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文件包含高一1+3期中语文试卷pdf、高一1+3期中考试语文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D【解析】“难逃灭亡的客观趋势”错,曲解文意,过于绝对。根据原文“《红楼梦》里写了两种毁灭,一种是新生事物的毁灭,这就是贾宝玉、林黛玉爱情的毁灭……前者的毁灭是新的生命由于它还未成熟,经不起狂风恶浪的摧折而毁灭,但它健壮的根系和茁壮的幼芽仍在适宜的土壤里保存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只要有适当的气候,它会继续生长,最终长成大树”可知,作者认为新生事物的毁灭是新的生命由于它还未成熟的缘故。而且只要有适当的气候,它会继续生长,最终长成大树。“难逃灭亡的客观趋势”说法曲解文意,且过于绝对。
3.B【解析】根据材料一“悲剧之演成常以这三种人的互相攻伐而致成,惟《红楼梦》之悲剧,不是如此。《红楼梦》里边,没有大凶大恶的角色,也没有投机骑墙的灰色人。悲剧之演成,既然不是善恶之攻伐,然则是由于什么?曰:这是性格之不同,思想之不同,人生见地之不同”分析可知,《红楼梦》的悲剧不是三种人的互相攻伐而致成,是性格之不同,思想之不同,人生见地之不同而造就的悲剧。ACD中《百合花》《少年闰土》《雷雨》中的悲剧均源于社会以及个人之思想、性格、人生见地之不同,都未涉及善恶之攻伐。B.《哈姆莱特》讲的是克劳狄斯谋害了哈姆雷特的父亲,篡取了王位,并娶了国王的遗孀乔特鲁德,哈姆雷特王子因此为父王向叔叔复仇的故事。这已经涉及到了善恶之征伐。
4.①综合运用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等论证方法,如开篇引用鲁迅对悲剧的阐述,论证有力。②论证语言严谨。如“几乎所有的”“似乎更接近于”等,表述严谨。③论据选择典型,文中选择了莎士比亚悲剧和《红楼梦》以及其中的代表性人物为论据,说服力强。
5.示例一:①宝、黛的爱情悲剧,主要源自于他们对自由爱情的追求与当时周围人的人生见地不同。贾府人看重封建大家族政治势力关系网的维系,而宝黛誓死捍卫爱情和婚姻的自主、自择权,主张爱情和婚姻的自由,最终的结局只能是毁灭。②宝、黛爱情是发生在古老的荣国府、宁国府这一大环境中的,封建大家族的兴亡盛衰直接影响到生活于其中的人物的命运,而这一腐朽势力的必然灭亡,也加剧了宝、黛的爱情悲剧。
示例二:①宝、钗的婚姻悲剧,主要源自于宝、钗二人的人生见地不同。宝玉追求自由本真,厌恶仕途经济,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而宝钗却理性现实,是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支持者。二人志趣见地不同,最终也只能是悲剧。②宝、钗婚姻是发生在古老的荣国府、宁国府这一大环境中的,封建大家族的兴亡盛衰直接影响到生活于其中的人物的命运,而这一腐朽势力的必然灭亡,也加剧了宝、钗的婚姻悲剧。
【解析】结合“《红楼梦》是以宝、黛的爱情悲剧来贯通全局的。这个爱情悲剧的内涵是誓死捍卫爱情和婚姻的自主自择权,主张爱情和婚姻的自由”分析可知,宝、黛追求爱情自由,而他们的这种追求与身边人的思想是格格不入的,最终的结局只能是毁灭。
结合“这是性格之不同,思想之不同,人生见地之不同”“各人站在个人的立场上说话,不能反躬,不能设身处地,遂至情有未通,而欲亦未遂”“悲剧就在这未通未遂上各人饮泣以终”分析可知,宝、钗的婚姻悲剧主要源自于宝、钗二人的人生见地不同。宝玉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而宝钗却是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支持者。二人志趣见地不同,最终也只能是悲剧。
结合“《红楼梦》里写了两种毁灭,一种是新生事物的毁灭,这就是贾宝玉林黛玉爱情的毁灭;另一种是古老的荣国府、宁国府的毁灭”“后者反映的是由荣、宁二府象征的那种腐朽势力的必然死亡”分析可知,荣国府、宁国府的毁灭是“腐朽加腐烂,是生命的尽头,最终是化为粪壤,永远成为过去、不可能再生”,是必然的,而宝黛爱情是发生在古老的荣国府、宁国府这一大环境中的,封建大家族的兴亡盛衰直接影响到生活于其中的人物的命运,而这一腐朽势力的必然灭亡,也加剧了宝黛爱情的灭亡。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6. C “充分地理解并坚定地支持”说法错,应该是无奈之下接受了丈夫离家献玉的决定。故选C。
7. D “因妻子迟迟不同意自己献玉急不可耐的心理”说法错,这里表现出卞和对妻子的哀求和歉疚。
故选D。
8. ①卞和要前往遥远的楚宫,向楚王献玉。②卞和希望楚王相信自己献上的璞石中包含着美玉,而这个过程可能是漫长的。③卞和甘愿舍弃幸福安定的家庭生活,决心履行玉人的职责。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体会戏剧语言的能力。
画线句“我要出一趟远门!很远很远的远门”是卞和对妻子说的话。
①结合“我要去见楚国的国君”可知,“出一趟远门”是指卞和要前往遥远的楚宫,向楚王献玉。
②结合舞台说明“犹豫了半天”可知,卞和知道向楚王献玉会过程艰辛,因为楚王不一定会相信自己献上的璞石中包含着美玉,“很远很远的远门”强化了这种担忧,但卞和希望楚王相信,而这个过程可能是漫长的。
③结合舞台说明“犹豫了半天,终于下了很大的决心”可知,“我要出一趟远门!很远很远的远门”语气坚定,表明卞和甘愿舍弃幸福安定的家庭生活,决心履行玉人的职责。
9. ①衬托卞和的人物形象。卞和妻为捍卫家庭,极力反对卞和献玉,而卞和坚持要为社稷献玉,突出卞和的奉献精神和崇高的使命感。②暗示人物的悲惨命运。卞和妻反复提醒献玉将带来不幸,呼应后来下和多次献玉所遭受的苦难。③有助于揭示作品的主题。面对妻子关于“玉”的内涵的质问,卞和坚持“玉”可以唤醒人心的美德,体现作者对美好人性的向往。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和作用的能力。
①衬托卞和的人物形象。结合“这块玉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呢?谁规定我们必须看顾这块玉的?我们不是有我们美好的生活吗?谁敢说我们这样活着不可以呢?去把这块玉丢掉吧!忘掉这块玉吧!或者,整个摆脱玉的行业吧!我们可以种田,我们可以做苦力——总之,离开这块玉,我害怕!”可知,卞和妻听到卞和要献玉的决定,为捍卫家庭,极力反对卞和献玉,她先后以有没有玉,不幸的预兆,希望卞和忘掉玉、放弃玉,以及整个家要碎了等作出挽留。而卞和坚持要为社稷献玉,突出卞和的奉献精神和崇高的使命感。
②暗示人物的悲惨命运。结合“对于未来,你没有预感吗?你忘了那些凤凰日夜的叫声吗?你不害怕吗?”可知,卞和妻反复提醒献玉将带来不幸,呼应后来卞和多次献玉所遭受的苦难。
③有助于揭示作品的主题。结合“玉比一切都可贵。玉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具体形象,玉帮助我们忽然之间了解我们自己内在一切对美德的饥渴的需要。世间所有的珠宝都各自炫耀着它们璀璨的光辉,只有玉,是与佩带者合而为一的。用它的清洁,用它的温润,用它的沉重,用它的致密,随时随地提醒着佩带者,唤起他内在的善良”可知,面对妻子关于“玉”的内涵的质问,卞和坚持“玉”可以唤醒人心的美德,体现作者对美好人性的向往。
(三)古代诗文阅读(35分)
10.BDG句意:我和韩、魏的君主已经订好盟约,破赵后三家平分它的土地,这是我和他们亲自约定的,他们一定不会欺骗我。“矣”句末语气词,其后断句;“其地”作“分”的宾语,其后断句;“之”做“亲”的宾语,其后断句。故选BDG。
11.B A.正确。都是“暗中,秘密”的意思。句意:表面对您友好,暗中却和您保持着距离。/他们俩就和张孟谈秘密部署好部队。
B.“‘郭'意思不同”错误,含义相同,都是“指外城”。句意:巡视城郭。/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
C.正确。攻克;超出、超过。意思不同。句意:三个月不能攻克晋阳。/山势高峻超过五岳,遮掩过赤城山。
D.正确。期,指约定。意思相同。句意:跟人约定一起出行,却丢下我自己走了。故选B。
12.C“知过大怒”错误,于文无据。由原文“知过见君之不用也,出,更其姓为辅氏,遂去不见”可知,原文没有说知过大怒。故选C
13.①“粗”,粗鄙; “遂”,实现;“知”,被知道,表被动;“奈何”,怎么办呢。
译文:知伯为人内心粗鄙缺少仁义,我的计谋还没实现却被知道,那么祸患一定会来,对这件事情怎么办呢?
②“翼”,名词作状语,从两侧;“将”,率领;“犯”,攻击;“禽”,捉拿。
译文:知伯军忙于救水乱成一团,韩魏从两侧攻打,赵襄子率领士兵在前面攻击,大败知伯军捉拿了知伯。
14:①意识到如果赵国灭亡,韩魏就有危险。②张孟谈许诺对密谋之事保密。
【详解】结合“臣闻'唇亡则齿寒’,今知伯帅二国之君伐赵,赵将亡矣,亡则二君为之次矣”可知,意识到如果赵国灭亡,韩魏就有危险。结合“张孟谈曰:‘谋出二君之口,入臣之耳,人莫之知也’”可知,张孟谈许诺对密谋之事保密。
译文:
知伯就暗中约好韩、魏准备去讨伐赵国。赵襄子召来张孟谈,告诉他说:“知伯的为人,表面对您友好,暗中却和您保持着距离,现在我们在哪里据守为好?”张孟谈说:“那董安于是先君简主得力的臣子,世代治理晋阳,您就驻守在晋阳吧。”赵襄子说:“就这么办。”于是派延陵生率领车骑先到晋阳,赵襄子接着也去了。到晋阳后,巡视城郭,察看府库,检查粮仓,号令已经定好,防御的物资已经齐备。
三国的军队开到晋阳城下,战斗就打响了。三个月不能攻克晋阳,他们就散开军队把城包围起来,决晋阳之水来灌城。赵襄子对张孟谈说:“粮食匮乏,财力用尽,官员体弱多病,我怕不能守住城了,我准备开城投降,您看怎么样?”张孟谈说:“我听说'国家将亡而不能使它保存,局势危险而不能使它安定,那就用不着重视智谋之士了’。我要求去见韩、魏的君主。”襄子说:“好。”
张孟谈就秘密地会见了韩、魏两国的君主,对他们说:“我听说“唇亡齿寒”,如今知伯率领二位伐赵,赵氏即将灭亡。赵亡就会轮到二位了啊。”他俩说:“我们知道会是这样。知伯为人内心粗鄙缺少仁义,我的计谋还没实现却被知道,那么祸患一定会来,对这件事情怎么办呢?”张孟谈说:“计谋从二位口中说出,进入我的耳里,别人是不会知道的。”他们俩就和张孟谈秘密部署好部队,约定了举事的日期。张孟谈拜见知伯出来,在辕门外遇见了知过。知过进去见知伯说:“韩、魏的君主恐怕要变卦。”知伯说:“为什么?”回答说:“我在辕门外遇到张孟谈,他的神情傲慢,走路脚抬得过高。”知伯说:“不会这样。我和韩、魏的君主已经订好盟约,破赵后三家平分它的土地,这是我和他们亲自约定的,他们一定不会欺骗我。请您放下这件事,不要再说了。”知过见君主不能用他的计谋,出来以后,就把他的姓改为辅氏,于是就离开,不再去见知伯。
张孟谈听说这件事后,进见赵襄子,说:“我在辕门外碰到知过,他眼中露出怀疑我的神色,他去进见知伯,出来后就改变了自己的姓氏,今天晚上如不进攻知伯,必然会落到知伯的行动后面了。"襄子说:“好吧。”就派张孟谈去见韩、魏两国君主说:“约定就在夜里杀守堤人,放水去淹智伯的军营。”知伯军忙于救水乱成一团,韩魏从两侧攻打,赵襄子率领士兵在前面攻击,大败知伯军捉拿了知伯。
15.C(“表达相似的情感”错误。前者以天阔来衬托出内心的落寞,后者表现了短暂相聚时的诗情画意。)
16.①借酒解忧是古诗词中常咏的题材,范仲淹写酒化为泪,别出新意,酒虽未到愁肠,已先化泪。②“残灯明灭枕头欹”,写出了词人倚枕对灯寂然凝思的神态,与辗转反侧的动态不同,以静态显愁思。③“谙尽孤眠滋味”,意为尝尽孤眠滋味,表现愁思程度之深。④词的结尾句,写词人之愁不是在心头萦绕,就是在眉头攒聚,借描摹愁容来深化愁绪难遣之意。(每点2分,任答三点)
17、①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②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③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18.A:为这片广袤的土地带来了充沛的水量B:中国的大多数河流是向东奔流C:还在于这样的宇宙物理学现象或者还在于这样绚丽的极光
19.②删去“凭借”或者③删去“让”;④“造成”改成“产生”或“形成”(“造成”后面常跟不好的结果)
20.A【解析】选文中的“风骚”指超群出众、独树一帜的个性风采、精神品格、业绩成就等。B.此指文采、才情。C.俏丽的姿容。D.风骚本指《诗经》的《国风》和《楚辞》的《离骚》,后来泛称文学,此指诗歌。
21.①原句用词精练典雅,以诗意与美感给人视觉与情感的冲击。②原句运用比喻(象征)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不同的人生状态和追求。③原句采用并列(对称)句式,以整饬优美的形式呼唤大爱。
22.对偶和对比.(甲)上下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对,语意相反,“小房子能住”“大别墅易主”形成对比,表达人生的意义不在占有多少,而在知足和共享。(乙)上下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对,语意相对,“匍匐”和“仰望”对比,坦然面对生命的起伏,充分吸取天地的精华以充实和成就自我。
23.审题:
【答案】例文:
扬“细行”之帆,行致远大道
《尚书》曾言,“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可《史记》又言,“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二者关于“小”“大”之辨,看似矛盾,实则是不同角度看问题的不同呈现。无细行,无以成大德,扬“细行”之帆,方能行致远大道。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意为不注重细行,终究会损害大德。事实的确如此,如果把“大德”比喻成一座高楼大厦,“矜细行”好比承重墙上的一块块砖,承重墙的砖头若出现松动,那么整栋楼或许会“摇摇欲坠”而成为“危房”。
“矜细行”是为人处世、完成工作的必要“法宝”。向长辈问好,友善待人便是注重细行的具体体现,是维持人与人之间良好关系的纽带。在工作中,只有注意每个细节,细心雕琢,方能将其做到完美。出租车司机面带笑容,给乘客带来美好的心情;朋友寄来的明信片上那一句最简单的思念,拉近了朋友间的心灵的距离;回到家中,母亲递上一杯温暖的牛奶, 可以洗去一天的疲惫……可见,细行无处不在,注重细行,总能给人以温暖和动力,从而在致远大道上阔步前行。
“矜细行”是社会发展的助推剂。古往今来,各行各业,无不是在细行中取得一次又一次的突破。如果袁隆平不注意细节,那么“天然雄性不育株”就不会被发现,各式杂交水稻和“海水稻”就不会插上翅膀迅速传遍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如果“神舟”系列工作人员不注重零件研发、组装, 不注重各个细节的精密预算,我国的空间站就不会有如今的繁荣景象。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坚持不懈、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正是建立“细行”的基础之上。“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但人人都可以成为工匠精神的传承者。”唯有注重细行,才能助推国家行致远大道, 在民族复兴的大道上唱响时代的最强音。
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无法在所有的事情中做到“矜细行”,也不必所有的事都“矜细行”。大事面前,不必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如果处处计较,反而会患得患失,变得畏首畏尾。倘若刘邦在鸿门宴上优柔寡断,顾虑辞谢方面的“细行”,恐怕会错失逃脱的良机。刘邦文不如张良、萧何, 武不如韩信,但是他却能统领此三杰,让他们死心塌地为自己效力。为何? 因为他懂得放手的道理,让自己的文臣武将“人尽其才”。他的不拘小节让他从虎口逃脱,东山再起;他的“不顾细行”,成就了他的大汉伟业。
“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老子之言诚不我欺。 只有在平时的细节中注重打磨,注重积累细行,才能积累大德。唯有扬“细行”之帆,方能行致远之大道。
【解析】
作文材料由两句名言组成。《尚书》中的“不矜细行,终累大德”,意为不顾惜小节方面的修养,到头来会伤害大节,酿成终生的遗憾,强调在道德方面要注重小节。强调了修养“小节”对养成大德的重要性,勿以恶小而为之,小的方面注意不够,修养不好,必将影响大的美好品德的养成。《鸿门宴》中的“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意思是做大事的人不顾忌细节,行大礼不在乎小的瑕疵。人不能太顾忌细枝末节,不然就会束手束脚,寸步难行。刘邦在鸿门宴出逃,如果还顾忌着给项羽告别,那肯定没有后来的大汉王朝。大丈夫,不拘小节。着眼大局,人生才能有大的发展。干大事可以不考虑细微末节,行大礼不避小的责备,强调在做事方面不要拘泥于小节。
由此看来,两则材料是从不同的方面提出了对“小节”的看法,“不矜细行,终累大德”是对自己的要求。只有严于律己,注重小节方面的修养,才能使“大德”不受亏损;“大行不顾细谨”是强调大事面前,不必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如果处处计较,反而会患得患失,变得畏首畏尾,放不开手脚,终影响大局。
构思行文时,可采用并列式结构进行论述。首先由材料引出中心论点,注重细枝末节的修养才守得住大的操守。然后分别论述养大德和顾小节的重要性,阐明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可用例证法和引证法,如鲁迅平时待人平易宽厚,对地位低的人仍旧亲切,这是他待人的小节;沈从文面对他人指出的错误不恼,反而虚心接受并感激不已。再如名言“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立意:
1.躬行盛世向光行,坚持节操修小节2.宽人之“小过”,成己之“大德”
3.着眼大局,力谋发展。4.修养大德,兼顾小节。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北省保定市六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