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山东省潍坊市昌邑市育秀中学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自然界因为有了生物而充满生机。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 不断增高的珠穆朗玛峰
B. 漫天飞舞的雪花
C. 路上飞驰的汽车
D. 负责保卫的兵蚁
【答案】D
【分析】具有生命现象的物体是生物,不具有生命现象的物体是非生物。生物的基本特征(生命现象)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等。
【详解】ABC.不断增高的珠穆朗玛峰、漫天飞舞的雪花、路上飞驰的汽车,不具有呼吸、繁殖、遗传和变异等生命现象,都属于非生物,故ABC不符合题意。
D.负责保卫的兵蚁,是节肢动物中的昆虫,具有呼吸、繁殖、遗传和变异等生命现象,属于生物,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 龙年春晚歌曲《上春山》是一场美妙绝伦的对古诗词的致敬之旅,其中的诗句也蕴含着生命的现象。下列与生命现象无关的诗句是( )
A.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B.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C. 薄寒能几许,春雨满池塘
D.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答案】C
【分析】生物的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等。
【详解】A.诗句意为: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故反映了生物能够生长的特征,A不符合题意。
B.“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描写了水中的藻类植物大量繁殖的场景,B不符合题意。
C.“薄寒能几许,春雨满池塘”的意思是微弱的寒意悄然而至,春雨已经满满地充盈着池塘,诗句中描写的都是自然现象,没有体现生命现象,C符合题意。
D.诗句意为:春风里洋洋得意地跨马疾驰,一天就看完了长安的似锦繁花。诗句中描写了马的运动,与生命现象有关,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 2022 年4月,南非巴伯顿·玛空瓦山脉发现了位于 32亿年前岩层中的地球首个陆地生态系统,研究小组在该处岩层中发现了古微生物化石,这些古微生物活着时可能以硫酸盐为食,或者通过光合作用以铁为食。题中体现了生物的哪一基本特征( )
A. 排出体内废物B. 形态微小
C. 需要获取营养D. 生长和繁殖
【答案】C
【分析】生物的特征主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A.生物都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动物和人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故A错误。
B.形态微小不是生物共有的特征,故B错误。
C.古微生物活着时可能以硫酸盐为食,或者通过光合作用以铁为食。因此体现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的基本特征,故C正确。
D.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如:蘑菇能从小长大、种子的萌发、母鸡生蛋等等,故D错误。
故选C。
4.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是对植物生命周期的生动写照。而大多数种子植物的种子成熟后,只要遇到适宜的外界条件,就会萌发,使物种得以延续。“种子萌发”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
A. 生长发育B. 遗传C. 从外界获得能量D. 变异
【答案】A
【分析】生物的主要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种子萌发”体现的生物特征是生物能生长和繁殖,即生长发育,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 进入初中,你的课程表上多了一门崭新的课程—生物学。下列关于对生物及生物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B. 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生物都是生物学的研究对象
C. 生石花、扫地机器人、支原体等都属于生物
D. 观察是生物学中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答案】C
【分析】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植物、动物等形形色色的生物,以及它们与环境的关系,都是研究的对象,通过这一学期的研究,不仅让同学们收获了生物学基本知识,还具有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
【详解】A.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故A正确。
B.植物、动物等形形色色的生物,以及它们与环境的关系,都是生物学研究的对象,故B正确。
C.生石花、支原体都属于生物,机器人属于非生物,故C错误。
D.研究生物学的方法包括观察、调查、测量、实验等,其中观察是生物学中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故D正确。
故选C。
6. 同学们在赛跑时往往会出很多汗,这一现象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
A. 生活需要营养B. 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C. 有遗传变异的特性D.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答案】B
【分析】生物的基本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同学们在赛跑时往往会出很多汗,在汗液中有尿素、尿酸等含氮废物,以及人体内多余的水和无机盐,因此这一现象体现的生物特征是人体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理论。下列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 大树底下好乘凉B. 干旱导致粮食减产
C. 森林能够净化空气D. 竹节虫具有与树枝相似的体节
【答案】D
【分析】(1)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动,使得环境有了改观或变化。
(2)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习性或者形态结构上力求与环境保持一致。
(3)生物依赖环境:是指生物类别不同,受生存空间或生活环境的制约。
【详解】A.植物能进行蒸腾作用,把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当中,增加了大气湿度 使空气湿润。可见,“大树底下好 乘凉”体现了生物能影响环境,A不符合题意。
B.干旱的天气,造成农作物大面积减产,属于环境影响生物,B不符合题意。
C.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通过蒸腾作用,增加降水,森林能净化空气,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不符合题意。
D.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这种现象叫拟态,不容易被敌害发现,有利于防御敌害,保护自己,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D符合题意。
故选D。
8. 同学们发现学校附近有废水排入的水域中,蛙类的数量越来越少。于是思考:“污染的水质会影响蛙类的生活吗?”。这属于科学探究基本过程的( )
A. 制订方案B. 得出结论
C. 作出假设D. 提出问题
【答案】D
【分析】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为了使实验有说服力,实验中一定要设置对照组。在设计对照实验时,要遵循单一变量的原则。
【详解】A.“制订方案”是设计实验或调查的步骤和方法,以便验证假设或寻找问题的答案。同样,在这个情境下,同学们还没有开始制订方案,A不符合题意。
B.“得出结论”是在实施实验或调查后,根据数据或观察结果得出的最终答案或解释。在这个情境下,同学们还没有进行实验或调查,因此也没有得出结论,B不符合题意。
C.“作出假设”是对问题的答案做出尝试性解释,需要基于已有的知识或经验进行推测。但在这个情境下,同学们还没有基于任何知识或经验做出具体的假设,他们只是在提出问题,C不符合题意。
D.同学们观察到学校附近有废水排入的水域中蛙类的数量越来越少,他们开始思考:“污染的水质会影响蛙类的生活吗?”。这是一个明确的疑问或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即提出问题,D符合题意。
故选D。
9. 下列有关生物研究采用的科学方法对应错误的是( )
A. 研究生命的起源———推测法
B. 推断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实验法
C. 利用延时摄影记录花生的一生——观察法
D. 了解西安市常见的传染病类型——调查法
【答案】B
【分析】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①实验法; ②观察法 ;③调查法; ④收集和分析资料等。
【详解】A.推测是根据已知的事物,通过思维活动,对未知事物的真相提出一定的看法。可利用科学推测法研究生命的起源,A正确。
B.科学家从对大量不同化石的研究中推断出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采用的最重要的研究方法是比较法,B错误。
C.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所以利用延时摄影记录花生的一生利用观察法,C正确。
D.调查法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并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了解西安市常见的传染病类型采用的是调查法,D正确。
故选B。
10. 如果在实施实验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了不够完善的地方,我们应该( )
A. 按照预定实验方案执行,不改变
B. 根据实验情况,不断修订实验方案
C 停止探究,重新制订实验方案
D. 按照预定实验方案执行,根据实验结果再进行修订
【答案】B
【分析】只探究一次,探究实验不一定能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实验者的错误操作等,会出现各种情况。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根据实验情况,不断修订实验方案。
【详解】A.实验方案的不完善之处可能会影响到实验的进行。所以,“按照预定实验方案执行,不改变”的做法可能会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或无法达到预期目的,A错误。
B.实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可能会遇到预期之外的情况。根据实验的实际情况,适时地调整和修订实验方案,可以确保实验更加科学、合理,提高实验的成功率,B正确。
C.“停止探究,重新制订实验方案”的做法可能会导致之前的努力白费。通常,不需要完全停止实验,而是应该在现有基础上进行调整和优化,C错误。
D.虽然实验结果可以为修订提供依据,但等到实验结束后再进行修订可能会错过最佳调整时机。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时,应该及时调整,而不等到实验结束,D错误。
故选B。
11. 某同学探究“不同营养液对草履虫培养效果的影响”,实验设计如下表。下列对该实验改进建议不合理的是( )
A. 统一用稻草浸出液
B. 营养液温度统一为25℃
C. 草履虫数量改为20只
D. 可设置用清水作培养液的对照组
【答案】A
【分析】作为探究“不同营养液对草履虫培养效果的影响”的对照试验,根据对照实验变量的唯一性,此对照试验的变量是营养液,其它条件应该都一样。
【详解】A.探究“不同营养液对草履虫培养效果的影响”,实验变量是不同营养液,因此不能统一用稻草浸出液,A符合题意。
B.探究“不同营养液对草履虫培养效果的影响”,温度应该一样,所以营养液温度统一为25℃,B不符合题意。
C.草履虫数量改为20只,2只太少,容易出现偶然性,实验结果没有科学性,C不符合题意。
D.可设置用清水作培养液的对照组,用甲乙分别与之作对照,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 对照实验是指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若探究水温对金鱼呼吸频率的影响,则应设置的对照实验为( )
A. 自来水与河水B. 有光照与无光照
C. 水温度为20℃与5℃D. 有光照与20℃水温
【答案】C
【分析】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详解】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是: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且只能以所研究的条件为变量,其他条件应相同。因此在“水温对金鱼呼吸频率的影响”时,实验的变量是水温,实验组和对照组除水温不同外,其他条件应相同且适宜,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 可能有些同学经历过雾化治疗。你知道吗:雾化的原理就是利用雾化器所产生的高速气流,将液体的药物冲击形成雾状,也就是形成一种微小的颗粒。通过人的自然呼吸,到达呼吸道和肺部,从而使得药物能够均匀在呼吸道或者肺部的靶器官,产生相应的药物疗效。请你推测,下列疾病中,最不适于用雾化治疗的是( )
A. 慢性肺炎B. 慢性、支气管哮喘
C. 慢性支气管炎D. 感染性关节炎
【答案】D
【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
【详解】由题干可知,雾化的原理就是利用雾化器所产生的高速气流,将液体的药物冲击形成雾状,也就是形成一种微小的颗粒。通过人的自然呼吸,到达呼吸道和肺部,从而使得药物能够均匀在呼吸道或者肺部的靶器官,产生相应的药物疗效。所以雾化治疗的是呼吸系统的疾病,如慢性肺炎、慢性、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感染性关节炎通过雾化治疗无效,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4. 在探究过程中,我们为了观察生物,一般不会用到的工具是( )
A. 显微镜B. 放大镜
C. 托盘天平D. 镊子
【答案】C
【分析】不同的工具作用不同,观察生物时会用到放大镜、显微镜、镊子等。
【详解】A.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经过这两次放大作用,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清的小物体了,例如观察草履虫、变形虫、绿球藻等会用到显微镜,A不符合题意。
B.在观察生物时有时会用放大镜进行观察,如霉菌的实验中,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镜观察培养皿中的橘子皮或馒头片上的霉菌,B不符合题意。
C.托盘天平主要作用是称重,在观察生物时一般不会用到,C符合题意。
D.镊子是观察生物时常用到的工具,如制作临时装片时需用镊子辅助取材及辅助盖上盖玻片,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 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两个视野,由左图到右图的操作过程中最可能用不到的结构是( )
A. 转换器B. 粗准焦螺旋C. 细准焦螺旋D. 反光镜
【答案】B
【分析】(1)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由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增大,因此视野内的细胞数目由多到少,细胞体积由小到大,放大倍数越大,镜头透光直径越小,通过的光线就少,于是视野变暗。
(2)观图可知,由左图到右图,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由小到大。
【详解】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物镜安装在转换器上;因此,由左图到右图的操作过程中需要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A正确。
B.粗准焦螺旋能较大范围升降镜筒,在对光和寻找物像时使用;找到物像后,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观察时,不需要转动粗准焦螺旋,B错误。
C.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后,物像会变模糊,需要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变清晰,C正确。
D.观察同一视野的同一部位:低倍镜下看到的细胞小,数量多、视野亮;高倍镜下看到的细胞大,数量少、视野暗。因此,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需要换用反光镜的凹面镜,使视野变亮,D正确。
故选B。
16. 如图是某同学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部分步骤的图示,符合操作要求的是( )
A. 取镜B. 对光
C. 调节D. 观察
【答案】D
【分析】显微镜的使用步骤: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厘米左右处,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3.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4.把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睛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睛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5.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6.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7.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详解】A.取显微镜时,需要用双手取镜,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A错误。
B.对光时,应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10×)对准通光孔,B错误。
C.在转动粗准焦螺旋下降镜筒的过程中,双眼应从侧面看着物镜,以免压坏玻片标本或损坏物镜镜头,C错误。
D.用显微镜观察时,两眼都要睁开,左眼注视目镜内的物像,右眼睁开便于绘图,D正确。
故选D。
17. 用两组光学显微镜观察物体,一组是20×和10×,另一组是20×和25×,后者与前者相比,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细胞数量变多,视野变暗
B. 细胞数量变多,视野变亮
C. 细胞数量变少,视野变暗
D. 细胞数量变少,视野变亮
【答案】C
【分析】观察同一视野的同一部位:低倍镜下看到的细胞小,数量多、视野亮、观察范围大;高倍镜下看到的细胞大,数量少、视野暗、观察范围小。
【详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一组是20×和10×,该显微镜放大了200倍;另一组是20×和25×,该显微镜放大了500倍。结合分析可知,后者(高倍)与前者(低倍)相比,细胞数量变少,视野变暗,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8. 显微镜是我们观察微观世界的重要工具,下列使用显微镜过程中步骤错误的是( )
A. AB. BC. CD. D
【答案】A
【分析】显微镜的结构由光学部分、支持部分及调节部分三部分组成。光学部分由镜头(目镜和物镜)和反光镜组成。支持部分包括镜筒、镜臂、载物台、镜柱及镜座等。调节部分由转换器、遮光器和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
显微镜使用的正确步骤是:取镜和安放、对光、安装装片、调焦、观察。
【详解】A.低倍镜下看到的视野范围大,细胞数量多。因此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先用低倍镜找到要观察的目标。所以,对光时,需要选用低倍镜对准通光孔,A错误。
B.光沿直线传播,因此反光镜反射的光线到达人眼,需玻片标本、光圈、通光孔、物镜、镜筒、目镜在同一直线上。所以,用显微镜观察时,玻片标本要正对通光孔中心,B正确。
C.准焦螺旋是显微镜的机械部分,用来调节焦距。粗准焦螺旋使镜头上升或下降的范围大;细准焦螺旋使镜头上升或下降的范围小,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C正确。
D.清洁物镜和目镜的镜头时,应用擦镜纸,擦镜纸质软又不易掉毛,用擦镜纸擦拭镜头既可以清洁镜头,又可以避免损伤镜头和有少量的纤维留在镜头上,影响观察效果,D正确。
故选A。
19. 如图是光学显微镜结构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光线较暗时,应转动4选择平面镜
B. 选择较长的1和较短的3,可使放大倍数更大
C. 如果视野中有污点,可能存在于1、3或4上
D. 转动6可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
【答案】D
【分析】图中1目镜、2转换器、3物镜、4反光镜、5粗准焦螺旋、6细准焦螺旋。
【详解】A.反光镜有两面(平面镜和凹面镜),其中凹面镜能聚光,反射光线更强。因此光线较暗时,应转动4反光镜选择凹面镜,A错误。
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因此选择较短的1目镜和较长的3物镜,可使放大倍数更大,B错误。
C.如果视野中有污点,则可能存在于1目镜、3物镜或玻片标本上,4反光镜的污点不会出现在视野中,C错误。
D.细准焦螺旋能小幅度的升降镜筒,因此转动6细准焦螺旋可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D正确。
故选D。
20. 某实验小组将苔藓叶片做成临时装片,在光学显微镜下分别采用低倍镜与高倍镜观察到两个视野。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寻找视野时,要先使用高倍镜,再使用低倍镜
B. 由低倍镜转换高倍镜后,要先调粗准焦螺旋,再调细准焦螺旋
C. 由低倍镜装换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此时可以调节反光镜
D. 低倍镜下看到是视野1,高倍镜下看到的是视野2
【答案】C
【分析】显微镜使用的一般程序:①取镜和安放;②、对光;③、放置标本;④、调焦观察。
【详解】A.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移动装片,在低倍镜下使需要放大观察的部分移动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A错误。
B.由低倍镜换成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不可调节粗准焦螺旋,B错误。
C.由低倍镜装换高倍镜后,由于放大倍数增加,视野会变暗,此时可以调节反光镜,C正确。
D.低倍镜下看到的是视野2,高倍镜下看到的是视野1,D错误。
故选C。
二、非选择题(除24、25题外,每空1分,共60分)
21. “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木叶动秋声,清风徐来,秋便有了秋的味道,露蝉声渐咽,秋日景初微,观雨滴轻盈,芦苇飘摇,莲藕清香,真是天凉好个秋!
(1)清风阵阵,落叶飘零,树木产生的一部分________也被带走。
(2)夏蝉破土爬树,脱壳羽化,说明了生物能够________;盛夏蝉鸣阵阵,这是雄蝉在吸引雌蝉交配,生物体发育到一定阶段。就会开始________下一代;蝉的外壳很坚硬,既可以保护内部结构、又能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这体现了生物可以通过一定的结构________环境。
(3)雨滴飘落,芦苇轻晃,二者都在动,这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雨是生物。芦苇的后代还是芦苇,说明生物是有________的现象。
(4)那香鱼米,让人不禁食欲大动,说明生物能________;人们吃鱼和其他的食物,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那________。
【答案】(1)废物 (2)①. 生长 ②. 繁殖 ③. 适应
(3)①. 不能 ②. 遗传
(4)①. 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②. 营养
【分析】生物的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1)植物落叶能带走部分废物。因此清风阵阵,落叶飘零,树木产生的一部分废物也被带走。
(2)夏蝉破土爬树,脱壳羽化,这体现的是生物的生长。
盛夏蝉鸣雄 蝉在吸引雌蝉交配,就会产卵繁殖下一代。这体现的是生物能繁殖。
蝉的外骨骼可以支持保护内部结构,防止水分蒸发,这是适应环境的表现。
(3)雨滴会飘落,但是不具备生物的特征,属于非生物。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芦苇的后代还是芦苇,说明生物是有遗传的现象。
(4)人类闻到食物的香味就会产生食欲,这体现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人们吃鱼和其他的食物,获取营养,这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2. 图甲为同学们在实验室常用的普通光学显微镜,随着科技的进步,一些学校已经将其升级更新为数码显微镜(如图乙),比较两种显微镜,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显微镜的各结构中能将物像放大的有________和________。
(2)使用图甲显微镜观察时,先________(填“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②)________使镜筒缓缓下降,此时眼睛一定要注视着________,防止镜头接触镜片。
(3)当光线比较弱时,使用图甲显微镜观察应选择大光圈和________(第“平面”或“凹面”)反光镜。
(4)使用图乙显微镜观察时需注视________;图乙显微镜在通光孔的正下方有可调节的光源,所以不需要使用图甲标号_____的结构进行__________操作。
【答案】(1)①. ① ②. ⑤
(2)①. 逆时针 ②. 粗准焦螺旋 ③. ⑤
(3)凹面 (4)①. 显示屏 ②. ⑥ ③. 调节光线
【分析】图中的①目镜、②粗准焦螺旋、③细准焦螺旋、④转换器、⑤物镜、⑥反光镜。
【详解】(1)对物像具有放大作用的是①目镜和⑤物镜。
(2)用显微镜观察时,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玻片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逆时针转动②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⑤物镜,以免物镜撞坏玻片标本和损伤镜头。
(3)用来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反光镜和遮光器。光线差,要用凹面镜和大光圈能够使视野变亮。所以,当光线比较弱时,使用图甲显微镜观察应选择大光圈和凹面反光镜。
(4)乙图显微镜没有甲图所示的目镜,观察时只需注视显示屏;乙图显微镜在通光孔的正下方有自带可调节的光源,所以不需要使用甲图⑥反光镜进行调节光线的操作。
23. 如图是普通光学显微镜结构图,据图回答问题。
(1)使用显微镜对光的正确顺序是______。
①选遮光器上适宜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②转动转换器,使物镜对准通光孔
③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
④转动反光镜调节出一个明亮的视野
(2)对光完成后,反光镜反射的光线依次经过的结构有通光孔、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进入我们的眼睛。
(3)一般观察时应先选用_______,(“高倍”或“低倍”)物镜。发现物镜后需转动【 】_______,可使物像更清晰。
(4)在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时,看到视野中有一个污点。当用手推动装片时,视野中的污点也随着移动,这时污点是在_______上;如果视野中的污点不随着移动,则污点是在_______上;若此时转动目镜,污点不动,则污点一般是在_______上。
(5)显微镜中光圈的作用是_______。
A. 可以反射光线B. 可以调节光线的角度
C. 可以使物像更清晰D. 可以调节视野的明暗
【答案】(1)②①③④
(2)①. 物镜 ②. 镜筒 ③. 目镜
(3)①. 低倍 ②. ⑦细准焦螺旋
(4)①. 装片 ②. 目镜或物镜 ③. 物镜 (5)D
【分析】图中①是目镜,③是镜筒,④是粗准焦螺旋,⑤是转换器,⑥是物镜,⑦是细准焦螺旋,⑧是载物台,⑨镜臂,⑩反光镜,⑫镜柱,⑬镜座。
【详解】(1)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应转动转换器,让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用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并调节反光镜,同时左眼注视目镜,看到明亮的视野为止。因此使用显微镜对光的正确顺序是②①③④。
(2)反光镜反射的光线通过通光孔、物镜、镜筒、目镜进入我们的眼睛。
(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范围越小,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时,要先用低倍的物镜找到物像,需要时再换高倍的物镜,调节物镜需转动⑤转换器。⑦细准焦螺旋比较细,升降镜筒的范围小,可使物像更清晰。
(4)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移动装片,污点移动就在装片,不动就不在装片上,可能在目镜或物镜上;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如果不在目镜和装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
(5)遮光器上的光圈大小可以调节,光圈大小是可以控制亮度的,光线弱就调大,光线强就调小,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4. 日益严重塑料污染引发的生态效应极需关注。某研究小组探究了微塑料(直径小于5mm的颗粒物)对斑马鱼成活率的影响,结果如下表。
(1)请补充下列实验设计中空缺的内容:
①变量设计:实验中的变量为________,配制某种微塑料浓度分别为0mg/L、0.1mg/L、1mg/L、10mg/L、100mg/L、200mg/L、500mg/L的培养液各200mL,对照组的浓度为________。
②在显微镜下挑选品种、发育状态和健康状况________的斑马鱼幼鱼共140条,将其分成________组,每组________条,分别放入盛有等量的不同浓度的微塑料溶液的培养皿中,再转移至28°C培养箱中培养。
③培养至第5天,统计培养皿中幼鱼________。
(2)该研究小组挑选140条斑马龟幼鱼进行实验而不是极少数。目的是_______。
(3)根据表格分析,可得出结论:微塑料对斑马鱼的成活率________(填“有”或“无”)影响,且浓度越________,对幼鱼的毒性越强。
(4)该实验结果启示我们应当认识到微塑料对生物健康的潜在影响。对于减少塑料污染,谈谈你能做的事:_______(请写出一条)。
【答案】(1)①. 微塑料浓度 ②. 0mg/L ③. 相同 ④. 7##七 ⑤. 20##二十 ⑥. 成活率
(2)避免偶然性,减少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3)①. 有 ②. 高
(4)开展生活垃圾清理。
【分析】对照实验是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详解】(1)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由实验内容可知,微塑料溶液浓度为0mg/L是对照浓度,该实验的变量即微塑料浓度;对照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本实验的变量是微塑料浓度,其他条件都相同,因此,实验中要挑选品种、发育状态和健康状况相同的斑马鱼幼鱼。同时,各组斑马鱼的数量也应该相同,实验中共配制了7种不同微塑料浓度的培养液,因此,140条斑马鱼分为7组,每组20条。培养至第5天,统计培养皿中幼鱼的成活率,来判断微塑料对斑马鱼的成活率有影响。
(2)在科学实验中,实验对象数量太少的话,往往会出现偶然性,并且获取的实验数据误差较大,因此,取140条斑马鱼而不是极少数进行实验,是为了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
(3)由表格数据可知,微塑料对斑马鱼的成活率有影响,且浓度越高,对幼鱼的毒性越强,斑马鱼的成活率越低。
(4)在生活中,可以开展生活垃圾清理、港湾塑料垃圾清理、清洁海滩行动等方式减少微塑料污染。
25. 为贯彻落实“双减”政策,构建学校“五有”并举格局,某学习小组在学校组织的劳动实践活动中,为提高蔬菜的产量,利用学校“绿色菜园”进行了探究活动。菜园采用滴灌方式浇水,水中含氧量是否会影响蔬菜产量呢?同学们研究了不同增氧滴灌方式对小白菜产量的影响,实验方案如下表(种植的小白菜生长周期约60天,幼苗出土20天左右移栽到实验室,如图一)。
(1)针对研究的问题,他们作出的假设是:______,实验材料小白菜属于______(填“动物”“植物”或“微生物”)。
(2)图二、图三是部分实验结果,同学们将叶绿素相对含量作为预测产量的指标之一,图二中三组叶绿素相对含量出现明显差异的时间是第______天。
(3)由图三可知,增氧滴灌能够______(填“提高”或“降低”)蔬菜产量,______是最佳的增氧滴灌方式。推测原因是水中增氧______(填“有利”或“不利”)于根的生长,从而促进根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
(4)根据实验结果,若要向菜农广泛推广最佳氧气滴灌方式,你认为还需要做哪些方面的调查研究?______。
【答案】(1)①. 水中含氧量会影响蔬菜产量 ②. 植物
(2)35 (3)①. 提高 ②. 物理增氧 ③. 有利
(4)针对多种不同蔬菜进行重复实验;进一步计算增氧滴灌方式的成本,考虑投入和产出的问题
【分析】探究过程 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 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
【详解】(1)假设是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的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所以针对待研究问题,他们作出的假设是:水中含氧量会影响蔬菜产量。 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液泡,植物绿色部分的细胞还有叶绿体。 动物细胞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和线粒体。微生物一般指代的是,病毒、细菌、真菌。动物和微生物一般都没有叶绿体,属于异养生物。小白菜的细胞拥有叶绿体,营自养生活,属于植物。
(2)图二、图三是部分实验结果,同学们将叶绿素相对含量作为预测产量的指标之一,原因是叶片中叶绿素的相对含量越高,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制造的有机物越多,蔬菜产量就越高。图二中三组叶绿素相对含量出现明显差异的时间是第35天。
(3)根据图三可知,AB组都比C组蔬菜产量高,说明增氧滴灌能够提高蔬菜产量。在两种增氧方式中,A组(物理增氧)蔬菜产量最高,所以物理增氧最佳。A组(物理增氧)能够增加水中氧气的含量,有利于促进根的呼吸作用,从而促进根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
(4)若要向菜农广泛推广上述增氧滴灌方式,还需要做以下研究:针对多种不同蔬菜进行重复实验;进一步计算增氧滴灌方式的成本,考虑投入和产出的问题。
组别
营养液种类
营养液数量
营养液温度
草履虫数量
甲组
稻草浸出液
500毫升
25℃
2只
乙组
牛奶营养液
500毫升
10℃
2只
选项
步骤
A
对光时,将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B
观察时,玻片标本要正对通光孔中心
C
调焦时,使用细准焦螺旋把物像调节清晰
D
收镜时,用干净的擦镜纸擦拭镜头
微塑料浓度(mg/L)
0
0.1
1
10
100
200
500
成活率(%)
100
98
95
80
60
30
15
组别
水处理方式
小白菜数量
A组
物理增氧(利用仪器震动)
30性
B组
化学增氧(加入化学药品)
30株
C组
普通自来水
30栋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繁华初级中学七年级(上)10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繁华初级中学七年级(上)10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注沟中学七年级(上)10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注沟中学七年级(上)10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Ⅰ卷两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立新中学七年级(上)10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立新中学七年级(上)10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