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津县第四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宁津县第四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读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2023年12月21日,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一次出舱活动。读航天员出舱活动的场景照片,完成下面小题。
1.航天员在太空中看到的地球是( )
A.地球是一个蓝色球体B.地球表面的经纬网
C.地球在绕着地轴旋转D.赤道穿过非洲大陆
2.我国积极参与太空探索的意义是( )
①提高我国综合国力
②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③加深对太空的认识
④大规模开发和利用太空资源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月掩金星”是指金星被月球掩盖的自然现象,此时月球运行到地球和金星中间,且连成一条直线,与日全食的原理相似。2023年3月24日,我国部分地区观测到了这一难得的天文奇观。下图示意部分天体及其运行轨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月”掩“金星”现象中的天体分别属于( )
A.恒星、行星B.行星、行星C.卫星、行星D.恒星、卫星
4.本次“月掩金星”现象发生时,月球和金星可能分别位于( )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的四幅图中,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B.③②④①C.②③④①D.①④②③
6.率领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的人物是( )
A.哥伦布B.郑和C.马可·波罗D.麦哲伦
有着“超级天眼”之称的全球最大球面射电望远镜位于贵州平塘的大窝凼(见下图),这是目前全世界最大、性能最先进的射电望远镜,口径达到500米,探测范围可到达目前人类可知的宇宙边缘,对探索地外文明具有重要意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该望远镜可探测到的最高级别天体系统为( )
A.可观测宇宙B.银河系C.河外星系D.太阳系
8.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在宇宙中寻找与地球相似的天体,天体适合生命存在的条件有( )
①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②适宜的温度
③与地球昼夜交替周期一致
④有四季交替
⑤有液态水
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④⑤D.①②⑤
9.中国探索宇宙的过程按时间顺序是( )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③①D.②①③
地球仪是我们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小亮同学尝试自选材料制作地球仪。完成下面小题。
10.小亮把乒乓球穿在铁丝上,经过反复调整,最终制作正确的地球仪是( )
A.B.C.D.
11.小亮描述地球仪的语言,错误的是( )
A.地轴是地球的自转轴B.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是本初子午线
C.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D.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2.某点以西是西半球、以东是东半球、以南是南半球、以北是北半球,则该点是( )
A.经度0°,纬度0°B.经度180°,纬度0°
C.东经160°,纬度0°D.西经20°,纬度0°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为冬奥会,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冬季综合性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届。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历届冬奥会举办地多分布于( )
A.西半球B.中纬度C.高纬度D.南半球
14.下列关于北京地理坐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40°N,116°E)B.(40°S,116°E)C.(40°N,116°W)D.(40°S,116°W)
15.不考虑地形、海陆,两人从南极同时以相同速度出发,分别沿40°E和20°W向北行进,产生的情况是( )
A.他们不会相遇B.在赤道上他们之间相距最远
C.他们之间距离始终保持一致D.他们可在南极再相会
下图为厄瓜多尔方柱形赤道纪念碑。图中游客甲面向东方,双脚跨在M线两侧拍照,以示自己同时站在南北两个半球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M线是( )
A.赤道B.北回归线C.南极圈D.南回归线
17.北半球在游客甲的( )
A.左侧B.右侧C.前方D.后方
18.一年之中,M线上( )
A.有极昼现象B.全年昼夜平分C.有极夜现象D.全年昼短夜长
19.将图示地球仪按地球自转方向拨动,最早进入黑夜的应该是( )
A.A点B.B点C.C点D.D点
20.小明和小红在课后讨论地球自转的相关知识,得出了以下几个不同观点,请你帮他们找出说法错误的地方( )
A.地球自转导致地球上出现白天和黑夜
B.地球不自转地球上也会出现白天和黑夜
C.地球自转周期是一天
D.太阳东升西落是因为地球在不停的自转
某酒店大堂内的两个时钟分别示意北京时间和伦敦时间,如下图所示。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1.“时间去哪儿了?”伦敦和北京两地产生时差的原因是( )
A.地球自转,两地纬度不同B.地球自转,两地经度不同
C.地球公转,两地纬度不同D.地球公转,两地经度不同
22.当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开始播放时(北京时间19时),伦敦时间是( )
A.昨日11时B.昨日23时C.今日23时D.今日11时
23.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A.B.
C.D.
24.下列哪些现象与地球公转有关( )
①四季更替
②昼夜更替
③昼夜长短的变化
④五带的划分
⑤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A.①②③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③④
25.从“五一”劳动节到“十一”国庆节,太阳直射点( )
A.先向北移,再向南移B.先向南移,再向北移
C.一直向北移D.一直向南移
二、综合读图题
26.人类进行宇宙空间探索,既可以探索宇宙环境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又可以带动航天技术的综合发展。
(1)图1的A-H八大行星中,______是我们的家园地球,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______。
A.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可观测宇宙B.可观测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C.太阳系可观测宇宙银河系地月系D.可观测宇宙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
(2)请你简要列举两例中国太空探索的成就。
(3)请你描述两点人类太空探索的意义。
27.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点AB两点的经纬度坐标A______;B______。
(2)图中B位于______纬度地带(高、中、低),从温度带看B位于______(温度带)。
(3)从东西半球看点C位于______半球。鹤岗的经纬度约是(47.5°N,130°E),那么从相对位置看鹤岗位于A地的______方向。
(4)在图中A、B、C三个点中位于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______,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_。北半球冬至日那天,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点______。
(5)当太阳直射在23.5°S时,南半球澳大利亚为______(季节):此时南极圈以南会出现______现象。
28.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自转周期______,方向______。在北极上空看呈______(顺、逆)时针方向转动。
(2)在北回归线上A、B、C三点中,刚好日出的是______点,位于正午的是______点,位于午夜的是______点,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不同______(经度、纬度)的时间差异。
(3)我们的家乡位于五带中的______带。
(4)地球上太阳光直射最北界限是______(填名称)。
(5)列举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29.读“局部经纬网示意”图和“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1中B地位于五带中的______带,D点位于C点的______方向。
(2)图1中阴影区域,跨东西半球的是______,面积最大的是______。
(3)关于图1中D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位于低纬B.比C点先看到日出
C.四季变化分明D.有阳光直射现象
(4)北京时间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中国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请问此时,地球公转到图2中的_____之间。
A.A、D之间B.D、C之间C.C、B之间D.B、A之间
(5)北京时间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中国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美国旧金山(西八区)唐人街的华侨观看直播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的最佳时间是( )
A.5月15日7时18分B.5月14日7时18分
C.5月14日15时18分D.5月15日19时18分
(6)图3示意“二分二至日”时我国北京(约40°N正午的树影长短情况,图3中正午太阳光序号①相对应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_,对应图2公转中的______处(填字母),此时北极圈内出现了______现象。
30.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问题。
(1)写出地球公转至A、B位置时,是北半球的节气:A______;B______。
(2)地球公转至春分日的位置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______(填名称)。
(3)当地球运行至A位置时,太阳直射在______上,此时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
(4)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D处时,北半球正是______(节气),此时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此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向______方向移动。
(5)在我们此次考试期间(10月10日前后),地球运行至______之间(用字母表示),你所在的学校(位于山东省)在这期间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正午旗杆影子朝向______(方向)。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根据计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因此从太空看到的地球是一个蓝色球体,A正确;地球表面的经纬网实际不存在,地轴是假想的,并不能看到赤道穿过非洲大陆,排除BCD。故选A。
2.答案:A
解析:我国积极参与太空探索的意义是加深对太空的认识、提高我国综合国力、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A①②③正确;并不是为了大规模开发和利用太空资源,④错误,排除BCD。故选A。
3.答案:C
解析:月球为地球的卫星,金星为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因此上述材料中涉及的天体类型组合分别为卫星和行星,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答案:A
解析:据材料“月掩金星”是指金星被月球掩盖的自然现象,此时月球位于地球与金星之间,且三者位置呈一直线,因此金星和月球可能分别位于③、①位置,A正确;金星和月球可能分别位于④、②位置、③、②位置时,月球不在地球和金星中间;金星和月球如果分别位于④、①位置时,月球虽然在地球、金星中间,但金星与太阳在同一方位,且三者位置不呈一直线,BCD错误。故选A。
5.答案:B
解析: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太阳和月亮推测→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③②④①正确,B正确,ACD错误;故选B。
6.答案:D
解析:1519年9月,航海家麦哲伦率领一支200多人的探险船队,分乘5艘帆船从西班牙出发,向西南穿越大西洋,绕过南美大陆南端的海峡,进入太平洋。向西穿过印度洋,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终于在1522年9月回到原出发地西班牙。麦哲伦船队首次完成了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所以排除ABC,选择D。
7.答案:A
解析:据材料可知,“天眼”探测范围可到达目前人类可知的宇宙边缘,目前人类可探测到的宇宙范围为可观测宇宙,属于天体系统的最高级别,A正确;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都不是最高级别天体系统,BCD错误。故选A。
8.答案:D
解析:地球适合生命存在的条件包括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适宜的温度、液态的水,①②⑤正确;天体适合生命存在的条件与是否与地球昼夜交替周期一致、四季交替现象关系不大,③④错误。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9.答案:C
解析:“东方红一号”卫星于1970年发射成功,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出舱在2022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于2003年,中国探索宇宙的过程按时间顺序是②③①,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0.答案:D
解析:地球仪的中心被地轴穿过,地轴和地平面有66.5°的夹角,A、B错误;地轴和地表的交点是南北两极,北部是北极点N,南部是南极点S,C错误、D正确。故选D。
11.答案:B
解析:地轴是地球的自转轴,A正确;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是赤道,B错误;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C正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D正确。故选B。
12.答案:D
解析: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东半球的经度范围为20°W→0°→160°E,西半球的经度范围为160°E←180°←20°W。赤道(0°纬线)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某点以西是西半球,以东是东半球,说明此点在20°W经线上;以南是南半球,以北是北半球,则该点在赤道上。所以,该点的经纬度是西经20°,纬度0°。故选:D。
13.答案:B
解析: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读图可知,历届冬奥会举办地多分布于20°W以东、160°E以西的东半球,A错误;高中低纬度划分中,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读图可知,历届冬奥会多位于30°~60°之间的中纬度地区,B正确,C错误;0°纬线即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读图可知,历届冬奥会多分布于北半球,D错误。故选B。
14.答案:A
解析: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故北京地理坐标为(116°E,40°N),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5.答案:B
解析:不考虑地形、海陆,两人从南极同时以相同速度出发,分别沿40°E和20°W向北行进,两者始终处于同一纬度,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自赤道向极点逐渐减小为0,相同的角度的纬线长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逐渐递减,在赤道上他们之间相距最远,越靠两极,两者之间的距离越小。故选:B。
16.答案:A
解析:游客甲面向东方,双脚跨在M线两侧拍照,以示自己同时站在南北两个半球上,赤道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故M线为赤道;A正确,排除BCD;故选A。
17.答案:A
解析:读图和材料分析可知,图中游客甲面向东方,双脚跨在M线两侧拍照,以示自己同时站在南北两个半球上。则游客甲的左侧为北半球,右侧为南半球;A正确,排除BCD;故选A。
18.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赤道上白天和黑夜的长度是永远相等的,因为任何时候晨昏线将地球一分为二,即一半是白昼,一半是黑夜;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9.答案:C
解析: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故将图示地球仪按地球自转方向转动,地球仪上位于东边的地点会最早进入黑夜,ABCD四点中C点位于最东侧,因此C点最早进入黑夜。故选C。
20.答案:A
解析:地球上出现白天和黑夜是因为地球不发光、不透明,太阳在同一时间只能照到地球的一半所导致的,所以地球不自转地球上也会出现白天和黑夜,而地球自转产生的是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现象,故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地球自转的周期为一天,故C不符合题意,太阳东升西落也是因为地球在不停自转所导致,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1.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地球自转绕转中心是地轴,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小时,也就是一天,因地球是个不透明球体,在接受太阳照射下,会出现昼夜差别,同时随着地球的自转,会出现昼夜更替现象;故题干中“时间去哪儿了?”伦敦和北京两地产生时差的原因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导致地球上经度位置不同的地区地方时不同,B正确、A错误;地球公转影响的是一年四季的变化,排除CD;故选B。
22.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伦敦是0时区,北京是东8区,北京比伦敦早8个小时,当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开始播放时(北京时间19时),伦敦时间是今日11时,D正确、排除ABC;故选D。
23.答案:D
解析: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北极上判定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在南极上判定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AB错),经度向东变大为东经度,向西变大为西经度,C错,D对。自转的周期是一天。故选D。
24.答案:B
解析:地球的公转产生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和五带等地理现象;地球的自转产生昼夜交替、时间差异和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①③④⑤正确,故选B。
25.答案:A
解析: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当太阳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太阳直射点继续北移,到达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此后,太阳直射点开始南移,太阳光再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到达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从“五一”劳动节到“十一”国庆节,太阳直射点先向北移,到达北回归线,再向南移,故A正确,BCD错误。
26.答案:(1)D;B
(2)2021年我国“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登陆火星;2022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等。
(3)推动科学进步与技术创新、寻找地外生命与新的资源等
解析:(1)读图结合所学可知,太阳系中八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可知D是我们的家园地球;可观测宇宙是目前人类所知道的最大的天体系统,包括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按从大到小的层次,依次为可观测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和地月系。故选B。
(2)2021年我国“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登陆火星;2022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2023年6月4日成功返回;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还有月球样本返回等。
(3)我国进行太空探索的意义主要有利用太空的物理环境进行科学实验、推动科学进步与技术创新、寻找地外生命与新的资源、探索空间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影响、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贡献中国方案等。
27.答案:(1)(20°N,110°E);(40°S,30°W)
(2)中;南温带
(3)东;东北
(4)A;B;B
(5)夏季;极昼
解析:(1)根据“向西增大的经度为西经,向东增大的经度为东经;向北增大的纬度为北纬,向南增大的纬度为南纬”可知,点A的经纬度为(20°N,110°E),点B的经纬度为(40°S,30°W)。
(2)B的纬度为40°,故B位于中纬度(30°~60°)。向北增大的纬度为北纬,向南增大的纬度为南纬,故点B的纬度是40°S,点B位于南温带(23.5°S~66.5°S)。
(3)根据“向西增大的经度为西经,向东增大的经度为东经”,故为西经度,点C的经度约为15°W,因点C位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以东,故点C位于东半球。鹤岗的经纬度约是(47.5°N,130°E),A点的经纬度是(20°N,110°E),故鹤岗位于A点的东北方向。
(4)南北回归线之间即位于热带、且有阳光直射现象,因A、B、C三点中,只有A点(纬度为20°N)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故A点位于热带且有阳光直射现象。点A的经度是110°E,点B的经度是30°W,点C的经度是15°W左右,因只有点B位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以西,故位于西半球的是点B。北半球冬至日那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离太阳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点A的纬度为20°N,点B的纬度为40°S,点C的纬度为55°S,因点B距离太阳直射点南回归线最近,故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点B。
(5)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23.5°S)时,北半球正值冬季,南半球和北半球季节相反,故南半球澳大利亚为夏季,南极圈以南会出现极昼现象。
28.答案:(1)一天(24小时);自西向东;逆
(2)B;C;A;经度
(3)北温
(4)北回归线
(5)昼夜更替、时间差异等。
解析:(1)地球时刻都在运动着,自转的周期是一天24小时,方向是自西向东,若在北极上空看,地球是按逆时针方向自转,在南极上空看,地球是按顺时针方向自转。
(2)在北回归线上的A、B、C三个点中,刚好日出的是位于晨线上的B点,位于正午的是位于昼半球中间的C点,位于午夜的是位于夜半球中间的A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导致地球上因经度位置不同的地区地方时不同,位置偏东的地区比位置偏西的先看到日出。
(3)五带的划分主要是根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极昼极夜现象来划分的。热带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有太阳直射现象;温带位于回归线与极圈之间,既无太阳直射现象,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寒带位于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我们的家乡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在北回归线以北,北极圈以南,所以属于北温带。
(4)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北回归线是太阳直射点能够到达的最北位置,其纬度约为北纬23.5°。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半球处于夏至日,这一天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现象。
(5)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也就不断地交替,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也就出现了时间的差异。
29.答案:(1)北温;正东
(2)③;①
(3)C
(4)D
(5)C
(6)夏至日;A;极昼
解析:(1)读图可知,B地位于赤道以北,因此纬度为60°N,属于北温带;C、D位于同一条纬线上且C在西,D在东,因此D点位于C点的正东方向。
(2)结合所学可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20°W、160°E,图中①②在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③在15°W~30°W,因此跨东西半球;而纬线长度是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因此面积最大的是①。
(3)读图可知,D位于15°N,属于低纬度,且属于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全年气温高,AD正确,C错误;D点位于C点的正东方向,东早西晚,D比C点先看到日出,因此B正确。ABD正确,故选C。
(4)读图可知,A为夏至日,6月22日前后,B为春分日,3月21日前后,C为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D为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因此中国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地球公转到图2中的B、A之间,故ABC错误,选D。
(5)已知北京位于东八区,北京时间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中国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而美国旧金山(西八区),两地时差为8+8=16小时,根据东加西减,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的美国旧金山时间为5月15日7时18分-16=5月14日l5时18分,故选C。
(6)读图3中正午太阳光序号①可知,此时影子最短,太阳高度角最大,因此为夏至日,对应图2公转中的A,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30.答案:(1)冬至;春分
(2)赤道
(3)南回归线;昼短夜长(昼最短,夜最长)
(4)秋分;昼夜平分;南
(5)DA;昼短夜长;北
解析:(1)读图可知,A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冬至日,B太阳直射赤道,为春分日,C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夏至日,D太阳直射赤道,为秋分日。
(2)根据所学知识,春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
(3)根据所学知识读图可知,A处为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所以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内有极夜。
(4)根据所学知识读图可知,D处为秋分,此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过了秋分,太阳直射点继续向南移动,冬至日时移动到南回归线。
(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0月10日位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和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之间,即图中DA之间。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位于北半球的我校昼短夜长,正午旗杆影子始终朝向北方。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第四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共4页。
这是一份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第四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无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读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第四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无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