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5届广东普通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2025届广东普通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第1页
    2025届广东普通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第2页
    2025届广东普通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5届广东普通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广东普通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2000—2020年,杭州,据图推断2015—2020年,高铁的发展将直接促使成渝都市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 理
    本试卷共7页,考试用时75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所在的市(县、区)、学校、班级、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每张答题卡的“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画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2007年,江苏省太仓市东林村开始探索现代循环农业发展新路径。目前,该村已经形成了以“一片田、一根草、一只羊、一袋肥、一粒米、一棵芽”为核心的现代循环农业高质量发展模式。下图示意东林村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据此完成1~2题。
    1.东林村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基础是( )
    A.粮食种植 B.肉羊养殖 C.秸秆利用 D.肥料生产
    2.东林村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有利于( )
    ①扩大农田种植面积 ②降低农户经营风险
    ③拓宽产品销售渠道 ④有效提升产品质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4年暑假期间,国家自然博物馆、北京天文馆等多家文博机构推出夜游模式,开设各具特色的“夜游”“夜宿”活动,为游客带来全新的参观体验。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与夜游博物馆模式的兴起关系最密切的是( )
    A.交通发展 B.地租成本 C.信息技术 D.市场需求
    4.夜游博物馆模式的兴起有利于当地( )
    ①扩大夜经济规模 ②带动新兴产业发展
    ③激发文旅新活力 ④缓解夜间交通拥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冰川物质平衡是冰川积累量与消融量的代数和。中亚兴都库什山脉东南部冰川区共有48条冰川,当地降水以固态降水为主。图1示意2000—2020年兴都库什山脉东南部冰川区不同坡向冰川物质平衡变化情况,图2示意2000—2020年当地夏季平均气温及年降水量变化。据此完成5~6题。
    图1 图2
    5.2000—2020年兴都库什山脉东南部冰川区( )
    A.整体处于消融状态 B.冰川条数明显减少
    C.南坡消融速度更快 D.北坡冰川不断积累
    6.2000—2020年兴都库什山脉东南部冰川区冰川物质平衡的变化( )
    A.受降雪量影响更大 B.受气温的影响更大
    C.导致地下径流 D.导致地面升温更慢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是自然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价值的总和。杭州市西部、南部为丘陵区,东部为平原区。杭州城市空间增长与ESV的相互关系对其高质量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下图示意2000—2020年杭州城市空间重心与ESV重心转移。据此完成7~8题。
    7.2000—2020年,杭州( )
    A.东部ESV所占比重降低 B.南部城镇规模有所缩减
    C.西部ESV始终保持不变 D.北部进城人口集聚萧山
    8.为实现城市空间增长与ESV保护的兼容协调,杭州应( )
    ①实施低强度开发建设 ②增加郊区建设用地供应
    ③引导产业向西部转移 ④加强生态空间用途管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等时圈指从某点出发,以某种交通方式在特定时间内能到达的距离覆盖的范围。随着都市圈各城市高铁站的开通,人们的出行耗时有显著变化。下图示意2015年和2020年成渝都市圈核心城市(重庆)与边缘城市(万州)利用高铁出行等时圈面积变化。据此完成9~10题。
    9.据图推断2015—2020年( )
    A.重庆0~1小时等时圈面积增长最快 B.重庆1~2小时等时圈面积增长快于万州
    C.万州所有时段的等时圈面积增加明显 D.两个城市短距离出行耗时均有所改善
    10.高铁的发展将直接促使成渝都市圈( )
    A.核心城市的面积扩大 B.边缘城市的等级明显提升
    C.人口向核心城市流动 D.产业快速向边缘城市转移
    土壤水分是影响干旱地区植被生长的重要因素,植被也能通过根系吸收利用对土壤水分起到调节作用。甘肃省黑河中游荒漠绿洲过渡带年平均降水量117毫米,年潜在蒸发量2930毫米。下图示意该地区雨季前沙拐枣、泡泡刺和梭梭林地的土壤水分垂直变化。据此完成11~12题。
    11.与深层土壤相比,表层土壤水分含量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降水 B.地形 C.蒸发 D.岩石
    12.推测三种植物的根系集中分布的深度范围是( )
    A.10~20cm B.20~40cm C.60~80cm D.80~100cm
    近零能耗建筑是我国建筑节能低碳发展的新趋势。图1为成都(104.06°E,30.67°N)五冶科技中心景观图,大楼坐北朝南,南侧采用堆叠的悬挑结构,东西侧竖向百叶系统(图2)可根据太阳方位自动调节,达到遮阳或增大采光量的效果。据此完成13~14题。
    图1 图2
    13.大楼南侧采用堆叠悬挑结构的目的是( )
    A.增大夏季太阳高度角 B.减少夏季室内自然采光量
    C.减小夏季太阳高度角 D.增加夏季室内自然采光量
    14.冬季,百叶窗叶片与太阳入射角保持平行以增大采光量,下列日期中,叶片转动角度最小的是( )
    A.10月20日1 B.11月20日 C.12月20日 D.1月20日
    云南勐野井地区有我国唯一探明的固体氯化钾型钾盐矿床。盐矿成盐物质的主要来源为海水,成盐时代为侏罗纪。地质调查发现,该钾盐矿床呈现出由上部、下部组成的“二层楼”构造形态,且内部有明显的断层裂隙。下图示意该钾盐矿床及周边岩层构造。据此完成15~16题。
    15.盐矿形成时期,勐野井地区( )
    A.地势抬升,气候干旱 B.地势抬升,气候湿润
    C.地势下沉,气候干旱 D.地势下沉,气候湿润
    16.钾盐矿床形成“二层楼”构造形态主要是因为( )
    A.钾盐矿床形成时期当地存在地势差异 B.上部卤水受重力沿断层裂隙向下渗漏
    C.断层运动使得钾盐矿层发生垂直错位 D.下部盐矿受挤压沿断层裂隙向上运移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20世纪80年代,天津滨海地区开始筹建东区产业园,标志着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成立。此后开发区采取“一区多园”的扩张模式,逐渐建立了包括东区产业园、南港工业区、逸仙智创园等在内的10个产业园,形成了集产业、创新、教育、医疗、文化等于一体的产业新城,东区产业园周边也发展成为高端服务业、科技创新资源集聚的滨海新区核心城市标志区,环境优美宜居。近年来,中石化百万吨级的乙烯化工项目入驻南港工业区。下图示意天津市“一区多园”分布。
    (1)分析南港工业区吸引中石化百万吨级乙烯化工项目入驻的有利条件。(6分)
    (2)说明开发区采取“一区多园”扩张模式的好处。(6分)
    (3)简述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8分)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针对废弃矿井地下空间利用问题,我国学者提出了废弃矿井蓄洪储能与取热综合利用模式。该模式是在汛期把洪水引至废弃矿井地下空间内,使之与地下相对高温的岩体发生热交换形成高温矿井水,并储存在地下空间内,在冬季时把高温矿井水提至地面用于供暖。安徽省地处长江、淮河中下游,煤炭储量丰富且开采量大,废弃矿井数量超1000个,可利用地下空间接近2000万立方米。下图示意废弃矿井蓄洪储能与取热综合利用模式。
    (1)简述安徽省利用废弃矿井进行蓄洪的前提条件。(4分)
    (2)分析安徽省利用废弃矿井进行蓄洪储能与取热的环境效益。(8分)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铀是变价元素,自然界中U4+(4价铀)在水和氧气的作用下会生成可溶于水的U6+(6价铀),U6+也能被还原为不溶于水的U4+并发生富集。岩石中铀含量和铀析出能力是衡量铀源条件的关键指标。研究发现,伊犁盆地基底及南缘分布着铀含量较高的花岗岩和铀含量较低、结构松散的火山碎屑岩,两类岩石均为铀矿形成的良好铀源岩。中新世以来,地壳运动使得察布查尔山发生剧烈抬升,在西风的影响下,山地北侧地下径流的流量和流速发生改变,砂岩层因富含有机碳等还原物质成为铀矿成矿层。图1示意察布查尔山北侧水系及铀矿床分布,图2示意当地铀矿成矿模式。

    图1 图2
    (1)分析花岗岩与火山碎屑岩成为当地良好铀源岩的原因。(6分)
    (2)说明地壳运动对察布查尔山北侧地下径流流量和流速的影响。(6分)
    (3)简述伊犁盆地南缘铀矿的形成过程。(8分)
    ★启用前注意保密
    广东省2025届普通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考试
    答案及评分标准(参考)地理
    一、选择题
    答案详解
    1.A【解析】由图可知,稻麦种植延伸出富硒米的销售、秸秆利用、肉羊养殖、肥料生产等环节,说明粮食种植是东林村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基础,A正确。故选A。
    2.C【解析】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使当地形成了多元化的农业经营模式,有利于降低农户经营风险,②正确;同时,生态循环农业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保证农产品绿色无污染,能有效提升产品质量,④正确。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只体现了多元化的经营,不一定要扩大农田种植面积,也并没有体现产品销售渠道的变化,①③错误。故选C。
    3.D【解析】暑假期间是旅游旺季,人们对文化休闲活动的需求激增,传统的白天参观已不能完全满足游客的需求,而夜游博物馆可以让游客在不同的时间段参观博物馆,D正确;交通发展和地租成本与夜游博物馆模式的兴起关系不大,信息技术对夜游博物馆模式的兴起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主要因素。故选D。
    4.B【解析】夜游博物馆属于夜间经济活动和新型的文旅活动,其兴起可以带动该地夜间经济的发展,激发文旅新活力,①③正确;博物馆旅游不属于新兴产业,无法带动新兴产业发展,②错误;夜游博物馆会增加夜间交通压力,不会缓解夜间交通拥堵,④错误。故选B。
    5.A【解析】由图可知,该冰川区大部分冰川的冰川物质平衡为负值,说明冰川积累量小于消融量,因此整体处于消融状态,A正确;冰川条数并没有发生变化,B错误;南坡冰川物质平衡基本为正值,说明南坡整体处于累积状态,C错误;北坡冰川物质平衡基本为负值,说明北坡整体处于消融状态,D错误。故选A。
    6.B【解析】由图可知,当地夏季气温呈上升趋势,导致冰川消融;而年降水量也呈增加趋势,且以固态降水为主,说明当地近20年降雪量增加,有利于冰川累积。由上题可知,2000—2020年该冰川区整体处于消融状态,说明冰川的积累量小于消融量,即气温上升带来的消融量比降雪带来的积累量更大,A错误,B正确。冰川融水增加,将导致地下径流增加,C错误。冰川消融使下垫面反射率降低,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多,地面升温更快,D错误。故选B。
    7.A【解析】据图可知,2000—2020年,杭州ESV重心向西移动,说明东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所占比重降低,而西部比重升高,A正确,C错误。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城镇规模在20年间不会出现缩减,B错误;萧山大部分为丘陵区,人口分布较少,城市空间重心在萧山北部不代表人口都往萧山集中,D错误。故选A。
    8.B【解析】实现城市空间增长与ESV保护的兼容协调,既要保证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又不能让城市空间盲目增长,因此要降低城市空间的开发强度,并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保持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和功能性,①④正确;因为西部为丘陵区,引导产业向西部转移会加剧生态损耗,降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③错误;郊区具有一定的生态功能,不宜增加建设用地供应,②错误。故选B。
    9.D【解析】由图可知,重庆和万州0~1小时和1~2小时等时圈面积均呈增加趋势,说明两城市短距离出行耗时均明显缩减,D正确;重庆0~1小时等时圈面积增长的速度小于1~2小时等时圈面积增长的速度,A错误;重庆1~2小时等时圈面积增长率大约是60%,万州1~2小时等时圈面积增长率大约是100%,故重庆1~2小时等时圈面积增长的速度慢于万州,B错误;万州>3小时等时圈面积减少明显,C错误。故选D。
    10.C【解析】高铁的发展会使成渝都市圈各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系更加紧密,而由于核心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劳动人口可以借助高铁向核心城市流动,C正确;核心城市面积不会随着高铁等交通条件的改善而扩大,A错误;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交通和丰富的资源等因素促使人口向城市集聚,从而使城市等级提升,高铁开通后边缘城市对外交通条件变好,也可能加速边缘城市的人口外流,仅凭交通条件的改善无法得出边缘城市等级明显提升的结论,B错误;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政策等,仅凭交通条件的改善不能得出产业快速向边缘城市转移的结论,D错误。故选C。
    11.C【解析】根据材料和示意图可知,该地土壤水分整体变化特征大致是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土壤水分含量呈增大趋势。此时为雨季前,降水还没到来,因此降水不是影响表层土壤水分含量低的主要因素,A错误;该地属于荒漠绿洲过渡地带,年潜在蒸发量大,蒸发能力强,越靠近地表,受蒸发影响越大,土壤水分越少,C正确;地形和岩石都可以影响土壤水分,但题干中并未涉及,无法推断,B、D错误。故选C。
    12.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植物根系吸收土壤水分,使土壤水分减少,在20~40cm的深度,三种植物所属林地的土壤水分都有减少的情况,因此可以推测该深度植物根系分布比较集中,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3.B【解析】夏季太阳高度角较大,堆叠悬挑结构可以起到遮阳效果,从而减少夏季楼房室内的自然采光量,但无法改变太阳高度角,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4.C【解析】百叶窗叶片与太阳入射角保持平行时,太阳方位的日变化影响了叶片转动的角度。12月20日,太阳方位日变化角度最小,因此该日百叶窗叶片转动的角度也最小。故选C。
    15.A【解析】盐矿形成时,当地已由海洋演变为陆地环境,说明地势抬升。同时,卤水浓缩过程需要强烈蒸发,说明气候干旱,A正确。故选A。
    16.D【解析】由图可知,“二层楼”构造分为上下两层,中间通过断层裂隙衔接。成盐时代为侏罗纪,比周围岩层年代(白垩纪)古老。因此,上部盐矿只可能是下部盐矿后期受力沿着断层裂隙向上运移形成的。对比断层两侧相同岩层的错位情况,右侧岩层明显下沉,因此不可能因为岩层错位使得右侧盐矿拾升至地面附近。结合图中背斜构造,可知当时受到挤压。故选D。
    二、非选择题
    17.(20分)
    (1)靠近海港(码头)和铁路,海陆交通便利;(2分)位于郊区,地价较低;(2分)园区设施完善,管理经验丰富。(2分)
    (2)可充分利用不同区位的优势,提升经济效益;(2分)产业布局在城市不同地区,有利于带动地区的协同(整体)发展;(2分)产业园分散布局,产业活动集中度降低,缓解交通拥堵。(2分)
    (3)合理规划产业空间布局,优化城市空间结构;(2分)鼓励科技创新,发展高端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促进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分)进一步完善交通、教育、医疗、文化等城市配套设施建设;(2分)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营造美丽宜居城市。(2分)
    18.(12分)
    (1)废弃矿井数量多,可利用地下空间大,蓄洪潜力大;季风气候,降水量大且集中;地势低平,水系发达,洪水频发。(每点2分,任答2点得4分)
    (2)利用废弃矿井蓄洪,减少水资源浪费;(2分)开发地热能,增加清洁能源比重,改善能源消费结构;(2分)减少燃煤取暖,减少大气污染;(2分)抬升地下
    水位,减缓地表沉降(塌陷),促进矿区生态修复。(2分)
    19.(20分)
    (1)花岗岩铀含量较高,铀源条件好;(2分)火山碎屑岩结构疏松,利于与水、氧气充分接触,铀析出能力强;(2分)当地花岗岩和火山碎屑岩分布范围广。(2分)
    (2)地壳运动使得山体抬升,阻挡西风,形成丰富降水,增加地下径流补给量;(2分)地壳运动导致北侧断裂发育,利于地表水下渗,增加地下径流水量;(2分)地壳运动使得山体落差增大,地下径流流速加快。(2分)
    (3)南部山区抬升,表层岩石遭受剥蚀后,含铀岩层出露;(2分)含铀岩石受地表水或地下水淋滤,铀被氧化进入水中,随径流向北运移;(2分)含氧含铀水流在伊犁盆地南缘渗入砂岩层;(2分)水流中U6+被大量有机碳还原成U4+,沉淀富集成矿。(2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C
    D
    B
    A
    B
    A
    B
    D
    C
    C
    B
    B
    C
    A
    D

    相关试卷

    地理-广东省高考研究会:广东省2025届普通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调研考试(一)试题和答案:

    这是一份地理-广东省高考研究会:广东省2025届普通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调研考试(一)试题和答案,共7页。

    2024广东省普通高中(粤光联考)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地理PDF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广东省普通高中(粤光联考)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地理PDF版含答案,文件包含广东省普通高中粤光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地理pdf、广东省普通高中粤光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地理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湛江市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毕业班调研测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湛江市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毕业班调研测试地理试卷(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