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第7课 学校小导游教案
展开第7课、学校小导游
课时安排
1~3课时
课程类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学生能够感知并欣赏校园标识中的自然美与人文美,通过观察校园标识的色彩、形状、线条等元素,提升对美的敏感度。
学生能够识别并了解不同类型的标识,理解其中元素如何共同构成标识的整体美感。
艺术表现:学生能够运用绘画、剪贴等美术技能,准确表现校园环境和校园标识的形象,传达出对校园的理解和喜爱。
学生能够根据观察,绘制或剪贴出校园内的主要场所和设施,如教学楼、操场、树木等,通过色彩、线条和形状的运用,使作品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创意实践:学生能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并制作具有个性和创意的校园小标识和导览图,展现对校园文化的独特理解。
学生能够根据校园环境和活动要求,设计出新颖、有趣的小标识,并能在导览图中巧妙地运用这些标识,引导他人了解校园。同时,学生还能在创作过程中,尝试不同的材料和技法,展现自己的创意和实践能力。
文化理解:学生能够理解并尊重校园文化,通过参与制作校园导览图,增强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学生能够认识到校园文化的重要性,理解校园标识、建筑风格和校园活动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在创作过程中,了解学校的历史、传统和特色,增强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重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校园环境,特别是校园内的各种场所、设施及标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认知能力。通过观察,让学生理解不同场所的功能和标识的意义,为后续的创作活动打下基础。
学生是否掌握美术设计技巧,如形状、色彩、线条的运用,以及简单的图形组合等,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设计具有个性的校园小标识。引导学生通过绘画或撕贴等方式,将观察到的校园场景和标识转化为艺术作品,表达自己对校园的理解和感受。
难点: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如从整体到局部、从远到近等,帮助他们捕捉校园中的关键元素和特色。
引导学生理解标识设计的原则和要求,如简洁明了、易于识别等,同时鼓励他们大胆创新,设计出既美观又实用的校园小标识。保证创意设计独特性的同时,又使其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辨识度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他们在课前或课后主动观察校园,收集素材,为创作活动做准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校园导览图的设计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展示图片:首先,在大屏幕上展示多张包含多种标识的陌生环境图片,
情境设置:“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你现在就在这个图片中的地方,周围都是你不熟悉的环境,你会怎么找到你想去的地方呢?”
提问引导:“在这些图片中,有哪些东西帮助你快速感知方位和确定目的地?”引导学生回答出“标识”。
一、标识我知道
定义解析:清晰阐述“标识”的定义,用于代表特定事物或图像。
作用说明:详细讲解标识的作用,包括传递信息、吸引注意力、辅助识别和判断等,并通过实例加以说明。
二、标识种类我清楚
1.功能分类讲解:
指示导向标识:展示校园指示标和马路指示牌图片,指出其中的箭头、线路图等指示导向标识,解释其方向信息与位置信息的结合作用。
识别标识:展示不同场所的标识牌图片,说明它们如何帮助我们判断和选择目的地。
警示规则标识:展示各种警示标识图片,强调其提醒人们遵守规则或注意安全的功能。
装饰标识:展示一些美化环境的装饰性标识,如艺术雕塑上的标识,说明其除了信息传递外还具有的美化作用。
2.形式分类介绍:
平面标识:展示各种平面设计的标识图片,如路牌等,强调其二维平面的特点。
立体标识:展示立体雕塑、指示牌等实物模型或图片,说明立体标识在三维空间中的独特视觉效果和实用性。
三、标识种类我会连
展示各种类型的标识图片,包括指示导向标识、识别标识、警示规则标识和装饰标识。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趣味游戏“连一连”,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四、标识我总结
总结标识:“通过刚才的学习,我能总结出标识是由什么构成的?”“通过刚才的学习,我能总结出标识的设计原则是哪几方面?”
引导学生作答,同时引发学生思考“步入小学,我们发现校园里也有很多不同的标识,都有哪些呢?他们又有怎样的作用?”
五、校园内标识
展示校园内不同区域的图片,如教学区、阅览区、运动区等,并逐一指出其中的典型标识。
引导学生根据图片中的标识进行分类,如教学区标识(美术室、音乐室等)、阅览区标识(阅览室、禁止喧哗等)、运动区标识(田径场、足球场等)。
展示更多的校园内标识设计,引导学生运用小标识组合设计校园导览图
标识我来画
展示画标识的视频图片,在展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细节,如何构思、起稿、上色,以及如何通过线条和色彩传达标识的含义。
引导学生如何制作校园里的小标识,并引发学生“找一找:进入校园走一走,学校场所记一记”,把小标识串连起来。
小小评价家
引导学生感知校园中场所标识所传递的信息,并能与同学交流。
评价学生用图形与色彩来设计小标识,并鼓励向同学展示,说出自己的设计思路。
组织学生互相合作,运用小标识设计校园导览图。
标识知更多
课后延伸:观看《你好,安全标志》,在视频播放过程中,适时暂停并提问:“你们看到了哪些安全标志?它们分别代表什么意思呢?”鼓励学生积极回答。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归纳,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解释每个安全标志的含义和用途,同时强调安全标志在日常生活和校园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视频内设计的趣味游戏,加深学生对安全标志的记忆和理解。
情境导入
认真观察图片,想象自己身处陌生环境的感觉。
积极思考并回答教师的问题,进入新课学习状态。
一、标识我知道
认真听讲,记录关键信息。
二、标识种类我清楚
认真听讲,观察图片和实物模型,理解不同种类标识的功能和形式。
小组讨论,尝试对给出的标识进行分类,并分享分类结果。
三、标识种类我会连
观察图片,认真听讲,理解各种标识的特点和作用。
积极参与趣味游戏“连一连”,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四、标识我总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总结标识的构成有:图案、文字、色彩;标识的设计原则是:醒目、美观和实用相结合、与环境相协调。
结合具体实例,思考并讨论标识的构成和标识的设计原则,同时积极思考回答校园的各种标识有哪些以及作用。
五、校园内标识
仔细观察图片,识别出图中的标识。
跟随教师的引导,对标识进行分类,并尝试说出每个标识的名称和作用。
思考如何设计自己的校园导览图,选择合适的标识进行组合。
动手绘制,运用所学的色彩、图案等知识,创作出一幅独特的校园导览图。
六、标识我来画
认真观看视频图片,对画标识的过程产生浓厚的兴趣。
跟随教师的引导,观察并思考视频图片中的关键信息。
动手制作小标识以及思考如何把校园内的小标识串连起来。
七、小小评价家
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感受。
积极参与评价活动,学习他人的优点并反思自己的不足。
八、标识知更多
观看视频,注意观察并思考动画中出现的安全标志及其意义。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积极举手回答。
聆听教师的总结归纳,加深对安全标志的理解和记忆。
参与互动游戏,快速指认安全标志并说出其含义,享受学习乐趣。
情境导入
通过图片导入和情境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引导他们关注生活中的标识,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一、标识我知道
通过教师的详细讲解,加深学生对标识概念和作用的理解,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分类能力
二、标识种类我清楚
通过教师的详细讲解和学生的互动讨论,使学生全面了解标识的种类、功能和形式特点。
三、标识种类我会连
通过直观展示和趣味游戏“连一连”,帮助学生清晰认识和理解不同种类的标识。
四、标识我总结
通过总结归纳环节,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加深学生对标识的构成和设计原则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校园内标识
通过直观的图片展示和分类讲解,帮助学生初步认识校园内的各种标识,了解它们的基本信息和作用。
六、标识我来画
通过视频图片导入,直观展示画标识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积极制作校园里的小标识并且思考如何串连起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通过创意设计环节,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通过绘制校园导览图,加深学生对校园结构和标识分布的理解。
七、小小评价家
通过展示与评价环节,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同时促进同学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总结本课学习成果,巩固学习效果,激发学生的持续学习兴趣,培养艺术核心素养。
八、标识知更多
课后延伸:通过视频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安全标志的重要性。
通过提问、讲解和互动游戏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安全标志及其含义,同时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反应能力。加深学生对安全标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教具学具与画材
多媒体课件(包含各类标识图片、校园环境图片、视频教程)、彩色卡纸、剪刀、胶水、彩笔等手工制作材料。
评价要点
审美感知能力:观察学生能否在作品中准确运用学校环境(如教学楼、树木、操场等)的代表性色彩,以及通过不同形状表现校园标识。学生作品是否展现出对校园空间布局的基本理解,学生是否能通过色彩搭配和画面元素的选择,传达出对学校环境的喜爱或探索校园的好奇情感。
艺术表现能力:观察学生在绘制校园标识时,线条是否流畅,笔触是否富有表现力,能否体现出物体的特点。评价学生如何安排画面中的元素,使导游图既清晰又具有吸引力,考察学生色彩搭配的和谐度与创意,是否能用色彩增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同时保持整体风格的统一。
创意实践能力:学生是否能根据自己对学校的观察和理解,设计出独特的导游图,包括新颖的地图形式、有趣的图标或创意的引导语等。评价学生如何创造性地选择和使用各种材料(如纸张、彩笔、贴纸等)来丰富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学生面对困难时是否能主动寻找解决方案,展现出良好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文化理解能力:学生作品是否融入了学校的特色文化元素,如校训、校徽、标志性建筑等,展现出对校园文化的理解和尊重。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观察和理解校园,如不同季节的校园景色、不同时间段的活动场景等,培养对多元文化的敏感性和包容性。
合作与交流能力:学生是否能积极参与讨论、分工合作,共同解决问题。评价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能否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也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进行有效的沟通。
在作品完成后,学生是否愿意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能向他人介绍作品的创作过程和背后的故事,促进相互学习和交流。
岭南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第10课 有趣的影子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岭南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a href="/ms/tb_c4055092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10课 有趣的影子教学设计及反思</a>,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单元主题概述,单元目标设定,单元内容设计,教学方法与策略,预期成果与展望,我与影子,更多影子创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美术岭南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第一单元 幸福成长第5课 喜欢新老师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岭南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a href="/ms/tb_c405508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一单元 幸福成长第5课 喜欢新老师教案</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欣赏作品,绘画示范,学生创作,作品展示与评价,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岭南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第二单元 团结友爱第11课 熟悉的朋友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岭南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a href="/ms/tb_c4055093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二单元 团结友爱第11课 熟悉的朋友教案及反思</a>,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单元主题概述,单元目标设定,单元内容设计,教学方法与策略,预期成果与展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