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知识专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429626/0-173236948244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知识专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429626/0-173236948247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知识专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429626/0-173236948250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知识专练(含答案)
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知识专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知识专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盐酸羟胺(NH2OH·HCl)可用作合成抗癌药,其化学性质类似。工业上制备盐酸羟胺的装置及含Fe的催化电极反应机理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从含Fe的催化电极流出沿导线流入Pt电极
B.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正极区溶液的pH减小
C.电池工作时,当有标准状况下3.36L参与反应,左室溶液质量增加3.3g
D.A为和,B为
2.Ag催化刻蚀Si晶片的反应原理示意图如图,刻蚀溶液有一定浓度的HF和混合而成,刻蚀时间为,由Ag薄膜覆盖的硅晶片部分逐渐被刻蚀掉,剩余部分就形成了硅纳米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g薄膜附近随着反应的进行,pH逐渐减小
B.Si极发生的反应为,
C.该刻蚀的总反应可表示为
D.该刻蚀过程的是由微小的Si、Ag、HF和的原电池组成
3.中国科学家设计出如图装置实现了转化为,总反应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装置工作时,至少实现了三种能量形式的转化
B.电极X上的反应:
C.通电一段时间,阳极区溶液减小
D.b为太阳能电池的负极
4.如图表示钢铁在海水中的锈蚀过程,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金属腐蚀过程为析氢腐蚀
B.正极为C,发生的反应为氧化反应
C.在酸性条件下发生的是吸氧腐蚀
D.正极反应为
5.为了使反应能顺利进行,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四个实验,你认为可行的是( )
A.B.
C.D.
6.电化学气敏传感器可用于监测环境中的含量,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电极a极上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B.溶液中向电极b移动
C.反应消耗的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5
D.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7.下列装置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
A.B.
C.D.
8.下列装置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
A.B.
C.D.
9.某同学根据化学反应,并利用实验室材料制作原电池。下列关于该原电池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B.BC.CD.D
10.由W、X、Y、Z四种金属按下列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装置甲中W作原电池负极B.装置乙中Y电极上的反应式为
C.装置丙中电流由Z流向WD.四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为
11.某同学根据化学反应,并利用实验室材料制作原电池。下列关于该原电池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B.BC.CD.D
12.如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两电极分别为Zn和石墨棒,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外电路中的电子流向如图所示,对此装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流动方向为:X→外电路→Y→溶液→X
B.若两电极分别为Zn和石墨棒,则X为石墨棒,Y为Zn
C.移向X电极,Y电极上有氢气产生
D.若Zn电极消耗6.5g,外电路转移0.1ml
13.氢氧燃料电池可以使用在航天飞机上,其反应原理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有关氢氧燃料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电池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该电池中电极a是正极
C.外电路中电子由电极b通过导线流向电极a
D.该电池的总反应:
14.下列图示的装置不能形成原电池的是( )
A.B.
C.D.
15.类比法是常见的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之一,可用来预测很多物质的性质,但类比是相对的,必须遵循客观实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入溶液中没有现象,通入溶液中也无明显现象
B.为直线型分子,因此也为直线型分子
C.Mg、Al与浓盐酸构成的原电池中较活泼的Mg作负极,故Mg、Al与氢氧化钠溶液构成的原电池中也是Mg作负极
D.向中加入少量水,伴随放热现象,则向中加入少量水,也伴随放热现象
二、填空题
16.人类利用二氧化碳合成淀粉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合成过程首先是利用二氧化碳制备甲醇,合成甲醇的反应为。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
①;
②;
③a、b均为大于零的数,且a>b。
_______(用含a、b的式子表示)。某研究小组设计合成的路线及的部分应用如图所示,图中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2)研究合成甲醇的催化剂时,在其他条件不变仅改变催化剂种类的情况下,对反应器出口产品进行成分解题思路,结果如图所示。在以上催化剂中,该反应应选择的最佳催化剂为_______。
(3)在研究该反应历程时发现:反应气中水蒸气含量会影响的产率。为了研究水分子对该反应机制的内在影响,我国学者利用计算机模拟,研究添加适量水蒸气前后对能垒较大的反应历程能量变化的影响(如图所示,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种用*标注)。
①依反应历程图所示,写出有水参与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②结合图3及学过的知识推测,有水参与的历程,反应速率加快的原因是_______。
(4)在T℃时,将6ml(g)和12ml(g)充入容积为10L的恒容容器中,只发生,初始压强为kPa,测得体系中剩余(g)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中状态Ⅰ所示。
①T℃时,0~1min内甲醇的反应速率_______,该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列出计算式)
②保持投料量不变,仅改变某一个条件后,测得随时间变化如图中状态Ⅲ所示,与状态Ⅰ相比,状态Ⅲ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
17.高铁电池作为新型可充电电池,具有放电曲线平坦,高能高容量,原料丰富,绿色无污染等优点。
I.下图为简易的高铁电池的工作装置。已知:放电后,两极都产生红褐色悬浮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_________。
(2)放电时,此盐桥中阴离子的运动方向是_________(填“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
(3)该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
II.现用蓄电池为电源,制取少量高铁酸钾。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
(1)电解时,石墨电极连接的a极上放电的物质为________(填“Fe”或“NiO2”)。
(2)写出电解池中铁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
(3)当消耗掉0.1mlNiO2时,生成高铁酸钾________g。
(4)Mg和Fe都是生产生活中的常用金属。加热锅炉时,水中的可以先转化为,然后转化为,求在80℃时的平衡常数________。(已知:80℃时的)。
18.丙烷作为奥运火炬的燃料,价格低廉,燃烧后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丙烷燃烧产生的火焰呈亮黄色,比较醒目。
已知:①某些常见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
②。
(1)写出表示丙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_______(填“>”、“X;乙中X作负极,Y作正极,则X>Y,丙中Z作负极,W作正极,则Z>W,四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为,故D正确;故选:C。
11.答案:C
解析:A.由于金属活动性:Zn>Fe,Zn为负极,Fe为正极,A不符合题意;B.由于电极活动性:Fe>石墨,则Fe为负极,石墨为正极,B不符合题意;C.由于电极活动性:Fe>石墨,则Fe为负极,石墨为正极,为电解质溶液,能够发生原电池反应,C符合题意;D.由于电极活动性:Fe>Cu,则Fe为负极,Cu为正极,D不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C。
12.答案:C
解析:A.电流方向与电子流动方向相反,且电流不能经过溶液,则电流方向为:Y→外电路→X,A不正确;B.由解题思路可知,两电极分别为Zn和石墨棒,则X为Zn,Y为石墨棒,B不正确;C.在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则移向X电极,Y电极为正极,得电子生成氢气,C正确;D.由反应可得下列关系式:Zn—2,若Zn电极消耗6.5g(0.1ml),外电路转移0.2ml,D不正确;故选C。
13.答案:D
解析: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电解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通入氢气的一极为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通入氧气的一极为原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式为;正负极电极反应式相加得电池反应式,电子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据此解答即可。
14.答案:D
解析:构成原电池一般要满足以下条件:(1)有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2)有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3)有电解质溶液;(4)形成闭合回路。D项两个电极材料相同,不能构成原电池。
15.答案:B
解析:
16.答案:(1);
(2)
(3);有水参与的历程,活化能较小,反应速率加快
(4)0.2;;升高温度
解析:(1)根据方程式可知其等于已知反应①加上反应②,由盖斯定律可求得;图中燃料电池以熔融碳酸盐为电解质,氧气进入正极,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2)根据解题思路,催化剂为得到的甲醇最多且CO少,该反应应选择的最佳催化剂为;
(3)依反应历程图所示,有水参与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有水参与的历程,反应速率加快的原因是有水参与的历程,活化能较小,反应速率加快;
(4)从图中可知,1min时的物质的量为6ml,起始的的物质的量为12ml,变化的的物质的量为6ml,故变化的甲醇的物质的量为2ml,0~1min内甲醇的反应速率根据图示,8min后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体系达到平衡状态,的物质的量为2ml,根据题意有,
平衡时候总的物质的量,,,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状态Ⅲ与状态Ⅰ相比,的物质的量增加,参与反应的氢气的物质的量减少,平衡逆向移动,同时从图中可知达到平衡的时间变短,该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综合可知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升高温度。
17.答案:(1)
(2)从右向左
(3)
(1)Fe
(2)
(3)6.6
(4)
解析:I.(1)由装置图可知,左侧铁作负极,右侧石墨为正极,高铁酸钾为正极反应物,放电后,两极都产生红褐色悬浮物可知,两电极产物均为氢氧化铁,则总反应为,故答案为:;
(2)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则盐桥中的阴离子向负极铁移动,即由右向左移动,故答案为:由右向左;
(3)充电时阳极为原电池正极的逆过程,电极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II.(1)由题意可知,通过电解制备高铁酸钾,铁应作电解池的阳极失电子,产生高铁酸根离子,则石墨作阴极,石墨所连电极为原电池的负极,结合原理反应可知,负极Fe失电子,故答案为:Fe;
(2)由题意可知铁电极失电子应得到高铁酸根,电极反应为:,故答案为:;
(3)当消耗掉0.1ml时,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0.2ml,结合阳极反应,转移0.2ml电子时,产生的高铁酸根离子为,产生的高铁酸钾的质量为:,故答案为:6.6g;
(4)在80℃时的平衡常数K==,故答案为:。
18.答案:(1);>
(2)负;氧化;;30;不变
解析:(1)焓变=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①,,根据盖斯定律①+②×4得丙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该反应放热,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
(2)①电池工作时,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丙烷在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电极反应式为。
19.答案:(1);B;减小
(2)Cu;
解析:(1)铁作负极,则该原电池反应是铁与稀硫酸置换氢气的反应,B电极材料为Fe且作负极,负极失电子,电极反应式为,阴离子移向负极即移向B极,溶液中氢离子放电,导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小;
(2)将设计成如上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根据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判断,Cu发生氧化反应,作原电池的负极,所以A材料是Cu,B极材料是比Cu不活泼的导电物质如石墨、Ag等即可,溶液C中含有,如溶液等,B极为正极,得电子,电极反应式为。
选项
A
B
C
D
正极
石墨棒
铁棒
铁棒
铜棒
负极
铁棒
铜棒
石墨棒
铁棒
电解质溶液
溶液
溶液
溶液
稀硫酸
装置
现象
金属W不断溶解
Y的质量增加
W上有气体产生
选项
A
B
C
D
正极
锌棒
铁棒
石墨棒
铁棒
负极
铁棒
石墨棒
铁棒
铜棒
电解质溶液
溶液
溶液
溶液
溶液
化学键
键能
803
463
348
413
497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知识专练 物质的化学计量,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知识专练 物质及其反应的分类,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知识专练 溶液组成的定量研究,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