液泡中,提高细胞液浓度,从面提高了细胞的吸水能力,适应海水环境,解释合理,B不符合题意;
C、发生渗透作用时,水分会双向移动,只是移动的速度可能会不同,由水分子数多的一侧往水分子少的一侧移动速度快,C解释不合理,C符合题意;
D、海水稻能在盐碱地生长的原因是形成了适应高盐碱环境的相关生理机制,解释合理,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 在氮源为14N或15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分别为14N-DNA(相对分子质量为a)和15N-DNA(相对分子质量为b)。将亲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再连续繁殖两代(Ⅰ和Ⅱ),提出DNA后用某种离心方法分离得到的条带分布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对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Ⅰ代大肠杆菌DNA分子若先解旋成DNA单链再离心,则得到的条带分布类似Ⅱ代
B. 若继续繁殖到第三代,子代DNA的平均分子质量为(7a+b)/8
C. DNA复制发生于大肠杆菌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前的间期
D. Ⅱ代大肠杆菌含15N的DNA单链占全部DNA单链的1/2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Ⅰ中全为中带,说明DNA分子是半保留复制,一条链为14N,另一条链为15N。Ⅱ中一半为轻带,一半为中带,说明复制两次后一半DNA都是14N,另一半DNA中一条链为14N,另一条链为15N。
【详解】A、大肠杆菌DNA分子若先解旋成DNA单链,则一半链是14N(中带),另一半链是15N(重带),A错误;
B、预计Ⅲ代细菌DNA分子中,含15N-DNA的为2个,只含14N-DNA的为6个。即Ⅲ代细菌DNA分子中含14N-DNA的有14条链,含15N-DNA的有2条链,所以Ⅲ代细菌DNA分子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7a+b)/8,B正确;
C、大肠杆菌为原核生物,其分裂方式为二分裂,C错误;
D、Ⅱ代大肠杆菌共8条链,含15N的DNA单链共2条占1/4,14N的DNA单链共6条占3/4,D错误。
故选B。
11. 为探究酶的特性,某兴趣小组进行如表格所示的实验。据表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注:“+”的多少,代表颜色的深浅。
A. 本实验中应将蔗糖溶液与蔗糖酶溶液分别在相应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再混匀
B. 实验结束后可从红黄色深浅推出试管①比试管③产生的可溶性还原糖多
C. 温度为50℃时颜色较浅的原因是蔗糖酶的空间结构此时开始发生了热变性
D. 本实验中用碘-碘化钾溶液代替本尼迪特试剂达不到实验的检测目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
2.酶的特性.①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②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③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详解】A、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为了避免底物与酶混合过程中温度的改变,实验中应将蔗糖溶液与蔗糖酶溶液分别在相应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再混匀,A正确;
B、本实验中本尼迪特试剂可与还原性糖发生颜色反应,表现为红黄色沉淀,因此,实验结束后可从红黄色深浅推出试管①比试管③产生的可溶性还原糖多,B正确;
C、温度为50℃时颜色较浅的原因是蔗糖酶的空间结构受到破坏,因而活性减弱,C错误;
D、碘-碘化钾溶液不能与蔗糖及其水解产物发生颜色反应,因此本实验中用碘-碘化钾溶液代替本尼迪特试剂达不到实验的检测目的,D正确;
故选C。
12. 螺旋蛆蝇是家畜的毁灭性寄生物,在实验室里对两组个体数相同的螺旋蛆蝇进行不同的处理:一组使用杀虫剂,另一组使用电离辐射促使雄性发生基因突变而导致不育。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据图分析不合理的是()
A. 用杀虫剂处理螺旋蛆蝇种群后的世代会出现生殖隔离
B. 用电离辐射处理螺旋蛆蝇种群后的基因库会发生改变
C. 螺旋蛆蝇种群中本来就存在耐药变异类型,杀虫剂主要起到选择出耐药个体的作用
D. 实验结果表明,使用电离辐射促使雄性不育的方法消灭螺旋蛆蝇效果较好
【答案】A
【解析】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自然选择通过定向改变种群基因频率而使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详解】A、用杀虫剂处理螺旋蛆蝇种群后的世代不会出现生殖隔离,即它们依然是同一物种,A错误;
B、用电离辐射使螺旋蛆蝇发生基因突变导致雄性不育,该处理方法称为人工诱变,该方法处理螺旋蛆蝇种群后由于基因突变而导致基因库发生改变,B正确;
C、螺旋蛆蝇种群中本来就存在耐药变异类型,杀虫剂的使用作为自然选择的因素对耐药个体起到了选择作用,C正确;
D、实验结果表明,使用电离辐射促使雄性不育的方法会使螺旋蛆蝇种群数量下降,且较稳定,因而表现效果较好,且不污染环境,D正确。
故选A。
13. 如图为有关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其中①、②表示基因的两条链,③表示mRNA,④表示核糖体,⑤表示肽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该过程可以发生在真核细胞中
B. 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为②→③→⑤
C. ②和③、③和⑤之间都存在C与G配对,G与C配对的方式
D. ⑤上氨基酸的顺序是由③上的密码子顺序决定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转录是在细胞核内,以DNA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 翻译是在核糖体中以mRNA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以tRNA为转运工具、以细胞质里游离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详解】A、图中表示边转录边翻译,主要发生在原核细胞中,也可发生在真核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A正确;
B、图中②→③的生理过程表示转录,③→⑤的生理过程表示翻译,即图示的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为②→③→⑤,B正确;
C、图中②→③的生理过程表示转录,③→⑤的生理过程表示翻译,这两个过程中都存在C与G配对,G与C配对的方式,但③→⑤生理过程中的碱基配对发生在mRNA和tRNA之间,C错误。
D、⑤上氨基酸的顺序是由③上的密码子顺序决定的,即多肽链的合成是以mRNA为模板的,D正确。
故选C。
14. 科学理论随人类认知的深入会不断被修正和补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自然选择学说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提供了基础
B. 具催化功能RNA的发现是对酶特性认识的补充
C. RNA逆转录现象的发现是对中心法则的补充
D. “所有细胞都必定来自已经存在的活细胞”是对细胞学说的补充
【答案】B
【解析】
【分析】1.达尔文提出的自然选择学说和共同由来学说,在解释了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的同时,对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神创论”带来巨大冲击,从此生物进化的证据和观点不断提出,使进化理论本身也在“进化”。
2.克里克提出中心法则:(1)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复制;(2)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后来中心法则又补充了遗传信息从RNA流向RNA以及从RNA流向DNA两条途径。
【详解】A、自然选择学说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提供了基础,A正确;
B、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具催化功能的RNA的发现是对酶本质的补充,即少数酶的化学本质是RNA,B错误;
C、RNA逆转录现象的发现是对中心法则的补充,该过程发生在被某些病毒侵染的宿主细胞中,C正确;
D、德国科学家魏尔肖对细胞学说的补充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活细胞“,他认为新细胞就是先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D正确。
故选B。
15.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复合物(APC)通过消除姐妹染色单体间着丝粒的粘连,促进细胞分裂进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消失
B. APC含量在减数分裂细胞中有周期性变化
C.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APC含量最高
D. 姐妹染色单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分离,然后以相同的速率移向两极
【答案】A
【解析】
【分析】有丝分裂过程:
(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即染色体的复制;
(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
(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
(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均匀地移向两极;
(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A、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消失,A正确;
B、减数分裂没有细胞周期,B错误;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中着丝粒不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比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中的APC含量高,C错误;
D、复合物(APC)消除姐妹染色单体间着丝粒的粘连,姐妹染色单体成为子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的两极,D错误。
故选A。
16. 有关高中生物教材中设计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用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可以将细胞中不同细胞器进行分离
B. 用加入重铬酸钾溶液是否变灰绿色,可以区分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C. 用遗传的染色体学说,解释了孟德尔双因子杂交实验
D. 用假说—演绎法,孟德尔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
【答案】A
【解析】
【分析】1、有氧呼吸全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一分子葡萄糖形成两分子丙酮酸、少量的[H]和少量能量,这一阶段不需要氧的参与。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基质中,分解为二氧化碳、大量的[H]和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H]和氧气结合,形成水和大量能量,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
2、无氧呼吸全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即一分子的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两分子的丙酮酸,过程中释放少量的[H]和少量能量。第二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下,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转化为乳酸。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不产生能量。
【详解】A、用差速离心的方法,可以将细胞中不同细胞器进行分离,A错误;
B、用加入重铬酸钾溶液是否变灰绿色,可以区分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因为酒精是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其可与酸性条件下的重铬酸钾反应变成灰绿色,B正确;
C、萨顿依据基因行为和染色体行为的一致性提出了遗传的染色体学说,即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进而揭示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即该学说解释了孟德尔双因子杂交实验,C正确;
D、用假说—演绎法,孟德尔根据杂交实验的结果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D正确。
故选A。
17. 如图表示真核细胞中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过程图。其中Ⅰ、Ⅱ、Ⅲ、Ⅳ、AOX、UQ表示参与电子传递的复合体。H+通过I、Ⅲ、Ⅳ逆浓度梯度运输,建立膜H+势差,驱动ATP合成酶和UCP顺H+浓度梯度运输,同时产生大量的ATP。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H+通过I、Ⅲ、Ⅳ的跨膜运输是一种易化扩散
B. 图示中有机物的来源可以是氨基酸、脂肪酸和葡萄糖等营养物质
C. 图示蛋白复合体所在结构为线粒体内膜,上侧是细胞溶胶
D. 若膜上的UCP含量增多,则H+跨膜运输多使得ATP的合成速率上升
【答案】B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UQ(泛醌,脂溶性化合物)、蛋白复合体(Ⅰ、Ⅲ、Ⅳ)可以传递有机物分解产生的电子,同时又将H+运输到膜间隙,使膜两侧形成H+浓度差;H+通过ATP合成酶以被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线粒体基质,并驱动ATP生成;H+可以通过UCP蛋白由膜间隙跨膜运输到线粒体基质。
【详解】A、H+通过I、Ⅲ、Ⅳ的跨膜运输是逆浓度运输,属于主动运输,A错误;
B、氨基酸、脂肪酸和葡萄糖等营养物质都可以经呼吸作用氧化分解,B正确;
C、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侧是线粒体内外膜间的间隙,C错误;
D、若膜上的UCP含量增多,则H+跨膜运输多使得ATP的合成速率下降,D错误。
故选B。
18. 科研小组开展黑斑病胁迫下不同抗性薄壳山核桃品种光合作用的研究。材料选取抗病强的“新选1号”和易感病的“马汉”两个品种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注:SPAD值:用SPAD-502型叶绿素测定仪测定的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表示气孔张开的程度。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该实验研究的可变因素是山核桃品种和山核桃健康状态
B. 通过实验结果可知,抗病强品种的叶绿素下降幅度小于易感病品种
C. 薄壳山核桃染病后,净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气孔导度下降造成的
D. 植株达到最大净光合速率时,叶肉细胞中CO₂的来源是细胞内线粒体和细胞外界吸收
【答案】C
【解析】
【分析】1、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强,光合作用强度最大,当温度低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加强,当温度高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弱。
2、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
3、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
【详解】A、实验的可变因素就是实验组各组的区别,从表格看,实验研究的可变因素是山核桃品种和山核桃健康状态,A正确;
B、“新选1号”抗病强,“马汉”易感病。“新选1号”感病后叶绿素含量下降28-24=4,“马汉”感病后叶绿素含量下降23-14=9,抗病强品种的叶绿素下降幅度小于易感病品种,B正确;
C、两种薄壳山核桃染病后,气孔导度都下降,但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增大,说明呼吸作用加强,因此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呼吸作用上升造成的,C错误;
D、净光合速率达到最大时,植物在进行有氧呼吸,同时气孔仍有一定的开度,所以叶肉细胞中CO₂的来源是细胞内线粒体和细胞外界吸收,D正确。
故选C。
19. 栽培稻甲产量高、品质好,但每年只能收获一次。野生稻乙种植一次可连续收获多年,但产量低。中国科学家利用栽培稻甲和野生稻乙杂交,培育出兼具两者优点的品种丙,为全球作物育种提供了中国智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该成果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B. 利用转基因技术育种也可培育出品种丙
C. 品种丙的成功培育提示我们要注重野生种质资源的保护
D. 该育种技术一般经过杂交、选择、纯合化等手段培养出新物种
【答案】D
【解析】
【分析】1、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
(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
(2)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
(3)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
【详解】A、生物直接应用于科研,体现直接价值,A正确;
B、转基因技术可以按照人们的意愿定向改造生物性状,B正确;
C、品种丙的成功培育体现出基因的重要性,只要基因不消失,就有可能利用技术手段体现出基因控制的性状,品种丙的成功培育提示我们要注重野生种质资源的保护,C正确;
D、该育种技术手段培养出新品种,D错误。
故选D。
20. 在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时,如图为两个正确摆放的核苷酸模型。其中圆、五边形、长方形分别代表磷酸、五碳糖、含氮碱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五边形代表核糖或者脱氧核糖
B. 图中两个长方形分别代表嘌呤和嘧啶
C. 图中圆和五边形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
D. 图中两个长方形用两个别针(代表氢键)连接,形成G-C碱基对
【答案】B
【解析】
【分析】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如下。
(1)DNA是由两条单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2)DNA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
(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具有一定的规律:A(腺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作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详解】A、组成DNA的五碳糖为脱氧核糖,故图中五边形代表脱氧核糖,A错误;
B、图中两个长方形代表含氮碱基,分别代表嘌呤和嘧啶,B正确;
C、图中圆(代表磷酸)和五边形(代表五碳糖)通过磷酸酯键相连,C错误;
D、图中两个长方形用两个别针(代表氢键,2个氢键)连接,形成A-T碱基对,而G-C碱基对含有3个氢键,需要3个别针连接,D错误。
故选B。
21. 如图甲表示某雌性动物(2n=4)细胞正常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情况,图乙表示该动物某细胞处于某个分裂时期的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甲中处于BC段的细胞是初级卵母细胞
B. 图甲中处于CD段细胞内染色体组数由1个变为2个或者2个变为4个
C. 图乙细胞的前一时期,着丝粒排列在细胞板上,含有6个核DNA
D. 图乙细胞是第一极体,形成图中染色体组成是由于MⅡ后期一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
【答案】B
【解析】
【分析】1、在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为1,在细胞分裂的间期,复制后变为2;当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由2变为1。
2、图甲细胞表示细胞正常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情况,AB段DNA进行复制,CD段染色体着丝粒分裂。图乙是动物细胞,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说明进行的是减数第二次分裂。
【详解】A、AB段DNA进行复制,CD段染色体着丝粒分裂,BC段包括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A错误;
B、CD段表示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加倍,染色体组数也加倍,B正确;
C、图乙细胞代表的生物染色体核型是2n=4,着丝粒已分裂,该细胞应处于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则其前一时期为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中期,着丝粒排列在细胞板上,含有8个核DNA,C错误;
D、图乙细胞均等分裂,形成图中染色体组成是由于MⅠ后期一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D错误。
故选B。
22. 人的某条染色体上A、B、C三个基因紧密排列,且不发生互换。这三个基因各有上百个等位基因,可用A1~An、B1~Bn、C1~Cn表示。父母亲及孩子的基因组成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A、B、C的遗传方式是伴Y染色体遗传
B. 父亲其中一条染色体上基因组成是A25B7C2
C. 基因A1~An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基因B与基因C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D. 若此夫妻第3个孩子的A基因组成为A13A24,则其C基因组成为C2C5
【答案】D
【解析】
【分析】1、在种群中,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点上,可以存在两种以上的等位基因,遗传学上把这种等位基因称为复等位基因。复等位基因由基因突变产生。
2、父亲基因型是A13A25B7B35C2C4,母亲的基因型是A3A24B8B44C5C9,儿子基因型是A24A25B7B8C4C5,女儿基因型是A3A13B35B44C2C9,所以A13B35C2,A25B7C4,A3B44C9,A24B8C5分别连锁。
【详解】A、如果是伴Y遗传,细胞中基因只有一个,不会成对,所以基因A、B、C的遗传方式不是伴Y染色体遗传,A错误;
B、父亲染色体上的基因连锁情况是A13B35C2,A25B7C4,B错误;
C、A、B、C三个基因紧密排列在人的某条染色体上,则基因A1~An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基因B与基因C的遗传符合连锁定律,C错误;
D、在父亲细胞中A13、C2,在母亲细胞中A24、C5连锁,若此夫妻第3个孩子的A基因组成为A13A24,则其C基因组成为C2C5,D正确。
故选D。
23. 如图为氨基酸和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或推理最合理的是()
A. 氨基酸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需要同一种载体蛋白的协助
B. 各种细胞主动吸收氨基酸时都需要ATP直接提供能量
C. 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Na+的速率对肾小管周围组织液吸收Na+的速率有显著影响
D. 肾小管上皮细胞内外氨基酸的浓度差影响肾小管周围组织液对氨基酸的吸收
【答案】D
【解析】
【分析】 小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主要为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气体分子和一些脂溶性的小分子可发生自由扩散;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钾离子出神经细胞和钠离子进入神经细胞属于协助扩散,不需要能量,借助于载体进行顺浓度梯度转运;逆浓度梯度且需要载体和能量的小分子运输方式一般为主动运输。
【详解】A、氨基酸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分别是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需要不同载体蛋白的协助,A错误;
B、肾小管细胞吸收氨基酸的能量来自于Na+的势能,B错误;
C、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Na+是协助扩散的过程,肾小管周围组织液吸收Na+是主动运输的过程,主动运输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与细胞内浓度关系不密切,C错误;
D、肾小管周围组织液对氨基酸的吸收属于协助扩散,由高浓度到低浓度,肾小管上皮细胞内外氨基酸的浓度差影响肾小管周围组织液对氨基酸的吸收,D正确。
故选D。
24. 不同光质配比对生菜幼苗体内的叶绿素含量和氮含量的影响如图甲所示,不同光质配比对生菜幼苗干重的影响如图乙所示。分组如下:CK组(白光)、A组(红光:蓝光=1:2)、B组(红光:蓝光=3:2)、C组(红光:蓝光=2:1),每组输出的功率相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光既能为生菜的光合作用提供能源,又能影响生菜的生长发育
B. 由图甲可知,选用红、蓝光配比为3∶2,更有利于氮含量和叶绿素含量提高
C. 由图乙可知,A、B、C组的干重都比CK组高的原因是光合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D. 由图甲、乙可知,氮含量和叶绿素含量高,表观光合速率相对也强
【答案】C
【解析】
【分析】1、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温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叶绿素的含量,酶的含量和活性等。其中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2、题图分析:由图甲可知,红光占比增加,叶绿素含量先增后减,含氮量先升后减;由图乙可知,随着红光占比增加,植物干重先增后减。
【详解】A、光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同时光也是物理信息,调节生菜的生长发育,A正确;
B、图甲中,红光、蓝光配比为3∶2时,含氮量和叶绿素的含量都比其它三组高,更有利于氮含量和叶绿素含量提高,B正确;
C、如果要证明A、B、C组比CK组干重高的原因是光合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则A、B、C组与CK组的自变量应是不同波长的光,而A、B、C组光质种类相同,只是光质配比不同,不能说明光合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C错误;
D、该实验自变量是红光和蓝光的配比,则温度等其它因素是无关变量,因此各组生菜的呼吸作用速率相同。由图甲、乙可知,B组氮含量和叶绿素含量高,干重也高,又呼吸速率相同,所以表观光合速率相对也强,D正确。
故选C。
25. 某家系甲病和乙病的系谱图如图所示。已知两病独立遗传,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基因不位于Y染色体上。甲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250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甲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对Ⅱ4进行乙病相关基因检测,可确定乙病的遗传方式
C. 若乙病是一种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同时考虑两种病,Ⅲ3个体的基因型可能有4种
D. 上述C情况下的Ⅲ3个体若与一个表型正常的男子结婚,所生的子女患两种病的概率为2/459
【答案】D
【解析】
【分析】遗传系谱图分析,Ⅱ1和Ⅱ2表现正常,却生出了患甲病的女儿,因此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4和Ⅱ5患乙病,而Ⅲ4正常,根据有中生无为显性可知,乙病为显性遗传病,根据男患母女患可判断乙病极有可能是伴X显性遗传病。
【详解】A、Ⅱ1和Ⅱ2表现正常,却生出了患甲病的女儿,因此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
B、对Ⅱ4进行乙病相关基因检测,可确定乙病的遗传方式,若其中含有一个相关基因,则该病为伴X显性遗传病,B正确;
C、若乙病是一种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同时考虑两种病(甲病的相关基因用A/a表示,乙病相关基因用B/b表示),根据系谱图可知,Ⅱ4和Ⅱ5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Y、AaXBXb,因此,Ⅲ3个体的基因型可能为AAXBXB、AAXBXb、AaXBXB、AaXBXb4种,C正确;
D、上述C情况下的Ⅲ3个体的基因型为XBXB或XBXb,二者比例为1∶1,关于甲病Ⅲ5患甲病,双亲不患病,因此,Ⅲ3的基因型为AA或Aa,二者的比例为1∶2,又知甲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2500,则a的基因频率为1/50,则正常人群中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2×1/50×49/50÷(1-1/2500)=2/51,则Ⅲ3个体与一个表型正常(A_XbY)的男子结婚,所生的子女患两种病的概率为2/51×2/3×1/4×3/4=1/204,D错误。
故选D。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大题,共50分)
26. 柱花草又名热带苜蓿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豆科牧草,对低温胁迫较为敏感,易发生冷害。如下表格所示为科研人员测得的在温度胁迫下的柱花草叶片光合速率等相关指标,柱形图所示为柱花草叶片发育过程中总叶绿素含量和表观光合速率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注:①Fv/Fm的大小表示色素复合体受伤害的程度;②RuBPcase是催化CO2和五碳糖结合的酶。
(1)RuBPcase催化CO2和五碳糖反应生成三碳酸,三碳酸在接受由______________(填物质)形成的能源物质和还原剂的作用下形成三碳糖,其中大部分三碳糖分子在______________循环中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再生为五碳糖,少部分三碳糖分子则离开循环,其中大部分是运至叶绿体外,并且转变成______________,供植物体所有细胞利用。
(2)欲对柱花草叶片中叶绿素含量进行测定,在提取色素时需在研钵中加入______________再加入剪碎的叶片和95%的乙醇。研磨是为了______________才能使色素分子游离并溶于95%的乙醇中。
(3)据表格分析,低温处理是通过______________,从而抑制表观光合速率。试从生物育种的角度提出解决的途径有______________(写出两种途径)。
(4)据柱形图分析,在新叶展开前柱花草表观光合速率为负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ADP和NADP+ ②. 卡尔文 ③. 蔗糖
(2) ①. 二氧化硅和碳酸钙 ②. 破坏膜结构/破坏细胞膜和叶绿体膜/破坏细胞和叶绿体/使细胞和叶绿体破碎
(3) ①. 导致柱花草叶片色素复合体受伤害以及降低叶绿体内RuBPcase活性/增加色素复合体受伤害的程度以及降低RuBPcase活性 ②. 通过转基因育种转入抗寒基因,通过诱变育种筛选抗寒品种
(4)因为总叶绿素含量低,且新叶未展开造成光合面积小,真正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所以表观光合速率为负值
【解析】
【分析】据表分析:低温主要通过影响色素复合体对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化来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及降低RuBPcase的活性影响来暗反应,从而达到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
【小问1详解】
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中,RuBPcase催化CO2和RuBP反应生成两分子的三碳酸,三碳酸在接受由ADP和NADP+形成的能源物质和还原剂的作用下形成三碳糖,其中大部分三碳糖分子在卡尔文循环中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再生为五碳糖,少部分三碳糖分子则离开循环,其中大部分是运至叶绿体外,并且转变成蔗糖,供植物体所有细胞利用。
【小问2详解】
光合作用的色素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常用无水乙醇提取光合作用的色素,在提取色素时需在研钵中加入二氧化硅和碳酸钙再加入剪碎的叶片和95%的乙醇。研磨是为了破坏膜结构才能使色素分子游离并溶于95%的乙醇中。
【小问3详解】
据表分析,低温处理能抑制光合作用的原因是低温主要通过影响色素复合体对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化来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及降低RuBPcase的活性,从而抑制表观光合速率。从生物育种的角度解决的途径有通过转基因育种转入抗寒基因,通过诱变育种筛选抗寒品种。
【小问4详解】
真正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据图分析,新叶展开前,总叶绿素含量低,且新叶未展开,光合面积小,所以实际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故表观光合速率为负值。
27. 科研人员利用小鼠(2n=40)受精卵探究哺乳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首次分裂时纺锤体行为与细胞分裂的关系。研究发现受精卵首次细胞分裂时,它是以“双纺锤体”的形式进行分裂的,如图所示每一套亲代染色体各有一个对应的纺锤体。而“双纺锤体”在形成过程中可能出现异常,分裂产生异常子细胞。请回答下列问题:
(1)哺乳动物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首先要通过细胞膜之间的识别,它们的识别依赖于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___,雌核和雄核的融合依赖______________特性,从图中可以看出这种融合没有发生在受精卵形成的过程中,而是发生在______________的过程。
(2)据图可以看出“双纺锤体”在形成过程中可能出现异常,分裂产生异常子细胞中来自雌核和雄核的遗传物质没有融合,形成了_______细胞,分析出现异常的原因可能是跟______________(填细胞器或结构)有关。
(3)当精子头部刚进入细胞X时,细胞X还在继续进行______________分裂,产生的极体最终都会退化消失,该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_,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的卵细胞时,复制一次分裂两次都是不均等分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试比较图中编号为①②③的三个核的异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_(多选)
A. ①、②、③都具有全能性
B. ①与③都含有一整套遗传物质
C. ①与②的染色体数都是40条
D. ①、②与③所在细胞都有20对同源染色体
【答案】(1) ①. 糖蛋白或受体都行/细胞外被/糖萼 ②. 生物膜(核膜)的流动性/膜的流动性 ③. 受精卵有丝分裂
(2) ①. 双核或多核都行 ②. 中心体或者细胞骨架或者微管都行
(3) ①. 减数第二次分裂(MⅡ) ②. 细胞凋亡 ③. 卵细胞个体较大,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有利于在受精形成胚胎后,为胚胎早期发育提供营养(4)AB
【解析】
【分析】有丝分裂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期又划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时期:
①间期:主要进行染色体的复制(即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它包括(G1、S、G2三个时期),动物细胞此时中心粒也进行复制,一组中心粒变成两组中心粒。
②前期:核膜逐渐解体、核仁逐渐消失,染色质缩短变粗形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并散乱分布,植物细胞由两极发出纺锤丝,动物细胞两组中心粒分别移到细胞两极,由中心粒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③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此时染色体的形态、数目最清楚,我们常找有丝分裂中期细胞来观察染色体的形态、数目。
④后期:着丝点断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在纺锤丝牵引下移到细胞两极,此时染色体数目加倍。
⑤末期:核膜、核仁重现,染色体变成染色质,植物细胞中央形成细胞板,一个细胞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动物细胞膜从中间内陷,一个细胞分裂缢裂成两个子细胞。这样就完成一次细胞分裂,此时形成的子细胞,有的细胞停止分裂,然后分化,有的细胞暂停分裂;有的细胞继续分裂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小问1详解】
精子与卵细胞通过细胞膜之间的识别,依赖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雌核和雄核的融合依赖膜的流动性,从图中可以看出这种融合没有发生在受精卵形成的过程中,而是发生在受精卵有丝分裂的过程。
【小问2详解】
“双纺锤体”在形成过程中可能出现异常,分裂产生异常子细胞中来自雌核和雄核的遗传物质没有融合,形成了双核或多核细胞,分析出现异常的原因可能是跟中心体有关。
【小问3详解】
当精子头部刚进入细胞X时,细胞X还在继续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裂,产生的极体最终都会退化消失,该过程属于细胞凋亡,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的卵细胞时,复制一次分裂两次都是不均等分裂的原因是卵细胞个体较大,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有利于在受精形成胚胎后,为胚胎早期发育提供营养。
【小问4详解】
A、①是雌核,②的细胞核中雌核与雄核已经融合,③是异常分裂产生的子细胞,都具有全能性,A正确;
B、①是雌核,内含一套遗传物质,③是异常分裂产生的子细胞,雌核与雄核并没有融合,故③与原来的①DNA含量和携带的遗传信息还是相同的,二者都只有一套遗传物质,B正确;
C、①是雌核,内含一套遗传物质,染色体数都是20条,C错误;
D、①是雌核,没有同源染色体,D错误。
故选AB。
28. 菠菜(2n=12)是一种雌雄异株的植物,其性别决定为XY型。菠菜也有耐寒和不耐寒两种类型(用A、a表示)。菠菜个体大多为圆叶,偶尔出现几株尖叶个体,并且雌雄都有尖叶个体(用B、b表示)。让不耐寒圆叶雌雄各一株杂交,所得子代F1表现型及数量如表(单位: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1)菠菜的染色体组型含有______条染色体。该杂交实验中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控制圆叶的遗传方式是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
(2)表格中雌株总数比雄株总数大约少了1/8,原因是雌株的______表型出现了致死现象。请你用最简便的方法完善如下杂交实验思路,以确定致死个体的具体基因型(说明:每株菠菜雌性个体所得子代数量足够多且存活率相同;实验的具体操作不作要求)。
第一步:选择____________进行杂交获得F2。
第二步:单独统计每株菠菜雌性个体所得F2子代表型及个数,并做统计分析。
Ⅰ:若____________,则致死个体的基因型为AAXBXB。
Ⅱ:若____________,则致死个体的基因型为AAXBXb。
(3)F1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____种。F1出现6种表现型的原因是_________。
(4)若已经确定致死原因为显性杂合致死,让上述表格F1中的不耐寒圆叶雌株与耐寒圆叶雄株杂交,F2雌性个体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答案】(1) ①. 12 ②. AaXBXb和AaXBY ③.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④. 圆叶雌雄各一株杂交,F1出现了尖叶,则尖叶为隐性,圆叶为显性,且F1雌株全为圆叶,F1雄株圆叶:尖叶为1:1,可判断为伴X遗传
(2) ①. 不耐寒圆叶 ②. F1中不耐寒圆叶雌株与耐寒尖叶雄株 ③. 出现一株菠菜雌性个体所得子代雌株和雄株中,不耐寒圆叶:不耐寒尖叶都为1:1 ④. 出现一株菠菜雌性个体所得子代,不论雌株和雄株都为不耐寒圆叶
(3) ①. 11 ②. 不耐寒圆叶雌雄亲本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4)3/10
【解析】
【分析】题表分析:不耐寒圆叶雌雄各一株杂交,所得子代F1无论雌雄不耐寒∶耐寒≈3∶1,可见控制耐寒和不耐寒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不耐寒为显性;F1雌的全圆叶,雄的圆叶∶尖叶=1∶1,可见控制圆叶和尖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圆叶显性。
【小问1详解】
菠菜(2n=12)是一种雌雄异株的植物,因此菠菜的染色体组型含有12条染色体。该杂交实验中F1无论雌雄不耐寒∶耐寒≈3∶1,说明这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不耐寒为显性,F1雌株全圆叶,雄株圆叶∶尖叶=1∶1,说明叶形的性状表现与性别有关,相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圆叶为显性;因此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圆叶的遗传方式可描述为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小问2详解】
表格中雌株总数比雄株总数大约少了1/8,且发生减少的性状为不耐寒圆叶,根据比例可推测致死的基因型可能为AAXBXB或AAXBXb,为确定致死个体的具体基因型设计了如下实验。
第一步:选择F1中不耐寒圆叶雌株与耐寒尖叶雄株(aaXbY)进行杂交获得F2。
第二步:单独统计每株菠菜雌性个体所得F2子代表型及个数,并做统计分析。
Ⅰ:若出现一株菠菜雌性个体所得子代雌株和雄株中,不耐寒圆叶(AaXBY)∶不耐寒尖叶(AaXbY)都为1∶1,则存活的个体基因型为AAXBXb,致死个体的基因型为AAXBXB。
Ⅱ:若出现一株菠菜雌性个体所得子代,不论雌株和雄株都为不耐寒圆叶(AaXBY),则存活的个体基因型为AAXBXB,致死个体的基因型为AAXBXb。
【小问3详解】
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F1的基因型共有3×4-1=11种,其中有一种是致死基因型。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可知,F1出现6种表现型,其原因可表述为不耐寒圆叶雌雄亲本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进而产生了四种比例均等的配子,通过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出现了六种表型。
【小问4详解】
若已经确定致死原因为显性杂合致死,即基因型为AAXBXb,让上述表格F1中的不耐寒圆叶雌株(1/5AAXBXB,2/5AaXBXB、2/5AaXBXb)与耐寒圆叶雄株(aaXBY)杂交,F2雌性个体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2/5×1/2+2/5×1/4=3/10。
29. 红心猕猴桃生的时候坚硬酸涩,但成熟之后就变软变甜,变软是因为成熟过程中,细胞壁中的果胶质逐渐水解为果胶酸,影响到了细胞壁的坚固程度,支撑作用变差,果实变软。变甜则是因为成熟过程中,果实中的淀粉逐渐转化为了可溶性糖,贮藏在细胞液当中,糖分的不断增加让果实变甜。为了验证红心猕猴桃在成熟过程中贮藏物质的转化情况,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材料与用具:成熟到第3天的红心猕猴桃果肉、成熟到第5天的红心猕猴桃果肉、碘-碘化钾溶液、本尼迪特试剂、蒸馏水、试管、滴管、80~100℃的热水浴、酒精灯、量筒、天平、研钵、滤纸、漏斗等。
方法步骤:
(1)制备提取液:用天平称取成熟到第3天和第5天的等量红心猕猴桃果肉剪碎,置于研钵中,加少量蒸馏水研磨,并将研磨液用_____层滤纸过滤制成提取液,理由是_________。
(2)实验分组并编号: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丁:________。
(3)实验观察:将以上各组试管振荡,使样本与试剂混合均匀,其中乙组和丁组还要将试管置于_________中加热2~3min,观察比较它们的颜色变化。
(4)实验结果:请设计实验结果记录表,并将预期的实验结果填入表中____。(注:实验结果中记录变化后的颜色以及颜色的深浅,用“+”表示呈浅色,“++”表示呈深色,“-”表示无颜色变化。)
【答案】(1) ①. 双或多 ②. 尽量多的把猕猴桃果肉里面的色素过滤掉,避免已有颜色对实验现象的干扰
(2) ①. 取2ml(适量)第3天的样本提取液+5滴(适量)碘-碘化钾溶液 ②. 取2ml(等量)第3天的样本提取液+2ml(适量)本尼迪特试剂 ③. 取2ml(等量)第5天的样本提取液+5滴(等量)碘-碘化钾溶液 ④. 取2ml(等量)第5天的样本提取液+2ml(等量)本尼迪特试剂
(3)80~100℃的热水浴/热水浴
(4)猕猴桃成熟过程中贮藏物质转化的实验结果记录表
【解析】
【分析】生物大分子的检测方法: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淀粉遇碘液变蓝;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脂肪需要使用苏丹III(苏丹IV)染色,使用酒精洗去浮色以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橘黄色(红色)的脂肪颗粒。
题意分析,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红心猕猴桃在成熟过程中贮藏物质的转化情况,实验的自变量是成熟的天数,因变量是物质的变化。
【小问1详解】
制备提取液:用天平称取成熟到第3天和第5天的等量红心猕猴桃果肉剪碎,置于研钵中,加少量蒸馏水研磨,并将研磨液用双或多层滤纸过滤制成提取液,这样可以尽量多的把猕猴桃果肉里面的色素过滤掉,避免已有颜色对实验现象的干扰,因为滤纸能将色素吸附掉。
【小问2详解】
根据实验目的分成四组实验,四组中的物质添加情况如下:
甲组试管中加入2ml(适量)第3天的样本提取液+5滴(适量)碘-碘化钾溶液,目的是检测淀粉的含量;
乙组试管中加入2ml(等量)第3天的样本提取液+2ml(适量)本尼迪特试剂取2ml(等量),目的是检测还原糖的变化情况;
丙组试管中加入第5天的样本提取液+5滴(等量)碘-碘化钾溶液取2ml(等量),同样检测淀粉的含量变化,
丁组试管中加入第5天的样本提取液+2ml(等量)本尼迪特试剂,目的是检测还原糖的变化情况;
【小问3详解】
实验观察:将以上各组试管振荡,使样本与试剂混合均匀,其中乙组和丁组还要将试管置于80~100℃的热水浴/热水浴中加热2~3min,因为该试剂与还原糖的反应需要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进行,观察比较它们的颜色变化。
【小问4详解】
根据果实成熟过程中物质的变化情况可推测,实验结果应该为成熟第3天的样液与成熟5天的样液相比。其中淀粉的含量应该高,而还原糖的含量应该少,因此,甲组蓝色较深,而丁组黄红色较深,实验结果可用如下表格显示:
试管
蔗糖溶液
蔗糖酶溶液
反应温度
本尼迪特试剂
红黄色深浅
①
2mL
1mL
30℃
2mL
++
②
2mL
1mL
40℃
2mL
+++
③
2mL
1mL
50℃
2mL
+
品种
健康状态
叶绿素含量(SPAD值)
净光合速率(mml·m-1·s-1)
蒸腾速率(mml·m-1·s-1)
胞间CO2浓度(mml·m-1·s-1)
气孔导度(mml·m-1·s-1)
新选
1号
健康
28
17
5.2
300
0.42
染病
24
8.5
3.7
330
0.23
马汉
健康
23
11
3.3
280
0.19
染病
14
5
3.0
330
0.17
父亲
母亲
儿子
女儿
基因组成
A13A25B7B35C2C4
A3A24B8B44C5C9
A24A25B7B8C4C5
A3A13B35B44C2C9
处理
Fv/Fm
RuBPcase活性[umlCO2/(mg蛋白·min)]
表观光合速率[uml CO2/(m²·s)]
对照(20℃)
0.87
6.86
15.63
低温处理(6℃)
0.68
3.34
7.74
高温处理(36℃)
0.85
6.07
15.09
不耐寒圆叶
不耐寒尖叶
耐寒圆叶
耐寒尖叶
雌株
102
0
39
0
雄株
62
58
19
21
颜色
组别
甲
乙
丙
丁
蓝色
++
—
+
—
红黄色
—
+
—
++
浙江省金华市2023_2024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开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金华市2023_2024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开学试题含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2023_2024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2023_2024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共3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2023_2024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2023_2024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