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统编版四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统编版四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4-2025学年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统编版四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2024-2025学年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统编版四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1. 读拼音,写词语。
kuān kuò( ) pú ta ( ) wān dòu( ) xū ruò( ) fǎn fù( )
ɡǎi shàn( ) chónɡ dié( ) hén jì ( ) shèn zhònɡ ( ) zī rùn( )
【答案】 ①. 宽阔 ②. 葡萄 ③. 豌豆 ④. 虚弱 ⑤. 反复 ⑥. 改善 ⑦. 重叠 ⑧. 痕迹 ⑨. 慎重 ⑩. 滋润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阔”“萄”“豌”“善”“叠”“慎”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2. 给下面划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打“√”。
薄饼(bó bá) 潜入(qián qiǎn) 系铃铛(jì xì) 溺水(nì ruò)
家雀儿(què qiǎ) 投降(xiánɡ jiànɡ) 荧光屏(yín yínɡ) 弯曲(qū qǔ)
【答案】bá qián jì nì qiǎ xiánɡ yínɡ qū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辨析。
“薄”读bá时,意为厚度小的;读bó时,意为苛刻、减轻;读bò时,意为薄荷。
薄饼(bá bǐng):一种烫面饼,很薄,两张相叠,烙熟后能揭开。
潜入(qián rù):指暗中进入。
“系”读xì时,意为系统,指有连属关系的事物组成的整体;读jì时,意为打结。
系铃铛(jì líng dāng):用绳子将铃铛挂起来。
溺水(nì shuǐ):淹没水里。
“雀”读què时,意为鸟名;读qiǎ时,意为家雀;读qiā时,意为雀子。
家雀儿(jiā qiǎ er):麻雀。
“降”读jiàng时,意为从高处下来;读xiáng时,意为停止反抗,向对手屈服。
投降(tóu xiáng):停止对抗,向对方屈服。
荧光屏(yíng guāng píng):涂有荧光物质的屏,X射线、紫外线、阴极射线照射在荧光屏上能发出可见光。
“曲”读qǔ时,意为一种韵文形式,盛行元代,又称元曲;读qū时,意为弯曲。
弯曲(wān qū):不直。
3. 给加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盛:①繁盛,茂盛; ②丰富,华美; ③热烈,大规模的。
(1)泼水节那天,傣族人民身着民族盛装,载歌载舞,欢度自己的节日。( )
(2)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召开,各国体育健儿们将会在这个盛会上向人们展示体育运动的魅力。( )
(3)春天到了,百花盛开,大地一片生机。( )
抽:①吸;②(植物)长出;③减缩,收缩;④打;⑤取出一部分。
(4)小麦抽穗了。( )
(5)他把鞭子挥一挥,猛抽了一下。( )
(6)我从书架上抽出我最喜爱看的书。( )
(7)这件衣服洗后,抽了一厘米。 ( )
(8)爸爸一写材料就不停地抽烟。 ( )
【答案】 ①. ② ②. ③ ③. ① ④. ② ⑤. ④ ⑥. ⑤ ⑦. ③ ⑧. ①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多义字。
(1)“盛装”意思是华丽的服装。这里的“盛”是用来形容服装华丽丰富的,故选②。
(2)“盛会”指盛大的聚会。“盛”体现了奥运会规模宏大、热烈的特点,故选③。
(3)“春天到了,百花盛开”描绘的是春天花朵繁茂开放的景象,“盛开”意思是花朵开得茂盛。“盛”在这里表示繁盛、茂盛,故选①。
(4)“小麦抽穗了”表明小麦长出了穗,“抽穗”是指植物(小麦)长出穗子。“抽”在这里的意思是(植物)长出,故选②。
(5)“他把鞭子挥一挥,猛抽了一下”中,“猛抽了一下” 描述的是用鞭子打的动作。“抽”是挥动鞭子打的意思,故选④。
(6)“抽出我最喜爱看的书”意思是从书架上取出书。“我从书架上抽出我最喜爱看的书”里的“抽”是取出一部分的意思,故选⑤。
(7)“衣服洗后,抽了一厘米”意思是衣服收缩了。这句话里“抽”表示减缩、收缩,故选③。
(8)“爸爸一写材料就不停地抽烟”中“抽烟”是吸烟的意思。“抽”是吸的意思,故选①。
4. 把成语补充完整。
山( )地( ) ( )头并( ) ( )疲力( ) ( )遇而( )
( )卫( )海 ( )流不( ) ( )耳( )聋 ( )云( )雾
【答案】 ①. 崩 ②. 裂 ③. 齐 ④. 进 ⑤. 精 ⑥. 尽 ⑦. 随 ⑧. 安 ⑨. 精 ⑩. 填 ⑪. 奔 ⑫. 息 ⑬. 震 ⑭. 欲 ⑮. 腾 ⑯. 驾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补全词语。
山崩地裂:山倒塌下来,地裂开了缝。
齐头并进:指几方面不分先后地一同进行。
精疲力尽:精神疲惫,力气用尽;形容精神和身体极度疲劳。
随遇而安:顺应各种不同的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安然自适,感到满足;也形容安于现状,得过且过。
精卫填海:原意是神鸟精卫衔来木石,决心填平大海;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奔流不息:水流奔腾而不停止,也形容运动着的事物永不停息。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腾云驾雾:升上云端,驾起云雾,在天空行走;也形容行走速度极快或晕头转向。
5. 选词填空
必需 必须
(1)寒冷的冬天就要到了,鸟儿( )离开树,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
(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冰箱这些电器逐渐成了乡下人的生活( )品。
可惜 惋惜
(3)这么漂亮的碗打碎了,真( )!
(4)华华的学习一下子退步了很多,老师为她感到( )。
尽管……也…… 如果……就……
(5)( )感到疲劳,它( )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
(6)( )如此,普罗米修斯( )不向宙斯屈服。
【答案】 ①. 必须 ②. 必需 ③. 可惜 ④. 惋惜 ⑤. 如果 ⑥. 就 ⑦. 尽管 ⑧. 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必需:意思是一定要有,不可缺少。强调事物是必要的,是生活、工作等方面的需求。
必须: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一般用来修饰动词,有“一定要”的意思,带有命令、要求的语气。
(1)鸟儿离开树”是事理上的必要行为,这里用“必须”强调鸟儿在冬天来临这个情况下一定要离开,修饰动词“离开”,带有一种要求的语气。故选“必须”。
(2)“生活必需品”是指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这里强调空调、冰箱等电器对于乡下人生活来说是一定要有的东西,用“必需”来突出物品的必要性。故选“必需”。
可惜:值得惋惜,侧重于对事物本身的价值感到遗憾,这种遗憾可能是因为浪费、破坏等情况导致。
惋惜:对人的不幸遭遇或事物的意外变化表示同情、可惜,更多地体现出一种情感上的同情。
(3)“这么漂亮的碗打碎了” 是对碗这个物体本身被破坏而感到遗憾,侧重于物体价值的丧失,所以用“可惜”。故选“可惜”。
(4)“华华的学习一下子退步了很多” 是一种不好的情况,老师对她这种遭遇表示同情,用“惋惜”更能体现出情感上的同情。故选“惋惜”。
尽管…… 也……:表示转折关系,意思是即使出现某种情况,也不会改变另一种情况。
如果…… 就……:表示假设关系,即假设一种情况出现,就会导致相应的结果。
(5)“感到疲劳”是假设的情况,“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是假设情况出现后的结果,所以是假设关系,用“如果……就……”。故选“如果……就……”。
(6)“如此”是指前面提到的不利情况,“普罗米修斯不向宙斯屈服”表示即使有不利情况,也不会改变他的行为,是转折关系,用“尽管……也……”。故选“尽管……也……”。
按要求改写句子。
6. 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会干。(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即使刮风下雨,爷爷也在坚持锻炼。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关联词造句。
“即使……也……”是假设关系的关联词,据此创设情境,答案合乎逻辑,句意通顺即可。
示例:即使我们在学习上取得了优异成绩,也不能骄傲自满。
7. 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为人类造福,没有什么错。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改为陈述句。
改为陈述句的方法:①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有“不”去“不”,没“不”加“不”)②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③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应将“有”改为“没有”,删去“呢”,将问号改为句号。原句可以改为:为人类造福,没有什么错。
8. 黄山的秋天是令人向往的地方。(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秋天的黄山是令人向往的地方。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本题搭配不当,故乡是地方,而不是秋天,需将“故乡”与“秋天”对调,改为:秋天的黄山是令人向往的地方。
9.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什么样的青春最美?当然是为祖国、为人民、为社会主义事业奉献一切的青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分析例句,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据此修辞手法仿写即可,注意前后句之间要恰当,语句通顺。
如:是谁在守卫边防呢?当然是英勇的战士。
第二部分 阅读与理解
10.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观潮》一文记叙的是一次观潮的盛况,是按________的顺序写的。自古以来,钱塘江大潮被称为_________。
(2)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我积累的气象谚语有:“夏雨少,________。”我还积累了鼓励勇于提问的名言:“_________,自用则小。”
(3)我知道有的古诗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描绘了和谐、宁静的绝妙画卷,如《暮江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4)《雪梅》中的“_______,_______”,借雪与梅的争春,告诉我们人都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
【答案】 ①. 潮来前 潮来时 潮过后 ②. 天下奇观 ③. 秋霜早 ④. 好问则裕 ⑤. 可怜九月初三夜 ⑥. 露似真珠月似弓 ⑦. 梅须逊雪三分白 ⑧. 雪却输梅一段香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与课内文章理解。
(1)《观潮》记叙了一次观潮的盛况。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细腻的笔触,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写出了大潮的雄伟壮观,表达了对钱塘江大潮奇观的惊叹与热爱。课文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时间顺序记叙的,重点描写了潮来之时潮水的壮观景象;从声音和样子两方面写出了潮水的宏伟气势。
根据原文“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可知,此处应填“天下奇观”。
(2)书写时注意“霜”“裕”的正确写法。
(3)“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暮江吟》,意思是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露珠似颗颗珍珠,朗朗新月形如弯弓。这句诗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通过吟咏表现出内心深处的情思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书写时注意“怜”“露”“真”的正确写法。
(4)“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出自宋代卢钺的《雪梅》,意思是梅花也许比不上雪花的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的清香芬芳。这两句借雪梅争春,告诉我们事物各有所长;
书写时注意“须”“逊”“输”“段”的正确写法。
课内阅读。
蟋蟀的住宅(节选)
①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②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 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11. 蟋蟀不吃洞口那丛草的原因是( )
A. 那丛草不好吃
B. 那丛草可以遮阳
C. 那丛草可以遮蔽洞的出口
12. 这两段文字的观察顺序是( )
A. 从外到内
B. 从左到右
C. 从远到近
13. 选文介绍了蟋蟀的住宅的哪些部分?分别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
14. 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
_____________
【答案】11. C 12. A
13. 介绍了蟋蟀住宅的内部和外部,住宅外部微斜、平坦、向阳、有门,内部则光滑、简朴、清洁、干燥、卫生。
14. 因为蟋蟀的住宅向阳、隐蔽、干燥、排水优良;同时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而墙壁却很光滑,住所清洁。
【解析】
【导语】《蟋蟀的住宅》节选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蟋蟀住所的特点及其妙用。文章通过细致的观察,以从外到内的顺序,展示了蟋蟀穴居环境的简朴与高效。洞口那丛草既是天然的屏障,又保持了住所的安全,突显了蟋蟀的聪慧。隧道的构造展示了严谨的布局及洞主的勤劳耐心。文章不仅传递了自然界中动物筑巢的智慧,也引发了对生命科学的深思,使人领悟到简洁与实用的完美结合。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A.文段中并没有提及那丛草不好吃的相关内容,所以无法得出蟋蟀不吃那丛草是因为草不好吃的结论,故错误。
B.文段里也未曾提到那丛草有遮阳的作用,关于蟋蟀不吃那丛草的描述重点在于其与洞口的关系,而非遮阳方面,所以不符合文意。
C.文中第①自然段明确提到“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由此可以清晰地看出,那丛草的作用是半掩着出口,起到遮蔽洞口的作用,所以蟋蟀为了保护洞口的隐蔽性,不会去碰这丛草。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文章第①自然段文字中,先是描述了蟋蟀住宅的外部情况,比如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介绍了隧道所处的位置以及其能快速干燥的特点,接着又描述了隧道的深度、宽度等,还提到了出口处有一丛草半掩着像门以及门口经过仔细耙扫形成的平台等,这些都是围绕蟋蟀住宅的外部特征展开的描写。而第②自然段文字则开始描述屋子的内部情况,如“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 等内容,是对住宅内部状况的呈现。整体来看,是先介绍了蟋蟀住宅的外部,然后再介绍其内部,符合从外到内的观察顺序。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通过阅读短文可知,文章第①自然段介绍了蟋蟀住宅的外部,通过第①自然段中“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可知,蟋蟀住宅外部的特点是:微斜、平坦、向阳、有门。
文章第②自然段中“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介绍了住宅的内部情况,其特点是:光滑、简朴、清洁、干燥、卫生。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通过文章两个自然段的描述,可知蟋蟀的住宅隧道深,出口隐蔽,出口的平台很平坦,住宅内部光滑、简朴、清洁、干燥、卫生。但是却是蟋蟀用简单的工具挖掘出来的,所以其住宅“算是伟大的工程”。
课外阅读。
我家的吊兰
①我家有一盆吊兰,是妈妈前年买的,摆放在阳台的桌子上。
②吊兰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绿的,而且又细又短,几个星期后,叶子长大了,就变成深绿色,但是它非常细,非常长,叶子上还有两根白色的叶脉(mài mò)。 叶子继续长,它根部就会生出一根小茎,小茎上又长叶子,小茎和叶子可以剪下来,然后移植到其他地方,又可以长出新的吊兰。风从窗外吹进来,叶子就跳起了舞,好看得很。
③以前我认为吊兰只会长叶子,可是我现在发现吊兰也会开花。那是在春末夏初的时候,我到阳台上去晒太阳,顺便看了看吊兰,就在我准备离开时我看见小茎上开了几朵小白花。我非常惊讶,便对花进行了观察。它的花有五片花瓣,中间的花蕊(ruǐ ruì)是金黄的,一阵风拂过, 还能闻到淡淡清香。这些花有的绽开了它美丽的笑脸 在花盆里亭亭玉立 像只骄傲的孔雀 有的把花瓣紧凑地合在一起 像一位害羞的姑娘 还有的像吃饱了肚子 撑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④我家的吊兰真美,我非常喜欢它,经常给它浇水、施肥,吊兰在我的细心照料下,正茁壮成长着!
15. 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16.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1)近义词:继续——( ) 惊讶( )
(2)反义词:骄傲( ) 细心( )
17. 在第3自然段的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
18. 文中画线部分作者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的句子我也能写:_________。
19. 短文第②段写吊兰的_______,接着第③段写吊兰的________,并且从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展开写。
20. 从文中的描写可以看出作者想表达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
21. 文中的作者喜爱吊兰,那你喜欢什么花呢?写一写,并写出你喜欢的理由。
__________
【答案】15. mài ruǐ
16. ①. 持续 ②. 惊奇 ③. 谦虚 ④. 粗心
17. , , ; , ; ,
18. ①. 拟人 ②. 示例:秋天到了,树上金红的果子露出了笑脸,她在向着我们点头微笑。
19. ①. 叶子 ②. 花 ③. 颜色 ④. 花瓣数量 ⑤. 清香 ⑥. 形态
20. 对吊兰的喜爱之情。
21. 示例:我喜欢梅花,因为梅花总是迎寒开放,即使遇上风雪,它也傲立枝头,让人佩服。
【解析】
【导语】这篇短文描绘了作者对自家吊兰的观察与喜爱。通过细腻的描写,作者展现了吊兰的叶子在生长过程中颜色和形态的变化,以及它在春末夏初时意外开出的美丽小白花,散发着淡雅的香气。文章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营造出一种鲜活生动的自然意境,表达出作者对吊兰的热爱与细心照料,从而反映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细腻的情感体验。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
脉:读“mài”时,意思是分布在人和动物周身内的血管;动脉的跳动;像血管那样连贯而自成系统的东西。读“mò”时,意思是形容用眼神表达爱慕的情意。
叶脉(mài):植物学名词。分布于叶肉内的维管束。
花蕊(ruǐ):花的雄蕊和雌蕊的统称。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近义词、反义词。
(1)结合第②段“叶子继续长”可知,其中“继续”的意思是连续下去;不中断进程。近义词为:连续、持续、延续等。
结合第③段“我非常惊讶,便对花进行了观察”可知,“惊讶”的意思是觉得很意外,很奇怪,很惊异。近义词为:好奇、惊异、骇怪、吃惊、惊奇。
(2)结合第③段“这些花有的绽开了它美丽的笑脸,在花盆里亭亭玉立,像只骄傲的孔雀”可知,“骄傲”的意思是自豪。反义词为:谦逊、惭愧、谦恭。
结合第④段“吊兰在我细心照料下,正茁壮成长着”可知,“细心”的意思是心思周密。反义词为:大意、疏忽、含糊、马虎、粗心、鲁莽。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
这段话是对吊兰花朵不同形态的描写,是排比句式。每个分号前的句子是一种花朵形态的描述,句子之间是并列关系,所以“像只骄傲的孔雀”、“像一位害羞的姑娘”后用分号隔开。“有的绽开了它美丽的笑脸”“在花盆里亭亭玉立”“有的把花瓣紧凑地合在一起”“还有的像吃饱了肚子”为句子中短暂的停顿,所以要用逗号。
加上标点符号后为:这些花有的绽开了它美丽的笑脸,在花盆里亭亭玉立,像只骄傲的孔雀;有的把花瓣紧凑地合在一起,像一位害羞的姑娘;还有的像吃饱了肚子,撑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及仿写句子。
第②段“风从窗外吹进来,叶子就跳起了舞,好看得很”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跳舞”本是人类特有的行为,这里将叶子赋予了人的动作,把叶子在风中摆动的姿态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让读者更容易感受到叶子随风舞动的活泼和灵动,使叶子的形象更加鲜活有趣。
仿写时注意仿照例句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来写,示例:雨从天空飘落下来,花朵就扬起了笑脸,美丽极了。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选文内容的理解。
结合第②段“吊兰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绿的,而且又细又短,几个星期后,叶子长大了,就变成深绿色,但是它非常细,非常长,叶子上还有两根白色的叶脉。叶子继续长,它根部就会生出一根小茎,小茎上又长叶子,小茎和叶子可以剪下来,然后移植到其他地方,又可以长出新的吊兰”可知,详细描述了吊兰叶子的生长过程,包括叶子颜色从嫩绿到深绿的变化、叶子的形状特点以及叶子生长过程中会从根部生出小茎,小茎上又长叶子的特性,所以本段是写吊兰的叶子。
结合第③段“就在我准备离开时我看见小茎上开了几朵小白花”和“它的花有五片花瓣,中间的花蕊是金黄的,一阵风拂过,还能闻到淡淡清香。这些花有的绽开了它美丽的笑脸,在花盆里亭亭玉立,像只骄傲的孔雀;有的把花瓣紧凑地合在一起,像一位害羞的姑娘;还有的像吃饱了肚子,撑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可知,这段围绕吊兰的花展开的,从花的花瓣数量、花的颜色(花瓣是白色的、花蕊是金黄的)、花香以及花朵形态四个方面来写。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主旨情感。
联系全文可知,作者在文中通过对吊兰细致入微的描写,如描写吊兰叶子的生长变化、花朵的美丽姿态等,并且提到自己经常给吊兰浇水、施肥,精心照料它,这些内容都体现了作者对吊兰的喜爱。作者将吊兰视为自己珍视的对象,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吊兰的喜爱之情。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开放性作答。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花写出下来,并说明理由,
示例:我喜欢红玫瑰花。因为它艳丽的红色花瓣,像丝绸一般柔软光滑。数十片花瓣紧紧拥挤着,裹着它迷人的香味,那清香淡淡的,甜甜的,沁人心脾。闭上眼睛,仿佛来到了一个奇异的美的世界。
第三部分 习作与表达
22. 习作。
观潮让我们心潮起伏,水乡小镇让我们赏心悦目,游乐场让我们兴奋不已,书店让我们流连忘……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地方,你愿意和大家分享吗?推荐一个好地方给同学们吧!
提示:你推荐的地方叫什么?这个地方在哪里?它有什么特别之处?写出推荐的理由。
【答案】例文:
人间仙境 —— 九寨沟
“黄山归来不看山,九寨归来不看水。”九寨沟,一个如诗如画的人间仙境,是我最想推荐给大家的好地方。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境内。这里雪峰林立,高耸入云,终年白雪皑皑,在阳光的照耀下,宛如一座银光闪闪的宝塔。山谷中,绿树成荫,郁郁葱葱,各种奇花异草争奇斗艳,仿佛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九寨沟的水,是它最独特之处。这里的湖水清澈见底,色彩斑斓。五花海,湖水呈现出蓝、绿、黄等多种颜色,犹如一块巨大的调色板。在阳光的照射下,湖底的藻类、沉积物和钙化的岩石交相辉映,美不胜收。珍珠滩瀑布,水流从高处倾泻而下,溅起无数颗晶莹剔透的水珠,如同珍珠般散落,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还有那诺日朗瀑布,宽达三百多米,气势磅礴,如银河落九天,令人叹为观止。
九寨沟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丰富的生态资源。这里生活着许多珍稀的动植物,如大熊猫、金丝猴、珙桐等。漫步在九寨沟的林间小道上,你可能会偶遇一只可爱的小松鼠在枝头跳跃,或者看到一群美丽的鸟儿在天空中翱翔,让你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
九寨沟还是一个充满民族风情的地方。这里居住着藏族和羌族等少数民族,他们有着独特的服饰、建筑和风俗习惯。你可以参观他们的寨子,品尝美味的酥油茶和青稞酒,欣赏他们的歌舞表演,感受他们的热情好客和淳朴善良。
总之,九寨沟是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好地方。它的美丽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只有亲自去感受,才能领略到它的魅力。同学们,如果你还没有去过九寨沟,那么一定要找个机会去看一看,相信你一定会被它的美景所震撼。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能力。
一、审题
本题是话题作文,主要是向同学们推荐一个自己喜欢的地方。
确定内容:要写出推荐地方的名称、位置、特别之处以及推荐理由。
二、立意
通过对自己喜欢的地方的描写,表达对这个地方的喜爱之情,同时激发同学们去这个地方游玩或探索的兴趣。
三、写作思路
开头:开门见山,引出要推荐的地方。
中间:详细描述推荐地方的特点。位置:具体介绍这个地方在哪里,可适当提及周边的标志性地点或交通情况,让读者有一个大致的方位感。特别之处:这是重点内容,可以从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美食特色等方面进行描写。
结尾:总结全文,再次强调推荐这个地方。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文件包含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中教育学业质量综合练习三年级语文参考答案docx、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中教育学业质量综合练习三年级语文试卷docx、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中教育学业质量综合练习三年级语文答题卡pdf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文件包含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中教育学业质量综合练习五年级语文答题卡pdf、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中教育学业质量综合练习五年级语文试卷docx、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中教育学业质量综合练习五年级语文参考答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文件包含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中教育学业质量综合练习六年级语文答题卡pdf、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中教育学业质量综合练习六年级语文试卷docx、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中教育学业质量综合练习六年级语文参考答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